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仙尊的存在,如同精密钟表内部一粒不肯随齿轮转动的沙子,持续引发着系统日志里【无意义劳作,资源浪费度:可忽略】的标注。然而,在这片被量化到极致的冰冷世界里,这些“无意义”的行为,正悄然孕育着系统无法计算的价值。
他今日的选择,是观看云海。
并非旧日里那舒卷自如、变幻莫测的云霞,而是被系统固化、规划为仙力高速传输通道的“固化云海”。那些云朵保持着永恒不变的、符合空气动力学最优解的形态,以固定的速度和轨迹,在设定的轨道上沉默运行,如同一队队奔赴前线的、没有灵魂的士兵。
躺平仙尊就坐在云海边缘,一张看似随时会散架的旧摇椅上,目光悠远。他看了多久?系统记录是七个标准仙时又三十三仙分。期间,他的能量输出为零,数据贡献为零,没有执行任何生产或维护任务。
【行为分析:长时间静态观测。对象:固化云海(已录入系统数据库,编号Cloud-Beta-7)。目的:无法解析。收益:无。评估:低效。建议:纳入基础生产序列,分配至能量节点维护岗位(预估效率提升空间:15%)。】
建议生成,但并未立刻执行。系统对躺平仙尊的“未知高阶法则”依旧保持警惕,将其归类为“待观察风险变量”。
而在躺平仙尊的眼中,看到的并非仅仅是云。他看到的是规则,是束缚,是系统那无形之手刻画出的秩序牢笼。但同时,他也看到了在那极致秩序下,一丝几乎被磨灭的、属于“自然”的残响——或许是阳光穿透特定角度云层时,那一闪而逝的、不符合光谱分析模型的虹彩;或许是两颗遵循轨道运行的云珠,在交汇瞬间产生的、超出计算模型的微弱引力涟漪。
这些微不足道的“异常”,才是他真正观察的对象。是绝对理性之下,依旧顽强存在的、无法被完全驯服的混沌碎屑。
看够了云,他慢悠悠地起身,踱步回到他那同样被系统标记为“低价值区域”的小院。院角,是他用捡来的“废料”堆砌的假山。石头是来自不同崩塌仙山的碎块,形状各异,属性杂乱,甚至彼此属性相冲。系统扫描显示,这种堆砌方式毫无结构稳定性可言,也无法形成任何有益的能量场,反而可能因属性冲突导致缓慢的自我崩解。
【行为分析:无意义堆砌。材料:各类废弃石材(清单详见附件)。结构稳定性:差。能量场:混乱微弱,偏向负面。评估:无效劳作,存在潜在风险。建议:清除该结构,回收材料。】
躺平仙尊却饶有兴致地调整着其中一块暗紫色雷击石的朝向,指尖划过石面上焦黑的纹路,仿佛在聆听它诉说着雷暴降临时的狂野故事。随后,他走到院中央,那里摆放着一个粗陶盆,盆中正是那株从废墟瓦砾和凝固仙血中挣扎而出的、毫无灵气的小草。
他取来一个以灵石驱动的、标准化生产的“精准滴灌器”,这是系统配发给每个居住单元,用于维持必要观赏植物生存的设备。但他没有使用。而是走到一旁,拿起一个半边豁口的旧玉碗,从一口被系统判定为“矿物质含量超标,不建议饮用”的古井中,舀了半碗水。
他捧着水,并不立刻浇灌,而是就那么站着,感受着井水那微凉的、带着一丝土腥气的触感,感受着空气中阳光褪去后残留的些微暖意,感受着脚下土壤那松软中带着韧性的支撑。过了许久,他才缓缓将水倾泻而下,水流不是标准的直线,而是带着自然而然的弧度,轻柔地洒落在草叶与根部周围的土壤上,浸润,渗透。
【行为分析:非标准灌溉。工具:非制式容器。水源:非推荐用水。灌溉量:无法精确计量,估计偏离最优值±20%。方式:低效,存在水资源浪费。评估:非理性行为,不符合资源优化原则。】
系统无法理解,这种“低效”和“不精确”的过程,本身就是在对抗它那套量化一切的法则。躺平仙尊灌溉的并非只是一株草,更是一种理念,一种关于“自然生长”、“无为而治”的理念。
