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18章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作者:橘子柠檬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为了……报仇!和……守护家园!”


    朱元璋的呼吸,停滞了一会儿。


    得民心者……得天下!


    这句话,他朱元璋懂!


    当初有了自己的势力,脱离红巾军主力、开始独立经营江南时,他就十分重视笼络民心。


    首先是严肃军纪,


    他和几个手下故意导演一出戏,


    斥责大将徐达纵容部下,要军法处置,


    然后李善长等人求情,让徐达戴罪立功,并立下军令状:攻克城池后,不烧不杀不抢。


    军队的士兵们受到威慑,入城后秋毫无犯,民心大悦。


    然后就是惠农重农,


    对于元朝的宗室、官员,以及依附于敌对军阀的豪强地主,自己的军队在攻占其地盘后,会直接进行抄没家产,将其土地收为官田。


    这部分田地,会派分给流民或没有土地的百姓屯田,


    那些活不下去的百姓有了活路,对他感恩戴德。


    朱元璋一直觉得,自己当初已经做到了极致!


    可直到今天,直到他听到先生讲的这个“张麻子”的故事,他才发现,自己似乎做得还不够。


    “张麻子”居然直接把土地分给老百姓!


    甚至,为了保护老百姓,自己去拼命!


    这才叫真正的“得民心”!


    这不是收买!


    这不是拉拢!


    这是……信仰!


    是把一群散沙一样的百姓,拧成一股绳,锻造成一支有灵魂,有信仰,战无不胜的钢铁之师!


    他想起了自己当年,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可那些人,有多少是真正为了推翻元廷的?大部分,不就是为了混口饭吃吗?


    顺风仗,一个个嗷嗷叫。


    一旦打了败仗,散得比谁都快。


    可张麻子的这支队伍……


    他们会败吗?


    他们会散吗?


    也许会败,但绝不会散!


    因为他们的身后,就是他们的家!他们的土地!他们的亲人!


    他们退无可退!


    朱元璋的身体,控制不住地开始微微颤抖。


    不是因为恐惧。


    那而是一种……极致的兴奋!


    一种棋逢对手,见到无上大道的兴奋!


    这个“张麻子”……有帝王之姿啊!


    不知道这之后,“张麻子”还会进行什么政策?还有没有其他“屠龙术”?他最后有没有登基称帝?


    他敢使用那样的“屠龙术”,那之后,肯定有让自己不受反噬的方法!李先生快继续讲下去啊!


    而李去疾讲到兴头上,完全没注意到老马同志的异常,他继续说道:


    “当然了,光靠一腔热血是不够的,队伍大了,人心就杂了,管理起来就难了。所以啊,这个张麻子,又给他这支亦兵亦匪的队伍,立下了更详细的规矩。”


    (来了!)


    朱元璋的耳朵,瞬间竖了起来!


    他知道,又是非常重要的东西要来了!


    只听李去疾掰着手指头,用一种极其平常的语气,像是背诵课文一样说道:


    “大的规矩有三条,叫‘三大纪律’。”


    “一,一切行动听指挥。”


    “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三,一切缴获要归公。”


    “还有八条小的注意事项,叫‘八项注意’。”


    “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


    李去疾说完,摊了摊手,笑着总结道:


    “怎么样?听起来是不是挺简单的?就跟村里的村规民约差不多。”


    朱元璋端着茶杯的手,僵在了半空中。


    他脑子里刚刚还在翻江倒海,幻想着一套惊天纬地、足以颠覆乾坤的屠龙秘法,结果……就这?


    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借东西要还?


    这算什么规矩?


    这不就是教人怎么做个好人吗?


    他朱元璋当年带兵,哪个兵痞子敢不听指挥?


    直接就砍了!


    不拿百姓东西?他也是这么要求的,可底下人饿疯了的时候,谁管得了?


    还不是要靠杀几个人来立威?


    至于后面那些……说话和气,买卖公平,不打人骂人……


    这他娘的是在带兵打仗,还是在办私塾教书?


    一股巨大的失落感,瞬间冲垮了朱元璋刚刚提起来的万丈豪情。


    他原以为自己即将窥见一条通天大道,却发现李先生指了指脚下的一条乡间土路。


    他心里的火热迅速冷却,甚至觉得有些荒唐。


    这规矩确实好,好得没话说。可怎么保证手底下那帮杀才们愿意遵守?


    他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太清楚这其中的难处了。


    就算是现在,他皇城脚下的禁军里,也照样有兵痞子喝醉了酒闹事!


    朱元璋正在思考如何组织好语言,用一种不经意的方式把自己的疑问提出来。


    旁边的朱棣已经憋不住了。


    他那张年轻气盛的脸上写满了困惑,直接就问了出来:


    “李先生,这规矩是好,可……怎么让手下人听话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是他们犯了错就有什么处罚吗?”


