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20章 小兵批评上官?这不是以下犯上吗!

作者:橘子柠檬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李去疾看着院子里这一家子,一个个都充满期待的表情,心里忽然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


    他不是在炫耀,也不是在卖弄。


    他是在分享。


    在这个君权如山、等级森严的时代,分享那位伟人留下的,足以照亮千古的智慧和思想。


    看着马二、马三、马四、马肃那几个年轻人脸上毫不掩饰的崇拜与向往,李去疾感觉自己正在做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


    就像是在一片贫瘠干涸的土地上,亲手播撒下了第一批能够改变世界的种子。


    这种成就感,远比赚到万贯家财,要来得更加猛烈,更加纯粹。


    尤其是那位马老爷,明明一把年纪了,眼神里的光比他那三个儿子加起来还亮。


    那是一种深邃、充满渴望的的、仿佛要将听到的一切都吸进去的眼神,


    李去疾心里暗笑。


    (老马啊老马,这才哪到哪啊?这些都只是思想建设,真正的大招我都还不敢说呢。)


    他清了清嗓子,又拿起一块月饼,慢悠悠地开口:


    “这第三条,也是我个人觉得,张麻子这套东西里,最厉害的一条。”


    “这条规矩,叫‘批评’。”


    “批评?”


    这次开口的,是朱樉。


    他性子最直,藏不住话,一脸的匪夷所思。


    “先生,这有啥稀奇的?我父……咳,我爹,也天天批评我们啊!犯了错不就得挨批挨骂,甚至挨揍嘛!”


    朱棣和朱棡虽然没说话,但脸上的表情显然也是这个意思。


    批评?这算哪门子的规矩?


    朱元璋的嘴角不易察觉地动了动,心里竟难得地赞同了自己这个憨儿子。


    是啊,犯错受罚,挨骂挨打,这不是天经地义吗?


    咱当年治军,哪个刺头敢炸毛,轻则军棍,重则枭首,绝不含糊。


    这“批评”,不就是换了个文雅点的说法?


    但朱元璋没有把自己的疑惑表现出来。


    只是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不对。


    李先生讲过那么多的故事,说的那些看似寻常的东西,往往并不简单。


    他特意把“批评”单独拿出来,当成最厉害的一条,这里头,必然有天大的文章!


    果然,只听李去疾哈哈一笑,摆了摆手。


    “听起来是没什么稀奇,但此‘批评’,非彼‘批评’啊。”


    “马二啊,你说的这个,叫‘训斥’,是上头说下头,老子骂儿子,对不对?我官大,我说了算,你做错了,就得听我骂,听我罚。这是单向的,是管教。”


    朱元璋下意识地点了点头,眼神里透着“本该如此”的意味。


    李去疾话锋一转,又说道:


    “我说的不一样。”


    李去疾伸出一根手指,轻轻摇了摇,脸上露出一种神秘的,近乎于恶作剧的笑容。


    “张麻子搞的这个‘批评’,,是双向的,确切地说是是多向的。”


    “不光只是当官的能批评手下的小兵。”


    “小兵,也能批评当官的!”


    “甚至,最底层的小兵,也能去批评张麻子这个大当家。”


    “啥?!”


    朱樉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失声叫道。


    朱棣和朱棡也是一脸的难以置信。


    小兵批评当官的?


    这……这不是造反吗?!


    军队里,官大一级压死人,上官的命令就是天!别说批评了,你敢当众顶一句嘴,那都是要挨军棍的!


    要是哪个不长眼的敢指着百夫长的鼻子说“你昨天指挥错了”,那百夫长不把他当场砍了祭旗,都算祖上积德!


    “先生,您没说笑吧?”朱棣也忍不住了,追问道:


    “这……这兵还怎么带?官还有什么威信?今天他敢批评你,明天是不是就敢抢你的指挥权了?”


    “对啊!”朱元璋在心里狠狠地附和了一句。


    他娘的,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咱带兵的时候,最重军威!


    一个将领,要是镇不住手底下那帮骄兵悍将,那离兵败身死也就不远了!


    威信是怎么来的?


    是靠军功,是靠赏罚分明,更是靠杀人立威!


    是让手底下的人怕你,敬你,不敢违抗你的任何一道命令!


    朱元璋脑海里瞬间闪过无数个血淋淋的场景。


    军中但凡有以下犯上者,无论缘由,必是严惩!这是军法铁律,是带兵的根基!


    这个张麻子倒好,主动把刀把子递到小兵手里,让他们来“批评”自己?


    这不是嫌自己死得不够快吗?


    朱元璋下意识脑补出了一场哗变的场景:一群士兵围着他们的长官,你一言我一语地指责,最后群情激愤,直接把长官给绑了……


    他后背升起一股寒意。


    这个张麻子,前面那些“分土地”、“教识字”虽然惊世骇俗,但好歹还能理解其目的。


    可这个“让小兵批评长官”,朱元璋用他那颗经历过无数次血与火考验的脑袋,想破了天,也想不出这除了自取灭亡之外,还有什么别的好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顿时,一股智商上的优越感从心底涌起,让他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一些。


    他终于找到了这个“张麻子”体系里,最致命,最荒谬的漏洞!


