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二七章 颍川好友,携母而至

作者:坚韧青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年关一过,第二年正月悄然而至。


    天气依旧是冷的彻骨。


    戏煜没记错的话,这个时期,刚好是历史上极为严重的小冰河时期。


    而纵观历朝历代,但凡遇到小冰河。


    对于人口经济等一系列的影响,都是极为明显和言重的。


    这些小冰期,基本上都是出现在王朝末年的时期。


    第一次出现在商周交替之时。


    庞大的商朝,便多少因此而被周王朝而替代。


    当然,这其中,小冰河的原因,或许并不是最为严重的,但他却是很重要的因素。


    而紧跟着的第二次冰河期,便是汉末这个时代了。


    小冰河带来了一连串的天气因素。


    这多少是黄巾起义的间接因素,而紧跟着的诸侯混战,相互屠戮。


    便是压垮整个汉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第三次,便是唐末的五代十国时期。


    那同样是一段极为混乱和黑暗的时期。


    而但凡遇到小冰期,这片土地上的人口都会因此而开始产生大规模的衰减。


    距离后世最为相近的小冰期,便是明朝的小冰期了,延续时间过场。


    基本上整个明朝都是在小冰期的时间段里度过的。


    或许一开始并不明显,但每一年的天气温度其实都在降低。


    等到明朝中后期的时候,有些事情,天灾等因素造成的影响便更为直观了。


    各地的灾情,连带着便是逼迫这百姓接连起义。


    到最后着整个王朝都因为小冰期,而被拖垮了。


    当然,明朝灭亡的因素,或许更为重要的是那些官吏的因素。


    很少有人会主意天气的因素。


    但身处于后世,专门看过研究的戏煜却清楚。


    这四次小冰期,明朝时期其实还并非是影响最大的。


    若说影响最为严重的,便是汉末这个时期的小冰期了。


    因为长达数十年的诸侯割据,连带着三国政局,这个时期的人口一直都很难以往上恢复。


    眼下虽说戏煜提前将石涅这种东西弄了出来。


    但这东西终究也只是稍微起到一些缓解的作用。


    戏家的后院内,戏煜从屋舍刚刚出来,身后的蔡琰便主动将大氅往戏煜身上披。


    蔡琰细心的来回帮戏煜整理这衣物。


    戏煜的眼神忍不住则是朝着许昌衙署的方向看了一眼。


    年关一过,如今天气虽然依旧有些冷彻,但许昌城内的工匠已经开始着手继续建造起了帝都和一些工事。


    连带着,原本计划中的学校,也开始建造了起来。


    而身为提出计划的戏煜,对于学校的事情,自然是极为放在心上的。


    “夫君,天气有些冷,小心身体!”


    蔡琰将戏煜身上的细带绑好,脸上流露出一丝关心的情绪。


    戏煜轻声笑了笑。


    以他的体质,寒暑这样的事情,对于他的影响只能说是微乎其微,但是对于自家媳妇的关心,他还是极为受用的。


    “琰儿不用担心,为夫的身体你还不清楚!”


    忍不住笑了一声,戏煜倒是没有太过在意,现在学校已经开始建造。


    一旦学校建成,想要招收学子,那么最为重要的便是学校的师资力量。


    而如今,哪些以许昌之内为首的士族,虽然没有办法阻挡戏煜对于学校的设想。


    但在老师这方面,想要让学校彻底运作起来。


    这些士族的存在,却多少还是有些影响的。


    这个时代,知识终究还是被掌控在少数人手上的,而这些所谓的少数人,自然就是如今的这些大汉士族了。


    “夫君,如果找不到老师的话,我也可以……”


    蔡琰抬头朝着戏煜看了看。


    身为同床共枕的人,她自然清楚戏煜对于学校有多么看重。


    如今招收老师的事情似乎有些阻碍,她多少便忍不住想要帮这戏煜做点什么。


    听到边上人这般说,戏煜回头朝着蔡琰看了看。


    伸手将对方的小手放在手心,戏煜轻轻的拍了拍。


    “无需担心,相信我就好了!”