    他自然还没有带过兵,但读了很多兵书,知道军令如山倒。


    可那都是靠军法,靠杀头,靠鞭子。


    像“说话和气”这种事,怎么管?难道谁骂了句脏话,也要拉出去砍了?那一天得砍多少人?


    朱樉和朱棡也投来了赞同的目光,显然,他们也有着同样的困惑。


    朱元璋端着茶杯,看似没怎么在意,耳朵却竖得比谁都高。


    是啊,怎么管?


    这才是问题的根子!


    “哈哈哈,马四你问到点子上了。”李去疾赞许地看了朱棣一眼。


    他拍了拍手上月饼渣,慢悠悠地说道:


    “如果犯了错,当然会进行处罚。”


    “但光靠罚,那是下下策。想让别人心甘情愿地听你的,得从根上想办法。这个张麻子,想了很多的办法。”


    “我给你们随便说几条。”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条:一视同仁。”


    “这张麻子,从来不搞特殊。”


    “队伍里所有人,从他这个大当家的,到手下各个头领,再到底下刚入伙的小喽啰,吃的饭,穿的衣,全都是同一个层次。”


    “士兵们吃糠咽菜,他也绝不碰一口干饭。”


    “缴获了财物,全部归公,他自己连一个铜板都不会私藏。”


    “甚至他要是能吃上一口肉,都要把肉先分给队伍的伤残老弱!”


    “你们想想,当老大的都跟自己过一样的苦日子,甚至拿自己东西补贴伤残,底下的人心里能不服气吗?谁还好意思搞特殊,去抢老百姓那点东西?”


    朱元璋的心,猛地一沉。


    他想起了自己吃过的山珍海味,想起了自己身上穿过的绫罗绸缎。


    别说现在当了皇帝,他朱元璋坐拥四海,享尽人间富贵。


    就是当初,他还是个领兵打仗的大帅时,就已经给自己搞特殊待遇了。


    虽说他可以确定自己非常节俭,可跟将士们比起来……


    他没说话,只是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口,茶水有些凉了,涩味更重。


    朱元璋忍不住在心里安慰自己。


    这张麻子,现在才刚开始起事,手底下能有几个人?几百?撑死了几千?


    人少,自然好管。跟个大家族一样,大锅吃饭,当然能一视同仁。


    咱当年要是只带几百个弟兄,别说同吃同住了,咱能把自个儿的干粮分给他们一半!


    可后来呢?


    手底下几万人,几十万人!


    几十万张嘴,嗷嗷待哺!咱要是还跟个大头兵一样吃糠咽菜,万一病倒了,谁来指挥?


    这几十万弟兄怎么办?


    到时候军心一乱,那就是兵败如山倒!


    他这个做主帅的,吃的穿的用的,那不光是为了自个儿舒坦,更是为了体面!是为了让手下人,让天下人看着,跟着咱朱重八,有奔头!


    当老大的要是跟要饭的吃一样,那还当个屁的老大!谁服你?


    这叫……这叫礼仪,叫规矩!


    对,就是规矩!


    朱元璋在心里狠狠地点了点头,找到了一个能说服自己的理由,心里那股再次被比下去的憋闷感,总算消散了些许。


    他就不信了!


    等这个张麻子队伍大了,打下一座县城,一座府城,当了什么大帅,总管。


    到时候手底下文臣武将一大堆,他还好意思跟个小兵一样睡大通铺?


    等他当了皇帝,难道还穿着草鞋上朝不成?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到时候,他就得住宫殿,就得有太监宫女伺候,就得穿龙袍!


    那不是他想不想的问题,是这个位置,逼得他必须这么做!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心气儿又顺了。


    就在这时,朱元璋听到李去疾又讲道:“第二,教手下人识字,教他们明理。”


    朱元璋又愣住了。


    他端着茶杯的手,缓缓放回了桌上,发出一声轻微的磕碰声。


    教手下人识字?明理?


    这是在干什么?


    朱元璋自己深知读书重要性的人。


    他坐稳定皇位后,就在大力兴办国子监,想把全天下的读书人都笼络到自己身边。


    因为他知道,治理天下,靠的是这些读书人,靠的是他们脑子里的学问和道理。


    可……那是指的文臣,是官!


    教手底下那帮扛刀子拼命的士兵学这些,有什么用?


    朱元璋的脑海里,瞬间浮现出自己当年带着的那帮弟兄。一个个都是泥腿子出身,大字不识一箩筐。咱跟他们讲道理?讲什么道理?


    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们连自己爹的名字都未必写得全!


    打仗,靠的是军令,是赏罚,是血性!


    一个兵,只要知道听号令,往前冲,砍下敌人脑袋有赏,这就够了!


    教他们识字?


    识了字,会读书,他们就会多想!


    喜欢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请大家收藏:()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