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0章 第 40 章

作者:折秋簪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康熙听了明珠的话,终于明白昨个胤礽晚膳后欲言又止,最终只语重心长的说了一句:

    “汗阿玛,气大伤身啊。”

    好家伙啊!

    康熙明明知道整个藏书楼,只有小太子一人,运气好到极点,找出来了世间唯一一本记录水泥制作方法的书。

    结果呢?

    明珠这个时候站出来了。

    咋滴,他是手里有一座皇家藏书楼,还是福运连连,大清锦鲤?

    但是明珠他是吗?

    康熙淡淡的长眉微抬,语调中带着一丝漫不经心:

    “哦?不知水泥何在?”

    明珠立刻道:

    “臣近日已经开始制作水泥,还请皇上移步宫外。”

    明珠也不愿意这般紧迫,这两日从刘成手里拿到的法子一直在进行各种实验,但是刘成一直说水泥加上水可以磨平,要等好些时候干透就才醒。

    所以明珠本来想要等过些日子一鸣惊人的,然而……刘成带来了水泥作坊将要在今日开始试修路的消息后,明珠坐不住了。

    若是水泥作坊拿出了皇上一直惦记着的水泥,那么他忙前忙后图了个什么呢?

    明珠不会坐视那样的事发生,是以他不得不兵行险招,在今日将康熙先请出来。

    有明珠这话后,其他大臣全都压下了自己要奏的事,等康熙皮笑肉不笑的开口道:

    “好,那朕便随爱卿一道去看看。”

    明珠心里算了一下刘成所说的水泥凝固时间需要一天一夜,估摸着这时间也差不多了,忙道:

    “好嘞!您随奴才走一趟!”

    康熙依言而行,带着几位重臣,还有——极会说话的徐元珙一道朝纳兰府浩浩荡荡走去。

    纳兰府内,因为明珠要研究刘成口中的石头粉加上水,和成泥,干透后坚若磐石的水泥,是以打从正门一进,康熙迎面就看到了许多巨石。

    再往前,便是下人用铁锤将石块敲下来的工作,明珠见那下人敲的认真,立刻上去呵斥道:

    “皇上在此!你竟然不上前请安,可是不想要你这条狗命了?!”

    “明珠,不可!”

    康熙急急的说道,随后就见那抡锤之人被吓了一跳,锤子直接飞出去,将不远处的一块大石头击碎了大半,发出巨大的声响。

    一时间,所有人噤若寒蝉,具都吓得面色惨白,明珠更是缩了缩脖子,不敢多言。

    这是那铁锤飞到石头上了。

    倘若是飞到谁的脑袋上呢?

    倘若这个人是康熙呢?

    明珠只觉得整个人手脚发软,后背冷汗淋淋,整个人像是被水里捞出来的一样。

    “明珠!你难道不知道工人危险作业时不能随意打扰,哪怕他做的有什么问题,你也应该在下值后去寻他,你在这节骨眼上呵斥工人,是不要命了吗?!”

    康熙冷声呵斥着,就算是在保成正儿八经的作坊里,也断断没有因为工人没有及时请安就在其全神贯注工作时呵斥的。

    明珠他莫不是昏了头了?

    明珠鹌鹑似的低着头,而那个闯祸的下人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康熙想起胤礽往日的做派,立时就知道胤礽在这儿会如何做了。

    而他这个汗阿玛,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达到保成的境界,但……他愿效仿。

    “至于这个下人,他惊扰圣驾,朕看他锤子抡的挺好的,便让其去开山吧。”

    康熙说完这话,便立刻朝前走去,却看不到他身后的下人松了一口气的表情。

    他终于,留下了一条命。

    在哪儿做事不是做事?

    不过是在明珠大人的府上做事担着更大的风险罢了。

    康熙一同发作后,大臣们都默默前行,不敢多言,唯独徐元珙看着明珠府上的十步一景,五步一亭的样子忍不住赋诗一首。

    当然,诗是好诗,不过嘛,里面的暗讽连明珠听了都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偏偏康熙还极为捧场,击掌数下后开始偏头和徐元珙交谈起来。

    所有人:“……”

    羡慕这个词他们已经说腻了!