    “有你那四千多的藏书,对于为夫来说,已经算是极为大的助力了!”


    不得不说,蔡邕留下的藏书,吸引力终究是极为强的。


    学校想要完工,还有一段时间。


    他不急。


    大不了到后面,自己进去当个老师,甚至有荀彧等人,他也有办法将其拉进去。


    戏煜这边整理好衣物带着典韦前往许县衙署。


    与此同时。


    许昌城外,一辆极为普通的马车,正缓缓从许昌的大门经过。


    马车上坐着斜靠着一个青年,对方一手牵着麻绳,一双眼睛则是抬眼打量着眼前的帝都。


    “当真是一个不错的地方!”


    青年嘴角呢喃了一句,马车已然越过了许昌新建的城墙。


    “奉孝,辛苦你了!”


    这功夫,马车内一道稍显柔和的声音响起。


    听到声音,马车外的郭嘉身子不由的跟着正了正。


    “伯母客气了,既然元直将您托付于我,吾自然将伱当作家母对待,这些事情,算不上什么辛苦!”


    朝着马车内的徐庶母亲回应了一句,郭嘉倒是没有丝毫放在心上。


    “元直最近也没有消息,不知道他!”


    说起徐庶,马车内的徐母神色不由得有些哀伤。


    自家儿子杀了人奔逃,如今却连个消息都没有。


    这几年若非郭嘉照应,恐怕她一个妇人,很难在这乱世之中生存下去。


    “伯母尽管放心,元直那小子聪慧,自身必然是无恙的!”


    郭嘉劝慰了一句,嘴角却忍不住往下拉了拉。


    该死的徐庶,杀了人就跑,这些年消息更是少的可怜。


    如今天下的格局已经变幻,以他对于徐庶的了解,那家伙必然是一点事都没有的。


    开始说了帮对方照顾老母三年。


    如今三年已过,徐庶却没有丝毫消息。


    这眼看着三年又三年,郭嘉都快要麻了。


    本来他自己一个人,倒也没多大压力,凭借着自家的家底多少还是能应付一些的。


    然而近几年,天灾人祸不断,各地的粮食都开始欠收。


    连带着他,似乎都有点过不下去了。


    更何况,这两年不知道什么情况,这冬季的天气,简直一天比一天要冷。


    原本郭嘉还想着再等等的。


    但谁让他前些天在颍川听到了消息。


    说那什么戏奉义,竟然搞出了地暖那种东西,可以在寒冬之时,如同暖日一般。


    这可让郭嘉眼馋坏了。


    再加上前些时日,戏志才那家伙来信邀请他来许昌。


    思前想后。


    郭嘉便做出了决定。


    这寒冬,真的难熬。


    他虽然年轻,但身子骨说不上太好,冷,他也是有些受不了的。


    更何况,还有个徐庶的母亲。


    想了想,郭嘉还是找了辆马车,直接便带着徐庶母亲过来投靠他的好友来了。


    新建的许昌城是对照着曾经的雒阳旧都建造的。


    整个城池从外面看还是有几分当初雒阳城的气势的。


    前些时日,朝廷发布招贤令,如今往来许昌的士子倒是不在少数。


    整个许昌的大街上人来人往。


    六行的车道,被划分了开来,车辆分左右行走。


    郭嘉已经从斜靠的姿势正了起来,眼神上下的打量着许昌左右的一切。


    或许是年关刚过,即便是有几分冷意,但街上的气氛却极为热闹。


    耳边商旅的招呼声不绝。


    郭嘉眯着眼。


    没想到短短几年,整个曹营的变化,已经如此的明显。


    他一开始投奔袁绍,自然也是想着在如今的时代作出一翻事业的,只是在看清了袁绍的本性之后。


    郭嘉才消解了心中的打算,当初在兖州之时,戏志才等人的邀请他没有答应。


    而几年的时间,整个曹营确实都在按部就班的前进着。


    比他设想的还要好一些。


    看现在这情况,整个大汉天下,能在这乱世中定鼎的诸侯,恐怕曹营必然是要占其一了。


    从边上的路人口中得知了戏府的方位之后,郭嘉架着马很快便抵达了戏府。


    ……


    另一边,戏煜才刚刚抵达衙署,便有人通知家里有人拜访。


    “想来,是郭奉孝来了!”


