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七十一章:对日之策

作者:鱼窝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抓了之后呢?”


    梁耀对米勒的这番言辞感到非常地无语,一度怀疑米勒到底是怎么混到海军上校这个位置上。


    “我们此番来日本的目的,虽名为远征,但实际上我们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政府日本,而是要打开日本的市场和我们进行公平的自由贸易。”


    虽然梁耀对日本这个国家没有好感,但他还是保持着清醒。


    攻打京都江户,活捉天皇将军,固然可以做到。


    但这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他现在来日本的目的是为了经济利益,而不是为了征服日本。


    日本的体量不小,美利坚以及加州的体量不大,实力也不是非常强。不可能像英国征服印度一样征服日本。


    再者,日本就算要战,也要速战速决,拖久了对菲尔莫尔的连任没有好处。


    “米勒!闭嘴!”


    佩里耶觉得米勒的这番说辞非常荒唐,让米勒闭嘴。


    佩里凝视着四分五裂的日本地图,他是美利坚高层中为数不多了解远东的人,不过佩里耶清楚自己对远东的了解不如梁耀。


    虽然两人在某些方面有些分歧,比如福尔摩萨问题上,但在事关国家利益的大事面前,佩里还是放下身段,虚心地向面前这位从年龄、资历、军衔都不如自己的陆军上校请教。


    “梁上校,我想听听你的意见。”佩里为梁耀倒上了一杯朗姆酒,征询梁耀的意见。


    “以倭制倭!”梁耀从佩里手里接过朗姆酒,“西南诸藩和江户幕府不和,这对我们有利,可以加以利用,这些地方也是日本经济较为发达的地方,风气也较为开放,尤其是九州岛的长崎!”


    这是梁耀的对日之测,日本若是开国,美利坚之后,其余欧陆列强也会纷至沓来。


    就像当初《南京条约》签订之后,法兰西和美利坚也跟在英国后面喝汤,迫不及待地逼迫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一样。


    想要在日本持续不断地获得经济利益,在诸列强中占据优势,像历史上一样只签订一纸《日美亲善条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深对日本的控制,而且控制成本,也必须在目前梁耀以及美利坚政府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佩里的脑子显然要比米勒好使多了,姜到底还是老的辣,佩里很快领悟了梁耀的意思。


    “梁上校的意思是拉拢日本西南地区的藩主,和这些藩主合作?”


    “不是拉拢,是扶持。”梁耀纠正道。


    这不是朋友之间的关系,而是父与子的关系,辈分可不能乱了。


    “日本这么多藩,如果要扶持的话,成本恐怕很高。”佩里抓着胡子。


    梁耀的想法固然很好,只是扶持就要花钱,还要花不少的钱,而一旦牵扯到要花钱,尤其是花大钱。国会的那边的阻力不会小。


    美利坚的财政也不富裕,这次远征,还是在菲尔莫尔总统大力支持,勒紧裤腰带挤出钱才得以成行。


    梁耀转头询问梁森:“我们的宣战书也早已经递交给德川幕府了,德川幕府,以及诸藩主的态度如何?”


    “毫无波澜,德川幕府以及各藩主并没有把我们美利坚的宣战当一回事情。”梁森如实说道。


    德川幕府锁国二百年,西洋诸国中,唯一还保持着交流的只有荷兰。


    德川幕府反而对国土距离他们最近的西方列强美利坚一无所知,不相信美利坚这个遥远的国度能对日本列岛产生威胁。


    恐怕整个德川幕府内,都不见得有人清楚美利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德川幕府的反应也在梁耀的意料之内。


    要是收到宣战书的德川幕府上上下下如临大敌,那才是见了鬼了。


    梁耀拿起铅笔,在地图上划出了一条航线,这跳航线以香山为起点,向北经福尔摩萨海峡,琉球,抵达长崎,然后进入濑户内海,沿着海岸线前往江户,沿途向日本的各藩主炫耀武力,以达到武力震慑各藩主的目的。


    让日本各藩主见识见识,什么tmd的叫做近代化军队。


    “佩里将军,沿着这条航线走,既然德川幕府和日本各藩主没有反应,我们就给他们反应,让他们见识见识,什么叫做文明的力量。”梁耀放下笔对佩里说道。


    “走这条航线我们要进入日本的内海。”佩里还是有那么一丝的顾虑。


    “我们已经向日本宣战,美日两国现在本就处于战争状态。难道堂堂美利坚海军还会怕日本那些小舢板不成?”梁耀带着一丝不屑的语气说道。


    “那就让他们见识见识闻名世界的力量!”


