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3章 第 43 章

作者:折秋簪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康熙随后看向了户部尚书,户部尚书立刻站了出来:

    “奴才以为,只需免去直隶省今年之口赋,减免田租,开常平仓即可。”

    而这里头的大头就是口赋,口赋也叫人头税,它是大清的税收主体,占据普通百姓劳碌一整年的大部分收入。

    也是最为繁重却无法避免的赋税。

    而户部尚书这话一出,朝上直接炸开了锅:

    “大人这话莫不是要逼死那些百姓?常平仓春借秋还,如何如何使得?”

    “君不见大旱之后,土地三年无收,竟在此大放厥词!可悲我大清之官员不能察百姓之苦,可叹而今被奸人当道!”

    “倘若不行赈灾,直隶省与京城相接,莫不是要逼着百姓来京?届时皇城不稳,也不知你安的什么心!”

    户部尚书被喷的狗血淋头,康熙适时的以拳抵唇,轻咳一声:

    “咳,诸位爱卿不妨听户部尚书把话说完。”

    户部尚书终于明白皇上为什么不自个先开口了,这会儿幽幽的看了康熙一眼,这才慢吞吞道:

    “本官此前曾与皇上一道去了一趟太子爷的庄子——”

    户部尚书只抛出了一个太子爷,朝堂之上立刻就变得静悄悄,就连方才还有些嘀嘀咕咕,窃窃私语的声音也不见了。

    户部尚书只在心中感叹道:

    太子爷的名头还真好用!

    “而在太子爷的庄子上,本官看到了亩产超过往年三倍的粮食!此乃本官亲眼看着佃户割麦,称重而来!

    此前,那位陈男爵也是因献良种有功,特被吾皇赐下爵位。而陈男的良种在瘦田之上亦能增产一半有余。”

    “原来是这样,难怪那位陈男爵只闻其名,不见其人,一问便听他去了京郊。”

    “若是有这样的良种,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极好极好,有此良种,百姓将再无荒年!”

    户部尚书等众臣议论够了,这才又开口道:

    “诸位以为这便完了?良种再好,也会收地力所限,本官翻阅鱼鳞图册,发现京郊附近土地大多由肥变瘦,由瘦变沙,地力——才是最重要的!”

    “听大人这话,莫不是有了法子?”

    “也是,那良种在瘦田上也只增产了一半,即便是肥田,又如何会一下子翻了三倍?”

    “这可是三倍啊!算下来……约莫一亩地六石上下!不敢想,不敢想!”

    “有什么不敢想的?”

    户部尚书负手站在原地,眼睛神气活现,气定神闲:

    “太子爷特意研制出的专给土地吃的蕴土丹,不过一瞬之间,便可使得瘦田变成千里沃野!

    若其上耕植,足方抬而种生根,不过一瞬之间,自成一方绿茵。”

    户部尚书想起当初陈生的描述,只恨自己当时没有在现场,没有亲自感受感受那推着农具耕种完一亩地后,一回身便发现身后麦苗已吐了青的奇迹一幕。

    “蕴土丹制作繁琐,且太子一人之力有限,故而朕欲先以蕴土丹赈灾,尔等意下如何?”

    康熙这才开口说了自己的安排,众臣们虽然对于户部尚书的话觉得有些过于神乎其神。

    可是,一想起是谁做出来了,他们顿时便不再多言。

    桃花楼中的种种,已经足以称得上奇迹,现在再多一个奇迹也是无妨的。

    随着康熙下令,胤礽一早准备好的蕴土丹被一支装备精良的禁军押送至直隶省。

    与此同时,胤礽将芸娘送来的经营报告也收好放进了自己的小箱子里。

    未卜先知,提前算计吗?

    寻常人力或许永远无法阻挡天灾,但是……

    胤礽不由将手放在胸口,感受着那下面持续有力,嘭嘭直跳的力度,他轻声道:

    “小系统,谢谢你。”

    “不客气啦宿主!人家也是因为宿主才能留下哒对啦对啦,债务都已经清掉了,宿主快康康商城!可以买买买啦!”