    这个徐元珙是皇肚子里的蛔虫吗?他怎么做到事事都那么贴合皇上的心意的?!

    然而……所有人不知道的是,徐元珙就是耿直罢了。

    走过了几处好景致后,康熙等人就看到了那些被敲下的石块被在这里细细研磨,变成粉末。

    康熙并没有深入研究过什么石灰石不石灰石,但是他隐约知道水泥的工序,这会儿眉心蹙了蹙。

    莫不是明珠真的有什么制作水泥的法子?

    然而有了方才那锤石下人的前车之鉴,明珠没敢抢着表现自己,呵斥下人,众人于是只看了一会儿就继续朝前走了。

    等到了最后一站,便是刘成废了好大力气才弄到的法子,石粉是煅烧之后的产物。

    明珠靠着雄浑的财力,在自己花园里也整了一个大炉子,等众人到的时候,一批石粉也出来了。

    康熙并没有见过真正的水泥,这会儿不置一词,眉眼闪动了一下:

    “明珠,这就是你说的水泥?这该如何使用?”

    康熙明知故问,偏偏明珠还真上了钩:

    “回皇上,此物与水混合后,便可如同青砖一样,铺在路基之上,坚硬无比!”

    随后,明珠笑吟吟的拎着康熙朝前走去:

    “正好,奴才已经让人修了一条小路,请皇上这边走。”

    康熙微微颔首,和明珠一同以前花园小径,随后就看到了一条银白的小路。

    那路应该修了有几日了,上面的水也差不多干透了,于是明珠热情道:

    “请皇上先行。”

    康熙抿了抿唇,看了徐元珙一眼,徐元珙本就因为明珠可能是想法子挖了太子爷的人,心中憋了一口气,这会儿也开始怼了明珠一通:

    “这水泥路还没有人试过,明珠大人如何有胆子敢邀请皇上亲自踏上?

    倘若有个万一,在场中人谁也跑不掉!还是说明珠大人已经确切的认为自己这条路一丁点问题都没有?

    不过,这种仿着旁人做事的风格和手段,若老天有眼,哼!”

    明珠被徐元珙这话说的火冒三丈,顿时怒喝一声:

    “徐元珙!你敢败坏我的名声!”

    “这两日参明珠大人您的折子只少不多,明珠大人怎得就盯着下官了?下官不过是为皇上着想罢了!”

    徐元珙口若悬河的为自己辩护,还扯上了康熙的大旗,一时间明珠却是真的骑虎难下。

    而康熙等明珠气恼够了,这才淡漠开口:

    “罢了,明珠,你去替朕先行一步吧。”

    不是保成的东西,康熙始终抱着疑虑的。

    毕竟,不是谁都能像保成对下面人规定都那样要求质量。

    一只锤纹花口玻璃瓶,胤礽规定处作坊前必须要盛够一百次水,才算合格。

    毕竟,他不知道客人会怎么用这个玻璃瓶,但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会保证其质量上乘,做工精良。

    否则,别说桃花楼是当朝太子爷的产业,就是康熙的,也不见得可以一年如一日的,日日爆满!

    别的且不说,只这一点,明珠他能吗?

    康熙对此持怀疑态度。

    明珠听了康熙这话,就知道皇上是被徐元珙(……)说动了,这会儿又气又急的冲着徐元珙瞪了一眼,随后朝康熙拱了拱手:

    “好!那奴才先行一步,替皇上您探路!不过,这新建的水泥路光滑平整,如云端白练落入凡间,奴才私以为,唯有您有资格先行一步……”

    明珠还是没忍住劝了一句,康熙一动不动:

    “明珠,请吧——”

    明珠只能闷闷的应了一声,随后踏了上去。

    在脚尖踩上去的那一瞬,明珠立刻就高兴的回身对康熙道:

    “皇上,您看到了吧?一点事儿都没……”

    “轰隆——”

    厚厚堆积的石粉随着水分干透,在明珠踩上去的那一刻,终于不受控制的轰隆一声,塌了。

    所有人不约而同的倒吸一口气。

    徐元珙忍不住喃喃:

    “明珠大人这胆子也忒大了,要不是他自己站上去,这会儿已经算是弑君了!”

