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84 走马上任 -----晋江文学城独家……

作者:小桂花婆婆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家里的铺子以及庄子上的安排, 林远秋是交给他爹的。


    才两日,林三柱就把一切都搞定了。


    听儿子问起此事,林三柱笑道,“通驷街的铺子爹已经做主给租出去了, 那租户就是隔壁的金掌柜。”


    自林记卖腌兔子和腌鸡开始, 看到生意红火的隔壁几家掌柜, 就一直有跃跃欲试的想法。只不过鸡还好说,那兔子可真不是想买就能买得到的, 他们也去西市收过,发现每天也只有猎户拿过来的零星几只。


    而腌肉,并不是今日腌明日就能卖的, 像这样保证不了货源的生意,怎么可能做的好呢。


    所以, 几个掌柜虽心里都有想法, 可都未付诸于行动。


    也所以, 等林记要往外盘铺子的牌子挂出来后, 隔壁卖米糕的金掌柜就眼疾手快的接手了下来。


    “早在去年,爹就看出他也有卖腌肉的心思,只是不知手艺怎样,想来跟咱家是没法比的。正因金掌柜也有卖腌肉的打算,爹才想着把铺子赁给他的,这样咱们庄子上的兔子和鸡就不愁没有销路了。”


    林三柱已经和徐老实说好了, 让他继续在庄子里养鸡养兔, 然后供货给金掌柜。


    至于卖得的银钱, 除了买鸡苗和庄子里的开销,剩下的攒起来就是。


    对于徐老实会不会贪了银子,林三柱是一点都不担心的, 先不说这对夫妻看着就不是偷奸耍滑之人,就是真想昧下银子也没那么容易,他这边可是与金掌柜签了供货协议的,一共卖出去多少鸡和兔子,对方肯定都有账目记着。


    再有,如今平安、平实两个都跟在主子身边呢,真要是为儿子着想的爹娘,就不会做对不起主子的事。


    想到墨林轩,林三柱继续说道,“爹按你说的,把墨林轩全权交给了张贵,进货卖货都让他自己拿主意,不过爹让他每个月去春燕那儿报一回账。对了,还有咱家那山庄,爹让你妹妹帮忙看着了,想来她俩很是乐意才是。”


    春燕和春草当然愿意了,自前年姐妹俩在山庄里做了月子之后,如今只要到了大热的天,两人都会带着孩子去山庄躲避暑热。


    出行前一日,林三柱又去了一趟四宝斋,把儿子最近画的十多幅画又送了过去,并告知朱掌柜,自己暂时不再送画过来了。


    虽早有思想准备,可朱掌柜还是忍不住有些失落。好在这一年来,自己已存了不少桃大家的画,否则这突然脱了节,肯定要跑不少的生意。


    与朱掌柜告辞离开四宝斋后,林三柱并未直接回家,而是绕道去了聚源街,这条街上有好几家钱庄开着,只不过在看到一家家雕梁画栋的高大门脸时,林三柱很快收回了原本的打算。


    ......


    三月初九,宜出行。


    辰时未到,南锣鼓巷的林府就忙碌了起来,二十多辆马车早已停在了大门外,而新买的五、六个家丁,此时已开始往马车上搬着行李了。


    钟荣和钟锦安,以及钟锦华也过来了,是林远柏赶着马车过去接的人。一同过来的还有钟家的马车,以及马车上装着的几箱行李。


    方才抬箱子上马车时,林远柏可是看到了,那最大的木箱里,有好几样兵器装着呢,而那些兵器的样式,全是林远柏从未见到过的,想来这些都是钟叔他们平时练武用的,真是想想都觉得厉害。


    很快,兴顺镖局的三个镖师和十来个趟子手也过来了。


    镖局有他们自己的马车,车上装着的,除了换洗衣裳和被褥,还有就是路上吃的粮食了。


    为了安全起见,走镖之人有不成文的规矩,这一路他们只会吃自己准备的饭食,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开危险,从而保护好镖物或雇主。


    辰时正,就见以老林头为首的林家众人出了门来,走在一起的,还有秦秀才。


    秦秀才正是秦遇给林家寻来的教学夫子,四十多岁,儒雅中带着肃穆,才来林府几日,就把家中几个男娃儿的学业进度理了个清楚明白。


    秦秀才早年丧妻,膝下只有一女,自女儿出嫁后,便一直孑身。


    在听到秦族长要找教学夫子时,他是自荐上门的,秦秀才想着自己已是不惑之岁,何不趁着行动自如时,多出去走走,如此才不枉此生。


    看到才几日过去,几个孩子就有了小书生的模样。对于秦秀才的教学,林家人是相当满意的。


    为了出行方便,早在半个月前,家中的女眷们就给自己做了方便出行的衣裳。


    是以这会儿,周氏、刘氏和冯氏,还有高翠、秦荷花、王云香、丁菊,包括钟钰柔在内,都是一身轻便的束袖襦裙穿着,且颜色都是偏素淡的那种。


    至于头发,全用布巾包着,出门在外,洗漱肯定不如在家里方便,现下她们能做的,也只能尽量避免弄脏了。


    林大柱和林二柱扶着爹娘上了马车,其他人也陆续进了车厢。


    按照行程,今日傍晚之前,他们得赶到几十里外的关县驿站。是以,这会儿也不好太过耽搁。


    看到爹爹和娘亲,还有哥哥都上了马车,春燕和春草的眼眶开始湿润了起来。因着不想让爹娘和哥哥多过牵挂,姐妹俩都忍着眼泪,并没哭出声来。


    春燕牵着冯氏的手,叮嘱道,“娘,出门在外,您跟爹,还有哥哥嫂子,可都要照顾好自己。”