    系统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活泼,胤礽微微一笑:

    “好。”

    随后胤礽趁着午睡的时候,在脑海中翻阅着系统的商场。自从牛痘之法在京城广为人知后,胤礽的信仰值已经变为正数。

    此刻,胤礽脑海中的商城商品上面蒙着的雾气散去,各种东西星罗棋布,琳琅满目。

    上到宇宙飞船,下到一根针,应有尽有。

    胤礽尝试点了一下宇宙飞船,结果屏幕直接一暗:

    “警告!该位面不得出现超等位面之物!”

    胤礽:行叭!

    之后胤礽又依次看了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等等现代随处可见的东西,但都无法购买。

    毕竟,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之类虽然需要的能源寻常普通,可是它背后蕴含的科学价值远非现在的清朝可以达到的。

    胤礽呼吸微微一顿,他知道自己是有些操之过急了。

    胤礽将自己脑中那个瑰丽壮阔的记忆缓缓压下,他直接在选项中选定“本世界可用”这一项,很快,出现的东西就变得寻常普通起来。

    胤礽一页一页的看过去,但没有一样可以勾动他的心弦,最前面价值最高的不是高产作物,就是飞梭,精致的玻璃制品等等胤礽现在已经拥有,甚至更好的东西。

    最终,胤礽将目光停留在一艘船上——

    “简介:我只是普普通通的一艘船,你问我为什么在这里?当然是我水侵不入,屹立不倒啦!”

    胤礽不由摩挲了一下指尖,在脑中问系统:

    “小系统,倘若孤买了这艘船,如何让它合理的出现?毕竟,你们系统连太过超前的东西都不允许购买,应该是有办法的吧?”

    “宿主稍等哦!人家这就去查查——”

    胤礽看着那艘船的图片,真的很平常,就像是一艘平平无奇的木船,只是在翻转它的3d模型时,偶尔会折射出一道微光。

    等等,微光。

    胤礽翻转了两下,确定自己没有看错后,他突然有了一个猜测。

    琉球久克不下,非水军无能,而是对方占据地理优势。

    或许按照历史的轨迹,迟早会将琉球纳入大清版图,可是那样太晚,太慢,太不痛快了!

    他要让琉球提前归来!

    原本睡着的胤礽突然坐了起来,那双往日盛满温和之色的眼睛突然变得锐利逼人起来。

    隔山隔海又如何?

    它从三国有明确记载至今时今日,本就与现在这片大陆息息相关。

    它该回来的。

    “宿主宿主!人家回来啦!”

    小系统在胤礽的脑海里跳了跳,献宝似的道:

    “人家问到啦,宿主如果可以买到的话,主系统会安排合理化投放哒!”

    “好!多谢了!”

    胤礽直接选择购买,随着购买按钮按下,那原本足足数万之数的信仰值一瞬之间变成了个位数。

    但是,这艘平平无奇的小船可以在那些胤礽用了现代技术才制作出来粗胚的玻璃,水泥之后,它的价值本就不低。

    ……

    蕴土丹还在路上,但直隶省的粮价已经翻了几番。

    芸娘眼看着一个又一个的百姓背着大大的箩筐走过去,又空着箩筐,脚步沉甸甸的走过来。

    “素香,去打听打听怎么回事儿?”

    素香是芸娘的副手,虽然不如芸娘有触类旁通之能,但是为人细心,脑筋通达,也是个值得栽培的好苗子。

    却不想素香刚走到门口,就和脚步匆匆的钱大娘撞了一个满怀。

    “哎呦——”

    “钱大娘!”

    幸亏钱大娘身体还算康健,只是退了两步,就被芸娘眼疾手快的扶住了。

    “莽莽撞撞,成何体统!”

    芸娘厉声说着,素香连忙躬身道歉,钱大娘摆摆手:

    “不关这姑娘的事儿!芸丫头,你还是快囤着些粮食吧!今年有大旱,朝廷说了不赈灾,只减免税收,也不知道这日子要怎么过呦!

