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向高和韩爌此刻与宣城伯同仇敌忾。
东林安排一个秀女都战战兢兢,谁都不敢承认。
无法想象西士敢直接去收买武清侯打入内廷。
而且是万历朝的事啊。
西士孤身一人,不怕灭族,又有大把银子,破坏力强大。
花和尚在苏州看账本,没发现任何名字,但他从账本中看到一条信息,十年前苏州有三十万两流入京城皇亲府邸,说服皇帝亲近西学。
这他妈不用猜也是武清侯。
卫时觉认为正常,万历内廷不被渗透,教士也无法立足。
但不能让探子破坏现在的行动,马上发京城,让大哥找人。
宣城伯守了武清侯府三天,结果出皇城送信的是御马监的太监,平时就在身边。
皇帝还在大内美滋滋密谋呢,人家十分清楚内廷的谋划。
宣城伯一刻等不得,马上用刑。
韩爌与叶向高此刻一个脑袋十个大。
他们已经猜到后果了,福王要被扯进来了。
万历四十一年到万历四十三年,辽东在作战,吸引了天下目光。
这时候国本之争接近尾声,福王留京多年,朝臣想办法挤出银子,让福王就藩。
接着发生梃击案,太子正式听政,东林成为实权力量。
期间还有南京教案,教士觊觎大明国防和火器坐实,论罪当斩,浙党与西士在大辩,万历又改判为驱除。
抛开乱七八糟的消息,抛开乱七八糟的人。
南京教案期间,福王在京城就对万历说过:西学对治国有利。
当时东林都认为郑贵妃和福王穷途末路,逮住一根稻草瞎拽。
前几年又听说教士去洛阳,与福王父子相谈甚欢,王世子朱由崧更是精熟西学。
这些消息无法串一起,加武清侯进来,一切顺畅。
武清侯作为万历的影子,与太子关系寡淡,与十王府的福王关系非常好。
叶向高现在想掐死所有东林。
国本之争若被再次翻出来,东林重臣全得奔跑着去见祖宗,孙承宗都躲不了。
难怪宣城伯敢对武清侯用刑,皇帝真的动杀心了。
三人等武清侯清醒,也没有去审讯庞元寿。
一个卖消息的太监,单线联系,不知道其他人。
宣城伯有点焦急,负手在地下踱步。
外面跑来一个番子,“禀伯爷,兄弟们在庞家地窖发现三万两,这家在外城,表面上粗布麻衣,里面绫罗绸缎,厨房吃的非常好,简直是贡品。”
宣城伯两眼一瞪,“别打扰他们!”
番子立刻道,“回伯爷,没有打扰,兄弟们偷偷潜进去看了看地窖。”
宣城伯摆摆手,示意滚蛋,余光一扫门口,立刻躬身,“拜见陛下!”
朱由校大步进门,瞥了一眼地下的武清侯,又对叶向高和韩爌冷哼一声。
迈步到主位,冷冷说道,“泼醒!”
内侍拿一盆水泼向地下的武清侯,宣城伯对内侍摆摆手,示意回避。
武清侯哼哼呀呀起身,“姑姑…表兄…救命啊…表兄,你傻儿子的孽子要杀我…”
叶向高和韩爌不想听,脖子扭来扭去,无处可躲,急得满头大汗。
武清侯看到主位的龙袍,吓得啊啊吼了两声,清醒了。
朱由校冷冷道,“叔公,朕不想听废话,你只有一次机会,朕只问你一次,你在做什么?”
武清侯安静三息,突然趴下,“由校…不…陛下,不是微臣的错啊。”
朱由校瞬间失去耐心,右手向下一挥,“送叔公上路。”
叶向高和韩爌同时扑到桌前,焦急道,“陛下,请收回皇命,您得回避!”