    康熙眉宇见尽是冷然,他看着明珠傻了一样的站在一堆石粉中间,整个人被石头的粉末弄的不停咳嗽,直接甩袖走人。

    “简直荒谬!明珠!你是让朕来看杂耍的吗?”

    康熙说完这话,就怒气冲冲的折身而返。徐元珙冲着石粉堆里的明珠拱手一礼,笑着道:

    “虽然下官知道有些人手里的东西是过于香甜了些,可是明珠大人想要咬一口,也得看看自己的牙口啊!瞧瞧,这不是崩了牙?”

    随后,众臣们对明珠这番骚操作也是一句话也说不出,只是沉沉的看了明珠一眼,叹了一口气便离开了。

    明珠,怕是要被皇上冷落好一阵子了。

    等所有人的人影消散,明珠踉跄着从石粉堆里爬出来,咬牙切齿道:

    “刘成!我不会放过你的!”

    与此同时,康熙前脚一走,后脚梁九功便来传旨,要明珠闭门思过一月,扣出俸禄一年,取消桃花楼消费卡。

    没错。

    就是取消。

    明珠私造水泥,结果却只知道了个囫囵,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他这些是跟谁学的了。

    那么,康熙可容不下这等端碗吃饭,搁碗骂娘之人!

    不但是明珠,就连惠嫔也被连坐了。

    总而言之,康熙这一次很生气,若非是顾忌着那位养在宫外的五阿哥,定要让明珠结结实实的吃一通教训。

    可是对于明珠这等内里贪慕权势之人来说,闭门思过一月已经足以让他急得抓心挠肝了。

    康熙这边才出了纳兰府,随后就被水泥作坊的人请到了水泥作坊。

    康熙这时候才恍然发现,原来是保成给那偷方子的人下了一个套,不过保成不知那人是谁,否则一定要就处置了。

    可这一切,在明珠自己钻进套子后,彻底大白于天下。

    康熙确实受邀,可是他并未忘记胤礽,毕竟这是胤礽的作坊,他怎么能不去看第一件成品呢?

    于是康熙便折身将胤礽也从宫里带了出来,父子二人携数位重臣前往水泥作坊。

    只不过有明珠“珠玉在前”,重臣们议论纷纷,但是对于水泥作坊的水泥也第一次有了些许怀疑之心。

    连明珠那样奸猾的人都做不出水泥,太子爷他真的行吗?

    水泥作坊附近已经被水泥地面铺满了,而不远处,还连接着一条将将铺好的水泥路。

    这会儿日上中天,那水泥路被太阳一照,打眼一看,如同月光落在上面一样,散发着莹莹白光般平坦如天路似的。

    “皇,皇上,这里是今晨才修的路,还,还没有干透。”

    苏新磕磕巴巴的说着,觉得这句话已经用尽了他所有的力气。

    “不,不过,听,听说今天有大人说,会制作我们水泥作坊的水泥后,我们作坊还是想和他比一次的。”

    “可是你们这水泥路都没有干透,如何能比?”

    苏新被这位大臣突如其来的问话打断了思维,一时间僵立在原地,整个人牙冠不由打颤,明明心里想了无数措辞,可是却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

    “这位怎么不说话?既然要和明珠大人一争高下,最起码也要让皇上和我等看到不同之处啊!”

    到底顾忌着胤礽在这儿,大臣们没有当着太子爷的面儿去说太子爷的人如何。

    胤礽看苏新一直不开口,不得不含笑开口:

    “诸位见谅,我这位苏工不善言谈,希望诸位多点耐心。”

    随后,胤礽看向苏新,小声道:

    “苏工,孤知道你是一个观察入微,细致谨慎之人,但近日,这水泥乃是你牵头带着大家做出来的。

    水泥就像是你的孩子,你的孩子很优秀,你舍得藏着它的光芒,看它被人泼脏水吗?”