    虽然今年旱的晚,可是这下半年没米下锅可要如何是好?现在粮价已经翻了三倍,那王家粮铺更是又比别家多了半成!芸丫头你若是手里有余钱就多买些粮食吧!”

    芸娘一听是这事儿,只是微微一笑:

    “这件事啊,钱大娘不必担心,会有法子解决的。”

    “你这丫头……你莫不是知道什么?”

    钱大娘本来想要说些什么,突然像是想起什么,压低了声儿问道。

    芸娘眼神一顿,只笑着道:

    “朝廷不会看着我等饥肠辘辘,饿死街头的,钱大娘且等等在看。”

    钱大娘将信将疑,随后也不再耽搁,赶紧去买了米。

    只是,买米的时候,想起芸娘的话,她不由松了松手,只买了原先要买的一小半。

    看着腰包里的银子飞速流逝,她不由叹了一口气。

    钱粮,钱粮,百姓的命根!

    因为没有买到既定的粮食,钱大娘揣着贴身的银票,逆着人群朝外走去。

    而在那粮铺中,还有衣衫褴褛,枯黄干瘦的老农将最后一个铜板颤颤巍巍的递给店家,想要多加一捧米。

    大旱之年,这世道……太难了。

    钱大娘叹了一口气,嘀咕着:

    也不知道这次信芸丫头的话对不对?

    一路走去,不少人都在将家里值钱的东西倒卖,也有一部分人穿着田家特有的粗衣布衫,一脸苦色的朝常平仓而去。

    本朝可在常平仓春夏借粮,秋冬还粮,逢灾则赈,然而这一次的旱灾来的奇怪,它旱的晚,地里的庄稼虽然较之往年略有歉收,但也是可以过得去的。

    但最可怕是后半年,被旱的干裂,地力不再的土地,又该如何?

    民间怨声载道,只恨那些天高皇帝远的官员,皇上不通民情,却也只能在家里没有余钱的时候前去借粮。

    有借必有还,只是明年若是还不上……

    无人知道要面对什么,但这时候已经顾不及了。

    就这样,有钱的去粮铺买粮,没钱的去常平仓借粮,至于以后,已经顾不得了。

    钱大娘看的只觉得心惊的厉害,但是却也只能默默的朝家中走去,忽然,钱大娘看到村口聚集了不少人,也凑热闹挤了过去。

    “你说什么?皇上老爷赐了一批劳什子的丹药,说是让农户养地?”

    “呸!这是糊弄谁呢?!什么丹药那么厉害,这不是唬人吗?”

    “哎,今年怕是难过喽!”

    ……

    钱大娘的脸色不由更苦了些,那原本精神的远山眉已经不自觉的下垂至眼尾,看上去愁苦满身。

    与此同时,巡抚府也迎来了被禁军押送至此的“蕴土丹”,还有身怀良种之术的陈生,陈男爵。

    “于,于大人。”

    这里头数陈生品级最高,这会儿他有些紧张的学着来时被教导过的礼仪僵硬一礼。

    而今的直隶省巡抚乃是于成龙,他如今已经头发花白,面色沉重,只站在那里自有一种官威让人望而生畏。

    于成龙这会儿已经知道陈生爵位的来源,向来平整无波的脸上也不由挤出来一个笑容。

    “见过陈男爵,里面请。”

    陈生几时和一二品大员坐在一处,这会儿手里都不由捏了一把汗,但是想着自己可是太子爷的人,陈生硬绷着脸,点了点头:

    “于大人先请。”

    陈生是知道这位于大人颇有清名,于成龙也知道这位陈男爵是办实事的,两人之后倒是相谈甚欢。

    等茶过三盏,话归正题。

    “对了,于大人,这一次陈某携蕴土丹而来,这可是个难得的好东西,还望……”

    “蕴土丹?此物从古至今,闻所未闻,还不比陈男爵的良种价值高!陈男爵还是不要再说此物了,咱们不妨说说陈男爵这良种需要什么?用时几分?”

    陈生听了于成龙的话,懵了一下,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己过来时看到的桃花楼为什么门可罗雀了。

    此地太讲究实际了。

    陈生摇摇头:

    “某之良种与蕴土丹相辅相成,方能成就亩产三倍之功,于大人若是只选良种,那就是……买椟还珠了。”

    “亩产三倍?!”

