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百四十章 威胁

作者:苍穹之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历史上,有很多王朝都是自太原崛起的。


    控带山河,雄踞天下之肩背!


    太原失守,河北首当其冲。


    一封封急报从北面、西面、南面传回洛阳。


    病榻之上,司马昭的脸色也越来越惨白。


    逃回洛阳后,司马昭足足卧床一个月,身体才恢复暖意,刚有了起色,各种坏消息纷至沓来。


    北面自然是太原失守。


    西面,杨峥拿下关中、汉中、蜀国,气吞万里如虎。


    但最危险,最迫切的却是南面。


    钟会十四万大军顺汉水而下,在上庸三郡短暂停留之后,直扑荆北。


    一个荆北也就罢了,司马昭不是不能接受。


    然而钟会的意图不在于此,而是直奔宛城。


    宛城是一个非常要命的地方,为南阳盆地的腹心,向南是襄阳,向东是许昌,向北就是洛阳。


    钟会能做的事太多了。


    “关中早已残破,蜀中亦为疲敝,虽为杨贼所得,终不改东强西弱之局,昔者太祖有赤壁之祸,而魏祚依旧,相国口衔天命,当振奋祖德,募四海之豪杰,聚天下之英贤,不数年,凉贼之势必挫,天下士族皆视西贼如虎狼,恨杨贼入骨,必能与相国勠力同心……”


    司马昭读着钟会的信,目光复杂起来。


    到现在为止,他依旧不能判断钟会的意图。


    就算钟会有异心,凭他手上握着的十四万大军,司马昭也不敢拿他怎么样。


    贾充看完信之后冷笑一声,“钟会所虑者,士族也!”


    司马氏与士族捆绑的太紧密了,几乎天下几大士族都是司马氏的姻亲。


    司马昭的中军虽然败了,但河北、荆州、兖州、青州等镇,全都是司马氏的故旧,仍有兵甲二十余万。


    钟会若敢行不臣之举,这些军镇也一定饶不了他。


    总而言之,钟会没有第一时间扑向洛阳,让局势有了缓和之机。


    “士季有全军之功,又招降蒋斌、王含、蒋舒等蜀国军将,有功于社稷,今封为司徒,阳翟县侯。”司马昭率先妥协。


    中原已经经不起再一次大战或者分裂了。


    而阳翟侯对钟会也是一个隐晦的警告。


    当年袁术的封号正是阳翟侯。


    “钟会所凭不过手上十二万中军,今王濬、王浑皆在军中,何不釜底抽薪,令二将各引中军返回洛阳?”贾充对付自己人非常娴熟。


    当日蒲坂逃生之后,他与司马昭的关系越发紧密。


    司马昭摇摇头,“士季焉不知我等釜底抽薪?司徒与阳翟侯,其必知我意。”


    他对钟会仍然心存幻想,毕竟曾经一个圈子长大的。


    这么多年,没有钟会在背后出谋划策,司马昭也不会走到今天。


    当年司马师薨于许昌,皇帝令司马昭就地治丧,而令傅嘏率六军返回洛阳。


    钟会力劝司马昭亲自领军回洛,帮司马昭渡过了一次不大不小的危机。


    眼下局面虽然对司马昭非常不利,但钟会还是没有机会。


    因为士族始终站在司马昭这一边。


    洛阳城中尚有陈泰、陈骞二将以及三四万的残军,把钟会堵在尹阙关外还是能办到的。


    司马昭能坐在相国位置上,当然不是一无是处。


    “相国英明。”贾充拱手一礼,真把钟会逼反了,对大家都不好。


    司马昭动不了钟会,钟会同样动不了司马昭。


    回洛一个多月以来,石包、州泰、钟毓、何曾都上书询问司马昭安危。


    镇守许昌的司马骏也来信安慰。


    司马骏为司马懿第七子,自幼聪慧,累任步兵、屯骑校尉,散骑常侍,后转任安东将军,镇守许昌,是司马家为数不多的后起之秀。


    有这些人支持,司马昭的位置依旧稳固。


    “士季应该不会轻举妄动,杨贼拿下太原,洛阳日夜难安!”司马昭叹了一口气。


    凉贼若是没有太原,则关中迟早保不住。


    有潼关、武关在,几年之后中原大军回过气来,能继续跟凉贼角力。


    但凉贼占据太原,形势就又不一样了。


    太原仿佛一把长剑,悬在中原头顶上。


    并州跟关中一样,在汉末也是乱作一团。


    中平四年,南匈奴休屠各部反叛,杀并州刺史张懿,中平五年,黄巾余部郭太、韩暹、杨奉等人在河东重新起义,号白波军,有众十余万,攻太原、击败董卓大将牛辅。又联合内迁于汾河流域的南匈奴于夫罗,连破太原、河内等郡,威胁洛阳。


    其后,曹袁大战,并州在高干治下,亦卷入大战之中,钟会之父钟繇说服马腾,马超、庞德参战,发起河东大战,前后持续六年……


    并州人口早为之一空。


    所以曹操才会迁南匈奴填补并州之空虚。


    而曹魏经营的重点一向是河东郡。


    直到凉军千里突袭雁门,太原的重要才逐渐显现出来。


    以前就有人提议陈泰督镇并州,但司马昭出于忌惮,没让陈泰赴任,而且石鉴送来的都是捷报,所以太原就被忽视了。


    现在回过神来,为时已晚。


    冯飒之战前,司马昭如日中天,很多隐患都被隐藏了,现在兵败,很多隐患也就逐渐暴露出来。


    如果冯飒大战是司马昭赢了,唐咨等人未必敢反。


    牵一发而动全身。


    “上党、河东、潼关在手,凉贼一时片刻也难以威胁洛阳,是以,并州、河北必须得力大将镇守,石鉴、何曾皆不擅兵略,非凉贼之敌,相国当早作打算!”贾充忠心耿耿道。


    “非玄伯无以镇并州,非休渊无以守河北!”这个时候,司马昭也顾不得猜忌不猜忌了,保命要紧。


    这一次没有陈泰舍命相救,司马昭回不了洛阳。


    冯飒之战让中原士族与司马昭更加紧密。


    几天之后,陈骞被任命为河北都督,持节,征北将军,陈泰为并州都督,假节钺,征西大将军。


    何曾调回洛阳,加为侍中,册封朗陵县侯。


    陈骞又举荐兖州别驾唐彬,世子司马炎举荐原镇北将军刘靖之子刘弘。


    司马昭调二人入河东,辅助陈泰。


    逃回洛阳的并州刺史石鉴,原本司马昭要杀之以镇国法,但考虑到石鉴是名士,又有山涛、阮籍等人求情。


    司马昭废其为庶民,永不录用。


    82中文网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