    苏新听到这里,眼中的光芒凝聚起来。

    按理来说,苏新一般是控制不住自己在外人面前吓得说不出一句话的毛病的。

    可是他想起自己昨日的一句话,直接被太子爷放在心上,为此还作出了不少的安排,只觉得心里热乎乎的。

    他不能让太子爷丢人。

    士为知己者死。

    当初他愿意来到水泥作坊,也是因为不善言谈被人排挤所制。

    可是在水泥作坊里,苏新享受到了自己曾经多年都没有享受到的平静,美好的生活。

    没有人指责自己的生活方式。

    没有人要求自己在工作之余去给管事送礼,拍马屁。

    他只要努力的工作着,就一定会有回报。

    而现在,他只是如太子爷所说的这样,他只需要介绍自己用了许多时日研究出来的孩子。

    他的孩子那么好,凭什么不能让人折服?

    苏新深吸一口气,大声道:

    “虽然这条水泥路是今晨铺就,还没有干透,但是吾等研究水泥之际,实验品不胜凡几,里面有一块水泥地正是用如今铺就水泥路的水泥配比铺制!”

    大臣们将信将疑,而康熙看着胤礽自信含笑的模样,心里的石头放了下来。

    “头前带路,朕看看又何妨?”

    苏新连忙猛点头,弓着腰,领着康熙朝内走去,只是这一路走去,苏新像是被打开了什么开关一样。

    他非但不似前面沉默寡言,反而一反常态,兴致勃勃的冲着康熙介绍其一开始研究的一号水泥到如今的二十三号。

    “皇上您看,这块水泥面乃是一号水泥,其中用了三号石粉和六号粘土烧制成功,这是我们做成的第一批水泥。

    不过,这批水泥最大的问题便是它构造不牢固,空隙较大,想来不够耐用。”

    苏新一边介绍,一边让人将一个玻璃缸拿了过来,那里面被刷了一层又一层的水泥,苏新指着最下面的那层让康熙去看:

    “您瞧,它是这些水泥里空隙最大的。”

    “这是七号,它是这些水泥里空隙最小,最结实耐用的,但是太子爷提点我们,这样的水泥可能过刚易折,而且,它造价最贵!”

    “这是十九号,它的性状在这些水泥中已经开始趋于正常,但还有许多值得的一些新名词,他觉得好用的也蹦了出来。

    听得大臣们一愣一愣的,而康熙在胤礽身边,浸淫颇深,倒是勉强能听懂其中的意思。

    苏新一口气说了一长串,等说完后,第一个看的就是胤礽的脸色。

    明明太子爷还是个小孩子,却已经成了很多人的主心骨啊。

    胤礽始终但笑不语,将舞台留给苏新发挥,反正以后他不会在水泥作坊久留,而苏新这样细心到极点的技术骨干正是他所急需的。

    是以胤礽颇有耐心的为他构建自信心。

    这会儿被胤礽“赞许”的眼神看着,苏新只觉得浑身是劲儿,于是介绍的更加卖力了。

    而随着苏新的介绍,每一块水泥地面上都写着它们的编号,大臣们一一看过后,终于发现——

    人家太子爷的水泥作坊真的和明珠那个水货的不一样!

    这些水泥路面每一块都有编号,谁是谁,走上去怎么样,承重几何人家的实验报告上应有尽有,严谨到连气温,水分的偏差都在推算。

    到了最后,苏新甚至还请大臣们上去走一走,体验体验。

    不过有明珠吃了一大口灰的前例摆着,就算实验报告清晰的写着他们所有人站上去都没问题,大臣们还是犹豫了。

    而这时,众人也终于来到23号水泥地面前,只见那块细腻光滑的水泥地面直接被围了起来,如同一片孤岛一般,带着未知的神秘。

    苏新随后自豪介绍道:

    “23号水泥乃是吾等用了整整三个月才研制出来的,其中经历过无数次失败,幸而太子爷一直相信吾等,吾等才能最终将23号水泥制出!

    太子爷,这块水泥地面一直没有人走过,乃是吾等特意将其留给您来迈上第一步。”

    大臣们:来了来了又来了!

    上一个这么说的明珠已经凉了!

