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75 外放打算 -----晋江文学城独家……

作者:小桂花婆婆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不过林远秋知道, 老师之所以会跟他提这件事,想必有老师的想法在里头。


    果然就听秦遇接着说道,“景瑞三十八年, 诸王夺宗, 圣庶夺适,瑞帝共杖杀参与者五十一人, 不久又以谋宗之罪,赐死以内阁学士汪升远为首的一十七位官员。景盛二十七年,贤王谋逆,盛帝废贤王为庶民后圈禁, 并斩杀其近卫三百余人。后又查出结党、同谋二十多人,结果李泽、高涯、林餗、余中舆、周阳、李青云、郑本仲等朝廷重要官员均被赐死,其家族也因受到株连而灭门。”


    随后,林远秋又听老师轻声说道,“先皇继位后,翻看了积年卷宗,才发现李青云、高涯等人与贤王谋逆并无瓜葛, 之所以会被牵涉, 只因当时清浊混乱, 并未细查,加之时任刑部尚书张佑言有排除异己之心......”


    虽剩下的话还未说完,可林远秋已明白了老师的未尽之言。


    这是想说,当时先帝因着贤王谋逆心中气愤, 所以未细查原委, 就只听一面之词直接赐死了遭受无妄之灾的官员。


    林远秋心想,老师会说这些,就是想告诉他, 风起云涌之时,哪怕再是圣明的君王,也都有体察不到,错杀无辜的时候。


    且林远秋还知道,若今日自己只是翰林院一名默默无闻的修撰,想来老师也不会与他提外放的事。


    归根到底,还是自己进宫太频繁的缘故。


    其实,这段时日,林远秋也明显察觉到了同僚们的异样目光,也多少能猜透他们的心中所想。


    说来,翰林院具备进讲经史资格的官员可有不少,除了三个与他同样的从六品修撰,还有就是侍讲学士、侍读学士,以及侍讲和侍读。


    所以,这么多人都闲着,凭啥让你一个新来的占足了风头。


    要知道,先前的进讲经史,可都是大家轮流着来的。


    心里不服气的杨砚等人,去找方掌院要说法,可方掌院也没辙啊。


    每次都是圣上直接点的名,他可没这么大的胆量私自替换掉人。


    其实,谁不是没辙呢。


    林远秋可以肯定,若能够让自己选择的话,他宁愿在修史馆埋头忙碌,也好过每次面对圣上时的心弦紧绷。


    ......


    人都有避祸心理,若明知前途会有泥潭,肯定会转身另寻他路。


    林远秋也一样,当初他选择仕途,虽没指望着高官厚禄、享尽荣华,可也是冲着过安稳日子来的,怎可能会让自己,以及家人处于风险当中。


    所以,到底要不要外放,林远秋准备好好思量一番。


    回到南锣鼓巷,林远秋让平安再把年礼装上,随后就与钟钰柔一同去了岳父家。


    今日赶车的是林远柏,其实平安也已学会了赶马车。可昨夜到现在,天上飘着的雪都未停过,虽雪量下的不大,可这会儿地上也已积了不少,林远柏自然不放心让平安这个新手赶车了。


    见女婿堂哥卸下年礼后就准备驾车离开,钟荣上前一把拉住,“我说亲家四伯哥,你这也太不给面子了吧,都到家门口了,居然连茶都不进来喝一口。”


    这会儿已差不多到了饭点,若自己进屋喝茶的话,八成就要留下吃饭了。


    林远柏哪好意思留在弟妹娘家吃饭啊,忙道,“叔您太客气了,方才出门时,小侄已与家里说好要回去吃中饭的,要不下回,等下回小侄过来时,再进屋喝茶吧。”


    说着,林远柏就准备把手抽回。


    可到了钟荣手里的胳膊,哪里是这么容易能抽回去的。


    这不,人家只轻轻一用力,就把林远柏从院门外,一路拉到了厅堂。等坐定后,钟荣笑道,“先喝茶,再吃饭,咱们都是亲戚,可不能见外了。”