不用他俩阻拦,皇帝在恐吓,地下的李铭诚趴到桌前,惊恐大叫,
“由校,你不能杀我,你爷爷和父亲都知道,真的,他们都知道,你不能欺负我老了…呜呜…你们都欺负我…银子明明给了内廷…”
叶向高和韩爌这次头发都炸起来了,他妈的,难怪被皇帝勒令听审,皇帝早知道万历贪银子,才释放刺探大明火器的教士。
万历那个腹黑鬼,总是只拿好处,不顾后果。
李铭诚哭的稀里哗啦,宣城伯看皇帝面色铁青,到身边抬起右脚,吓得李铭诚大叫,
“表兄对皇孙很满意,但皇孙总想玩游戏,就让人蛊惑五皇子,以此来刺激皇孙专注政事。由校,你要相信叔公,由检是督促你的手段,你爹不懂表兄的意思,你不能不懂啊。”
朱由校冷哼一声,“朕懂,朝臣也懂,但朕不懂,你为何与西士还有联系,为何还在渗透内廷,朕不是追究以前的事,就说现在。”
李铭诚呜呜哭了两声,“陛…陛下,他们大方啊…他们就是群贱商…只会做生意的商人…与大位没什么关系…不要白不要…”
在场的三人差点一头栽倒,听着可笑,但这就是李家,看见银子没脑子。
宣城伯上去踹了一脚,“别废话,到底收买了几个内廷太监。”
“五个!”武清侯立刻道,“只有五个,表兄说卖消息不能超过五个,不敢不听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哪五个?”
“御马监、司礼监、印绶监、尚膳监、都知监,都是领班,他们原先是大太监陈矩身边的火者,与陈矩一样,都是京城人。
他们给李府皇城的消息,李府再给教士安排的掌柜,一次一千两银子,双方平分,有时候消息不重要,也不一定能拿银子。”
陈矩骨头都烂完了,万历皇帝身边的内廷总管,李铭诚的好朋友。
宣城伯叫进来一个内侍,吩咐一句去抓人。
朱由校瞥了一眼宣城伯,后者再次问道,“先不说你卖内廷的消息,为何帮西士收买信王身边的人?”
李铭诚一脸懊恼,“陛下,十王府内侍都是东厂安排,微臣不知道谁背叛,但肯定有勋贵参与,微臣是害怕有人弑君,推五皇子上位。”
“为何如此判断?”
“陛下忘了,信王在仁寿宫,外臣根本见不到,可常洛病重期间,信王在仁寿宫井里捞起金鱼,还有内侍说是鱼跃龙门,至尊之兆,虽然内侍被朝臣全砍了,但那鬼地方连青蛙都没有,五皇子凭什么能捞到金鱼,只有勋贵能让禁卫放进去。”
朱由校呵呵一笑,“叔公,朕不是曾祖奶奶,会听你卖傻,你也别想混过去。”
李铭诚指天发誓,“微臣若虚言,天打雷劈,由校你现在强大,迟早清算旧事,到时候牵连微臣头上,跳进黄河洗不清,打听到这个人,让他闭嘴。”
叶向高和韩爌总算听明白了,李铭诚是奉万历的命令,与福王亲近。
同时也有勋贵奉万历的命令,让五皇子朱由检出头。
大概万历驾崩前也安排过泰昌和天启,不要追究武清侯这个皇家掌柜。
就是这狗东西管不住手,贪银子坏事。
朱由校此刻也挠挠头,“韩卿家,勋贵的事别提了,皇爷爷好似说过这件事。但叔公勾连西士,与福王脱不了干系,皇家的事太乱,调查清楚,你来处理吧。”
“啊?!”韩爌一愣,“微…微臣惶恐!”
“不用惶恐,废掉高攀龙、徐光启、赵南星钦差身份,让他们参与辩论,你做钦差副使,武清侯同行,即刻到苏州,处理一切关于西学之事,处理一切外海及海贸生意之事,涉及勋贵、宗室、皇亲,皆可问罪!”
扑通~
韩爌下跪,“微臣万万不敢奉召!太祖皇明祖训有令,勋贵、宗室、皇亲,非皇帝不得问罪。”
“你耳朵塞鸡毛了,让你做副使,正使乃别人。”
韩爌看一眼宣城伯,后者没有回应。
朱由校突然起身,“叶卿家亲自写圣旨,空着正使名字,秘密封档,不准让此屋以外任何人知晓,否则格杀勿论。
韩卿家带圣旨南下,一千锦衣卫同行,以调查江南混乱的名义出巡,等你见到人,自然知道该填名字,京城同时填上就行。
告诉他,朕在皇城哪里都去不了,天下魑魅魍魉全部在皇城闹腾,朕实在受够了,给朕处理干净。”
“陛下留步!”韩爌看朱由校离开,急得大叫,“陛下,为何不让英国公来处理?微臣是阁臣,如此大案牵扯进去,就算微臣不怕,士林也恐慌。”
朱由校直接走了,飘来一句话,“英国公没他好使,去了就知道。”
喜欢1621,不一样的大明请大家收藏:()1621,不一样的大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