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63章城北秦韩联军现

作者:随云逸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空荡荡的天空中,秋日的太阳愈演愈烈,寥寥无几的几片白云已经被晒得通红,就如同那奔腾而过的蔡水一般。


    “扑通扑通”的跳水声依旧在继续着,“嗡嗡嗡”的弓弦颤抖的声音依旧响彻个不停,鲜血更是一刻不停地从蔡水的北岸缓缓流入河中。


    整整一个半时辰已经过去,秦军空有十数万大军甚至都还没能摸到新蔡城的城墙。


    整个蔡水的河面之上,也只有寥寥的十数条绳索孤零零地在微风中摆动着。


    而为此,秦军已经付出了近两千条性命了。


    不过,面对这样的困局,作为秦军主将的王龁将军却表现得十分的淡定,甚至可以说是很满意的。


    因为他所想要的目的已经达到,从这漫天的箭雨之中,王龁就已经能判断出,楚军已经将绝大多数的兵力集中到了南面的城楼了。


    那么此时,就该是让楚军明白,什么叫做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了。


    随着王龁将军“点燃狼烟”的命令下达,三道黑色的粗壮的狼烟随即从秦军后阵之中冉冉升起。


    日悬中天之际,仅剩的几片云彩也被烤干,蔚蓝的天空中,更是将这三道狼烟映衬得格外显眼,就算是十数里外也能将这狼烟看得清清楚楚。


    “将士们!随我冲!”一声厉喝随即在这滚滚狼烟升起的同时,在新蔡城北面的山林之中怒吼而出!


    紧接着,三千身着玄色衣甲的秦军,从山林之中呼啸而出。而在他们的身后,则是数万身着绿色衣甲的军队。


    不用问,战国七雄之中,身着蓝衣的不少,着绿色衣甲的,却只有韩之国的军队。


    是的,韩军真的跟随着秦军南下了,而且这一来便几乎是倾国之兵,如今驻守在新郑的兵马已经不足万余。


    而这只秦韩联军实际上比王龁到得还要早上一日。


    昨夜,他们便已经埋伏在了这山林之中。也正是收到了韩军出动的消息,王龁才会决议发动这场攻蔡的战役。


    而正面的所有进攻,包括但不限于箭塔的对射,泅渡扎等等,无一例外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将楚军的部队通通吸引到南面,从而给北面埋伏下的秦韩联军创造条件。


    很显然,秦军的将士们都很好地执行了这一决断,纷纷用自己所部大无畏的牺牲,成功地将楚军钓了出来。


    尽管他们实际上并不清楚他们的跳水和冲锋,其实并不是要从正面突入新蔡城。


    随着狼烟的升起,北面的联军虽然已经在动手了,但为了继续吸引住楚军的注意力,在南门的秦军依旧前仆后继地继续向着北岸进发着。


    随着一个又一个秦军将士的倒下,城内的楚军骑兵也终于重新做好了准备,就在楚军主将就要下令骑兵再度出击之时,噩耗,终于传到了楚军主将的耳中——城北方向上,出现了大量的秦军。


    顿时,楚军主将的心情便咯噔一声便沉入了谷底。


    他很清楚,北面如今的弓弩兵如今全都被自己自己调到了南门,甚至连步卒也都没有即可,一旦秦军从北面大举来攻,北门仅剩下的两千多人根本不可能守得住城门。


    当即楚军主将再度下达命令,城内预备队全部调转方向向北门增援,原配属北门的弓弩兵立即撤出战斗,回返北门。


    应该说,面对突如其来的进攻,楚军主将的反应已经比大多数的将领还要快速,而他的命令也是非常果断而正确的。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调兵增援,也是如今的情形下,楚军主将所唯一能做的事情。


    只可惜,大错早已经在他调集北门弓弩兵增援南门时候铸成,如今想要再去补救,显然有些晚了。


    因为他抽调兵马的举动,导致防御北门的楚军将士们也放松了警惕——将军都把兵力给抽走了,肯定是判断敌军不可能出现在北门方向了,守在此处的楚军将士们自然乐得轻松一些。


    因此,直到秦军将士们已经迫近到城门六七百米前,北面城楼上的楚军将士们这才发现了秦军的出现。


    慌忙派出人员汇报主将的同时,负责北门的楚军主将,这才组织起防御来。


    而没有弓弩兵助阵的楚军如何会是秦军的对手?


    几乎就在楚军终于列阵完毕之时,秦军的弓弩已然出手。


    漫天的箭雨几乎要把整个城门覆盖,猝不及防的楚军再度吃了个闷亏。


    没等楚军调整过来呢,一架架云梯又出现在了楚军将士的视野之中。


    眼看着秦军手中的云梯已经悄然架起,楚军除了笨拙地用长矛推开根本没有任何的办法,可长矛才刚刚出手,秦军的弩箭便已经出现在了楚军将士的面前。


    没有耗费太多的时间,云梯的一端钩头已经死死地扣在了城楼之上。几乎是同时,秦军将士已经舞动着长剑出现在了城楼之上。


    而直至此时,楚军主将所率的援军仍未赶到北门城楼。


    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三三两两的秦军很快通过云梯攻上了城楼,随即组成军阵一步步扩大着自己所控制的范围,并不断向着楼梯的方向推进。


    虽然这些秦军并算不上精锐,但对于这些几乎毫无防备的楚军那还是手拿把掐的。


    一段不长的时间,秦军很快便占领了一个楼梯,随即军阵不再扩张,更多的秦军通过楼梯开始向城楼下集结。


    很显然,他们的目标正是北面的城门。只有城门打开,更多的兵力才能以更小的代价攻入城内。


    而等到楚军的主将赶到,城门虽然还在楚军的手中,尚未被打开,可秦军已经攻入了城门洞内,而洞内的楚军也在急速地减少中。


    没有丝毫犹豫,楚军主将果断命令从城内赶来的楚军不用上城,立即前去救援城门。


    只可惜,秦军显然也早就意识到了这点,为数不多的盾牌被全部集中到了城门洞外,数十秦军将士死死地守住着通往城门洞的通道。


    而城楼之上的秦军也时刻不停地向着城门方向输送着部队。


    一时间,秦楚两军便僵持在了城门洞口。


    只是,洞口的局面僵持住了,城门洞内的情况,却是朝着秦军的方向渐渐倾斜了起来。


    见状,楚军主将也顾不得更多,亲自挥舞着宝剑,带着自己的亲兵便冲向了面前的秦军。他的目标,并不是直接攻入城门洞,而是不断向下输血的楼梯通道。


    从城楼上增援而来的他,若是要跑到城门洞口,所耗费的时间,是他所不能耽搁的。


    显然,楚军主将的这两次指令依旧是很果断而正确的:城内的解决城门的秦军,城楼上的解决城楼上的秦军,分工没啥毛病。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