    这下,林远柏除了点头也只有点头了。还有,钟叔不愧是有功夫在身的人,这手劲可真大啊。


    昨日女婿身边的平安过来报时,这边就把招待女儿女婿的菜品给安排上了,知道女婿爱吃鱼,周氏还特地让人去买了一条四斤重的大鲢鱼回来,并叮嘱厨娘,一定要红烧。


    至于周氏是怎么知道女婿爱吃鱼的,当然是周兴告诉妹妹的。


    在周兴看来,妹妹、妹夫得了一个这么好的女婿,肯定得把人家对待好了。何况对自家女婿好,得到好处的只会是自家女儿。


    相识这么多年,远秋的脾性周兴自然知晓。在他看来,远秋就是你对他好,他会对你更好的好小伙儿。


    这会儿钟锦安和钟锦华并没在家。


    林远秋知道是怎么回事,因着临近年关,京城各处都加强了巡逻,城门那边也一样。


    所以这几天,钟锦安与钟锦华守岗的时间要比平时多上了一倍。


    这样滴水成冰的大寒天,守在城楼上可不是一般的冷,何况还是一连好几个时辰。


    其实,对于岳父的为人处世,林远秋还是挺欣赏的。


    按理说,当初从伯府的分家所得,只要经营好了,维护一家人的生计是肯定没问题的。可岳父却为了给家里孩子搏一个好的未来,毅然决然奔赴了边塞。


    而如今,两个舅兄居然去当了小小的城楼守卫,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忠勇伯的孙子,而抹不开脸面。


    可以说,单是岳父和舅兄们这份坦然自若的心性,就让林远秋佩服不已了。


    确实,人生在世,哪能把自己的日子放在旁人的眼里过呢。只要无愧于心,想怎么做,该怎么做,那都是自己的事情。


    厨娘的做菜手艺很拿的出,鱼块先用油一块块煎了,再爆香姜蒜,然后加水,再盖上锅盖焖上一会儿,待汤汁收干,就可以起锅装碗了。


    就着这香气扑鼻的红烧鱼块,林远秋吃了两碗饭,直把钟荣乐的眯了眼。


    钟荣心想,待会儿得让妻子拿了赏钱给厨娘。


    因还没拿定主意,外放的事林远秋并未和家里人提起。只是在夜里上床睡觉时,他问了妻子,“钰柔,等三年期满后,相公去外放怎样?”


    外放?


    钟钰柔一愣,怎么好好的提起外放的事了。


    不过,钟钰柔也知道,相公这样说肯定有他的道理,遂答道,“官场上的事柔儿也不懂,反正自嫁给相公的那日,柔儿就已经想好了,都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所以不管相公去到哪里,柔儿都一定会跟着的。”


    一听自己成了鸡狗,林远秋伸手就去挠身边人的痒痒,“那柔儿说说看,你相公到底是鸡还是狗。”


    钟钰柔最是怕痒,顿时被挠的笑成了一团,忙连连求饶道,“柔儿错了柔儿错了,相公是马,是千里马......”


    ......


    原以为要不要外放的事,自己最起码得到年后才能考虑清楚。


    可等林远秋第二日去上值时,就看到几个同年围在一起,都在说着外放的事。原来丁德进和张清远,已在昨日,把请求外放的折子送到了方掌院那里。


    林远秋之所以惊讶,那是因为先前这两人,可没露出一丁点想外放的苗头。


    想起昨日老师与自己说的那些话,再想到丁德进祖父和父亲在朝中的任职,以及张清远那个担着太常寺少卿的岳父。


    林远秋心道,这两人的突然请求外放,十有**就是想远离是非之地。


    所以,自己该做下决定了。


    等下值回到家,林远秋先去找了林三柱,对自己的爹,自然没啥好隐瞒的,林远秋很快把最近朝中发生的事说了,包括昨日老师与自己说的那些话,就连他因时常进宫,惹来同僚心生嫉妒的事,林远秋也没落下。


    林三柱听后半天没回过神,他看自家狗子每日脚步轻快,眉目放松的样子,一直都以为这个差事当的很舒心呢。


    没想到那些人,自己没本事居然还眼红他家狗子。


    呸,真是太不要脸了。


    林三柱很快做了决定,自己虽不懂政务,可皇子们抢皇位有多凶,他还是听说过的,“狗子,听你老师的,咱就外放好了,秦大人当官多年,知晓的事肯定比咱们多,听他的一准没错,别到时神仙打架,小鬼跟着遭殃。”


    阿呸,阿呸呸呸!林三柱伸手朝自己嘴巴“啪”地就是一巴掌,“呸,我家狗子才不是小鬼哩!”


