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24 入门弟子 -----晋江文学城独家……

作者:小桂花婆婆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突如而来的问话让林远秋和周子旭呆住, 也可以说是一时没回过神来。


    周子旭忍不住转头看向林远秋,眼中询问的意思明显,这是想问, 林兄,咱们没听错吧?


    而林远秋, 可比妹夫反应快多了, 看到秦大人满面是笑,且眼带慈爱后,立马条件反射似的从凳子上纵起,而后干脆利索地往地上一跪,激动道:“老师, 远秋愿意, 远秋非常愿意!”


    周子旭的心跟着怦怦直跳, 果然自己真没听错, 秦大人是真的要收自己和林兄为弟子啊。


    于是毫不犹豫的他,忙也疾步上前, 也曲膝跪下道,“老师, 子旭也愿意, 乐意至极!”


    接着十分有默契的郎舅二人,没等秦遇再问上几句什么, 就连着额头着地, “咚咚咚”地连磕了三下,把拜师的三个响头礼给直接完成了。


    秦遇:“......”


    这两个臭小子是担心自己反悔吧?


    想到这里,秦遇忍俊不禁,虽自己是临时起的意,可这会儿再看到眼带孺慕的林远秋和周子旭时, 突然觉得这样也挺好的。


    这俩小子心性赤诚,自己原本就非常喜欢,在学识上早就存了想好好辅导他俩的心思,如今有了师徒名分,再教导起来,就不用再束手束脚了。


    而秦遇的“不用再束手束脚”,绝对是字面上的意思。


    这不,初为人师的他,正准备让两个新鲜出炉的弟子快快起身,然后再说说自己的心中所想及期望,想好好激励两人一番。


    可等他看到桌上那四大盘满满当当的芡实糕时,顿时气不打一处来的秦遇,立马一手拎过一只耳朵,然后提脚朝两人屁股就是一下,“有你俩这样买糕饼的吗,老夫纵然再是喜爱,再肚大如鼓,也吃不下四斤啊!”


    俩臭小子,当老夫是猪啊。


    激动兴奋的林远秋和周子旭,怎么都没想到,方才还满脸慈爱的老师,这会儿居然拎上他俩的耳朵了。


    不过等听清老师说的话后,才明白是自己点心买太多了。


    所以,老师收他们当弟子,是不是就为了能名正言顺的收拾他俩啊,毕竟成了老师的弟子后,就跟老师的孩子没啥区别了,自然是想揍就揍啦。


    看着老师吹胡子瞪眼,实则不见一点生气的脸,林远秋正想说上一句:“学生知晓了,保证下不为例。”


    结果身旁的周子旭好死不死的来了一句,“老师,四斤不多啊,不是有十天时间吗?”


    这意思是说,四斤芡实糕也没让老师您一天就吃光,我和林兄每隔十天才过来一趟,所以并不多啊。


    得,这是说他这个老师不会计划着吃了。


    秦遇简直哭笑不得,可又觉得这个傻憨憨说得挺有道理的。


    只是气氛都烘到这儿了,他总不能“半途而废”吧。


    于是,刚拜了师,新鲜的还有些烫手的两个弟子,就被他们老师赶到门外面壁去了。


    林远秋恨不得离这个傻妹夫远一些,唉,平时看着挺机灵的一个人,没想到这会儿却缺上心眼了。


    而此时,被大舅子嫌弃成傻妹夫的周子旭,突然又想起一件事来。


    于是林远秋就看到,贴着墙壁才站了没一会儿的傻妹夫,伸脚往边上跨了一步,而后伸长脖子往小书房里探,接着就听他说道,“老师,学生有件事忘记跟您说了。”


    秦遇瞪眼,“啥事?”


    嘿嘿,周子旭摸了摸脑袋,有些不好意思,“老师,今日学生收到家书,学生的亲事已经定下了。”


    周子旭觉得,既已是师生关系,那么自己的事就都该让老师知晓才对。


    而关于家里的情况,上次过来秦府时,周子旭就已经说过了,包括先前去过吕府几趟的事,也都没落下。


    至于为何要说吕府的事,还是林远秋提出来的。


    毕竟朝堂之事,错综复杂,秦大人和吕大人相互之间有没有纠葛他俩也不知晓。所以有些话还是明说的好,别秦大人一番好心教学,到时却让他生出一肚子气来。


    秦遇自然知道周子旭为何要告知定亲的事,这是想啥事都不瞒着他的意思,心说,自己的确没看错人,这两个娃果真是个至诚的。


    作为老师,对学生的亲事自然关心,遂朝周子旭招招手,让他进书房来与自己仔细说一说。


    等知道说亲对象正是林远秋的亲妹后,秦遇忍不住想笑,这还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啊。