    于成龙直接一巴掌拍在桌子上站了起来:

    “这怎么可能?!”

    陈生有些担忧于成龙的老腰,见他无事方微微一笑:

    “成与不成,于大人只需一试,效果立竿见影。”

    “那,我便信陈男爵一回,如今城外三里之处,正好有一片瘦田,纵使两日前下了一场淅沥小雨,也依旧干裂结块,恐怕在上面种植也出息不多。

    既然陈男爵要试,总不好用肥田去试,若是能把瘦田变肥,那才是本事!”

    “好!若是瘦田不肥,陈某愿自己离开直隶!”

    于成龙默了默:

    “陈男爵就不必离开了,让人把那劳什子的蕴土丹送回去就是了,再着让人回去进言。请皇上开仓赈灾也就是了。”

    陈生听着于成龙这么多的要求,也只是抿唇一笑,没有反对。

    于成龙看着陈生自信的样子,不由犹豫了一下,莫不是这蕴土丹真有几分本事?

    随后,于成龙与陈生共同迈出巡抚府,也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得知官府今日要去实验蕴土丹,一时间省城的百姓都沸腾了。

    他们虽然不用耕耘,可是他们要吃粮食啊!只要一日不赈灾,他们未来就有可能因买粮被掏空口袋里的最后一枚铜板。

    他们是多么期待朝廷能有所作为。

    而不是用一个奇奇怪怪的蕴土丹开忽悠人。

    “巡抚大人要和京城来人在城郊东三里试蕴土丹啦!”

    “巡抚大人要和京城来人在城郊东三里试蕴土丹啦!”

    ……

    这句话在大街小巷响起,钱大娘直接来到桃花楼,拉着芸娘:

    “芸丫头,咱们也去瞧瞧!看看那蕴土丹到底有多神!”

    芸娘本来在整理报告,但是在这儿这么久,也就开了钱大娘带来的那么几个客源,所以也没有太多要忙的。

    “好,钱大娘容我换身衣裳。”

    芸娘云英未嫁,纵使抛头露面来做生意,但出行也要多注意,所以她直接让人套了马车。

    “何大人,您今日不忙?”

    芸娘看着在车夫位置上坐着的何梁儿,惊了惊。

    何梁儿扶了扶斗笠,嗯了一声,随后补充道:

    “稍后人多手杂,我会些拳脚功夫,可以从旁盯着,省得发生什么意外。”

    “竟是如此,那就多谢何大人了。”

    芸娘向来小心谨慎惯了,一个买来的车夫哪里有太子爷亲自点来的人可信?

    “哎呦,老婆子还是第一回坐马车,原来这么舒坦啊!难怪那些贵人去哪儿都坐哩!”

    钱大娘好奇的摸了摸车厢,顺着摇曳的车帘朝外看了一眼,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好多的人!怕是全城的人都来看了!”

    芸娘笑着给钱大娘倒了一碗酸梅汤,温声道:

    “这才哪到哪儿啊,在京城我们主子的另一个产业,那日日都是这般!”

    “哎,芸丫头,你怎么又吹牛了。”

    芸娘没有说话,她知道钱大娘没有坏心,这会儿只是看着那人群,神情带着些怅然。

    她想姐姐,想小侄子,想京城的桃花楼,想萦絮姐姐,也想……太子爷了。

    明明一直未能得见太子爷风姿,可是只消知道有他在后头撑着,所有人都觉得心里有一股气撑着,做什么都无畏无惧。

    只可惜而今她未做出什么成绩,实在无颜回京。

    三里路并不远,马车行的快,芸娘到的时候,于成龙和陈生这才将将抵达。

    何梁儿找了一处最佳观赏点停住步子,将芸娘和钱大娘请了过去。

    而于成龙和陈生商量后,二人决定等百姓来了后再行实验,于成龙以为蕴土丹之效不知如何,若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无效,自己退回也情有可原。

    而陈生也是不想多费口舌,他知道这蕴土丹一入土,便能让人知道其中效用。

    好东西,都是亲眼看得出来的!