    ......


    林家还跟先前一样,凡是家里的大事,一家人都会坐在一起商量。


    是以等父子俩很快去了老林头房里后,过了一会儿,林大柱林二柱,还有林远枫他们,以及聚在一起做绣活的家中女眷,都被喊了过来。


    就连周子旭和王文昌也没落下。


    见人都到齐,吴氏便让婆子丫鬟们都退了下去。


    此时的吴氏和老林头,心还怦怦直跳呢。


    方才林远秋并没隐瞒,直接把与林三柱说的话也同样说给了爷奶听。


    老林头立马明白了这些话的意思,是以他和林三柱一样的想法,也是十分赞成外放的,“远秋啊,咱家一无权势二无背景,真要是出了啥事,届时你连个帮手都没有,所以咱们还是听秦大人的,外放好了,等这波风头过去,到时咱们再回京也是一样的。”


    “你爷说得对!”吴氏连连点头。


    随后她又开口道,“远秋,秦大人说的那些话,咱们几个知道就成了,其他家里人就不与他们说了。”


    “对对对!”


    老林头忙也说道,“秦大人是为了咱家好,才说了这番掏心窝子的话,咱们可不能害了人家。”


    虽然相信自家孩子,可老林头也知道人多口杂,小心无大错的道理。


    林远秋点头,对于爷奶的明智,他一直都是有认知的。在大事上,自家爷奶从来没有糊涂的时候。


    突然而来的外放打算,让大家都摸不着头脑。


    这里面只有钟钰柔没有惊讶,因为昨夜相公就与他说了此事。


    虽老师的话不能说与大家听,可把当前的朝中局势给家里人分析一遍,自是没问题的。


    林远秋把最近发生的事说了,包括何尚书与李御史两家被流放的事。


    这番话,直把林大柱和林二柱,还有林远枫他们,以及家里的一众女眷,都听的紧张了起来。


    林远柏忍不住说道,“流放罪臣的那日,我和三哥也过去看了,老的老小的小,全用麻绳绑成一长串,看着有一两百人呢。”


    林远槐点头,“那些押解的差役,手里还有鞭子拿着,想来那些犯人怕是日子不好过吧。”


    路上若是走不快的话,说不得那细鞭子就落到身上了。


    一听这话,周氏头一个表态,“远秋啊,大伯娘还是那句话,你让做啥大伯娘就做啥,全听你的!”


    “对,远秋,大伯也是这个意思,都听你的。”


    林二柱和刘氏异口同声,“我们二房也都听远秋的。”


    随后,林远枫林远松,林远槐和林远柏,还有高翠、秦荷花,以及王云香和丁菊,都纷纷说了自己的意思,那就是“远秋你看着办就成!”


    而这一幕幕,落在钟钰柔的眼里,脑袋里突然蹦出一句她爹常说的“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不对,这应该是“全家同心其利断金”了吧。


    见家里人一副立马就跟自己外放的模样,林远秋笑道,“爷,奶,孙儿已经打算好了,若是外放,只孙儿和钰柔离京赴任就成,其他人依旧待在京城。”


    林三柱一听不干了,“不成,爹肯定要跟着狗子的!”


    好嘛,一着急,居然把“狗子”给喊出来了。


    冯氏也一样,“娘也要跟着狗子的。”


    狗子?


    钟钰柔呆愣,很快她就想起,昨晚自己因为说了句“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而被相公“收拾”的事。


    小孙子外放,老林头和吴氏自然也是担心的。这当官与先前在外念书可不一样,总觉得自己跟在身边才能放心。


    林远秋无法,想着离外放还有将近一年的时间,到时再说这些也不迟。


    不过,请求外放的折子,林远秋准备今晚就写好,然后明日一早就送到掌院那里去。


    听老师的意思,按正常流程,外放的官缺安排,得按先来后到。


    至于不正常的流程,那就得拼实力、看背景,若是这些都具备,想谋一份肥缺自然不是问题。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