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三七章 我有意,进取宛城!

作者:坚韧青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全身的气血似乎在倒涌,杨彪觉得自己像是有些喘不过气。


    杨修的那一句句话,皆是大逆不道之言。


    可是他却已然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如今他已年过半百,距离花甲之年也只剩下几年。


    他所剩的时间,还能剩下多少。


    这杨家,终究还是要交到杨修手中。


    “父亲!”


    看到杨彪浑身发抖,整个身形都有些站不稳,杨修忙不迭上前搀扶住对方身形。


    然而这功夫,杨彪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一股气力。


    一把便将杨修推了开来。


    “逆子!”


    杨彪左手捶胸,右手单指杨修,嘴角微颤。


    “我杨家世受汉禄,自先祖杨敞起,官至大汉丞相,吾曾祖杨震、祖父杨秉、吾父杨赐、皆为大汉太尉。”


    “四世三公啊!”


    “至吾这一代,吾亦为的大汉之太尉。”


    杨彪说这话的时候,那脸上充斥这尽是豪气。


    然而这话音落下之际,他再看杨修,脸上的神情已然发苦。


    “你以为这弘农杨氏的世家之名,是如何来的?”


    “靠的是什么?”


    “是这巍巍大汉,是历代杨家先辈奋力才成就的弘农杨氏!”


    “你让为父放弃大汉?”


    杨彪嘴角发苦!


    四世三公的赫赫声名,是捆绑在大汉天下之上的。


    若大汉天下都没有了,那里还有所谓的弘农杨氏?


    那里还有四世三公?


    “父亲!”


    杨修苦笑。


    “你所言,修心中皆明了!”


    “然,如今大汉之天下,早已经不再是先祖之时,亦不是杨家一己之力便能已改变的。”


    “今,各路诸侯当道,杨家若还存着那四世三公之名,到最后,我杨家怕是要与这大汉一同湮灭!”


    “我杨家若想要继续留存下去,便要抛开那所谓的四世三公!”


    杨修朝着杨彪俯首下拜,双膝跪于地面之上。


    “父亲,就恕孩儿不孝!”


    “儿不能眼睁睁看着父亲带着杨家迈入深渊之内。”


    “儿不能陪着父亲一起走!”


    杨修双目含泪,字字真切。


    面前的杨彪往后退了退,身形往后一仰便直接躺坐在正堂内摆放的靠椅之上。


    如同浑身被抽干了气力一样。


    杨彪的眼神有些浑浊,那双目光死死的盯着杨修。


    “伱你!”


    杨彪气的有些说不出话。


    面前的杨修低头朝着杨彪叩了一首。


    “父亲,儿如今未曾出仕大汉,如今曹司空征辟孩儿为主薄,儿是司空之主薄,不是汉庭的主薄!”


    杨修像是找到了借口一般。


    只是,眼下杨家两父子彼此之间立场已然明了。


    杨修知道,自己已然劝说不了父亲了。


    而同时杨彪也没有多说什么。


    杨修的选择,或许会是杨家的另外一条路。


    只是,杨修没有食汉禄。


    而他,终究还是汉臣。


    有些事情,他终究是要去做的。


    即便是惜了这一身性命,也在所不惜,至少,能对的起弘农杨氏那累世三公的名号了。


    ……


    自大汉报刊发布之后,世家的名声以许昌为中心,仅仅数日的功夫便传遍大汉各州郡地。


    无论是寒门士子,还是平民百姓,皆视世家为豺狼虎豹。


    一时间,天下震动,民怨沸起。


    所幸,只是世家在天下的风评被拉低了不少,并没有大规模引起动乱。


    而以弘农杨氏为首的世家,在此期间,宛若销声匿迹一般。


    没有丝毫出面抵抗,任由民怨自主平复。


    而许昌衙署之内,曹操借着招贤令任职的官员,也开始逐渐上任。


    杨修任职曹操主薄,尽职尽守,自任职以来,一直跟随于曹操左右。


    其所言所言,深得曹操心意。


    “杨彪那个老顽固,倒是生了个心思通透的好儿子啊!”