    这便又过了三刻,于成龙看着人来的差不多了,这才拱了拱手:

    “陈男爵,时候差不多了。”

    陈生站起身,那张蜜色的脸庞上,一双眼睛朝远处看去,不由眯了眯,眼尾的皱纹都显了出来:

    “好,敢问于大人,此地约有几亩?”

    于成龙思索了一下,估量道:

    “不过百亩之数,陈男爵这话是何意?”

    陈生只是笑笑,随后从怀中取出一个黄色的瓷瓶,从中倒出一颗泛着土黄色光晕,周围以彩华点缀的丹药。

    于成龙那双因为年迈有些浑黄的眼睛不可置信的瞪大了几分,他不由颤抖着手:

    “这,这便是蕴土丹?”

    看着当真不凡啊!

    围观的百姓原本还在唱衰,这一刻也不由噤声。

    “乖乖,这是什么东西,怎得这般,这般好看?”

    “这便是那些首饰铺子的金银宝石,也没有它看着亮堂啊!”

    “看着确实神乎其神,只是……这东西真的可以让土地回归正常吗?”

    ……

    “请借这位小哥宝刀一用!”

    陈生对于周围的议论充耳不闻,只向带队的曹寅借了刀,小心的将这颗蕴土丹放在了一旁的石几上,挥刀砍去——

    “陈男爵!陈男爵这是做什么?!这,这蕴土丹如此神乎其神,好端端为何要劈砍它?这岂不是浪费了宝物?”

    陈生愣了一下,随后笑着解释:

    “于大人有所不知,只这一颗,便有千亩之效,若是不分好才是浪费。”

    “千,千亩?!”

    于成龙震惊到失声,这下子也放下了拦着的手,陈生这才继续下去。

    而围观的百姓嘈杂无比,没有听清陈生的话,看到陈生去劈砍丹药,个个都倒吸一口凉气,直呼陈生浪费东西。

    而芸娘处,何梁儿正以自己颇通唇语之能,进行实况转播。

    芸娘倒是还好,她自始至终对于太子爷的本事就没有不信过。

    反而是钱大娘蹭了实况转播后,直道不信:

    “千亩?莫说千亩,就是百亩之地能因这蕴土丹而肥,老婆子以后,以后都能吃斋念佛,为这蕴土丹的主人祈福!”

    “那您可得记着这话了。”

    芸娘还没有说话,何梁儿便直接道。

    何梁儿耳聪目明,即便是在外赶车,也听到了里头这位钱大娘是如何不信自家主子的丹药的。

    这会儿钱大娘自己给自己挖坑,就别怪他推一把。

    “何,何梁儿!慎言!”

    芸娘顿了一下,面色如常的说道。

    何梁儿本是为主子不平,这会儿也不由收敛了锋芒,低声道:

    “我不曾做错什么,是这老妇人先诋毁主子,后自立誓言,芸娘怎么只说我?”

    芸娘冲着钱大娘歉意一礼,随后拉着何梁儿朝旁走了走:

    “钱大娘为人便是有些在言辞上有些吃亏,她如今年迈,若是真应下誓言,日后万一有什么差池你悔不悔?

    太子爷的好咱们知道,以后百姓们也都会知道,何须争一时口舌之利?况且,咱们是一道的,我总不好说钱大娘的。”

    芸娘说着,不由皱了皱鼻子,何梁儿被芸娘这一劝,也知道若是自己真的激了钱大娘应是,恐怕会惹来麻烦,当即也只抱拳一礼。

    “是我失言了。”

    芸娘本没有想到何梁儿会这么听自己劝,他知道何梁儿是太子爷的人,更是太子爷在外的喉舌,心里自有一股傲气,没想到竟这般容易,她不由松了一口气,冲着何梁儿笑了笑,这才回去和钱大娘低语了几句,哄的钱大娘喜笑颜开,这才一道看了蕴土丹的试验。

    陈生唰唰几刀就将蕴土丹分割成了平均的十份,随后这才冲着于成龙颔首致意:

    “请于大人和百姓们再此稍后片刻。”

    陈生估算着这片田地的大小,随后走到了正中,他捏着那块淡褐色,如月牙儿似的一份蕴土丹,半跪下去,虔诚的将它轻轻放了下去。

    只一个呼吸间,丹药便消失不见。

    陈生缓缓朝回走去,等他和于成龙等人汇合后,已经出了一身细汗,于成龙从袖中取出一块帕子递给陈生:

    “陈男爵且先擦擦汗,不知接下来我等需要等候多久?”