    不过,这样也挺不错的。


    先前没收下两人当学生时,秦遇倒没去多考虑旁的事情,毕竟他可不是爱管别家闲事的性子。


    可如今林远秋和周子旭成了自己的学生后,那意义肯定就不一样了。


    在秦遇看来,这辈子自己应该就只有这两个弟子了,可以说开门弟子、关门弟子都是他俩,自然希望自己的两个学生,能一直这样和和睦睦、相互照应下去了。


    还有,想到如今朝中局势,秦遇觉得自己很有必要与弟子们叮嘱一番,那就是在国子监里好好念书,与学识无关之事别去瞎参和。


    另外就是吕淮,此人心思深沉,且常游走于大皇子和二皇子的拥趸之间,虽未站队,可见风使舵的做法明显。


    在秦遇看来,像这种脚踏两只船,想两面都讨好的做法,还不如旁人的一边倒呢。


    所以,这种人还是尽量远离为好。


    周子旭点头,“学生知晓了。”


    他自然不会再去吕家,这次父亲在来信上也说了,说给吕府寄去的信未再有回音过来,想来对方因为婉拒亲事的事,而心有芥蒂上了。


    ......


    都说尊师贵道,恩同父母。


    虽今日已给老师磕了头,可拜师受业不是件小事,该有的礼数自是一丁点都不能少的。


    是以,等吃过晚饭回到宿舍后,林远秋就往家里写了信。信中把今日的拜师之事告知了家里,然后让父亲来京城一趟。


    拜师礼需得两家人在场,届时还有老师的友人现场见证,这样才算正式拜了秦遇为师。


    等把写好的信笺装进封套里收好,林远秋就打开书箱,把剩下的几只包袱全拿了出来。


    此时心情激动依旧难以平复的他,觉得今晚失眠的可能性很大。


    所以,既然睡不着觉,不如就趁着这个时候,把余下的几幅菩萨画像全都给完成了。这样等明日下午,自己就可以把画作给朱掌柜送过去了。


    说实话,林远秋从没想到过自己会有这般幸运的一天。


    与秦大人相处之后,他是打心里尊敬和欣赏他的。


    在林远秋看来,秦大人学识渊博不说,性子也是坦坦然然、不虚伪做作的。


    是以,能被自己喜欢的秦大人收为入室弟子,林远秋怎可能不激动和兴奋。


    所以会开心的睡不着觉,也实属正常。


    这次共接订单一十七幅,另外还有两套五联幅的炕屏。


    林远秋大致算了算明日可得的银两,突然觉得人只要有一技之长,不管走到哪里,都能活出个自在来。


    等林远秋把四幅画全都画好,已差不多到了子时,虽自己的住处与外头的街面隔着不少距离,可夜晚寂静,三更的梆子声还是能听得一清二楚。


    把笔尖沾染上的颜料都洗净,然后再用手指把笔锋都聚拢后,林远秋就把毛笔倒挂在笔架上。


    自开始画画后,平日里写字用的毛笔,林远秋就未再买过了。因为这些才画过一回的毛笔,和新的基本没啥区别,没必要白白浪费了。


    对了,还有这些砚台。


    看到又多出的十几只砚台,加之抽屉里还有好多只存着,林远秋觉得自己得抓紧时间把店铺开起来才是。


    所以明日抽空还得去昌荣街一趟。


    其实林远秋更钟意家里能有人过来帮忙,可在上次来信中,说了大嫂、二嫂又怀上的事,而三嫂生了闺女才出月子没多久。


    京城与家里实在相隔太远,所以堂哥他们一时肯定走不开身过来。


    等把几支毛笔都收拾好,林远秋就赶紧洗漱上了床。


    画了几个时辰的画,心里倒是平复了许多,这会儿睡意也有些上来了。


    所以,抓紧时间赶快睡觉吧,至多再过三个时辰,自己就得早起晨读了。


    ......


    与府学里的骑射课的冷清相比,国子监的就要热闹了许多。


    虽在授艺时间上,给六堂众学子做了间隔,可每次的骑射课,用人满为患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说来,也是马匹太少的缘故。


    广业堂学骑射的学子有六十多人,可跑马场上一共才五匹马,这样整节课下来,每人能轮上一回就不错了。


    原本没轮到骑马的人,要是能有箭和弓,先在一旁练练射靶也挺不错。


    无奈弓箭与马匹都是配套的,没有一丁点的多余,这让一向在府学骑射自由的林远秋,实在有些不适应,最主要的还是好不容易轮到自己了,可上马还不到半盏茶功夫,又得轮到下一位了。


    这么点时间,哪里能过足射箭的瘾啊。


    所以林远秋准备改天去箭匠坊买一套弓箭,然后就在庄子上竖块木靶,这样自己再去庄子上时,就可以痛痛快快练射箭了。


    按理来说,快六月的天气,上完骑射课后,应该满身是汗才对,可林远秋理了理衣襟上的些许褶皱,表示没事发生。


    骑射课排在上午的最后一节,等结束后,半日时间就过去了。


    想到待会儿自己还要把画给朱掌柜送去,林远秋便没耽搁,从跑马场回来后,就直接去了饭堂。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