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3章 第 163 章

作者:虎昭昭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虽然这群老家来的人声音洪亮,体格健壮,但郑小白还是有些担心,直接把人领去了医馆。


    医者倒是很淡定,安慰道:“要真有问题,他们早就死在路上了,可挨不到来姜国找你。不过小心无大错,他们之中,要是有谁身体不舒服,就赶紧送到医馆来。”


    听到医者这么说,郑小白的表情轻松了起来,跟医者道完谢之后,就赶紧带着乡民去行人署安置。


    “大人您放心,一听说隔壁县出事,我们就赶紧跑了,一刻都不敢久留,这路上我们没有一个发病的。而且我们这一路走过来,宋国和姜国的疫所,都没什么动静,肯定没事。”


    瘟疫这玩意儿不是只有官员和君侯知道害怕,普通庶民也怕得很。


    因为医疗条件所限,各国处理瘟疫的方式,和处理各种天灾的方式差不多,基本不会救灾,只会控制影响。


    哪个地方出现了瘟疫,就直接把那片地方封锁。瘟疫还来不及扩散,就会被掐灭在当地。


    这样的情况隔十来年就会发生。


    那种传染能力极强的瘟疫,要几十上百年才能偶然出现一次。


    郑王自觉心里有底,也没把事情闹大,默默的就把出现疫病的地方封锁了,周边的百姓只能隐隐约约听到点风声。


    此事郑小白才刚知道,但姜蓁他们却是早就知道了,宋国更是加大了对郑国商队的检查力度,遇上不对劲的人,直接抓去疫所隔离。


    【古人的经验很真是不可小觑。以前没有大量的医者,更没有医院,却有疫所来隔离病人。】


    【有疫所隔离又怎样?隔离了又不救治,被关进去的人只有等死。】


    【这个时代的医学都还在探索阶段,想救也没办法救。只能舍弃一小批人,保护另外那一群没生病的人。】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谁都不想当那个被舍弃的人。


    郑王的宫里听到疫区有人想跑的时候,直接冷酷的吩咐道:“被抓住的人全都杀了,以儆效尤。各大路口,山间小道,全都加派人手。”


    在这样的时候,哪怕是贵族,也没什么特权了,难得的被一视同仁了起来。


    封锁疫区只是郑王的手段之一,与此同时,他还向姜蓁求医求药。


    姜国医者以前就有名,被姜蓁发扬光大之后,名气就更大了。


    【拿那么多的金银珠宝和粮食来换青霉药,可见郑王真的怕死。】


    【府里的青霉药虽然控制严格,但凭各国君王的手段,家里应该都有点存货吧?怎么又过来求了?】


    【青霉素药在大家的眼里是保命的神药,当然是越多越好啦。】


    由于郑王给的太多,姜蓁也没办法矜持,干脆直接的卖了十人份的青霉药出去。


    青霉药是死物,能由着姜蓁安排,但医者就不太好办了。


    姜蓁也做不出强人所难的事情,直接把留在都邑的医者叫到跟前来询问了一番。


    “郑王派人来求医求药的事情,我想你们应该都听说了,可有愿意去郑国的?”


    这个问题,底下的医者没人回答。


    【要是姜国有事,他们责无旁贷。但这次出事的可是郑国,他们估计没人愿意去。】


    【毕竟谁都不是圣人。】


    姜蓁补充道:“郑王借过去的医者,只会留在王宫,替郑王治病,不会被安排到其他地方。”


    就算郑国王宫是郑国最安全的地方,但相对于姜国来说,整个郑国都是危险的,所以一群医者都不搭腔。


    在成为医官之前,他们或许家中贫困,但成了医官之后,他们也慢慢变得有钱起来,只要他们能继续活下去,就会变得越来越有钱。


    在自己的小命面前,郑王许下的钱财,什么都不算。


    看到大家这副表现,姜蓁直接扭头对郑国使者说道:“看吧,没有医者愿意


    去。”


    使者一脸苦涩,不敢多说什么。但他买到了药,任务也算是完成了一半,怕郑王久等,赶紧带着药离开。


    一般情况下,某国出事,其余各国都会去搅一搅浑水。姜国以前修路的时候,四国还来围攻过。


    前阵子郑小白带人造反,宋国齐国也没少在里面使坏。


    但这次郑国出事,其余各国全都避着它。毕竟瘟疫这玩儿,沾上了就不是什么好事。


    四国要是在这个时候去为难郑国,万一郑王一狠心,撤离掉疫区的封锁,再顺带投个毒什么的,大家都跑不了。


    所以大家明知道此时郑国的情况不妙,却难得的乖巧老实了起来。


    甚至姜蓁还好心的把药卖给了郑王。


    四国君王此刻都把温柔和耐心给了郑王,但郑国国内的贵族,却对郑王没什么信心,拖家带口的跑路。


    来的人一多,都邑的读书人也就知道了郑国的情况。


    郑王原本就不怎么好的风评,再次雪上加霜。


    “早就说郑王蠢笨无能,任人唯亲,连一个灾情都控制不好,不只让百姓造反,灾后居然还造成了瘟疫,可笑。”