    陈生一边擦汗,一边道:

    “不必,就现在。”

    “啊?”

    于成龙看着那还裂着口子,地表已经有些晶莹的地面,一时沉默。

    陈生喘了一口气,随后继续道:

    “于大人不妨先让人将外面的地衣去了再说。”

    “外面的地衣?”

    于成龙将信将疑的让两个差役挖开了田地的一角。

    “是黑土!”

    “天啊!这块地我知道,下面都是干巴巴的黄土,怎么就变成黑土了?”

    “油润光亮,黑黝黝的,这等土地是上等的肥田啊!”

    百姓们翘首看着,随后齐齐道:

    “于大人,我们能不能下去瞧瞧?”

    这本是官田,但是于成龙却没有拒绝,没多久,百姓们直接蜂拥而上,一个个都化身兔子,有工具的用工具挖,没工具的用手挖。

    于是没过多久,那层干裂可怕的地衣被百姓撕去,露出下面黝黑发亮的黑土,足足有三尺之厚!

    一时间,众人一片哗然。

    陈生上前冲着于成龙抱拳一礼:

    “于大人,不知陈某带来的蕴土丹可能留下了?”

    “自然,自然可以!”

    于成龙看着那肥沃土壤,突然热泪盈眶。

    有此神丹,百姓有福,江山安稳啊!

    在全城百姓的出动下,这块百亩土地很快焕然一新,可是他们却仍然兴奋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还不断的有百姓从远处而来,他们都是闻风而来的农户,在看到黑土地的一瞬间,他们不由跪了下来。

    苍天有眼啊!

    他们,有救了!

    陈生请于成龙将地里的百姓请出来,随后从怀里取出来一小把的种子:

    “接下来,该请诸位瞧瞧蕴土丹带来的落而生根之效。”

    陈生向一位农户借了锄头,一连挖了十个浅浅的坑,随后依次将种子撒了进去。

    等到薄薄的黑土盖上去,众人不由呼吸一滞。

    种子发芽了。

    久旱多日的直隶,早就已经看不到几抹绿色了,就连那百年老树的叶子都已经提前落下。

    而此时此刻,那一排十个小坑中,生出了星星点点的绿色嫩芽。

    这是希望的种子。

    这是惊喜的芽儿。

    所有人沉默一瞬,突然丢下手中的东西,直接欢呼起来。

    “发芽了!发芽了!”

    “真的是落地生根!”

    “这简直是神迹,天佑我大清!”

    ……

    民情激动,于成龙更是久久不语,随后冲着陈生拱手一拜,却已是哽咽不成声:

    “陈男爵,多谢你,多谢你……”

    若非是陈男爵坚持,怕是他要让百姓们彻底与这等神物失之交臂了!

    倘若真是因他之过,他怕是死也不会瞑目!

    陈男爵想着胤礽的叮嘱,安抚着这位老大人:

    “于大人说的哪里话?皇上和太子爷都知道您一心为民,这蕴土丹自太子爷做成后,因数量不多,还未再京城推行,这便先送来您这里。

    皇上和太子爷都是相信您的,陈某授命来此,亦不会让您遗憾。”

    “这蕴土丹是太子爷的手笔?好,好啊!真是太好了!有太子爷如此,他日必能复现盛唐万国来朝之辉煌!”

    于成龙这会儿拭了泪,只是红着一双眼看着这片焕然一新的土地,重重的呼出了一口气。

    真好啊。

    看到这片土地,他已经可以想到明年还是怎么一个丰收的好年景了!

