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6章 卖画

作者:小桂花婆婆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到了学堂后, 林三柱就帮着把棉被送到了宿舍里。


    一般情况下,学生家长也只能在私塾开学和放假的时候,才被允许进宿舍一趟, 其他时间, 基本只能在私塾门口等着, 若找孩子有事的话,可以让门房帮着传话, 直接把人喊出来就行。


    帮着整理好了床铺,林三柱就准备回去了, 这几日还在正月里,牛车也不是天天跑镇上, 今天坐牛车的人没几个, 所以他得早点去牛车那儿, 别让人家就等着自己了。


    比起第一次送儿子过来时的各种不放心,现下林三柱要适应了许多, 毕竟一直以来自家儿子都是懂事的, 从不做一些让他担心的事。


    有时候林三柱会想,许是老天爷见他先前的养儿不易, 所以特地又送了一个懂事贴心的儿子给他。


    可不就是懂事贴心嘛, 他家狗子打从五岁开始,就知道怎样照顾好自己了。天冷加衣,天热防暑,从不让爹娘多操一点心。


    这几年,儿子除了生过几回冻疮, 其他啥毛病都没有, 且身子一天比一天壮实, 这可都是孩子自己把自己照管好的缘故。


    若林远秋知道他爹的想法, 肯定会忍不住在心里说上一句:那是自然,好不容易重活了一回,他可不能一不小心又把命给丢了。


    林远秋的担心可不是没有依据的,原身前头的两位哥哥以及原身自己,可不就是生病没了的吗。


    就凭古代这么高的夭折率,他当然要照顾好自己了。


    是以这几年,所有对身体无益的事情,如大冬天跑出去玩雪受冻,大热天出汗吹冷风喝凉水,还有吃饭挑食啥的,林远秋统统都不会去做。


    虽这些所为,显得自己不够活泼,不符合小孩子的年纪。


    可林远秋觉得,他本来就不是个正常的“小孩子”好嘛。


    送走林三柱,林远秋看了看时间,差不多未时末,所以去一趟书画铺子应该还来得及。


    想到这里,林远秋打开书箱,把卷着的几幅画都拿了出来,再找了一张毛边纸包在外头,这样就不用担心会不小心弄脏了画。


    今日过来得早,且明日才是正式开课的日子,是以这会儿还没有多少同窗过来。


    出了私塾,林远秋就往河溪街而去。


    等到了那里,他直接去了上回去过的那家书画铺子,不知为何,许是合眼缘的缘故,林远秋总觉得那个胖掌柜是自己可以信任的。


    胡掌柜一眼就认出了林远秋,心说这不是先前来过店里的小娃儿吗,不知今日过来所谓何事,难道又是来看画的?


    不过胡掌柜的想法,在看到林远秋手里拿着的画卷后,就收了回去。想来,今日这娃儿是让他帮着看画来的。


    作为开书画铺子的掌柜,自然对笔精墨妙也是极懂的,是以时常会有人拿了自己的画作过来,让胡掌柜帮着鉴赏。


    也所以,等林远秋开口询问店里收不收画作时,胡掌柜一时还没反应过来。


    卖画?


    卖谁的画?


    总不会是这娃儿自己画的吧?


    书画他们铺子肯定是收的,只是也不是随随便便什么画都收,不然卖不出去不说,还要往里搭进去裱画的银钱。


    在胡掌柜看来,小娃儿的画就算画的再好,也肯定到不了可以卖的火候。


    只是看着对面圆圆的小脸蛋,胡掌柜觉得待会儿自己拒绝时,尽量委婉一些。


    “伪小孩”的林远秋当然看懂了胖掌柜的脸部表情,他也懒得多说,成不成的,把画打开看一看就行了。


    想到这里,林远秋便蹲下身子,把画卷放到地上后,就缓缓摊了开来。


    这边胡掌柜还在组织着拒绝的话语呢,结果等他低头看清摊在地


    上的画作时,忙哎呦哎呦的弯腰把画拿了起来,“哎呦,我说你这个小娃儿,咋把画给摆到地上了呢。”


    胡掌柜边说边朝地上看了看,还好还好,店里铺的都是青砖,倒没泥巴什么的。


    否则如此好的画作,若是给弄脏了,那就实在太可惜了。


    本以为是这小娃儿自己画的画,现下看来,应该另有其人才是。


    只是不知是谁,居然能画出如此老辣的线条,胡掌柜是看惯画作之人,只一眼,他就知道作画之人的功底扎实。


    且像这种大写意的山水画法,他开书画铺子这么多年,还真没怎么看到过。


    是以胡掌柜忍着心中的激动,小心把六张画作全都摊到了桌面上,而后看了看落款处。


    桃源山人?