    郭嘉来得事情,另一边的戏志才同样收到了消息。


    这功夫,戏志才有些兴奋,直接起身朝着一众人告退了一声,连忙便打算往回赶。


    戏煜顿了一下。


    他此番来衙署,本打算是看看招贤令招收的士子的情况,挑选一下看看有没有能任职学校老师的人。


    眼下听到郭嘉竟然来了。


    戏煜忍不住便朝着戏志才看了一眼,此刻的戏志才同时朝着戏煜看了一眼。


    戏煜心中明了。


    自家这个兄长,平日里虽然没有太过表现,但对方还是极为关心他这个弟弟的。


    如今学校新建。


    郭嘉在这个时候前来,这其中,戏志才起到的作用便然是极为明显的。


    得之郭嘉前来,戏煜倒也没有急着去查看招贤令上的情况,转过头便打算一起和戏志才返回宅院。


    “奉孝来了!”


    正堂内的荀彧也有些意外,这些年他没少劝说郭嘉前来曹营,但后者一直未曾答应。


    没曾想,眼下竟然来许昌了。


    “志才,等我处理完今日的政务,稍后便去戏府拜访!”


    荀彧朝着戏家两兄弟说了一句,倒也没急着跟着一起去见郭嘉。


    如今郭嘉前来,毕竟第一时间找的是戏志才,他们之间必然是有事相商。


    荀彧是明白人,他心里自然清楚,说起来,自家那个族侄也快到了。


    如今的许昌,倒是比之前更为热闹了。


    ……


    离开衙署之后,戏志才和戏煜并肩而行。


    “大兄,奉孝那家伙前来,是你邀请的吧!”


    朝着戏志才看了一眼,戏煜随口笑着问了一句。


    按照郭嘉的性子,这家伙放在如今的情况下,多少是不会选择来曹营的。


    若非是戏志才邀请,眼下必然不会出现。


    “没错!”


    戏志才点了点头:“年前我便和奉孝通信许久,你我也知道那家伙明明有一腔才华,如今却没有丝毫要表现的意思。”


    “无外乎恃才傲物,放浪不羁罢了!”


    这事情说起来简单,以郭嘉这种人的性子。


    要出场,也得是在有危难之时才会选择出场,然而眼下的曹营蒸蒸日上。


    少一个郭嘉,多一个郭嘉,影响着实不大。


    正如同,当初郭嘉投奔袁绍一般。


    四世三公的袁绍,前往投奔的谋士实在是太多了,以郭嘉的地位,实在是很难出现在袁绍的面前。


    更何况,袁绍这这家伙还是一个极为看重名声的人。


    说到底,就是重视世家士族,郭氏一族有了郭图,这郭嘉自然就很难入对方的眼。


    纵使身上有一身的才华,也没有能施展的地方。


    而现在的曹营,说起来情况也差不多。


    如今曹操麾下的谋士也是不少。


    但唯一的区别是,曹操看人不计较是否是寒门,曹操比较看重的是能力。


    按照原本的历程的话。


    戏志才在去年的时候,已经因为身体上的原因病逝了,没有了戏志才这个在曹营中的大梁。


    荀彧才主动向曹操推荐了郭嘉。


    而现在,戏志才身体并没有丝毫问题,更是已经成为了曹营重中之重的人物。


    身居中书令之职,荀彧不会像原本的历程一样邀请郭嘉。


    “辛苦大兄了!”


    戏煜清楚,戏志才邀请郭嘉前来,几乎就是明摆着帮着他戏煜找帮手来了。


    毕竟,郭嘉过来的事情,连他都不知晓。


    更何况是曹操呢!


    “你我乃是亲兄弟,既然是你的事,为兄怎么能不考虑呢!”


    “戏家之门楣,全赖你我支撑!”


    “再者说,如今你的名号,可比为兄的要响亮的多了!”


