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百八十七章 称帝

作者:苍穹之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杨旭长相和气质隐隐约约有一丝夏侯玄的影子。


    说出这些话,说明他是真的在为杨家考虑。


    一个九岁的孩子能想到这一步,已经难能可贵了。


    夏侯芷叹了一声,「你这孩子……」


    杨峥走过去,抚了抚他的额头,「父王再为你找一位先生。」


    岂料杨旭当即拉长了脸,「孩儿课业繁忙……」


    看来古代的小孩子跟后世的孩子一样,惧怕老师。


    杨峥笑了笑,「身为世子,马上就是太子了,身上的担子当然重了,你不是要为父王分担吗?那就多学些本事!」


    「夫君!」夏侯芷闻言,眼中闪着激动的泪光。


    「不知父王为孩儿寻的哪一位先生?」


    「卫瓘卫伯玉!」


    跟鲁芝、皇甫谧学品行,跟卫瓘则是学心术了。


    当太子绝不能很傻很天真。


    「孩儿知道了。」杨旭温顺的点点头。


    夏侯芷却异常激动,对杨峥也殷勤了不少。


    她自然知道卫瓘能教他什么。


    鲁芝地位尊崇,皇甫谧乃秦国士人魁首,比嵇康强了不少,嵇康的东西不适合太子学,万一弄出个爱好艺术的宋徽宗可就大事不妙了。


    卫瓘责是秦国的智囊。


    有这三人为杨旭保驾护航,太子之位就稳当了。


    夏侯芷又是夹菜,又是倒酒的,殷勤的不得了。


    不过要忙的事情实在太多,实在没心思花前月下。


    怎么封赏杨毅还是个不大不小的问题。


    一着不慎,秦国的政治格局会受到深远影响。


    这种事情只能自己来了。


    在夏侯芷幽怨的眼神中,杨峥坚持回去办公。


    这种事情注定是难不到杨峥。


    古往今来,有太多可以借鉴的东西。


    乌孙距离长安万里迢迢,长期占领难度极大,长安也不可能遥控那么远的疆土。


    今天打下来,不出几年,又会沦落胡尘之中,以大唐巅峰的国力尚且守不住,更何况是现在?


    但乌孙的地理位置又太过重要。


    拿下它,西域才算真正掉进自家锅里。


    天山之南的几个小国也蹦跶不起来。


    杨峥笑了笑,心中忽然有了想法,转道去了姜阿怜寝居。


    姜阿怜吃了一惊,「大王为何忽然驾临?」


    「你儿子立下大功,孤颇为欣慰。」


    「臣妾的儿子不也是大王的儿子?」姜阿怜笑道。


    「你说的不错,我准备把他留在乌孙,你意下如何?」杨峥直接道。


    姜阿怜全身颤了颤,眼神中带着一丝惆怅,「他即是大秦王子,当为大秦效力,大王何必来问臣妾?」


    她是后宫之中最善解人意的,一向温顺。


    「你说的很好,孤的儿子,就是天上的苍鹰,岂能不振翅高飞?」


    杨毅肯定不能回来,回来就是另一股势力。


    杨峥派他出去,只是想让他立些军功,积累些经验,没想到他玩的这么大,直接一战灭国,让秦国朝堂多少有些措手不及。


    安顿好后宫,登基大典按照杨峥的意思,一切从简。


    但从简绝不是敷衍。


    杨峥以刀兵而起,赫赫军威就是最好的仪式。


    长安城外,一杆牙纛耸立天地之间。


    牙纛之下,杨峥一身黑甲,漆黑锃亮,鲜红色披风拖至马后腿。


    数万骑兵之中,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油然而生


    。


    号角声在天边响起。


    「起!」


    身边亲卫铁骑缓缓而动,簇拥在左右。


    「大秦无敌!」杨峥骑着乌羽振臂而呼。


    与将士们目光碰触,无数秦军将士歇斯底里的呐喊着:「大秦无敌!」


    杨峥策马从所有受检阅的将士面前走过。


    然后带着骑兵直接冲入长安城,冲上秦王府的台阶,冲上已经准备好的皇榻前。


    乌羽人立而起,杨峥持剑向天,大声吼道:「朕建大秦,乃为东出,乃为克服中原一统天下,结束汉末以来近百年之乱世,还天下以盛世,还万民以升平,尔后大兴教化,使万域蛮邦皆沐我华夏章仪之美!自今日始,建元煌武!」


    马上天子,就要有马上天子的气概。


    「陛下威武!」


    人声鼎沸。


    城墙上无数将士长矛刺向苍穹,「陛下威武!」


    城中的百姓也跟着呼喊:「陛下威武!」


    无数道声音聚在一起,仿佛滚滚洪流。


    随后,追封祖上七代为君、皇帝。


    祖父杨综被追为武元皇帝,父杨攸被追为武烈皇帝,其他的五位则被追封为君。


    汉朝以来,一般只追封两代皇帝,汉高祖就尊自己父亲为太上皇就完事了,连追封都没有。


    夏侯芷被封为皇后。


    姜阿怜被封为贵嫔,刘婉封为夫人,其他人则按淑妃、淑媛、昭仪、昭华、脩容加封。


    世子杨旭封为太子。


    长子杨毅为夏王,二子杨武为陇王,三子杨宏为祁王。


    其他儿子尚年幼,没有分封。


    陇王和祁王是虚封,而杨毅的夏王却是实封。


    以乌孙国建夏国,设百官,左右长史、左右司马、主薄、宣义使、屯田校尉等职。


    鲁芝、张特、杜预、卫瓘、索靖、霍弋、马隆六人为平尚书事,皆封县公。


    张特加封左骠骑将军,杜预加为右骠骑将军,持节都督蜀中诸军事。


    蒙虓为左车骑将军,文鸯为右车骑将军。


    后将军庞会则被提为左卫将军,马循为右卫将军。


    霍弋为征南将军,持节都督南中诸军事。


    马隆为征北将军,持节都督并州诸军事。


    尹春为镇西将军,罗宪为镇南将军。


    孟观为前将军,刘珩为左将军,李特为右将军,杨济为后将军。


    庞青、赵阿七执掌密事,皆为侍中。


    杨毅身边的夏侯栩、李庠、赵雄全被封为杂号将军。


    大秦不设大将军、大司马。


    军国大事由在京的平尚书事共同商议,平尚书事自此也被世人称为宰相。


    诸事草创,自然有很多不完善之处。


    不过大致框架算是定下来。


    汉承秦制,魏承汉制。


    每一个制度都是经过不断试错和沉淀的。


    都是要根据当时的形势制定,不接地气,只会过犹不及。


    随后杨峥穿着冠冕,祭拜了天地和祖庙。


    甘露十年三月二十,秦王杨峥登基称帝,年号煌武。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