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三十九章 武备

作者:苍穹之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喉咙捏在别人手里,自然会不太舒服。


    不过钟羌不是普通羌部。


    是继先零羌、烧当羌之后,最强盛的羌部。


    一百一十年前,钟羌进攻陇西,为护羌校尉马贤击败,首领之一的且昌率十余万羌人归降凉州刺史。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大小榆谷水土的滋养,钟羌实力再度恢复。


    成为中原王朝在西北最大的威胁之一。


    大小榆谷、河曲之地,尽归其所有,养精兵十余万。


    自陇西至西平,皆有其部族杂居。


    以现在杨峥的实力,去招惹这位“盟友”,显然有些不切实际。


    若非迷当正在攻略西海,恐怕早就找上门来了。


    形势其实非常危险。


    以迷当的性格,吞下西海之后,一定不会满足。


    幸亏杨峥大刀阔斧,把手伸向郭家,才累积了一点实力。


    “为今之计,应修葺坞堡,广开屯垦,改进武备,外和羌胡,内练精兵。”杜预向杨峥进言道。


    张特、周煜等人都是很好的执行者。


    在战场上是一把好手。


    在战略上,就差了些火候。


    修葺坞堡、广开屯垦、内练精兵杨峥也能想到。


    只是没有他这么详细。


    大多数情况下,想到什么就干什么。


    公孙甫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钟羌日后必为劲敌,当先派细作蛰伏之。”


    杨峥深以为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占了西平不等于万事无忧,可以安心享乐。


    钟羌是一大威胁,夏侯霸的这个秦州也不知道能维持多久。


    洛阳的胜败也决定了西北的形势。


    “周放守临羌,袁效守安夷,子产负责训练青壮,元凯负责招抚百姓,修复屯田坞堡,姜从事负责结好境内羌部,子俊向钟羌安插细作,诸位各司其职。”杨峥觉得身边可用之人还是太少。


    “遵令。”众人齐齐拱手。


    西平被冶无戴祸害之后,大不如前。


    说是一片废墟也不为过。


    不过废墟也有废墟的好处。


    地方豪强与羌胡部落也被他铲除了。


    现在的西平百废待兴,如同一张白纸。


    踢走郭氏之后,唯一的阻力也就没有了,还释放出近万汉人家奴佃奴。


    杨峥将他们与积石山赶来的胡人奴隶合置为屯营。


    下设屯农与屯牧。


    杜预几次建议赦免他们的奴隶身份。


    被杨峥否决了,太容易得到的东西,没人会珍惜。


    羌胡生性剽悍,畏威而不怀德。


    你对他们太好,他们反而觉得你软弱好欺负。


    家奴佃奴也是一样,他们早已适应了跪下去当奴才的日子,忽然让他们站起来,一定会不习惯。


    只有通过自己努力争取的才会珍惜。


    人最怕的不是出身多么底层,而是完全看不到上升的希望。


    为此,杨峥将治下百姓设为三等。


    奴隶、待归、治民。


    奴隶由俘虏、降军降民为之,所有一切包括其本人都归护羌校尉府所有。


    奴隶中表现良好,或为奴五年以上,转为待归,屯田放牧,十税其七。


    西平在籍的编户,四方主动归化的部落编户之后,都是治民,十税其五,待归五年,视其汉化程度转为治民。


    这套体系中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不过对目前而言是够用了。


    尽量模糊族群意识,一个普通奴隶,十年之改造之后,差不多也就汉化了。


    西平遭逢大乱,最需要稳定的秩序。


    所以杨峥此策还是主要针对奴隶和羌胡部落。


    杜预思索了片刻,也就没有反对。


    此后,众人各司其职。


    寒风阵阵的湟水河谷热火朝天。


    杨峥紧握兵权,按照之前的承诺,从胡人奴隶中挑选两千健壮者为军。


    诸军骁勇者一千三百人充入亲卫。


    算上从家奴佃奴中挑选的汉民青壮,如今杨峥麾下有士卒六千五百余。


    如果完全放开,弄出两万大军不在话下。


    但兵贵精而不贵多。


    杨峥招募的士卒,对身高、体重、力气都有一定的要求。


    魏武卒衣三层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囊矢五十支,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才算合格。


    不过这需要强大国力的支持。


    西平条件有限,人口凋零,若按照魏武卒标准,能招到五百人就不错了。


    能在一次次天灾战乱中活下来的人,身体素质自然没话说。


    百姓不是与野兽搏斗,就是抵抗土匪强盗。


    能在冶无戴马蹄下逃生的人,至少跑路的水平很高。


    几场寒风之后,大雪如约而至。


    天寒地冻,坞堡、屯田、水渠全都停止。


    只有练兵还在继续。


    张特训练青壮屯农,杨峥训练新招募士卒。


    绝大多数训练都由老兵完成。


    而老兵不仅仅是当初的武卫营老卒,羌营、賨营中也有不少勇武者。


    杨峥只是日常巡视。


    维持自己的存在,让士卒知道他们的将军是谁。


    冰天雪地,最考验人的意志。


    好在郭家的家底丰厚,粮食、牛羊多不胜数,每日都能让士卒们吃上肉喝上汤。


    士卒训练的积极性大为增加。


    修葺坞堡,广开屯垦,外和羌胡,内练精兵,都在稳步推行之中。


    作为后世人的杨峥,自然知道武器装备的重要。


    一汉抵五胡的神话,靠的汉军的英勇,也靠坚甲利刃。


    环首刀、八面剑、弓弩、铁甲……


    不可一世的匈奴就是败在这些装备面前。


    尤其是环首刀,简直是领先时代的产物。


    轻便、锋利、杀伤力强。


    是唐刀和倭刀的鼻祖。


    到了魏晋,长槊、马镫、重骑兵登上历史舞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枹罕四通八达,很多东西,杨峥不敢弄。


    弄出来也便宜了别人。


    而西平是边陲中的边陲,四面青山环抱,一条湟水流出。


    地势与蜀中相近。


    闭塞而偏远。


    可以关起门自己玩自己的。


    改进武备是杜预提出来的,自然由他负责。


    大雪封山,屯田坞堡告一段落。


    就在杨峥思索着要不要造玻璃、弄肥皂的时候,杜预就找来了。


    一张白纸上画着图案和注解。


    杨峥看着白纸愣住了。


    杜预解释道:“此为左伯纸,郭家藏有不少。”


    左伯纸杨峥略有耳闻,汉灵帝时,左伯改进蔡侯纸,制出质量上乘的纸张。


    汉末大乱,这种纸被埋没一段时间。


    魏晋之后,大行其道。


    洛阳纸贵的典故,就是在西晋时期。


    魏晋以来,书法大家层出不穷,也是跟这种纸的出现有关系。


    书法跟画画一样,需要大量的练习。


    杨峥记得历史上钟繇、钟会、卫瓘等等,都是书法高手。


    杨峥定睛望向图纸。


    居然是连弩的制造方法。


    战国时代,便有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的说法。


    秦汉弩机大行其道。


    诸葛武侯改进弩机,元戎连弩问世。


    魏国马钧对其改造,能发五十矢,但工艺复杂,无法量产。


    早在骆谷时,杨峥就领教了蜀军弩箭的厉害。


    一百多年后,宋武帝刘裕的却月阵,两千士卒携带大弩百张,藏于车后,破北魏三万铁骑。


    23shu8*com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