    蕴土丹的试验告一段落,陈生与于成龙这便准备回巡抚府商议蕴土丹的分配了。

    “这位……便是芸娘姑娘了吧?”

    陈生走着走着,就看到了正要上马车的芸娘,他一眼就看到了马车旁的桃花楼特有的桃花印,于是上前打了招呼。

    于成龙看了一眼遮面出行的芸娘,便不再去看。

    “小女子见过陈男爵。”

    芸娘忙要行礼,何梁儿也紧随其后,陈生忙摆摆手:

    “不必,不必,只是太子爷让某过来瞧一眼,方才路过桃花楼,但公务在身,是以未曾入内。”

    “桃花楼一切都好,劳太子爷记挂。”

    芸娘轻声说着。

    随后陈生颔首致意,与于成龙并肩离开。

    “城中确有一座桃花楼,便是我也略有耳闻。”

    路上,于成龙一边说着,一边不由想起差役们私下说起的桃花楼——

    “也不知道是那位贵人开的,开了数月张都未开,吹的是神乎其神,当真是有钱!”

    “什么有钱,怕是冤大头吧!哈哈哈——”

    于成龙突然脸色变了变,看着陈生低声问着:

    “那桃花楼莫不是太子爷的产业,里头的丹药,也是确有奇效?”

    陈生诧异的看了于成龙一眼:

    “当然啦,那么大的铺子,要是卖假药被人告到您这里,岂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陈某本来还想问问于大人,为何桃花楼无人敢进,莫不是大家都以为是假药?”

    于成龙想着自己耳边听过的那里头丹药的效果,咂了咂嘴。

    他,好像错过太多了!

    陈生见状也不由抿唇一笑:

    “这在京中,大人们购买都还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呢!于大人若是想买,可要趁早。”

    于成龙想了想,随后摆摆手:

    “还是算了。”

    桃花楼的丹药好是好,可是对他来说没有太大的作用,而且价值不菲。

    陈生也没有说什么,这位于大人的清明他是知道的,恐怕也是两袖空空。

    陈生只是上前打了一个招呼,但是等陈生走后,有好事的百姓不由凑过来打听:

    “这位姑娘,你可是与那位新来的大人相识?”

    “小女子区区之身,如何能识得那位大人,不过是大人与我家主人相识罢了,故而过来替我家主人问一问话。”

    “嘶——”

    不知是谁吸了一口凉气,想起方才的蕴土丹,又想了想桃花楼的丹药,蕴土丹是丹,桃花楼卖的也是丹,所以……

    “姑娘,你们桃花楼的丹药莫不是与蕴土丹同出一人之手?”

    人群中,这话一出,直接让百姓炸开了锅。

    如果没有陈生那一打招呼,所有人还没有发现这其□□性,可是现在这两个没有关联的事儿摆在一起——

    “我记得桃花楼才来的时候,来办了什么试用会?我以为是忽悠人的没有去……”

    “桃花楼的试用丹粉什么价格来着?要是跟蕴土丹一个功效,我,我找根面条上吊好啦!”

    “天啊,我们究竟错过了什么!姑娘,你们明个什么时候开门?”

    “姑娘,我先在你这儿预订一颗轻身丹,我家丫头要说亲了!”

    “姑娘,我……”

    “姑娘……”

    ……

    芸娘直接被人群围住,好容易才被何梁儿解救出来,何梁儿攥着芸娘的胳膊,拉着芸娘在人群中穿行,芸娘跑的气喘吁吁但也不敢停。

    京中客人多是多,可是也不会像这样把人围堵着,看的人心里慌慌的。

    “不,不行,我,跑,跑不动了!马车还在那儿——”

    芸娘和何梁儿躲到了一棵大树后,这就是那棵百年古树,两人合抱那么粗,这会儿把两人挡的严严实实的。

    四周一片静寂,只有两人微重的呼吸声不断响起。

    “呼——”

    “呼——”

    “遭了,钱大娘!”

    何梁儿撇撇嘴:

    “那老太太身手矫健的很,早就在人家围过来的时候脚底抹油,溜了——就你还傻兮兮的等着人家围过来呢!”