    而苏新却一直眼神炙热的看着胤礽,像是在祈求他的神垂怜。

    胤礽自然不会打击属下的积极性,他点点头:

    “苏工有心了,孤必要一试。”

    “朕与保成同往。”

    一直听苏新说了一路的康熙终于开口说话,顿时吓得大臣们肝胆俱裂。

    “皇上!这不能啊!万一伤了您的龙体可如何是好?”

    “就是,这水泥虽然一直在实验,可是这块地从来没有走过,倘若有个差池……”

    “徐大人,你也劝劝皇上啊!”

    大臣们众说纷纭,甚至还有人想要让徐元珙说两句的。

    徐元珙茫然的看了那人一眼:

    “这是太子爷的地盘,皇上能出什么事儿?皇上和太子爷父子情深,你们就别碍眼了!”

    徐元珙这话一说,康熙也不由点头。

    大臣们:臣/奴才终究是错付了!

    徐元珙这个圣心监测雷达+马屁精简直无解了!

    随后,康熙拉着胤礽的小手,父子两人并肩而行,一同踏上了那块没有被人踏上的水泥地面。

    “坚硬如铁。”

    康熙在上面踩来踩去,面色郑重,随后道:

    “水来——”

    “火来——”

    “果真水火不侵,倘若将这物总在城墙之上……”

    “必然可以将敌军的千军万马拦在城下。”

    胤礽接上康熙的话头,父子两人对视一眼,很有默契的笑了笑。

    “好东西!赏!重重地赏!”

    康熙放声大笑,脑中已经想了无数种水泥的用法了。

    很快,水泥作坊便开始忙碌的如火如荼起来。

    而水泥作坊的第一位客人,不是别人,就是康熙。

    或者说,是康熙背后的朝廷。

    工部尚书在不久之后提出官道年久失修,请求康熙准许修建之时,康熙第一次没有推诿就应下了。

    而康熙唯一的要求就是,用胤礽水泥作坊产出的水泥。

    工部尚书那日在纳兰府外便因为急事不得不请辞,是以并没有亲眼见到水泥的神奇,这会儿对于康熙的要求那叫一个反抗激烈。

    要是水泥都是明珠拿出来的那种成色,那官道是修个笑话吗?!

    康熙对于工部尚书的抗议不以为意,甚至胤礽早早就预料到了这事,康熙直接一句话堵住了工部尚书的嘴:

    “太子愿意免费提供十丈道路的水泥,让工部用好再来。”

    工部尚书登时住了口,一时间有些将信将疑。

    毕竟,若不是实在自信,太子爷也不会白给那么多水泥。

    太子爷……是知道他们一但用过,就是一定舍不得水泥?

    想到这里,工部尚书不由吸了一口凉气。

    这得是何等的魄力和自信啊?!

    工部尚书将脑中疑虑压下,按照康熙的吩咐去水泥作坊提了水泥。

    而得知这事后,苏新直接跟着工部尚书走了:

    “太子爷说了,工部的大人们可能不会使水泥,让我随诸位走一趟。”

    “都尉大人请——”

    工部尚书看着这位年轻的有些过分的轻车都尉,有些牙疼。

    谁能想到,皇上不过是去了一趟水泥作坊,竟然就封了一个正三品的轻车都尉呢?

    简直离谱!

    但是,等数日后,亲眼看到水泥路的工部尚书差点汪的一声哭出来。

    皇上这个轻车都尉封的好,封的妙,封的顶呱呱啊!

    这十丈的水泥路一眼就能看到头,可是工部尚书却始终不厌其烦的在上面走来走去,跳来跳去。

    “嘿,都尉大人,这水泥路也忒解释了!这一马车的石头怎么也有十几石了,这会儿已经过去十辆马车了!它竟然一点儿印子都没有!”

    也不怪工部尚书如此震惊,天知道那水泥被苏新调配出来后有多么柔软,就像是真正的水做的泥一样。

    当时工部尚书心里直打鼓,每天脑子想的就是怎么把这位被太子爷一手捧起来的轻车都尉送回水泥作坊,别给自个在这儿添乱。

    结果,不过数日,这段水泥路彻底干透了,简直坚硬的便是吃重最多的马车都不会撼动它一分一毫!

