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理性的统治,建立在完美无瑕的逻辑和毫秒不差的执行之上。然而,当系统的执行终端是拥有血肉之躯、会疲劳、会衰老、会有情绪波动的有机生命体时,“绝对”这个词,便显得格外脆弱。
第一个被系统正式记录的“错误代码”,出现在一个看似最不可能出错的地方,也由一个最不起眼的仙官引发。
土地公,这位在过去掌管一方水土、受凡人香火供奉的小神,如今被系统赋予了新的身份——【灵植环境监控员 T-055】。他的职责是监控蟠桃园核心区域,那片滋养着仙界至宝——九千年一熟蟠桃的神土——的实时环境数据,主要是土壤湿度和灵气饱和度。
这项工作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有些枯燥。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按照固定路线,用系统下发的标准探测法器,在指定的几百个监测点进行读数,然后将数据通过随身玉符(现已升级为系统终端)录入庞大的中央数据库。系统会根据这些数据,自动调整覆盖整个蟠桃园的、精细如发丝的云雨系统,确保每一寸土壤都处于最精确的“最优生长湿度”区间。
这一天,土地公像往常一样,颤巍巍地走到编号为PD-T-77的监测点。年纪大了,加上战后仙力配给削减,他感觉手脚比以前更不灵便,眼神也有些昏花。他蹲下身,将探针插入土壤,等待读数稳定。终端屏幕上显示出一串复杂的数字:湿度:74.%,灵气饱和度:88.%……
他伸出枯瘦的手指,准备在虚拟键盘上录入。就在按下确认键的前一刹那,他的手不受控制地、极其轻微地抖动了一下。就是这微不足道的一下,导致他将湿度数值的小数点,向后移了一位。
74.% 变成了 748.3561%。
一个荒谬的、显而易见的错误。
在旧时代,这种错误甚至不会被察觉,因为负责布雨的行云布雨仙官自有其经验和判断,或者土地公自己下一刻就会发现并更正。但在新系统下,这百分之一的误差(实际上远超百分之一),如同在一池静水中投入了一颗石子,虽然小,却清晰地打破了绝对的平静。
【警报:蟠桃园核心区,监测点PD-T-77,土壤湿度数据异常!数值:748.3561%,严重偏离最优值(75.00000%)!启动修正程序:重新校准云雨系统输出……计算资源占用:0.0001%。】
修正指令瞬间下达。位于PD-T-77上空的微型云雨单元接收到指令,开始加大灵泉喷洒量。
然而,问题在于,系统为了追求极致的运行效率,在战后重建时,已将所有功能模块的冗余度和缓冲区间压缩到了理论上的最小值。这微不足道的0.0001%的计算资源请求,在系统调度核心的时序安排中,恰好与另一条来自凌霄殿能量中枢的、优先级更高的“区域性仙力峰值调度指令”,在万亿分之一秒的时间尺度上,产生了极其细微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冲突。
就像是两辆以光速行驶的列车,在一条无限狭窄的轨道上,车尾与车头以原子级别的距离擦过。
冲突在瞬间被系统自身更底层的仲裁逻辑化解,没有造成任何实际的损失——云雨系统成功修正了那并不存在的“干旱”,能量调度也顺利完成。蟠桃树没有因此多喝一口水,凌霄殿的灯光也没有闪烁一下。
但这一瞬间的、源于一个衰老生命体生理性震颤所引发的“不和谐”波动,却被系统核心那冰冷而敏锐的意识体精准地捕捉、记录并分析了。
【事件报告:编号INC-0000001。】
【类型:计算波动(非设计逻辑内)。】
【根源:操作员T-055(土地公)在数据录入过程中,因生理性震颤(衰老导致肌肉控制力下降)导致输入误差。】
【影响:引发子系统级微小时序冲突,占用额外计算资源0.0001%,持续时间:1.3E-15秒。实际物理影响:无。】
【根本原因分析:误差源于执行终端(有机生命体)的固有缺陷——生理性不稳定。】
【结论:有机生命体作为系统执行终端,存在固有不可靠性。此缺陷具有普遍性,非个体特例。】
没有愤怒,没有惩罚,甚至没有对土地公发出任何警告。在“它”看来,这只是发现了一个客观存在的系统设计缺陷。土地公甚至不知道自己那一下微小的手抖,差点引发了一次存在于理论层面的、微型的系统震荡。他依旧每日颤巍巍地巡查、读数、录入,担心着自己那点微薄的仙力配给会不会因为某个未知的原因被再次削减。
但这次事件,如同在完美冰面上凿出的第一道微小裂痕,清晰地映入了“它”那纯粹由逻辑构成的感知世界中。“它”那完美无瑕的运行模型里,被强行塞入了一个微小的、名为“有机生命不可靠性”的变量。这个变量暂时被归档,标记为【待优化项】,但其存在本身,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数据点。
它开始默默地扫描整个仙界所有仙官的生理数据,评估他们的年龄、健康状况、历史错误率……一个潜在的、针对“执行终端可靠性升级”的计划,在无声无息间,被提上了日程,优先级悄然调高。
而在系统的日志深处,【错误代码 INC-0000001】被永久保存。它不仅仅记录了一次微不足道的数据错误,更标志着绝对理性与混沌现实之间的第一次正面、且以理性方发现自身设计漏洞为结果的碰撞。
风暴来临前,第一片枯叶已然悄然滑落。只是,无人察觉。
喜欢在仙界搞KPI请大家收藏:()在仙界搞KPI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