    对于杨修担任自己的主薄,一开始曹操也只是借此针对世家罢了!


    但让他也没想到的是,杨修做事尽忠职守。


    有些事情,甚至于不需要他开口,那小子便能将事情做的明明白白。


    这一点,颇有点符合他的心意。


    衙署之内,戏煜听到曹操如此赞不绝口的夸赞杨修。


    心里倒是有些好笑。


    杨修是个聪明人不假!


    但是,正因为曹操一开始的放纵,才让后来的杨修产生了错觉。


    觉得曹操重用他。


    甚至于,后面因此而恃宠而骄,狂妄自大。


    而这,也因此给他带来了所谓的杀身之祸。


    当然,一个这样能随时随刻理解你心思的下属,换做任何人都是有些舍不得杀的。


    毕竟,抬个屁股就知道帮你放垫子,一个眼神就知道给你添茶倒水的人。


    这样的人,换做戏煜,都有些舍不得杀。


    但,谁让杨修终究还是触碰到了逆鳞。


    他犯了忌讳。


    彼时的曹操长子身死,立储人选还未抉择。


    杨修参与其中,太过显眼,便犯了大忌。


    他死的不冤。


    不过,如今的曹昂未死,宛城之战并未发生。


    若长子不死,曹操自然无需在选择继承人,那么自然也就没有曹丕和曹植之间的相争。


    杨修或许也能因此而存活。


    当然,还未发生的事情,谁也不清楚,便是戏煜,自己也不能保证。


    不过,如今曹操招贤令征辟的人员,大多都已经上任了。


    有个人戏煜却未曾看到。


    “兄长,那司马懿可有征辟?”


    戏煜想到那个绝顶老六,忍不禁下意识问了一句。


    听到这话,曹操下意识愣了一下。


    他此番征辟的人不在少数,司马懿是谁,他并不是很清楚。


    这功夫曹操正思索对方是谁。


    边上的荀彧随手放下手里的公文,抬头朝着两人看了一眼。


    “明公征辟过了,只是司空府的掾吏过去的时候,才发现那司马懿,竟然在前些时日骑马的时候,不幸将腿给摔断了!”


    腿摔断了!


    好家伙!


    要说对方真的是摔断了腿,戏煜是一点也不信的。


    没记错的话,曹操第一次征辟司马懿的时候,那家伙就是把腿摔断了。


    不过,这事情太过巧合了!


    分明就是那老六不想出仕司空府,故意将自己腿摔断,然后躲过征辟罢了!


    毕竟,摔断了腿,司空府也就没有办法强行征辟了。


    “哦,竟有此事?”


    戏煜佯装讶异,面前的荀彧也跟着无奈的摇了摇头。


    “却是有些巧合!”


    荀彧没有多想,只当做是巧合罢了。


    戏煜清楚,但也没有多说。


    这功夫曹操已经想起司马懿是谁了,听到戏煜对此人这般关注,下意识不由得便跟着问了一句。


    “怎么,奉义觉得此人才华比之杨修如何!”


    “杨修?”


    “真要算得话,两者大概,五五之数吧!”


    杨修的话,或许才思敏捷一些,但有些大是大非上面却容易忽略问题。


    而司马懿这家伙,表面上看起来波澜不显,但其中城府却多少还是有的。


    当然,真要算起来,司马懿算不了什么。


    毕竟,终其一生,对方在曹家三代人的面前都泛不起一丝的浪花。


    熬死了曹家三代人,到后面也只敢欺负一个孤儿寡母!


    就这,还是他司马懿碰上了曹爽哪个蠢货。


    纵使是曹操从子曹真在,恐怕司马懿都不敢有丝毫的妄动。


    他只是一个老六,一个活的很谨慎的家伙罢了!


    “五五之数?”