    要知道,以前的官道多以青砖铺就,马车一重,来来回回就会将青砖压的松动。

    如此日积月累下来,官道可不就难以继续维持了?

    这修路又是一笔费用,可是朝廷年年穷,只能补,补啊补,补的有些偏远地区的官道简直无法入眼。

    而这样的官道平时还能勉强走走,可是等到打仗之时,有的是头疼的时候。

    要不怎么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呢?

    粮草不行,路上遇到路况差的地方不得停下修路?

    兵马可以绕,粮草能绕吗?

    一条十丈的水泥路,让工部尚书如同看到了以后那坚若磐石,无法被撼动的天路。

    “订!多多的订!水泥作坊的水泥我工部全订了!”

    这是工部尚书在得知水泥售价后所做的决定。

    这一回修路,户部还是按照往日修路时所需的银子批下的,青砖昂贵,故而逢修路就是一笔大花销。

    但是,在得知了水泥的售价后,工部尚书一整个都要高兴疯了。

    简直跟白捡一样!

    打个比方,按照原来从京城修到京郊二十里最起码需要十万两银子,那么用水泥最多需要一万两。

    这个差距,可以修多少路呢?

    这条水泥路被工部一修就是三个月,修的胤礽都已经能在太皇太后宫里看着胤禛和胤祺在床上翻来翻去,这才算结束。

    胤礽拿着拨浪鼓在两个弟弟眼前摇来摇去,小胤禛有些不愿意动,只是跟着鼓点,眼睛动来动去,颇有几分老僧入定的姿态。

    反而是胤祺还伸手去抓,胤礽一躲,他直接来了一个乌龟翻身,翻了过去,脖子抬的高高的去追拨浪鼓。

    胤礽一边看,一边感叹,原来老四小时候也不是多么勤快嘛!

    倒是老五,看着可比在皇玛嬷那里养着的时候霸道的多。

    “啧,这两小子得在哀家这儿呆两日了,保成日后要是想来看随时来,可别把两个小的逗太狠了。

    我记得上回保成走后,胤禛直接睡了大半天,连奶都不吃,把乳母多吓坏了!”

    太皇太后嗔声说着,胤礽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他前世自幼被汗阿玛养着,也没有见过这些弟弟们的幼年时期,尤其是老四的。

    这会儿自然有些稀奇,但没想到老四这么不经玩!

    难怪汗阿玛说老四弓马不行,这体力不行啊!不行,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等老四会走了,得让老四好好练练!

    胤礽看着懒懒吐了一个泡泡的胤禛,如是想到。

    “乌库妈妈现在是有了弟弟就不疼保成了,哎,保成这就走好了!”

    胤礽故意作出生气的样子,唉声叹气,一步三回头的朝外头走去。

    太皇太后见状不由大笑:

    “苏麻喇姑,还不快把保成拦着,这小人家家还知道醋了?怕是今个走了,明个就不来了!

    罢了罢了,许保成和这两个小的玩吧,不过到时候贵妃和端嫔要是问为什么她们的儿子那么贪睡,还得保成自个去说!”

    说胤礽把她们的儿子玩的太累了?

    胤礽一想到那样的场景,打了一个哆嗦。

    罢了罢了,他还是悠着点。

    “对了保成,听说你最近捣鼓的水泥路今个落成,你也不紧张?”

    太皇太后好奇的看向胤礽,她就没有见过这么淡定的孩子,就是玄烨当初登基的时候,下了龙椅还在她怀里哭了一通,被自己好生安抚这才宽了心。

    而胤礽……简直称得上一句风轻云淡,万事不入眼。

    今个太皇太后本来是怕胤礽多想才把人叫过来,没想到……随后自己多想了。

    胤礽抬起头,透过澄澈的玻璃窗看向外面瓦蓝的天空,对太皇太后笑了笑:

    “乌库妈妈说什么呢?保成自然是相信工部尚书和轻车都尉可以把这事儿办的妥妥当当。”

    他相信现代科技的力量。

    而正如胤礽所说的,工部尚书和苏新两人合力建设的这条大清第一条水泥路被他们建设的不能再妥当了。

    康熙今日出宫亲自验收,本来想要带上胤礽,但是胤礽不耐顶着个大太阳出去被水泥路晃的眼睛疼,就直接没有去。

    这才哪到哪儿啊?

