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四十五章 神将

作者:苍穹之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毌丘俭顿兵于项城有不得已的苦衷。


    手上能战之士,只有跟随他南征北战的几千部曲。


    所谓淮南六万精锐,实则大部分都是刚刚放下锄头的农夫。


    但问题的根源不在这些人,而在小部分的淮北士卒,一万一千多人,却因朝廷五路大军压境,而心生惧意,畏葸不前。


    又远离寿春,粮道拉长,补给困难,士气渐弱。


    当然,最主要的是毌丘俭起兵以来,天下州郡竟无一处响应,连东吴都没有出兵。


    虽然有凉州杨峥,却关山重重,远水救不了近火。


    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毌丘俭全都孤立无援。


    淮南军的窘境早被荆州刺史王基料中。


    在司马师出兵之时,王基便被召入许昌,询问对策,王基谏言:“淮南之逆,非吏民思乱也,俭等诳胁迫惧,畏目下之戮,是以尚群聚耳。若大兵临逼,必土崩瓦解,俭、钦之首,不终朝而县于军门矣。”


    司马师虽不擅兵略,但起兵以来,积极征询才智之士的建议。


    内集王肃、傅嘏、郑袤、钟会之谋,外询王基、陈骞之策,反复斟酌,然后施行。


    将吏皆心悦诚服,才智之士咸为其所用。


    司马师遂令王基为先锋,王基窥破淮南军之虚,当机立断,不等大军到齐,首先进占屯粮之地南顿。


    恰巧,毌丘俭也意图绕过乐嘉,直接攻打许昌、洛阳,令文钦出兵南顿。


    王基后方而先至,文钦进展缓慢,先发而后至。


    南顿可供十万大军四十余日的军粮失之交臂。


    王基勒城而守,司马师十万中军出许昌,直逼项城,文钦只能引兵而还。


    毌丘俭大军越发困窘。


    部下中一大半的淮南将左皆与朝廷军抵抗的意志越来越薄弱。


    司马师与王基、陈骞军汇集之后,采取最稳妥的策略,休整大军,深沟高垒,构筑防线,严防死守,以待诸军合围。


    毌丘俭这只鸾鸟逐渐陷入司马师的铁网之中。


    毌丘俭不甘坐以待毙,与文钦四面冲击。


    但铁网恢恢,王基、陈骞皆是深谙兵法之人,始终不与其交战,毌丘俭与文钦始终撕不开防线,士气再衰,淮北士卒见势不妙,军心动荡,遂弃营投降而走。


    反倒是淮南农夫不离不弃。


    但毌丘俭形势越来越恶劣。


    诸部大军逐渐合围,胡遵集于东,毌丘俭抄其后,王昶顿于西。


    毌丘俭穷途末路,进退不得。


    司马师见时机成熟,埋伏大军于乐嘉城外,令陈骞出兵,引诱毌丘俭出兵,欲围歼之。


    文钦求战心切,见陈骞部阵型散乱,以为有可乘之机,欲当夜突袭之。


    当夜斥候意外打探到司马师的十万中军精锐。


    文钦大为震恐,不知所措。


    其次子文鸯,年十八,勇力绝伦,胆气过人,谓钦曰:“彼远来劳顿,士卒未定,击可破也!”


    形势危急,文钦只能勉强同意,遂分二军,趁夜东西夹攻之。


    文鸯率先进发,鼓噪而进,喊声如雷,高呼司马师之名,声势震天,诸将见文鸯越过陈骞的诱敌之军,以不到万人兵力直接进攻中军,以为计谋被识破,又见文鸯来势汹汹,心胆俱裂。


    大营中乱作一团。


    文鸯破营而入,反复冲杀,叫骂司马师。


    黑夜之中,不知其底细,火光冲天,厮杀如雷。


    司马师惊惧非常,坐于帐中,左眼创口疼痛非常,部下劝其暂退,以避文鸯之锋。


    司马师坚决不走,躺在床榻上,以被蒙面,眼睛从创口流出,疼痛难忍,司马师怕别人看到,一声不吭,紧咬床被,被子都咬烂了,而左右皆不知。


    其隐忍、其坚韧,冠绝当世。


    而此时的文钦,就在营外见中军人多势众,不敢接应,眼睁睁的看着文鸯浴血激战,踌躇至天明,致使大好时机白白浪费。


    文鸯冲杀一夜,疲累已极,四周大军越来越多,久候文钦不止,只得引军退走。


    司马师掀被而出,血流满脸,谓诸将曰:“钦走矣。”


    令锐军追之。


    然众将皆被文鸯破胆,“钦旧将,鸯少而锐,孤军内入,未有失利,必有重军伏外。”


    司马师怒恨交加,血流不止,“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鸯三鼓,钦不应,其势已屈,不走何待?”


    诸将惭愧。


    被追兵紧咬的文钦欲逃归淮南,文鸯道:“不先挫其势,必不能走矣!”


    乃与骁骑十馀摧锋陷阵,杀入追军之中,众莫能挡,如入无人之境,所向皆披靡,魏军大骇,声势为之夺,不敢追击,引兵退回。


    司马师恨极,遣左长史司马班率骁骑八千翼而追之。


    又令乐进之子乐綝率数万步军为后援。


    文钦逃窜没多远,司马班便追上了,文鸯让父亲先走,以匹马入数千骑中,一杆长矛犹如电闪雷鸣,一把长剑如若惊鸿贯日,朝阳覆身,隐有神光,中军莫可与之敌,纷纷落马,神鬼辟易,三军悉惊,各各倒退无人敢近。


    鸯杀退众军,回马缓辔而行。


    司马班恼羞成怒,再聚众军前来围杀。


    鸯勒马怒喝:“鼠辈何不惜命也!”


    翻身复杀入敌阵,斩伤百余,如此者六七,追骑莫敢逼。


    文钦退至沙阳,乐綝率步军缒之。


    时司马师已卧床不起,生机将绝,仍在决断军机,殿中校尉尹大目料司马师将死,乃入帐告曰:“文钦本无反心,今被毌丘俭逼迫,以致如此。某去说之,必然来降。”


    尹大目乃曹家部曲,自幼为奴,与文钦亦是旧识,深得曹爽信任,是以高平陵之变能劝动曹爽投降。


    司马懿诛曹爽三族后,尹大目深愧之,常有为曹氏报仇之心。


    司马师从其言。


    尹大目顶盔惯甲,乃于沙阳劝之:“文将军何不忍耐数日也?”


    文钦外表粗鄙蛮勇,实则色厉内荏,不解其意,厉声大骂,开弓射之,尹大目大哭而回。


    陈骞、司马琏亦衔尾而来。


    沙阳小城,不能守,文钦出城决战,魏军三军合击,人多势众,箭如雨下。


    文钦军不敌,军阵被凿穿,文钦带着两个儿子顶盾而逃,众军投戈而降。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