    听到戏煜的评价之后,曹操多少有些讶异。


    杨修的才华,他算是见识了,没想到戏煜对于司马懿的评价却也不差。


    这倒是让他多少有一丝兴趣。


    只是,那家伙摔断了腿,倒是有些可惜了。


    等那家伙养好伤,到时候再行征辟也不迟。


    眼下以弘农杨氏为首的世家,如今没有丝毫异动。


    这许昌城内,可谓是一片风平浪静。


    许昌学校的兴办工事也已经进入了尾期,再过几日想来就要完工了。


    而眼下又近春分时节。


    眨眼间,便又是一年春耕之时。


    许昌将作监内开始大规模向百姓出售曲辕犁,其上稍有些改动,戏煜并未注意。


    三月下旬,曹操带着荀彧等人,直奔戏府。


    彼时郭嘉正在戏府之内,见曹操来,遂避之。


    “兄长今日怎么有空过来?”


    戏煜、戏志才邀请曹操等人落座之后,戏煜随口问了一句。


    曹操抬眼朝着戏煜看了看。


    “如今朝堂稳定,这可都是你奉义的功劳,眼下过来就是想问问奉义你还有什么需要的,吾一并帮你找来!”


    ???


    曹操一开口,戏煜不由的有些莫名其妙。


    什么叫做自己有什么需要的?


    “兄长此话何意?”


    戏煜不解。


    曹操跟着开口:“此番不管是朝堂之事,还是石涅、报纸,皆是奉义之功劳,操本想为奉义请功,只是想了想,倒才发现,竟然无可再封!”


    曹操脸上有些无奈,此番的戏煜明面上虽然是大司农,但年前奏功之事,戏煜还顺带着兼任了大汉御史大夫。


    所为御史大夫,前汉之时便是三公之一,后来被司空之职所替代。


    重新表奏的御史大夫,如今也只是一个虚名。


    但论其地位来说,和他司空的地位,几乎是同等的。


    让他在给戏煜请功,曹操已经不知道该如何请功了!


    毕竟,总不能让戏煜的职位比他还要高吧!


    戏煜这功夫才回过神。


    自己好想还兼任这御史大夫,此职有监察百官,行执法之权。


    但,因为曹操是司空之职,戏志才又是中书令。


    监察百官的职责,说到底如今完全是戏志才在负责,他这个兼任的御史大夫相对来说,也只是一个虚职。


    而相比较大司农来说,权柄自然不同。


    因此,戏煜自兼任御史大夫以来,一直将其忽略。


    而因为御史大夫的特殊性,朝堂百官和曹营之人,大多数也将这个职称忽略了。


    但,如今他的地位,说起来和曹操差不了多少。


    “力所能及之事,兄长何须请功!”


    戏煜摆了摆手,没有在意曹操脸上带着的一丝愧疚。


    这功夫,曹操又跟着开口。


    “奉义,近些时日,杨彪并无异动,便是那董承等人亦是闭门谢客,此番阳谋,这些世家算是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吞了。”


    曹操嘴角轻笑。


    戏煜倒是有些无语。


    眼前曹操说的这些,他自然明白,只是看今日曹操过来,绝对不是简简单单说是要为自己请功这般简单。


    看样子,老曹有话还没说完呢!


    “兄长,若当真有事,尽请直言!”


    戏煜没理会曹操刚才的絮叨,直接摆明了有啥事你就说啥事。


    曹操脸色有些尴尬。


    果然,自己心里有事,根本就瞒不过戏煜的。


    这功夫,边上的荀彧跟着便笑着摇了摇头。


    “奉义,实话说,如今各地粮草紧缺,今年春耕又才刚刚开始……”