    这名字他还从未听到过,难道是哪位大家新起的别号?


    想到这里,胡掌柜转头朝林远秋笑道,“这画是谁画的啊?”


    林远秋肯定不会告诉别人画画之人正是自己,至于是谁画的画,在过来之前,林远秋就已经想好了说辞,于是答道,“是小子的舅爷所作。”


    原本林远秋想说是自己的哥哥来着,可后来一想,哥哥太过年轻,肯定没舅公来得有神秘感。


    舅公?


    果然,听了林远秋的话后,胡掌柜顿时一副了然的神色,心说,果真如自己猜想得那样,这应该就是哪位大家的画作了。


    见林远秋没有想要多说的意思,胡掌柜也就没再多问,这点规矩他还是懂的。


    只是,在定价上,就只能按着普通画作的行情来了,毕竟这些画上头只落了“桃源山人”的款,也没印个名章啥的。


    最后胡掌柜给了一幅画四百文的价格,六幅画一共二两四钱。


    林远秋在心里算着这几幅画的成本,六张四尺对开的生宣七十二文,然后就是墨汁和可以忽略不计的朱砂,所以,这次卖画,自己最起码挣了二两三钱。


    若不是担心自己太过高兴,怕影响下次作品的定价,林远秋肯定会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收好了银子,林远秋便与胡掌柜告辞,时辰已不早,从河溪街回私塾还得走上两刻多钟,他一个这么白净可爱的小孩儿,还是早些回去安全一些。


    毕竟,古代的人贩子,自己在电视上可是看到了不少呢。


    林远秋不知道的是,在他离开后,胡掌柜就对那几张画仔细研究了起来,从线条上,从点墨上,还有那凉亭和船舫的画工上,胡掌柜迫切想知道这些画到底出自哪位大家之手,同时也想知道,到底是哪位大家,居然已经落魄到,靠偷偷卖画为生了。


    正月二十,衙门出了县试报名的告示。


    报名时间就在今明后三日,而县试定在二月二十八,也就是一个多月之后。


    此次县试,周子旭也是要去参加的,除了他,还有甲班的另外十几名学子。


    林远秋发现,甲班剩下的六名学子,包括他在内,都是已经考中县试的,所以这次县试报名,也算是整班出动了吧。


    “林兄,县试是不是很难啊?”周子旭还是第一回参加,心里有些没底。


    林远秋摇头,“我觉得对你来说应该不难。”


    林远秋说的可不是安抚人心的话,在他看来,在背记文章上,周子旭就是属于老天爷喂饭吃的那种人,每次同样的一篇文章,周子旭都会比别的同学更快速度背下来。


    这就是记忆力好的表现。


    而县试考的大多都是书上的内容,像帖经,还有墨义中经文的注释,以及义理的部分,若是都能顺利把这些题目做出来,那么剩下的诗赋,只要达到中规中矩,就应该不会有啥问题了。


    “你


    当诗赋很容易啊,”说到写诗周子旭欲哭无泪,若是可以,他宁愿连背十几篇文章,也不愿写上一首诗赋。


    叔爷一直说他积累太少,肚内空空,所以写出的诗句立意不明,不是太庸就是太散。


    可周子旭觉得,庸俗和雅致哪是那么容易区分的,自己怕是还得再练上好久才能有所长进吧。


    林远秋想起先前在书画铺子时,周子旭和自己说的话,便问,“你想想看,集市上卖的年画,与那天咱们在河溪街看到的书画有什么区别?”


    有啥区别,这还用想吗。


    周子旭不假思索道,“当然是一个俗,一个雅致啦!”


