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13章 这第四子做的事情很复杂!

作者:橘子柠檬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刚刚还沉浸在“自己儿子要变混世魔王”的恐惧与悲愤中的朱元璋,被这一声吼,吼得脑瓜子嗡的一声,差点没当场跳过去给踹一脚。


    混账东西!


    没看到咱跟你娘都快愁死了吗?!


    你这么咋咋呼呼地直接问出来,是想干什么?


    是想让先生下不来台,还是想让咱全家都下不来台?!


    朱元璋的眼珠子瞬间瞪圆了,刚想呵斥这个冲动无脑的混账儿子,话到嘴边,却又硬生生咽了回去。


    因为,这个问题,也正是他最想问,却又最不敢问的。


    马皇后的心更是提到了嗓子眼,手里的月饼盘子都差点没拿稳。


    她又急又气,更多的却是心疼。


    她知道,自己这二儿子,性子最是刚直火爆,受不得半点委屈,也藏不住半点心事。


    先生这个“故事”,对他这种性格的人来说,简直就是最难忍的煎熬。


    李去疾也被朱樉这突如其来的一嗓子,也吼得愣了一下。


    不过,李去疾也没有太在意。


    前面几个月相处下来,他就知道这个马二经常咋咋呼呼的,有一种爱钻牛角尖的韧性。


    平时几兄弟里马二最嘴馋也最能吃,可要是遇到感兴趣的事情,要是不能刨根问底,那就算是山珍海味摆在面前也吃不下。


    这种坚韧的性格,李去疾并不讨厌。


    李去疾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咽下月饼,润了润嗓子,这才懒洋洋地开口:


    “就知道你小子会忍不住。”


    “故事嘛,就是个故事。”


    “再说了,那位皇帝啊,儿子多着呢!我想想……前前后后加起来,足足有二十六个儿子!”


    “二十六个儿子,良莠不齐,出几个不成器的败家子,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他这番话说得是云淡风轻,理所当然。


    可听在朱元璋和马皇后的耳朵里,却不啻于一声声天雷!


    二十六个儿子!


    先生连这个都知道?!


    朱元璋不由在心里盘算,现在自己算上夭折的还有那些在肚子里的,目前也就不到十个儿子,


    但他现在才四十几岁,算是年富力强,以前南征北战没太多时间造娃,现在当了皇帝,有了后宫,以后多生十几个娃也正常。


    可二十六个这个数……


    太具体了!


    具体到让他头皮发麻!


    李先生这哪里是在讲什么“故事”!


    先生他……他说的就是咱老朱!他说的就是咱大明的未来!


    一种名为“宿命”的冰冷寒意,顺着朱元璋的脊梁骨,疯狂向上蔓延。


    而李去疾,注意力都放在马二身上,完全没有察觉到旁边朱元璋已经快要宕机的情绪。


    他看着依旧梗着脖子两眼的马二,明白自己不说清楚,马二今晚别说吃月饼了,只怕连睡觉都睡不着了。


    李去疾做出一副努力回忆的模样,手指在空中点了点。


    “让我想想啊……”


    “要说故事里,名声比较糟糕,闹得动静比较大的嘛……”


    他的声音顿了顿。


    院子里,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朱樉的拳头攥得死死的,指甲深深地掐进了肉里。


    朱棡下意识地往后缩了缩,恨不得把自己缩进黑暗的影子里。


    朱棣的心脏,砰砰砰地,跳得像是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


    只听李去疾那不紧不慢的声音,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在了所有人的心上。


    “大概……是第二子、第三子……”


    “嗯……还有第十子吧。”


    话音,落下。


    朱樉和朱棡,脸上的表情,凝固了。


    那是一种无法用语言形容的表情。


    震惊、错愕、不信、恐惧……所有的情绪,在短短的一瞬间,全部涌上了他们的脸,然后又在下一瞬间,尽数褪去。


    只剩下一种颜色。


    惨白。


    毫无血色的,如同死人一般的惨白。


    朱樉,皇二子。


    朱棡,皇三子。


    两人只觉得大脑一片空白,所有的声音,所有的景象,都离他们远去了。


    耳边只剩下自己那如同擂鼓般的心跳,和血液冲刷血管的轰鸣。


    李去疾那轻飘飘的一句话,像是一柄无形的巨锤,带着万钧之力,狠狠地,狠狠地砸在了他们的天灵盖上。


    将他们所有的骄傲、所有的幻想、所有的未来,砸了个粉碎。


    草菅人命……


    是我?


    欺男霸女……


    是我?


    那个让父皇蒙羞,让百姓唾骂,遗臭万年的混账王八蛋……


    是我?!


    巨大的恐惧,如同最深沉的梦魇,从四面八方涌来,紧紧地攫住了他们,让他们无法呼吸,无法思考。


    这已经不是审判了。


    这是来自未来的,一份早已写好了的,无法更改的……死刑判决书。


    朱樉的身体晃了晃,眼前一阵发黑,几乎要站立不稳。


    朱棡更双目失神,嘴唇哆嗦着,要不是原本就是坐着的,此刻肯定已经一屁股摔倒地上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而在他们旁边。


    朱棣,大明皇四子。


    在听到“第二子、第三子”的时候,他的心,也跟着提到了最高点。


    可当听到最后一个是“第十子”的时候……


    当他确定,这个名单里,没有“第四子”的时候……


    一股难以言喻的,劫后余生般的狂喜,瞬间冲垮了所有的恐惧!