    在陆军面前,佩里自然不愿意显得怯弱。


    美利坚东印度舰队的军舰吐着滚滚浓烟,伴随着一阵刺耳的汽笛声,驶出了香山,沿着海岸线向北而去。


    美利坚东印度舰队的黑色军舰最早出现在长崎。


    此时的长崎在日本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是日本唯一的对外窗口,有唐馆和兰馆两个外国人的聚居区。


    所谓的唐馆很好理解,就是中国商民的聚居区,至于兰馆,则是荷兰商民的聚居区。


    除了中国和荷兰之外,长崎还有朝鲜、琉球商民,但朝鲜、琉球的商民没有形成唐馆和兰馆一样的聚居区。


    长崎和京都、大阪、伏见、骏府、奈良、山田、日光、佐渡、浦贺、神奈川、箱馆、新泻、下田、兵库等这些要地一样设置有奉行所作为长崎的最高行政机构。


    说白了就是幕府领,但长崎的奉行所和其它的奉行所不一样,而是以交易之事为专要,其余之事如同枝叶。


    长崎奉行除了要防备外敌入侵和基督教传播外,还要负责贸易事务的商务官,与前来长崎的外国人交涉,具有商务和外交的职能。


    只是在其它奉行所,重点是防备外地入侵,负责当地治安,而在长崎则更偏重于管理对外贸易,为德川幕府敛财。


    当然,以长崎情况之复杂,长崎奉行所难以肩负起守卫长崎的重任,实际上长崎的防务是由临近的肥前佐贺藩和福冈藩负责。


    美利坚东印度舰队抵达长崎的时候,长崎的警卫工作,是由肥前佐贺藩负责。


    不出意外,在经过长崎外目的时候,美利坚东印度舰队遭到了日本舰船的阻拦。


    外目炮台上百门火炮早已将炮口对准了他们。


    佩里透过望远镜,望着外目炮台上的铁制大炮和青铜大炮,没想到在日本的第一站就受阻。


    “日本的这些火炮看起来要比香山炮台上的那些火炮要好。”佩里放下望远镜说道。


    佩里对长崎外目炮台评价要比广东香山炮台的评价要高,这让一旁的康恩泽多少有些不舒服。大清国堂堂天朝上国,在这洋夷看来,大清的炮台居然还不如倭寇的炮台。


    “长崎外目的炮台,确实要比香山炮台好,但也只是比香山炮台好而已。”梁耀说道。


    “外目的铁制大炮是九个月前刚刚铸造而成,文化5年8月的斐东号事件后,肥前佐贺藩将此事视为奇耻大辱,对长崎海防也愈发重视。


    现任肥前佐贺藩的藩主锅岛直正,精通兰学,设立了直属藩主的部门火术方,在火术方集结了炮术、兰学、刀物锻冶、铸造、和算等多方面的专家,研制大炮,这些大炮正是火术方的产物。锅岛直正本人也是兰学专家。”


    梁森对梁耀说道。


    “不过上校阁下放心,我们现在还处在外目炮台的射程之外,那些大炮打不到我们。”


    所谓的斐东号事件就是一艘英国的军舰,装作是荷兰的船只,逮捕了两位荷兰商馆职员,并挟为人质,要求长崎奉行所用燃料、水、食物来交换。英国人扬言如果长崎方面拒绝的话,他们就将港口内的日本船全部烧毁。


    肥前佐贺藩实力不济,兵力不足,最终,肥前佐贺藩和长崎奉行所不得不听从了英国人的要求,英**舰在达到目的后得意地扬长而去。


    为了担责,长崎奉行所和佐贺藩的六位家老尽数切腹。锅岛直正的父亲,锅岛齐直也因警备不力,也被处以100天的禁闭处分。城下禁止鸣钟,公厅大门禁闭,藩士们连胡子也不能刮。


    这件事一直是肥前佐贺藩的一块伤疤,一直视之为奇耻大辱。


    至于兰学就是荷兰学,日本锁国令颁布之后,只允许荷兰是唯一被允许和日本通商交流的西方国家。


    因此在日本开国之前,兰学在日本也代指西学。


    只是在19世纪中叶学习荷兰,和49年入**没什么差别,肥前佐贺藩学习错了对象。


    “但他们已经在我们大炮的射程之内。”梁耀横眉冷眼盯着外目上的那些大炮。


    佩里的军舰火炮射程有多远梁耀不是很清楚,但罗兰号、超勇号和扬威号上的舰炮都可以打到外目炮台,还可以打榴弹。


    面对外目炮台的威胁,梁耀也不觉得有多大的压力。


    “没有许可,任何外国船只不得进入长崎!识趣的话赶紧离开长崎!”


    肥前佐贺藩的家臣和长崎奉行所的使者前来传话,让梁耀和佩里赶紧离开长崎海域。


    肥前佐贺藩的家臣和长崎奉行所的使者说话的语气比较强硬,想来他们的底气来自于外目炮台上的火炮。


    7017k


    /101/101513/29492800.html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