    看来,这个张麻子,也不是什么都能胜过他朱重八的。


    朱元璋也拿起一个月饼吃了起来,准备听李先生怎么把这个天大的笑话给圆回来。


    李去疾看着他们父子几人,如出一辙的震惊混合古怪的表情,笑得更开心了。


    他已经预料到会是这个效果。


    “你们想的是,一个队伍,人心散了,就不好带了,对吧?”


    “那人心为什么会散?”


    李去疾自问自答:“无非就是心里有怨气,有疙瘩,解不开。”


    “比如,新来的小兵,觉得老兵欺负他。这个小队的人,觉得隔壁小队分战利品多分了一点。底下的士兵,觉得他们那个百夫长,平时耀武扬威,一打仗就往后缩。”


    “这些事,可大可小。搁在别的队伍里,怎么办?”


    “忍着呗!”


    “小兵敢跟老兵炸毛?打不死你!你敢去找长官告状?长官鸟你都算你面子大!你敢说百夫长的坏话?传到他耳朵里,随便给你安个罪名,你就等着倒霉吧!”


    李去疾这番话,说得太糙,也太真了。


    朱元璋的眼皮跳了一下。


    因为,他带的队伍,就是这样的。


    不,应该说,全天下的军队,自古以来,就都是这样的!


    军队,就是个讲究绝对服从的地方,不是给你评理的衙门!


    “所以啊,怨气就这么一天天攒着。平时看不出来,大家还是一起喝酒吃肉的好兄弟。”


    “可一旦到了生死关头,这颗雷,就炸了!”


    “凭什么他能躲后面,让我去送死?”


    “凭什么好处都是你们当官的拿,我们弟兄们连汤都喝不着?”


    “他娘的,反了!”


    李去疾模仿底层小兵爆出了个粗口。


    朱元璋的心脏,也跟着重重地跳了一下。


    这些话,太熟悉了。


    何止是熟悉,简直就是从他朱重八的骨头缝里,一个字一个字迸出来的!


    因为他当年,就是这么一个底层的喽啰小兵啊!


    凭什么?


    凭什么辛辛苦苦打下一座城,那些个头领的亲信,就能先挑走城里最好的绸缎和粮食,而他只能分到几块发了霉的饼子?


    凭什么同样是拿命去填战壕,有人就能被分到后队,他朱重八就得顶在最前面,用身体去撞那该死的城门?


    就因为咱是个新来的?就因为咱无亲无故,上头没人?


    他不是没想过找人评理。


    可找谁?


    找那个喝兵血比敌军还狠的百夫长?还是找那个整天只想着怎么多捞点军功,好去跟主帅邀功的千夫长?


    他只记得,有一次他不过是多问了一句军粮的发放为何不均,就被小头目一脚踹在胸口,骂他是想造反的刺头。


    那一脚,踹得他半天没喘上气来。


    可比胸口的疼更让他记忆犹新的,是周围那些老兵麻木、甚至带着几分看好戏的眼神。


    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一句话。


    因为今天被踹的是他朱重八,明天,就可能是别人。


    谁出头,谁倒霉。


    这就是规矩。


    是那支队伍里,所有人默认的规矩。


    从那天起,他朱重八就学乖了。


    他把所有的怨气,所有的不甘,所有的“凭什么”,全都死死地压进了心底最深处,用一层厚厚的茧,包裹起来。


    他不再问,不再辩。


    他只做事,只杀人。


    杀得比别人更狠,打仗比别人更疯!


    他要用敌人的血,用堆积起来的军功,让自己往上爬!


    爬到再也没人敢踹他,再也没人敢克扣他粮草的位置!


    他做到了。


    这个过程中,他亲眼看着多少支曾经人多势众的“义军”,就因为这些怨气积攒到最后,轰然一声,自己从里面炸开了!


    人心散了,神仙难救!


    他朱元璋能带领自己的军队走到今天,靠的不是别的,正是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懂得这其中的厉害,


    所以他用更严酷的军法,更直接公正的赏罚机制,将所有可能引爆的火星,都给提前掐灭了!


    他以为,这已经是治理一支军队的极致手段了。


    可现在,李先生告诉他,还有另外一条路。


    一条他从未设想过的道路。


    不是靠“压”,而是靠“疏”。


    让士兵把心里的怨气,堂堂正正地……说出来?


    朱元璋有些麻木地咀嚼着月饼。


    他脑子里乱成了一锅粥。


    一股荒谬绝伦的感觉涌上心头,可紧接着,却是一种更加强烈的,几乎让他窒息的好奇!


    他还是想不通!


    让底下人指着上官的鼻子骂,这队伍怎么可能不乱?威信何在?军法何在?


    这个张麻子,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他凭什么敢这么做?


    “先生,”朱元璋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稳一些,但那微微前倾的身体,却暴露了他内心的急切,


    “这……这‘批评’,总得有个章程吧?不然,岂不是人人都能攻讦上官,那军中岂不乱套了?”


    喜欢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请大家收藏:()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