    他长长地,长长地,无声地,舒了一口气。


    整个人,都像是从水里捞出来一样,后背瞬间就被冷汗浸透了。


    还好……


    还好没有我……


    他看着自己那两个如同被抽走了魂魄的哥哥,心中充满同情,但又忍不住生出一丝……庆幸。


    太可怕了。


    先生的“故事”,太可怕了。


    另一头,朱元璋看着两个儿子那副失魂落魄的模样,心如刀绞。


    但他比儿子们想得更多。


    他看着又吃起月饼,并且抬头赏月,仿佛只是说了一件“今天天气不错”般小事的李去疾,心中最后的一丝侥幸,也彻底湮灭了。


    坦然。


    太坦然了!


    这种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对“未来”的绝对掌控和熟稔,是任何演技都伪装不出来的!


    完了。


    咱的儿子,而且还是自己和妹子的儿子,真的……真的要变成那样的畜生了……


    马皇后更是面色煞白,嘴唇微颤,她看着自己的两个儿子,眼圈瞬间就红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却强忍着不让它掉下来。


    她的心,疼得像是被无数根针在扎。


    她想开口,想为自己的儿子辩解几句,想求先生再说清楚一点。


    可她张了张嘴,却发现喉咙里像是堵了棉花,一个音都发不出来。


    院子里的氛围刚要凝重起来,正欣赏着月亮的李去疾,却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


    “哦……”


    他发出了一声恍然大悟的轻吟。


    这一个字,就像是一根针,瞬间刺破了凝固的空气,也刺进了所有人的心脏!


    朱元璋、马皇后、朱标,包括刚刚松了一口气的朱棣,所有人的目光,“唰”的一下,又全部聚焦到了他的身上!


    只见李去疾挠了挠头,脸上带着一丝不好意思的笑容,自言自语般地说道:


    “哎呀,瞧我这记性。”


    “说漏了一个。”


    “其实……还有第四子。”


    “轰!!!!!”


    刚刚才从地狱边缘爬回来的朱棣,只觉得一道九天神雷,当头劈下!


    他脸上的那点庆幸和窃喜,瞬间僵住,整个人,如遭雷击,呆立当场!


    还……还有我?!


    而李去疾,完全没有注意到某个小伙子已经快要心肌梗塞的表情。


    他咂了咂嘴,似乎在斟酌词句,最后用一种十分古怪的,带着几分玩味,又带着几分感慨的语气,缓缓说道:


    “不过嘛……”


    “他那个情况……跟前面几个不太一样。”


    “怎么说呢……”


    “比较复杂,一言难尽啊……”


    复杂?!


    一言难尽?!


    这两个词,在此时此刻的朱棣听来,简直比“千刀万剐,凌迟处死”还要恐怖!


    他二哥三哥那点事,在先生看来,都能用一句“草菅人命”说明白。


    我的事,却“复杂”到让先生这位神仙人物都觉得“一言难尽”?


    这得是干了多大的缺德事啊!


    是屠城了?


    还是……还是……


    一个更可怕的念头,如同毒蛇一般,猛地窜进了他的脑海,让他浑身的血液都几乎要冻结了。


    还是……谋反了?!


    只有这个罪名,才配得上“复杂”,才配得上“一言难尽”!


    一想到这个可能性,朱棣只觉得眼前一黑,天旋地转,身体控制不住地开始微微发抖,一股寒意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用尽全身力气才没有倒下。


    他感觉自己后背的衣服,瞬间又被冷汗给浸透了,湿哒哒地贴在身上,又冷又黏。


    (完了……)


    (我比二哥三哥错得还离谱……)


    (我……我是个反贼……)


    而李去疾,压根就没注意到不远处有个小伙子的世界观正在崩塌,即将进入心肺停止的流程。


    他还在认真思考,该用什么词来形容朱棣在历史上的那番惊天动地的操作。


    (靖难之役这事儿,怎么说呢?你说他错了吧,他确实是造反,把他亲侄子给赶下台了,还顺带烧了皇宫,搞得建文帝是死是活都成了千古之谜。)


    (可你要说他全错吧,他是被逼迫的,之后又开启了永乐盛世,派郑和下西洋,修《永乐大典》,五征漠北,打得蒙古人哭爹喊娘,迁都北京,奠定后来几百年的国都格局……这功绩,杠杠的啊!)


    李去疾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觉得这事儿只用一两个词语,实在是无法形容。


    于是,笑着摆了摆手,清了清嗓子,试图“纠正”一下自己刚才那番容易引起误会的言论。


    “哎呀,也不能说这第四子就是做了坏事!”


    “我刚才说了情况复杂,不是说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坏事。”


    “就是他干的这事儿,动静太大了,太有名了!”


    李去疾的话,如同一道天光,瞬间劈开了朱棣心中那浓得化不开的黑暗。


    是有名,不是做恶事?


    朱棣那已经停摆的大脑,终于又开始重新转动。


    他长长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整个人都虚脱了,差点一屁股坐到地上去。


    还好,还好……


    不是反贼……


    可……


    朱棣这口气还没舒完,另一个念头又冒了出来。


    “有名”……


    这个词,可不是什么纯粹的褒义词啊。


    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遗臭万年,那也是一种“有名”啊!


    喜欢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请大家收藏:()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