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七十三章 裁军

作者:苍穹之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新划分了郡县,就要任命新的太守、县令。


    三国士家豪强坐大,在杨峥看来,皆因太守、县令权力太大,地方军政财一把抓。


    魏文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主选拔之权的中正官也落入士族豪强之手。


    如此一来,地方什么都有了,要朝廷何用?


    政务杨峥可以让出去,财权可以分享,但军权必须抓在手中。


    至少军权不能全由地方掌控。


    所以杨峥不设太守,以郡丞掌政务,治下可领一千郡兵,负责缉盗,城池防务,一些特殊的郡比如张掖、酒泉、河曲等等时刻面临外部威胁,则设折冲都尉,负责当地府兵。


    一些战略要地则设有统制与副统制。


    如金城、北地、安定、高昌等门户之地。


    总体原则,军政分离,财权共享,一部分送入中枢,一部分地方自留。


    如高昌、敦煌、西平这些富得冒油的郡,肯定要向外输送钱粮的。


    对于北地、居延这样地广人稀刚刚设立的郡,中枢还要适当投入,促进地方发展。


    凉州甫定,今后几年就是大发展时期。


    凉州北面诸部,杨峥还不相信他们敢跟自己唱反调。


    其实内心中,杨峥反而希望他们如此,这样便能为北地、张掖等郡提供奴隶。


    文武分治的思路这些年杨峥一直在跟鲁芝、杜预、卫等核心人员沟通。


    想要压制地方士家豪强,两个办法,其一,直接刀,如唐末的黄巢,但眼下的形势,同室操戈,便宜的就是外族。


    其二,强干弱枝,如西汉诸皇帝一样,汉高迁六国大姓入长安,汉武迁天下豪族入茂陵等等。


    不过凉州的情况有些特别,士家豪强存在,不仅是抵御诸夷的核心力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汉化诸夷。


    强制迁徙至姑臧,


    会令地方秩序大乱。


    所以文武分治是最好的强干弱枝之法。


    杨峥仅仅捏住兵权,让出政务以及部分财权,换取士家豪强对自己的支持。


    站在他们的角度,手上有钱有粮有人,还有人才,总要找到一个释放点,短期内,杨峥以兵威震之没有问题,时间长了,总会出现问题。


    给底层百姓打开上升通道,同样也要给他们打开上升通道。


    “那么诸郡的郡丞,诸位可有人选?”杨峥问道。


    鲁芝道:“既然将军行科举,不妨以政绩论,治理地方有方,人口增长,地方富庶,凭政绩升任郡丞,若是直接举荐,岂非又重回中正官的老路?”


    鲁芝出身寒门,在曹魏官场摸爬滚打几十年,自然最有发言权。


    以政绩说话,自然也是最为公平的。


    更能刺激地方县令等官员用心办事,而不是天天想着法在孝道上耍花样。


    杨峥点了点头,目光转向杜预和卫,二人全都无话可说。


    “若是如此,再设巡察司,巡察地方政务、折冲府军务,考察地方民情等要务。”杨峥最后补充道。


    以前这些职责全部交由宣义司,但现在是新环境、新形势,宣义司的职权有些大了,这不符合平衡原理。


    权力太大,一是管不过来,二是容易腐化。


    还不如分权,做的细致一些。


    正元二年的最后一个月,几乎每天都是这么度过的,将凉州大大小小的事务一一落实。


    忙完政务,紧接着就是军务。


    亲军三营已经扩充到六万,而且大部分还是骑兵。


    杨峥感觉颇为吃力。


    而且有府兵补充,中枢不需要这么多兵力。


    裁军也就在情理之中。


    杨峥采取自愿原则,愿意退伍的,可自行报名,官府还会分五十亩永业田,若是愿意去北地、居延等地则分两百亩,赏战马两匹,皮甲弓弩刀矛盾牌各一副、粮食五石、布帛三匹。


    这一年来转战南北,士卒当然会疲惫。


    而这种疲惫不止是身体上的,更多是心理上的。


    还有一些受伤的、上了年纪的。


    当然,也有捞够本的,很多士卒都有三四个女人了,从高昌带回的财物,足够吃上大半辈子,任何时代都有想躺平之人。


    他们还留在军中,只会拉低亲卫营战力。


    林林总总加起来居然有九千七百多人。


    其中有将近一半选择去居延、北地二郡,以获取更多土地。


    杨峥设宴分批次为他们壮行。


    宴会上,士卒们全都低下头,不敢看杨峥的眼睛。


    杨峥自然知道他们心思。


    怕被人说成是逃兵。


    人各有志,不能强求。


    而且到了北地、居延,则是另外一个战场。


    “尔等虽然不在亲军,但永远是我杨峥的兵!无论到了哪里,都是响当当的一条好汉!”端起一碗酒,杨峥高声道。


    士卒们这才抬起脸,激动的看着杨峥,一个个全都跪在杨峥面前,磕了三个响头。


    九千七百多士卒退伍,也算勉强达到杨峥要求。


    驻守在西海的八千越骑营和驻守在北地郡的八千骁骑营,应该还有人会有退役。


    预计亲军三营兵力控制在四万五六千左右。


    忙完这些,已经是正元三年二月。


    快速平定高昌,和平接收敦煌、张掖、酒泉,让凉州充满了勃勃生机。


    新年的第一道捷报便是东面统制姜伐野,以羌骑袭扰关中,收获巨大,不出卫所料,关中空虚,姜伐野获关中之民两千户,迁徙至北地郡。


    不过陈泰也很快反应,启用大量有才能将吏,迁渭北之民至渭水之南,在渭北大修坞堡和烽燧,再出骑兵截杀羌骑。


    姜伐野渐渐讨不到好处,退回安定。


    关中在舔舐伤口,杨峥同样在休养生息。


    雍凉雍凉,作为统一地缘板块,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从三月开始,便陷入默契的停战之中。


    凉州在准备春耕事宜,关中也是。


    关中背靠洛阳,细作传回的种种迹象表明,司马昭正在有计划的迁河东、河北匈奴、乌桓等人口入长安。


    杨峥虽然拿下凉州,但面对的仍是一个庞然大物。


    “他弄他的,我们弄我们的,属下请命出战居延,横扫诸部!”从刘珩这粗胚嘴中有时候还能蹦出几句靠谱的话。


    杨峥哈哈大笑,“你小子居然开窍了。”


    居延海有偌大的草场,水土肥沃,鲜卑羌胡诸部自然不愿放弃。


    来姑臧面见的杨峥的只有几个小部落。


    鲜卑思磐、车盖、麦田、北山几部有联合的趋势,uu看书还趁机攻灭了归附杨峥的几个小部落。


    不见棺材不掉泪。


    “就你小子风光一把,给你五千步骑如何?”杨峥笑道。


    刘珩并不是没有脑子,而是大多数情况下更愿意用肌肉和刀子解决问题。


    “好!”刘珩一脸欣喜。


    “我让庞青跟他一起去,遇事多听听他的意见。”杨峥叮嘱道。


    刘珩眼珠子扫了扫庞青,神情有些不屑。


    杨峥正色道:“我有话在先,你若是搞砸了,以后单独领兵的机会就没有了!”


    这话比什么管用。


    刘珩拱手而拜,“属下领命。”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23shu8*com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