    “放心吧,爹娘都知道呢,倒是你们姐妹两个,爹娘不在身边,你俩相互多照应这些,还有豆豆和元儿,也都得看顾好了。”


    头一次与两个女儿分开这么久,冯氏觉得有很多话要交代,不然真的不放心,可是再是不放心,马车还是缓缓动了起来。


    周子旭朝林远秋拱手,道:“平步青云会有时,一展宏图终有日,愿舅兄此去,万事如意展风采!”


    王文昌也送祝语,“惜时勤业,展君无限风采,祝舅兄一切顺遂。”


    除了周子旭和王文昌,今日陈玉堂、刘青安,还有张元和秦文杰也都过来了。


    几人也纷纷上前与林远秋道别。


    此次会试,陈玉堂也是中了榜的,只是他的名次比较靠后。不过,能考中会试,陈玉堂已经非常满意了。这几日的他,正认真做着殿试的备考,避免一不小心落到了同进士一列。


    随着一阵“嗒嗒嗒”的马蹄声响,马车队缓缓驶出了南锣鼓巷。


    望着远走的马车,老张头夫妻俩心里是有着担心的。可作为下人,他们除了在心里请求老天菩萨多多保佑公子平安顺利外,其他的,也只有守好宅子,等待公子老爷们回京了。


    如今正值举试时期,这种大车队的出行,自然引来了不少行人的驻足观看。


    京城消息灵通之人可有不少,这边林家的马车队才从茶楼门前经过,便有人道出这是林状元外放塞北的车马了。


    此时茶楼里正有几名举子坐着,是以在听到这话后,忍不住有些惊讶。


    “林状元?”


    “外放塞北?”


    茶楼里掌柜表示这样的情况稀松平常,“这有啥新奇的,每隔上三年,京城就有不少官员外放啊。”


    “不是,并不是这个意思。”一中年举子问道,“咱们只是不解,怎么林状元给外放到塞北去了?”


    “是啊,怎就外放去了塞北?”其他举子也跟着纳闷。


    如果他们没记错的话,上一榜的状元就姓林,该不会就是他吧?


    掌柜笑道,“这是朝中之事,咱们寻常百姓如何能知晓,不过依我看,林状元此次离京,日后再想回来,怕不知要到什么时候了。”


    这话,众茶客也都是认同的,虽他们不知朝中之事,可地方官没有政绩难升官的事,他们还是知道的。


    而塞北之地,土地贫瘠,物产不丰是众所都知的事。你说,就这样的地方,怎么可能做得出政绩来。可见,林状元想要再回京城,怕是没这希望了。


    想到这里,众茶客忍不住心下感叹,他们还记得三年前林状元金榜题名时的跨马游街呢,当时可谓风光无两了,可如今,唉,果真事事难料啊!


    而几位举子,更是心绪难宁,原以为步入仕途后便是人生得意时,如今看来,也不是人人都能如意啊。


    ......


    车队出了北城门后,就加快了行驶的速度,此一路官道平坦,倒不用担心会有颠簸。不过纵使这样,钟钰柔还是往自己座位上放了一只棉花垫子。


    说实话,这会儿的钟钰柔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怀孕,因为这段时日,她已没了先前的反胃感,吃饭喝汤并无一点影响,只除了比之前贪睡了一点些,还有就是癸水依旧没有来。


    可钟钰柔记得自己来初癸的那段时日,月事也常有不准时的时候,所以自己应该没有怀上吧?


    不过想到现在的情况,钟钰柔又觉得没怀上是好事,不然这路途颠簸的,要是有个什么,说不定会耽搁了行程。


    虽是这样想,可钟钰柔心中难免有些失落,她实在喜欢小娃儿,自然想早点怀上自己的孩子了。


    何况再有半年,自己与相公已成婚两载了,这么久都没怀上,怎可能不担心。


    不过,钟钰柔的担心并没有持续多久。等入住到关县驿站后,她的反胃恶心又开始了。


    还跟之前一样,闻到鱼腥味时,钟钰柔忍不住干呕了起来。


    见状,冯氏只以为儿媳这是坐了一天的马车,有些累的缘故,忙上前轻拍儿媳妇的背,好帮着顺气。


    女人家怀孕的事,吴氏终归要见得多一些,很快她就想到这上头了。


    所以,远秋媳妇这是有喜了吧?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