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百四十七章 王者

作者:苍穹之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羊祜并不点破少年的身份,又走了一阵,越看心中越是惊叹。


    凉州海纳百川的气象,实在令人心折,心中对羌胡异族的排斥也澹了许多。


    如果站在另一个角度,羌胡也为凉州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旺盛生机。


    与之相比,洛阳就显得死气沉沉了。


    高平陵之变后,洛阳便笼罩着一层阴云。


    司马师、司马昭以倾国之众征讨淮南,百姓从此困窘。


    “君侯回来了,君侯回来了!”


    街市上,一人高呼。


    仿佛一颗石子投入湖水之中,瞬间沸腾起来。


    整条街都在呼喊:“君侯回来了!”


    家家户户大门打开,百姓夺门而出,长街瞬间变得无比拥挤,人群如潮。


    尽管几个护卫不断向两人靠拢,但还是被冲散了。


    羊祜与杨宏被人群裹挟着向东城走去。


    期间杨宏一直用身体为羊祜遮挡,一直走到城外。


    城外早已人山人海。


    周围的部落似乎也收到了消息,骑马前来观看。


    姑臧城中的守军全都出城,一个个军容齐整,维持秩序。


    远方大地上,蹄声轰隆。


    很快,一条黑色的长线从天边席卷而来。


    北面草原的翠绿,南面的雪峰皑皑。


    人未至,百战雄师的无敌气势排山倒海。


    百姓们的热情在这一刻被彻底点燃,热情的欢呼着。


    那里面就有他们的孩子、丈夫、兄长、亲人……


    羊祜亦是领兵之人,一见此军气势,心中忽然忽然涌起深深的惧意。


    击败司马昭十六万大军并不是偶然。


    大军潮水一般涌来,将近两里的时候,缓缓减速。


    最前一排,铁甲铮铮,长槊森森,簇拥着中间的“王者”。


    “君侯!”无数百姓主动跪伏在地。


    也有人站着拱手行礼,在场维持秩序的士卒并未强求。


    而马上之人却大声喝令:“起身,起身,无需跪拜!”


    骑兵走过,卷起几缕征尘。


    马上的王者意气风发却又澹定自如,如同烈日般令人不敢仰视。


    羊祜再次受到冲击。


    即便是当年的司马师、司马昭也没有让羊祜如此震撼。


    阔别大半年,回到姑臧,见到人山人海,杨峥百感交集,一场大胜,带给凉州新的气象。


    不过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国混战至今,也到了天下一统的时候。


    “有如此百姓,如此将士,一统天下指日可待!”杨峥大笑道。


    “左传有言:五百年必有王者出!天下英雄何人能与君侯比肩?”庞青又拍起了马屁。


    春秋在汉末为显学,尤其是左传。


    杜预的叔父杜宽虽然政绩上没有什么建树,但在治学上名震一方,推崇左传,着有《春秋左氏传解》,让凉州学术氛围大增。


    武功兴盛,必有文事相济,才能相辅相成。


    “你这句话后面两句为何不说?”杨峥笑道。


    庞青笑道:“后面两句不吉利,不说也罢。”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杨峥毫无顾忌的念了出来,“不过吾更倾向于孟子所言: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意思差不多,但气势完全不一样。


    “干脆称王算了!”刘珩终于憋不住了。


    之乎者也没听进去,王者二字却是听进去了。


    “你这厮懂个鸟?当今陛下犹在水深火热之中,我称王,岂不成了天下最大的叛逆?”杨峥心情不错,所以多说了几句。


    安装最新版。】


    司马昭至今也就一相国,自己称公是因为伐蜀之功。


    称王就是僭越了。


    到时候不是自己骂司马昭,而是司马昭骂自己乱臣贼子。


    中原士族杨峥不做指望,但中原百姓,杨峥觉得还是可以争取一下。


    除了这些,心中多少对曹家有一丝怜悯。


    曹髦无疑是合格的君主,这些年一直在苦苦挣扎,可惜生不逢时。


    镇抚司各地说书人传回的消息,司马昭的情况不太妙。


    钟会十四万大军顶在尹阙关,有问鼎洛阳之意。


    中原各地的百姓不堪重税,纷纷逃散。


    连各大屯田都发起了小规模的叛乱。


    各大的叛乱也在锦衣卫的谋划之中。


    总之,司马昭想休养生息,那是不可能的。


    黑锅这么大,黑料这么多,自己当然要给他助助兴。


    “叛逆不叛逆的,又不是司马小儿说了算,我们赢了,他们就是叛逆!”刘珩狗嘴里有时还真能吐出象牙……


    这与历史掌握在胜利者手中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


    杨峥怔怔的看着他。


    看得刘珩都不好意思了,干笑两声,“看我作甚?属下说错了么?”


    “没有,你这厮简直是个天才。”


    进入城中,休息了两日,各地劝进的表文陆续送来。


    正如刘珩所言,很多人直接劝称王。


    称什么王,称什么公,又吵成一团。


    凉、周、夏、秦各有人支持。


    还有人大胆的提出以晋为国号。


    春秋五霸,晋实力最强。


    杨峥心中苦笑,这不是走司马家的路,让司马家无路可走吗?


    当年汉高祖欲以沛为国号,毕竟他当了很多年的沛公,又是出身沛县。


    最后是萧何劝他以汉为国号。


    取天汉之意。


    诗经云:倬避云汉,昭回于天……倬彼云汉,为章于天。


    最适合杨峥的国号其实是凉,杨峥自凉地而起。


    但凉字本身就有贬义。


    大凉……


    听上去就有种凉凉的感觉。


    杨峥的本意是夏和秦。


    祖籍阳夏,原本就是夏王太康的迁都之地,弄不好杨峥就是太康的后代……


    秦因为受到太史公史记影响,名声不好,一向有暴秦之说,还是二世而亡。


    不过杨峥不在意这些,国号取的再响亮,人不行,后代不给力,全都是白搭。


    司马家把晋弄脏了,老赵家把宋给玷污了。


    杨峥也不着急,毕竟鲁芝、杜预、卫瓘、索靖都没有表态。


    眼下当务之急是准备迎接蜀国君臣的大典。


    此次北上的不仅是刘禅一族,还有谯周、张绍、郄正、张翼、廖化、董厥、樊建等蜀国骨干。


    把这些人迁到姑臧,蜀中的士族豪强力量就去了一半,群龙无首。


    82中文网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