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两百八十四章 赏赐

作者:苍穹之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司马懿对三国的影响绝对巨大。


    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魏武有迁都暂避锋芒之心,司马懿、蒋济献联吴破关之策。


    一生战绩七胜两平一败。


    襄阳胜诸葛瑾,石阳胜孙权,上庸擒孟达,辽东定公孙,三州口胜朱然,庐江退诸葛恪,寿春逼降王凌,这还不算高平陵取曹爽。


    每一场胜利都对天下局势有重大影响。


    连作为对手的孙权都敬佩不已,曾告戒公孙渊:“司马公善用兵,变化若神,所向无前,深为弟忧之。”


    两平一败于同一人手中。


    ——诸葛武侯!


    也许正是因为这些人太过璀璨,以至于三国后时代显得有些暗澹。


    在书中看司马懿,和真正面对司马懿,绝对是两种感受。


    幸亏这个时候的杨峥没资格成为他的对手。


    这个时候的司马懿也走到了人生的终点。


    “司马师掌权,朝野未有一人仗义执言,由此可以观之,大魏的天下,已经转手矣。”杜预言语中有说不出的惆怅。


    鲁芝也感叹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司马氏经营数十年,门生故旧遍及天下,今日不过转手于司马师而已。”


    士族与司马家已经结成一个巨大的利益同盟。


    连皇权在这个同盟面前都无能为力。


    “司马师固一时之人杰,然欲坐稳洛阳,绝非易事!”杨峥反而没有那么悲观。


    鲁芝与杜预都点头认同。


    司马师面临的挑战也不少,这时代大多数的人其实都是如履薄冰。


    皇权虽然无能为力,但并不代表皇帝会无动于衷,也不代表士族会永远站在司马家一边。


    三人正在谈论,亲兵在堂外禀报:“将军,洛阳有使者至!”


    “来了!”鲁芝笑道。


    杜预道:“司马师新立,必然要明示天下以气度。”


    “金城太守杨峥,恪尽职守,宁靖地方,堪为表率,封关内侯,食邑六百户,赏金银三千,钱帛三万,以为嘉勉!”


    黄吉抑扬顿挫的嗓门格外洪亮。


    “谢陛下,谢大将军。”


    杨峥半跪行礼。


    心中却有些莫名其妙,司马师专门赏赐自己,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黄吉一脸笑容,又掏出一份诏令,“司马张特、长史杜预、从事周煜,并有功勋,特赐关外侯,金银一千,钱帛两万,张特为牙门将军,杜预为西羌护军,周煜为积弩将军!”


    果然,司马师没有这么好心。


    杨峥都没封杂号将军,部下却先封上了。


    尤其是西羌护军,权力极大。


    挑唆施恩之意太明显。


    “杨太守,为何不接诏啊?”黄吉提醒道。


    “臣谢陛下恩典。”杨峥接过诏令。


    “杨太守,陛下一直对你赞誉有加,你可不能辜负朝廷之期待啊。”有从人在旁,黄吉说话遮遮掩掩。


    杨峥暗忖,这皇帝莫不是活的耐烦了,居然想造反司马家和士族的反。


    一个无权无势的皇帝,能干什么?


    司马师掌权都两个月了,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


    别人不敢站出来,自己西平小小一隅,左边是胡奋,右边是邓艾,头顶还他娘的骑着郭淮,能干啥?


    杨峥只能当做没听懂。


    照例招待了一番,抽了个空,与黄吉私会,“陛下与夏侯公可好?”


    谁料黄吉竟然嚎啕大哭起来,“陛下被幽于深宫,以泪洗面,恨朝堂之上,无一忠心之人,杨将军若能首举义旗,事成之后,陛下愿以大将军酬之!”


    “大将军!”杨峥心扑通扑通跳了两下。


    忽然想起五年前在骆谷,曹爽赠自己黑光甲、华铤剑时说过的一句话:“兴云他日定为大将军!”


    无心之言,音犹在耳,但人已成枯。


    想到曹爽,不觉心中一寒。


    自己情况这么恶劣,皇帝若把希望寄托在西平,是他傻,还是他身边的谋士傻?


    估计又是要自己当出头鸟。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这年头各种套路连着套路,都没安什么好心。


    “夏侯公知晓此事否?”杨峥反问道。


    他很想知道夏侯玄是什么态度,有没有卷进去。


    黄吉目光一闪,“夏侯公与陛下同心同愿。”


    杨峥眉头一皱,这厮在跟自己绕圈圈呢。


    不过越是语焉不详,就越说明夏侯玄不知情。


    以夏侯玄的性格,根本不屑于这种小伎俩,他敢羊入虎口去洛阳,就想到了最坏的结果。


    最大的可能是司马懿死后,皇帝和他身边的人也不安分了,以为机会来了。


    但士族与司马家捆绑的这么紧密,又哪来的机会?


    “西平残破,钱粮兵力皆不支,某有一策,献与陛下。”杨峥坏笑道。


    “哦?”黄吉眼神忽忽闪的。


    “毌丘郭、文诸葛,随意说动一人,岂不比我小小西平管用?”


    毌丘俭文钦淮南二叛,诸葛淮南三叛,至于郭淮,则是杨峥故意加上去,身为雍凉都督,苟且偷生这么久,也该出来活动活动。


    黄吉怪异的眼神看着杨峥。


    杨峥也望着他,没有丝毫避让。


    话自己说了,听不听的进去,就是他们的事。


    反正西平离洛阳这么远,要造反也轮不到自己。


    忠心曹魏的人不是没有,就看他们知不知道利用。


    黄吉干笑两声,“某会向陛下禀明此言。”


    “上使可要为杨某多多美言两句。”杨峥也奉承起来。


    “好说、好说。”


    两人都没什么兴致,自然不欢而散。


    不过黄吉走了,带来的问题没有解除。


    朝廷的封赏,不给不好,给了,又有些不合适。


    一个简单的诛心计,就让自己为难起来。


    汉廷一个汉寿亭侯,让关羽一辈子引以为荣。


    自己的庙肯定没有曹魏的高。


    大义名分的厉害就在于此,杨峥一天没有造反成功,一天就要受其制约。


    思前想后,还是决定把朝廷的赏赐告诉他们。


    做人还是光明磊落一些的好。


    其实他们受了,也无所谓。


    有宣义司在,杨峥对军队的掌控绝无仅有。


    只是不希望因此事,而跟生死与共的兄弟起了隔阂。


    而且几乎可以猜到,朝廷还有下一步。


    杜预当即上书回绝了西羌护军之职,以自己资历能力不足为由推辞。


    张特在金城,周煜在伏罗川,暂须时日。


    黄吉前脚走,后脚南面的使者也来了。


    杨峥心中咯噔一下。


    去年那么好的机会干掉邓艾,姜维却错过了。


    这说明蜀国内部也不是一团和气。


    费祎遇刺身亡,姜维头上的紧箍咒被撬开。


    蛰伏了这么久,看来蜀军又按捺不住了。


    北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