    不过是一条水泥路罢了,想想自己记忆中的那片辉煌的土地,别说水泥路了,环山路,海底路,哪一样不令人惊奇。

    胤礽怕自己多看一眼,就会和回忆里形成太过惨烈的对比。

    而此时,宫外,康熙穿着明黄的龙袍率领群臣一同踏上了水泥路,御林军在大路的周围拦住围观的百姓,使其不会发生哄乱事件。

    大太阳挂在头顶,哪怕有着消暑丹的药效,仍让人觉得眼睛白茫茫的,有些不舒服。

    可是等所有人踩在了这条浑然一体,称得上巧夺天工的水泥路时,内心的激动溢于言表。

    “如此浑然一体,以后再也不怕砖块松动,溅了人满身泥水了!”

    “听说此物水火不侵,那若是下雨,是不是也不会打湿鞋子了?”

    “好东西!好东西啊!这可是流传千古的好东西!”

    “古往今来,何朝能如今朝?一条通天路,当万国来朝!”

    ……

    众人一时群情激昂,吟诗作对有之,疯狂夸赞有之,一脸陶醉有之,只是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欢喜的笑。

    除了明珠。

    明珠一直知道朝廷在用水泥修路,他对于这件事嗤之以鼻,想着定然是工部尚书为了讨好太子刻意为之。

    是以今日群臣出行验收新路时,明珠已经找好借口不来了。

    然而……大臣们对于这事儿都不感冒,甚至还有人暗示明珠不要去了。

    明珠受此侮辱,直接头脑一热跟了上去。

    他官位不低。这会儿跟在康熙不远的地方,看着脚下坚若磐石的水泥路,明珠的脸色那叫一个青了又红,红了又紫,仿佛打翻了了调色盘似的。

    为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

    明明都是水泥,都是石头粉,太子爷的水泥凭什么有这样的功效?

    明珠想起自己花园里那条被打扫了整整三天才打扫干净的小路,只觉得自己被比成了一泡臭狗屎。

    康熙这时也回过头,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对明珠道:

    “明珠,现在你可知道何为水泥了?”

    明珠忙低下头,恨不得用袖子把脸遮上,但是康熙还在等他回答,明珠只得瓮声瓮气道:

    “是,奴才知错了。”

    这几个字一出,明珠只觉得有刀片在嗓子眼搅动一样,整个人被大太阳照着——他买不了消暑丹。

    明珠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气血上涌,直接一口气没上来,把自己气晕过去。

    “……这就晕了?”

    康熙咋了咋舌,不由摇头。当初有本事弄保成的人时胆子不小,这会儿晕的倒是快。

    可是,康熙不知道的是,明珠晕倒,有一半是气的,更多却是热的。

    六月底的太阳已经称得上炙热,明珠又没有消暑丹可以用,自个还要来凑热闹,这又气又热之下可不就得晕?

    然而,桃花楼几乎已经成为了京中的风尚,黑市又在胤礽手中,没有了桃花楼消费卡的明珠,“好”日子还在后面。

    ……

    夏季的雨总是来的又急又大,碎玉跳珠儿的雨珠狠狠的敲打着地面,一支从外地来的商队一身湿漉漉,双足泥泞的在水泥路的尽头止步。

    他们愣愣的看着这条莹白神奇的大道,有人低低道:

    “这莫不是天路?可是我们要进京啊,官道在哪里?”

    “这……就是官道,我以前来过数次,只是没想到它的变化这么大!”

    “可是,这样的路是我们可以走的吗?”

    看着那被暴雨冲刷的干干净净的大路,所有人都不愿意踏上第一步。

    不多时,一位身披蓑衣的老者慢吞吞而来,他泥泞着双足,在商队众人一片目瞪口呆中踩上了水泥路。

    “我们也上去!走这样的天路,就算过路费高些,也是值了!”

    而他们不知,这条路一踏上,一个崭新的世界将呈现在他们眼前。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