    戏志才忍不住感慨。


    他为何要选择曹操,一则无外乎可以施展自己一身的才学。


    另一方面,自然是想要重振门楣。


    戏家自没落之后,戏志才一心想着的便是让自家重新光耀起来。


    而如今的戏家,虽然只有他和戏煜两人,但其已然不比那些世家豪门差到哪里了。


    “说起奉孝那家伙,我猜想,这家伙早就按捺不住了!”


    “如今冬日寒彻骨,就那家伙的身子,你我在清楚不过了,那家伙哪里能抗的住,更何况,他还帮着徐庶照顾对方老母呢!”


    “那家伙听说前些时日和我通信之时,字里行间都在询问你那地暖的事情!”


    两人一路打着趣,不多时已然重新回到了戏家。


    戏志才两人一路越过廊庭,等到了戏家正堂的时候,抬眼便看到一道身影横卧在戏家的正堂之上。


    “这家伙,还真是一点都不将自己当外人啊!”


    看这面前的情况,戏志才嘴角忍不住往上翘了翘。


    戏煜能看到自家兄长那眉间跃动而出的喜悦。


    说起和郭嘉的关系,戏志才和郭嘉两人之间比他还要亲近一些。


    他俩宛如一个葫芦,从中间劈开,一人一瓢,一个从东瓢到西,一个从南瓢到北。


    ……


    这功夫,听到正堂外有动静。


    横卧在堂内的郭嘉身子动了动,直接给戏家两兄弟留了一个后背。


    就像是熟睡一般。


    戏志才摇着头笑了笑,紧跟着两三步便走上去,抬脚便朝着郭嘉的后臀踹了一脚。


    “嘶!”


    “好一个戏志才,就是这般对待来客的!”


    挨了一脚的郭嘉翻身而起,整双眼睛死死的盯着戏志才,整张脸龇牙咧嘴,丝毫没有文士的风度。


    戏志才倒也没有跟对方客气。


    一屁股直接坐在正堂地面之上,咧着嘴便跟着笑。


    “呵,哪有客人横卧在主家正堂,把自己当做物件挡人路?”


    两人相互怼了两句,倒也跟着便恢复了正色。


    戏煜盘坐在另一边,朝着郭嘉打量了一眼。


    对方还是和当初没有多少区别,只是相比几年前,颔下的胡须多了几丝。


    “伯母如何了?”


    正色之后,戏志才率先朝着郭嘉问了一句。


    后者咧着嘴轻笑了一声:“如今正在后堂呢!”


    “说起来,奉义造的这地暖还真是有些神奇啊!”


    郭嘉身手摸了摸稍显温热的地面,就像是有些爱不释手一般。


    “早知道有如此暖和的事物,我该是早点来的!”


    这话虽是这般说,但戏煜和戏志才两人却没有丝毫在意。


    “日后,有何打算?”


    戏志才朝着郭嘉问了一句。


    若是对方有投效曹营的打算的话,他自然会帮着郭嘉在曹操面前举荐。


    有他举荐的话,有些事情自然会更为简单一些。


    听到戏志才这般说,郭嘉跟着便摇了摇头。


    “不不不!”


    “我放眼如今天下,如今的曹营崛起之势已然不可阻挡,有没有我影响并不大!”


    “而纵观天下诸侯,河北袁绍,有谋无断,此人凭借底蕴,或能成一路诸侯,但成大事,难也!”


    “淮南袁术,急功近利,不足为虑,料想不久,便会引火自焚。”


    “荆州刘表,守成有余,进取不足!”


    “而那新冒出来的江东孙策,倒是有点意思,不过,其人终究只是缺些气势,未来如何,犹未可知!”


    “至于并州吕布,丧家之犬,益州刘璋,一潭死水,如瓮中之鳖!”


    “这天下格局,已如此清晰,我料想你兄弟二人自然也看的清楚!”


    郭嘉笑了笑,张嘴打了个哈欠,对于他来说,还是更喜欢有些难度的事。


    如这般乘着风口,倒是让其少了太多的兴趣。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