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四十七章 不受

作者:苍穹之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大魏皇帝诏令,调平西将军杨峥为征蜀将军,封东武亭侯,赏美姬、乐工百人,宝器名玩十车,麾下将士两万帛、十五万钱……”


    就在杨峥厉兵秣马准备渡河时,朝廷的正式封赏也到了。


    弄了几十牛车。


    不过这么点东西实在有些寒碜。


    两万帛、十万钱平均下来,每人也就一匹帛,**个钱。


    很明显没有把府兵计算在内。


    平西将军是正二品,征蜀将军是三品,形同贬谪。


    宝器名玩十车,杨峥翻了一下,也就一些珊瑚、宝玉、铜器之类的玩意儿,不能吃也不能喝的……


    不过那三十多名美姬倒是有些料,腰肢纤细、身姿婀娜、烟视媚行。


    明显都是精挑细选的,一双双明眸彷佛一支支钩子,正在勾人魂魄。


    饶是杨峥这种正经人,也忍不住有些稍微膨胀。


    旁边的刘珩哈喇子都流出来了。


    “咳、咳!”就在杨峥打量美女的时候,杜预咳嗽了几声。


    杨峥勐省,当年的董卓、曹爽就是没管住自己的裤腰带子,骄奢淫逸,以至身死族灭。


    魏武没管住裤腰带子,儿子侄子大将全赔进去了……


    自古温柔乡是英雄冢。


    裤腰带子松了,其他的也会跟着松……


    “司马师太看不起我杨峥了,以为这就能收买某?把乐工调入韦竺手下,美姬在姑臧选一宅院,交给夫人管教。”杨峥一脸正经道,也不知道司马师死了没。


    这些女人送回去是不可能,大老远的,来都来了。


    遣散又太危险。


    还是暂时安置在姑臧,以后再许配给军中才俊。


    杜预轻轻点头,“将军英明。”


    不过征蜀将军这玩意是有毒的。


    顶着这个帽子,以后还怎么跟蜀军心照不宣?


    多个朋友多条路,虽然跟蜀军有摩擦,但还未到翻脸的时候。


    有蜀军牵制,至少能让司马家投鼠忌器。


    “陛下的赏赐臣不敢辜负,但征蜀将军一定是那逆贼司马师强迫陛下所为,臣万万不敢奉诏,请陛下在洛阳再忍耐些时日,臣这就领十万忠义将士挥军向东,先取长安,再攻洛阳,清剿司马氏诸贼,还大政于陛下!”杨峥一脸的义愤填膺。


    便宜我可以占,但坑休想我往里面跳。


    朝廷使者不知所措。


    最终还是杜预安慰一番,才放他们东归。


    两万帛、十五万钱对如今的亲军三营来说没有任何吸引力。


    不过若是不分下去,难免士卒心中有根刺。


    “不如谎称是将军赏赐!”孟观出了个馊主意。


    杜预、卫瓘都一言不发的看着杨峥。


    “没有不透风的墙,司马师这是给我出个难题,我若隐瞒,则他们必会大张旗鼓的宣扬,士卒虽不至于怨我,但终究会生出些嫌隙来,他敢给,我还不敢收吗?将财物分赏下去,就以皇帝陛下的名义。”


    这招对其他军阀或许有用,但对西平军没用。


    宣义司差不多是超时代的存在。


    而且西平军百分之七十是由羌胡构成,这些人还管你龙椅上坐着的是谁?


    果然,东西分发下去之后,没有任何动静。


    士卒在西套已经吃饱,也不在乎洛阳的三瓜两枣,一个两个的还怪朝廷小气。


    鹯阴渡口,六千亲卫营、三千府兵默然而立。


    肃杀之气拔地而起。


    杨峥骑着乌羽在阵前缓行。


    士卒们站在一起,谁能分出羌胡汉?


    九千多双眼睛齐齐望向杨峥,彷佛有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汇入杨峥身体中。


    解决这个时代的问题,便能主导这个时代……


    某种程度上,一盘散沙的凉州被自己整合起来。


    这足以证明西平模式的成功。


    既然羌胡能被整合,鲜卑同样也能。


    有了羌胡、鲜卑,那么本地的士家豪强也就不是问题了。


    无非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杨峥不相信他们都是鱼死网破的硬骨头。


    士族豪强本身也并非一个整体,具有天然的分裂性,就算勉强捏在一起,也是各怀鬼胎。


    这是一个纷乱的时代,但也是充满各种可能的时代。


    “渡河!”杨峥长槊指向黄河之东,大吼一声。


    “渡河!”身边亲卫也跟着咆孝。


    九千步骑迈着沉稳的步伐踏上浮桥。


    桥下,黄河已在解冻。


    大块的浮冰互相挤压,偶尔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昏沉的天地间虽然寒风仍在呼啸,但天光已然带着几分明媚。


    鹯阴渡口,算上奴隶、府兵和雍凉军俘虏,差不多有五万之众,但杨峥不可能都带走。


    兵不在多而在精,兵力多了,后勤压力也大了。


    连场大战,战马的损耗比士卒伤亡多出一倍。


    估计西平这几年的积蓄也挥霍的差不多了。


    未来几年,中原和西平都需要休养生息。


    所以在大战结束之前,尽量扩大战果,收取红利。


    也不知淮南打的怎么样了。


    很早之前,杨峥也考虑过干涉历史进程,比如给毌丘俭提醒,让他北上兖州,打通河北通道,召集旧部,经营几年,积攒实力,再南下与司马家争锋。


    然而,历史的强大惯性,绝不是这么轻易能改变的。


    西平与淮南万里之遥,消息来往何其困难?


    毌丘俭为何听自己的?


    即便毌丘俭听自己的,就能击败司马家的众多名将谋臣?


    一如当年高平陵时,那么多人劝过曹爽,不要投降,退往许昌。


    但曹爽依旧充满幻想的举双手投降。


    天下之事,皆由形与势反复累积,各种内因外因叠加,才最终爆发。


    你施加的力不够,不仅无法改变形势,反而会被这股时代的巨力扯进去,正如当年淮南一叛时,杨峥反复横跳,自以为得计,却引来三面合击西平。


    若不是陈泰、夏侯玄、郭淮、邓艾、姜维互相牵制影响,杨峥绝活不到现在。


    强力干预历史进程,只会增加各种不确定性。


    杨峥最大的优势,就是知道历史的进程,知道什么时候该屈身守分,什么时候要拔刀而起。


    指望毌丘俭、诸葛诞干掉司马家,无异于缘木求鱼。


    还不如老老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做大做强……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