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百零六章 惊醒

作者:苍穹之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洛水之畔,马蹄震动大地。


    蒙虓、文鸯、庞会三将各引一支骑兵居高临下,绕过武刚车,仿佛三把长刀,在敌军左右翼反复切割。


    远则弩机,近则骑矛。


    天寒地冻,魏军长矛大阵调转不灵。


    只要露出破绽,三支骑兵便如饿狼一般扑上,狠狠咬下一口血肉。


    骁将成济、杨肇、徐胤上前阻拦,直接被文鸯捅破。


    长槊之下,无人能挡。


    成倅引骑兵来战,一个回合就被杀的鸡飞狗跳。


    文鸯、庞会都是当世骁将,蒙虓亦是西北勐虎,凉州骑兵有双马蹬、高鞍、马蹄铁,冲击力、稳定性远在成倅骑兵之上。


    乐綝之子乐肇被文鸯刺下战马,生死未卜。


    屯骑校尉司马伷一见蒙虓迎面冲来,转头就跑,致使左翼大溃。


    本来是试探性的进攻,却打开一个大大的缺口,中军直接被暴露出来,蒙虓、文鸯长驱直入,庞会在外围策应。


    若非陈泰亲自领兵扑上,这支一万人不到的骑兵就能扑到司马昭面前!


    这种天气下,两军强弱瞬间就对比出来了


    武刚车虽是对付骑兵的利器,但转运不便,还要集结成阵,才能有效抵挡骑兵的冲击。


    魏军刚刚立起栅栏,就被骑兵踩碎。


    陈泰调集重兵准备围杀这三支骑兵时,北面号角惊天,呐喊声随着寒风一起呼啸。


    陈泰遂不敢轻举妄动。


    骑兵来去如风,也仅是毁坏了栅栏便退走。


    陈泰立不起营垒,又见天气转寒,将有大雪,心中忧虑。


    在白水还有城池固守,到了黄陵地界,一马平川,西北地势高,西南地势地,凉州骑兵居高临下,地形上大不利。


    士卒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连长矛都握不住、弓弦拉不开。


    倘若大雪降临,在雪地里冻上一两天,只怕不需凉军动手,士卒们也会失去战力。


    三支的骑兵肆无忌惮的冲杀,也惊醒了梦中人。


    司马昭巡视诸军,也是心中一惊,形势竟然恶劣至此。


    “贼骑骁勇,趁风寒而来,居高临下,我军不耐苦寒,此地大不利于我,请相国回军!”陈泰直接建议。


    陈骞也是拱手道:“杨峥一步一步诱我军至此,意在借风雪之力冻杀我军,凉贼耐寒远在我军之上,请相国速速回军,迟则有倾覆之祸!”


    一场大战的死伤,远不及一场天灾。


    死在瘟疫、饥寒的人远比死在刀剑上的人多。


    被西北风吹了一天,司马昭清醒了许多,司马孚的尸体看样子是追不到了,这种引诱太明显了。


    沉默许久,司马昭脸上恨意、怒气不断交织,但最终还是恢复常态。


    毕竟他的一大长处就是听人劝。


    司马孚的遗体固然重要,但司马家的大业更加重要。


    能为司马孚的遗体追杀了一天,也算对士族有了交代。


    只要稳住关中,拖到天暖,天下大势就还在司马家手中。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不能以吾一人之血仇,而拖累三军将士入险地!”司马昭自己给自己找了个冠冕堂皇的台阶下,又拔出腰间长剑,削断一缕头发,“我司马昭在此盟誓,此生必剿灭杨贼,千刀万剐,若违此誓,人神共弃!”


    一番作态,没有丝毫凝滞之感。


    在场将左、亲卫皆大为感动。


    “愿为相国效死!”贾充、陈骞二人带头跪拜。


    其他将领也纷纷拜倒:“愿为相国效死!”


    只有陈泰拱手一礼。


    司马昭自然不会介意,他想到一个更严峻的问题,“我军十六万之众,若是退军,贼纵兵大进,岂不全军崩溃?”


    “我军以武刚车倒行,缓缓而退,贼若敢来,全军搏战之,贼必败!贼若不来,我军入临晋,待关东之粮草辎重。”仗打到这个份上,陈泰也觉得没脸见人。


    事实上,形势比陈泰说的更为严峻。


    北面早已成以逸待劳之势,只要大雪降下,就是十六万大军溃败之时!


    好在一切都不算太晚。


    大雪没有降临,司马昭幡然醒悟,十六万大军犹有一战之力。


    “那就依玄伯之言。”司马昭吐出一口白气,望着越来越低沉的乌云,心中隐隐不安。


    这么多天连续被凉贼马蹄声惊扰,感觉那沉闷的声音一直萦绕在耳边。


    持续一月的交锋,让司马昭对杨峥忌惮越来越深。


    不禁后悔起当初没有听陈泰、钟会之言,先讨伐凉州。


    以至于凉贼成了今日的气候。


    其实最主要的还是诸葛诞拖了一年,耗费了中原太多的精力……


    贾充黑少白多的眼珠子滴熘熘的转了几圈,拱手道:“眼下兵凶战危,不如相国领一军先走,陈公领大军在后缓缓撤退。”


    陈泰眉头一皱,“此时分兵,岂不是为贼各个击破?”


    十六万大军,九千贼骑来去自如。


    若五万贼骑一拥而下,如何抵挡?


    司马昭也是一怔,却默不作声。


    这沉默就是对贾充的鼓励,“不然,两军前后依托,贼若击前军,则后军驰援,若击后军,则前军夹击之!我十六万之众,分成两部,兵力也远在贼军之上!”


    贾充的心思陈泰当然明白,不过是金蝉脱壳之计而已。


    如此一来,司马昭就高枕无忧了。


    陈泰拱手道:“泰愿引一军断后!”


    “玄伯!”司马昭眼中溢满了泪光,“我与你自幼相知,岂能置你于险地?”


    “天下可无泰,不可无相国!”陈泰发自肺腑道。


    只有司马昭活着,中原百姓才能免遭更大的兵灾!


    “陈公深明大义,可为天下之垂范,既然如此,就请相国将旗号留在陈公军中,以为疑兵之计!”贾充设身处地的为司马昭着想。


    他的前程、贾氏一门的荣辱兴衰都系在司马昭身上,所以司马昭一定不能出事!


    司马昭怒道:“吾岂能置玄伯于险地?公闾休要多言!”


    贾充单膝对陈泰跪下,“能安然退兵者唯有陈公,能挡杨贼者,也非陈公莫属!充若有贾公十一之兵略,愿代陈公而战!”


    两人一来二去,说的道貌岸然,却让陈泰退无可退,他是君子,而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有相国此言,泰即便战死,也可瞑目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