    “瞧郑国现在这个样子,早晚要败在郑王的手上。”


    “可不是嘛。这天下哪年不发生一点天灾。各国都能处理好内部政务,偏偏郑王却把事情弄得一团糟。”


    “郑王不行,郑王的官员也不太行。姜国新上任的官员,千里挑一,不止需要在大学学习诸多课程,每年年底还有考评,郑国的官员嘛,呵呵”


    感觉有被内涵道,郑小白忍不住替自己解释了两句,“也有不少科举生去郑国做官的,只不过被郑王停职了而已。而且有时候不是官员不想作为,是根本就没办法……”


    郑小白体验过,所以他有发言权,其他人也没好意思反驳他,不再嫌弃郑国的官员,继续集火郑王。


    “当初郑王请回去的第一批科举生,能力都不差,偏偏郑王就是不用。这疑心病也太重了。郭凡是郑国人,姜王不也用得好好的?”


    “有才的人,去哪里都能得到重要,这群人离开郑国,不也被卫国宋国请去做官了吗?倒也不必替他们惋惜。”


    “只是可惜了郑国的百姓。”


    郑国的百姓刚经历一波天灾和战乱,就迎来了瘟疫,郑王只封锁疫区,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


    姜国的医者虽然不愿意去趟这个浑水,但医者仁心,他们还是联合研究了几个药方出来。姜蓁直接把这些药方免费赠送给了郑王。


    “王上,有些药材,我国的仓库中没有,只能让百姓自己去山中采集。”郑国的太医表情为难。


    郑国不似姜国,医家昌盛,各县的医官就像燎原的星火,不止能教大家治病和预防的卫生知识,还会教大家辨认药材,顺带收购药材。


    疫区被控制得还行,没有百姓到处乱跑,在这样的情况下,疫区的百姓就算死光,郑王都能承受,所以他的态度有些无所谓。


    “没有药材,就把药方公开,让大家自己想办法。”


    得知自己送过去的药方被郑王随意对待,姜蓁也有些无奈。


    【就猜到会这样。】


    【只要自己不死,他们哪会管庶民的死活。】


    【真想让人把郑王给噶了,免得他把郑国百姓都霍霍完了,到时候我们接收一个空壳就没意思了。】


    【可不是嘛,当初挖那么多科举生走,我还美滋滋的想着以后接手郑国的时候,接手的会是一块富裕的地方,不需要扶贫……谁知道郑王这缺心眼的,居然停了科举生的职务。】


    别说直播间的人了,姜蓁也对郑王和郑王提拔的那群官员感到很失望,内斗的水平高,处理民生政务的能力却不太行。


    但郑国这样,姜国也不是没有好处。大批的贵族和商贾,拖家带口的跑来姜国投奔。


    他


    们也不图别的,就图姜国的那群医官,这是关键时刻能救命的存在。


    姜国离郑国有些远,并没有主动招揽郑国的百姓,所有来投奔的人,全都是慕名而来的。


    宋国和齐国离郑国近,一直在默默的挖墙脚,收拢健康的百姓。


    但大家就算收获了一波人口,也静悄悄的没有声张,免得刺激到郑王。


    毕竟现在情况特殊,郑王是需要大家呵护的存在。


    这个时候,不止诸国消停了,平时和郑王唱反调的君候和大臣也消停了。


    按理来说,这应该是郑王难得的休闲时光,他可以在这段时间松口气,可郑王却在这个时候不争气的倒下了。


    “寡人头疼得慌,叫太医,再把青霉药给我端上来。”


    太医来得很及时,但给郑王把完脉之后,他的表情就变了,声音都颤抖了起来,“王上,您如今的症状,和疫区百姓的病症有些相似……”


    “怎么可能?这段时间寡人在宫里哪都没去过!”郑王心里一紧,只觉得头更痛了,立刻就说道:“以防万一,寡人还是先服一剂青霉药吧。”


    郑王之前就服用过青霉药,没什么过敏反应,所以他现在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就来一份青霉药。


    在他眼里,这玩意儿包治百病。


    郑王有青霉药吃,可以不慌,但宫里的其他人可没有,太医的头上此时都冒出冷汗了。宫中伺候的其他人,表情也变得惊慌。


    如果连郑王都中招,其他人肯定也跑不了,都邑或者王宫需不需要封锁,还得郑王做主。


    拿不准郑王的主意,太医再次出声,企图引起郑王的注意力,“王上……”


    郑王摆了摆手,嫌弃的说道:“你的诊断不准。来人,去叫大巫过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