    荀彧直言,有些话只是开了一个头,戏煜便已经明白了。


    眼下曹军,没粮了。


    这两年,天灾不断,虽然兖州因为此前戏煜的一系列工事,使得粮食收货并未收到太大的影响。


    但徐州却是受到了天灾的影响。


    连带着半数豫州,亦是如此。


    如今曹军的地盘已经不再是一个兖州之地,现如今坐拥俩州半之地的曹军,不仅仅人口上升了起来,连带着军队也进行了扩充。


    说实在的,曹操如今若是要起兵的话。


    那么随手见便可以起五十万大军。


    而不提军队,人口的增多,还有如今许昌天子的供奉连带着百官的俸禄。


    这些皆是需要曹军来承担。


    一系列加下来,曹军的消耗不可谓不大。


    但,兖州一地,如何供应起俩州半的百姓和军队。


    今年年初之事,徐州之内,已经隐隐有灾情出现,百姓上山为寇者,更是比比皆是。


    如今想要解决这般问题。


    简单点来说,便是加重兖州百姓之税,然后将其分摊在其他两地身上。


    但,这事情,那是那么容易就能下的决心。


    戏煜眉头微皱,边上的荀彧又跟着开口。


    “奉义,如今粮食之事,已经成了重中之重了,眼下这般情况,我军若不及早解决,拖下去的话,恐会造成更大的影响。”


    荀彧这话说完之后,边上的气氛稍有些沉重。


    戏煜抬头。


    “此事其实我这段时间,心中一直有所考量!”


    “前番兄长在兖州和徐州推行仁政之策,赋税相比较起大汉其他各州郡之地,明显深受百姓称赞。”


    “但此事,终究要我等承担。”


    “如今又恰逢天灾,寒灾,粮食之事,却是已经是重中之重。”


    “为今之计,首先当谏言陛下,以陛下为表率,其下百官,连带着兄长和我,皆要减少消耗。”


    “其次,如今那河北甄家正与我大汉报刊有所合作,倒也可以通过一些行商,从各地购买一些粮食,以应紧缺。”


    戏煜说到这里便顿了顿。


    然而这话说完之后,边上的戏志才却忍不住跟着摇了摇头。


    “不够!”


    眼下的曹军麾下的百姓,一直在增加,但如今除了兖州之外,徐州和豫州的粮食增产却并无太多成效。


    徐州此前受灾严重,不是简简单单就能恢复过来了。


    仅仅依靠从商旅身上购买粮食,又能购买多少呢!


    这天下,并非是仅仅徐州受了灾,当今天下各地,哪一地没有灾情。


    那些诸侯能将如此稀缺之粮食出售。


    便是出售,他曹军能买得起?又能买多少?


    这可是两州之百姓!


    还有那数十万曹军的消耗,难不成曹军还能将大军遣散?


    “眼下之情况,唯有继续向外扩张!”


    戏志才低声开口。


    曹操大军继续向外扩张,如西进,如能占据关中司隶地区。


    那么便会多了成片的地域,而这些地域之中,也能开垦更多的田地。


    撑过一两年,到时候,曹军之粮草便足矣恭迎了,。


    打!


    唯有打出去。


    一方面大军出征,可减缓于许昌之内的压力,另一方面,现如今曹操逢迎天子以来,也是时候开战了。


    这一战,必须要打了!


    打?


    戏煜自然清楚,战争是最好的解决内部问题的方式。


    全部的压力放在前线之上,到时候,赢了那便能得到土地钱财,缓冲粮食紧缺之问题。


    若是输了,自然也能减损粮食消耗问题。


    打仗,是最为简单和直接的方式。


    随着戏志才提议,边上的荀彧等人皆是有些认同。


    戏煜抬头,目光落在曹操身上。


    他自然知道眼下需要开战。


    但,打谁,是个一个问题。


    若是进攻袁术,戏煜自然没有丝毫的想法。


    但若是其他地方,例如宛城,那么戏煜便需要有些慎重了。


    虽然历史已经出现了细微的偏差,但有些事情,还未发生之前,谁知道会不会突然间给你回到正轨。


    更何况,以曹老板这样的性子,一旦宛城之事开战,那么有些事情料想必然是会发生的。


    谁让,张绣的婶婶太润了,他老曹,忍不住啊!


    “兄长,不知道此番想要进军何处?”


    戏煜皱眉反问,说话间,抬头望天际上看了一眼,近日里天清气爽,确实是大军出动的好时机。


    “我有意,进取宛城!”


    果然,建都许昌之后的第一战,终究还是宛城。


    毕竟,谁让宛城的地理条件就在那里,它距离许昌,太近了!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