    话毕,他很快就反应了过来,林兄这是在教他写诗赋的法子吧。


    见周子旭了然的神色,林远秋笑到,“这不是一下子就区分开来了吗,等写诗赋时,你就可以用这样的法子辩别庸雅。若还为难,你就用最笨的办法,比如回想一下书画铺子里的画是怎样的,是不是着色淡淡,不急不躁,且意境清雅,宛如春风拂柳一般。”


    周子旭忙闭眼去感受林远秋所说的这些,淡云,青山,溪水,藤蔓,以及袅袅的炊烟升起


    所以,灵感就这么来了。


    周子旭心情激动,“林兄,我好像腹中已有诗华,你等等,我这就把它写出来。”


    说罢,他便飞快冲至桌前,而后提笔蘸墨,很快就把诗句写了出来:水谷清音静岚处,烟茏山色桃源中。


    可惜还差两句,想到这里,周子旭忙又闭上眼睛,准备把后头的两句好好感受出来。


    周秀才作为作保廪生,自然也要跟着去县城一趟。


    在出发之前,周秀才给甲班六人布置了杂文和策论,县试之后很快就是府试,可不能有丁点的松懈。


    犹如开通了“诗路”的周子旭,这几日时不时会赋诗一首,等周秀才看过诗句之后,忍不住感叹,这孩子终于顿悟了。


    难得被叔爷夸赞的周子旭,对林远秋自是一阵感激,并夸下“海口”,若此次县试得中,必定请林兄去醉香楼好好吃上一顿。


    然后周子旭毫不犹豫伸出手指,与林远秋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林远秋自然不客气,不管是不是因为自己教的法子好,反正能吃上一顿肯定是极为开心的事,这说明人家考中了啊。


    第二日一早,去报考县试的学子乘着马车往县城而去。


    而林远秋,则准备先去书肆买些作画的宣纸回来,趁着室友不在的这两天半的时间,林远秋想再画几幅画送到书画铺子去。


    见林远秋过来,高掌柜忙拿了一个油纸包出来,笑道,“原本想等午休时再给你送过来的,这会儿你过来倒是让我少跑一趟了,喏,这是糖炒栗子,给你带到宿舍吃。”


    林远秋双手接过,“多谢高伯!”


    自林远秋到镇上念书后,高掌柜时常会给他送些好吃的过来,有时是自家做的包子,有时是自家盐煮的花生,在高掌柜看来,孩子还小呢,他总要帮忙照顾着些才行。


    林远秋的感谢也是发自内心的,虽然他们是亲戚,可这世上,没有人有义务对你好,人一定要懂得感恩才行。


    虽夫子不在,可林远秋和其他五名甲班同窗并未散漫懈怠,吃过中饭后,几人就开始在班舍里做起了夫子布置的杂文和策论。


    吃过了晚饭,林远秋便早早回到宿舍,而后把宣纸铺开,接着又画起了水墨山水来,等画好一幅后,天差不多黑了。


    每到这个时候,忠叔就会送了灯油过来,依旧是两勺。


    林远秋把油灯点上,两勺灯油加上昨晚还未用完的,应该可以燃上差不多一个半时辰了,按照自己的作画速度,林远秋觉


    得,今晚自己最起码能画出三幅山水图出来。


    第三日的午休时间,林远秋和门房说了一声后,就速度飞快的往河溪街而去。


    看到林远秋又拿了画作过来,胡掌柜自是满脸带笑。


    上次那几幅山水图才装裱好挂到店里,就陆续被人买了去,可见喜欢大写意山水的人果然很多。


    林远秋也没墨迹,把手中的几幅画全递了过去。


    夫子他们待会儿就要回来了,自己得早点回去才成,虽策论和杂文已经做好,可被夫子逮到自己在外头晃荡,总归有些不好意思。


    胡掌柜把画都打了开来,等看到全是山水图之后,连连点头,想来这几幅也很快会卖了出去。


    这次林远秋用的宣纸尺寸是四尺全开的,比先前那六幅的用纸差不多大上一倍,纸张大了,自然卖价也要多上一些。


    要胡掌柜说,这种尺寸的山水图挂到书房里最是合适,但愿以后都是这样的大小才好。


    最后,胡掌柜给算了每幅六百文的价格,七幅画一共卖了四两二钱银子。


    收好了银钱,林远秋没再逗留,与胡掌柜告辞后就直接回了私塾。


    回去的路上,林远秋就在想,也不知道最小面额的银票是多少,若有十两银子一张的话,那么等自己再卖上一回画的时候,就可以让掌柜帮着把银子换成银票了,这样自己收着也要方便了许多。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