    芸娘红了红脸,小声反驳道:

    “那些可都是桃花楼未来的客源!”

    “再是客源又如何?你可知道人太多是会出事儿的?每年京中的灯会总有人被踩踏致死!

    太子爷远在京城,你就是有个万一,他如何替你撑腰?”

    “我,我,我就是高兴嘛!那么多人,萦絮姐姐把京城桃花楼经营的那么好,而我却……

    太子爷虽然不说,可是我这心里总觉得过意不去。简直,简直就是书里说的尸位素餐!”

    芸娘闷闷的说着话,眼中满是迷茫:

    “或许,我真的不如萦絮姐姐吧?要是萦絮姐姐在这里,一定比我做的更好。”

    “笨!”

    何梁儿没忍住戳了一下芸娘的额头,看到上面留了一个红点,连忙心虚的把手藏在身后:

    “萦絮姑娘之所以能把桃花楼开起来,乃是宫里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娘娘在后面撑着,京中贵人怎么会不信?

    而这里前有王氏粮铺作妖,后有民风民情之因,你能稳住心,留在这儿,我想太子爷也是满意的。”

    “真,真的吗?”

    芸娘像是迷茫的孩子找妈妈一眼看向何梁儿,何梁儿叹息一声:

    “当然了。不然,你问问太子爷,把你调回京里,看太子爷怎么说?”

    芸娘轻哼了一声,脆声道:

    “我才不要!桃花楼的桃花,迟早要在直隶省开遍!”

    何梁儿看着芸娘只脆弱了一瞬,便又变得坚韧的神情,眼神柔和。

    随后,他看了看周围,发现百姓已经走的差不多了,随后吹了一个响亮的口哨。

    “咻——”

    不多时,一匹马儿拉着车厢颠儿颠儿的跑了过来,何梁儿扶了一把芸娘:

    “累了?上马车歇歇,明个可有的忙呢。”

    “多谢何大人。”

    芸娘连忙避开,小步小步的挪上了马车。

    何梁儿感觉掌心一空,随后抿了抿唇,背在身后:

    “今个叫我何梁儿的时候不是挺大胆吗?”

    “唰——”

    车帘被放了下来,芸娘拒绝说话都态度表现的很是明显了。

    何梁儿只是一笑,随后坐上车辕,一甩马鞭:

    “驾——”

    于成龙不得不说,不愧是在史书留名的人物,不过三日就将需要使用蕴土丹的土地规划的明明白白,就连去的路线都已经理的清清楚楚。

    陈生粗粗一算,在整个直隶省使用蕴土丹下来,至多需要一月,这还是大部分都是赶路的原因。

    于是,接下来的一月,陈生便彻底扎根在了直隶省。

    而芸娘的桃花楼也在蕴土丹试验的翌日迎来了第一轮的高峰。

    桃花楼的大门被热情的百姓围堵,水泄不通差点连人都进不来,还是芸娘直接把京中的规矩搬了过来——

    不排队者入黑名单!

    入了黑名单,从今以后桃花楼的丹药就和你们没有关系了。

    这话一出,不少百姓都开始遵守规矩,但仍有几个当惯了流氓赖皮的,直接要闯,然后被守着的何梁儿丢了出去,样貌特征也被录入了黑名单。

    芸娘一边卖货,一边想,何大人好像不止会点拳脚功夫。

    如果说,第一日是一轮高峰,那么在三日后,刘老太太带着一队敲锣打鼓的乐队过来,给桃花楼致谢的时候,直接惊呆了满城的百姓。

    刘老太太今个一改那日的高冷端庄,整个人喜气洋洋的,抓着芸娘的手不撒手:

    “多亏了贵楼的桃花丹,才能让我刘家有后!我那媳妇三年无所出,自从服了桃花丹,没过月余就有了音讯!”

    这话一出,桃花丹的销量直接翻了三倍之多。

    桃花楼直隶分楼再创新高的同时,胤礽躺在乾清宫的贵妃榻上,惦记起自己那艘“普普通通的小船”。

    它怎么还不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