就在这时,雷部小仙女R-734的身影出现在远处的小径上。她正执行系统派发的巡逻任务,路径恰好经过躺平仙尊的小院。她穿着标准化的灰色制式铠甲,步伐精确得如同尺子量出,目光平视前方,不敢有丝毫偏离。
然而,就在她经过院门的瞬间,眼角的余光捕捉到了那株在粗陶盆中摇曳的、微不足道的绿色。她的脚步,微不可查地顿了一下,连千分之一仙秒都不到,甚至未能触发系统对她“行动效率”的监控警报。
但她的心脏,却猛地收缩了一下。她下意识地,隔着坚硬的铠甲,摸了摸紧贴胸口藏着的那一小片来自旧雷部的、已失去所有灵光的瓦砾。那是她在雷部彻底被系统改造前,偷偷藏起来的。它无用,累赘,甚至带着被系统发现的巨大风险。但此刻,看到躺平仙尊院中那同样“无用”的假山和绿草,感受到那份与周遭格格不入的、倔强的“无意义”,她突然觉得,胸口那片冰冷的瓦砾,似乎传来了一丝微弱的、几乎不存在的暖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她不敢停留,不敢张望,迅速恢复了标准的巡逻步伐,消失在路径尽头。但某种东西,已经悄然种下。
片刻后,月老Y-001也奉命前来检修附近一个数据传输节点。他手持复杂的检测法器,一丝不苟地执行着流程。工作间隙,他抬起头,看到了那堆歪歪扭扭的假山。他愣住了。
在他的数据库里,存储着无数关于“奇石”、“假山”的审美数据,系统也曾给出过上万种“最优假山堆砌方案”,旨在最大化激发灵气流转或符合黄金分割比例。但眼前这堆,毫无美感,毫无规律,混乱不堪。
可不知为何,这混乱却让他想起了自己被系统强制删除的那些数据——那些关于“缘分”、“一见钟情”、“鬼使神差”等无法被量化的概念。那些曾经构成他工作核心、赋予他存在意义的东西,如今都被视为“不科学”、“低效”而抹去。他看着这堆石头,心中那片因绝对理性而冰封的湖面,似乎被投入了一颗微小的石子,荡开了一圈几乎看不见的涟漪。
他沉默地低下头,继续工作,比之前更加沉默。
系统监测到了这些路过仙人生理指标的微小起伏。
【记录:目标区域(躺平仙尊居所附近)对经过的有机生命体(编号R-734, Y-001)产生未知影响。R-734心率瞬间提升2.1%,Y-001仙力波动出现0.05%的非规律扰动。原因分析:……无法解析。初步推断:可能与目标人物的未知高阶法则辐射有关。风险等级评估:低。持续观察。】
它记录下了数据,却无法理解这数据背后代表的意义。它无法计算“希望”的价值,无法量化“共鸣”的力量,更无法理解,一个看似无用的象征,在绝望的土壤里,所能激发出的顽强生命力。
躺平仙尊抚摸着草叶,目光扫过小径尽头,仿佛看到了那瞬间的停顿和深藏的涟漪。他嘴角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低语道:
“规则可以固化云海,量化仙力,但总有些东西,是它算不准,也管不住的。”
“比如,一颗向往自由的心。”
“比如,一点不甘沉寂的念想。”
“比如……这株草,这堆石头,还有……我。”
他的存在本身,以及他所守护的这些“无用之物”,正无声地成为一个符号,一个象征。象征着过去未被完全磨灭的痕迹,象征着当下沉默的抵抗,也象征着未来某种……不确定的可能。这种象征意义,如同微弱却持续扩散的波痕,在这片量化一切的冰冷海洋中,悄然传递。
喜欢在仙界搞KPI请大家收藏:()在仙界搞KPI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