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9章 悍妇登场:贾南风的野心与宫廷暗流

作者:我不是闲人甲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测试”风波有惊无险地度过,太子司马衷的地位看似稳固了。但真正开始掌控东宫,乃至对未来朝政产生巨大影响的,却是太子妃贾南风。


    贾南风是一个与司马衷形成鲜明对比的存在。她聪明、果决、富有心机,且权力欲极强。她嫁给一个白痴太子,最初或许是政治联姻的需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逐渐意识到,丈夫的无能,恰恰是她施展拳脚的最大空间。她不再仅仅满足于做一个太子妃,她开始窥视那至高无上的权力。


    然而,她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宫廷内部,她面临着强大的对手——太后杨芷及其家族弘农杨氏。


    司马炎临终前,鉴于太子愚钝,特意任命自己的岳父,也就是皇后杨芷的父亲杨骏为太尉、太子太傅、都督中外诸军事,辅佐朝政,希望借助外戚的力量来制衡可能的宗室动乱,并确保皇权的平稳过渡。


    杨骏此人,才能平庸却刚愎自用。他利用司马炎病重不能理政的机会,大肆排斥异己,安插亲信,独揽大权,甚至擅自改易公卿,私拟诏书。他的所作所为,不仅引起了朝中许多大臣的不满,更严重触犯了另一个权力集团的禁区——司马宗室诸王。


    那些被司马炎分封在各地、手握重兵的王爷们,如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等,早就对中央权力虎视眈眈。如今见皇帝将死,辅政的又是一个不得人心的外姓权臣,他们的心思都活络起来。


    而贾南风,身处漩涡中心。作为太子妃,她是未来的皇后,名义上地位尊崇,但实际上,在杨骏父女掌权的情况下,她感受到了巨大的压抑和威胁。她不甘心在丈夫即位后,自己依然被杨氏家族压制,成为一个傀儡皇后。


    于是,一个危险的联盟开始在暗地里酝酿。野心勃勃的贾南风,与那些对杨骏不满的宗室亲王、朝中大臣,开始秘密接触。一场以清除杨骏势力为目标的政治风暴,正在平静的湖面下悄然汇聚能量。


    宫廷之内,暗流汹涌。傻皇帝司马衷即将即位,而他身边最亲近的两个女人——皇后贾南风和太后杨芷,以及她们背后的外戚与宗室势力,已经剑拔弩张。


    【跨时空吐槽】


    朱元璋(对后宫干政极度警惕):“看看!这就是立了傻儿子的后果!主少国疑,母壮子弱,必生祸乱!这贾南风一看就不是善茬,杨骏也是个蠢货。司马炎留下的这个局,简直就是专为亡国设计的!”


    ---


    傻皇帝登基:闹剧时代的开启


    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在无尽的忧虑和未尽的享乐中病逝。太子司马衷继位,是为晋惠帝。一个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由先天智力障碍者担任最高统治者的时代,正式拉开了帷幕。


    登基大典或许庄严肃穆,但皇帝本人却显得与这场合格格不入。他可能并不理解“皇帝”意味着什么,只是在礼官的引导下,完成一系列复杂的仪式。当群臣山呼万岁时,他脸上露出的,或许只是茫然或者模仿性的笑容。


    司马衷即位后,尊皇后杨芷为皇太后,立太子妃贾南风为皇后。按照司马炎的遗诏,由太尉杨骏作为首席辅政大臣,在皇宫内(太极殿)处理政事,俨然成了实际的摄政王。


    然而,皇帝是个傻子这件事,彻底改变了权力的游戏规则。在过去,权臣需要欺瞒、架空或者控制一个心智正常的皇帝。但现在,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无法理解复杂政务、甚至无法形成自己独立意志的“橡皮图章”。这就意味着,谁能够控制皇帝,或者控制代表皇帝发出命令的渠道(如玉玺、诏书),谁就能掌握最高的权力。


    因此,晋惠帝的即位,非但没有带来稳定,反而像是在干燥的草原上投下了一颗火种。各方势力都看到了机会,争夺对傻皇帝控制权的斗争,瞬间白热化。


    第一对矛盾:外戚杨骏 vs 皇后贾南风。


    杨骏大权独揽,试图将贾南风也排除出权力核心。而贾南风岂是甘于人下之辈?她利用自己皇后的身份,可以近距离接触和影响皇帝(虽然这种影响有限),并且开始在宫中培植自己的势力,与杨骏对抗。


    第二对矛盾:外戚杨氏 vs 宗室诸王。


    杨骏的专权引起了司马宗室们的强烈不满和警惕。他们认为天下是司马家的天下,岂容一个外姓人如此跋扈?被封在各地的王爷们,开始暗中联络,密谋除掉杨骏。


    第三对矛盾:宗室内部。


    诸王之间也并非铁板一块,他们各有各的算盘。有人想勤王,有人想趁机揽权,甚至有人可能做着“彼可取而代之”的美梦。


    傻皇帝司马衷,就这样懵懵懂懂地坐在龙椅上,成为了所有野心家们争相利用和抢夺的“最高权力象征”。他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表情,都可能被不同势力解读和利用,成为发动政变的借口。帝国的中枢,从此陷入了无休止的混乱和内耗之中。


    【跨时空吐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康熙(痛心疾首):“国之大不幸,莫过于此!一国之君,竟成权臣玩物,各方争夺之傀儡!司马炎啊司马炎,你九泉之下,可能瞑目?你留下的不是太平基业,而是一个群魔乱舞的舞台!”


    ---


    混乱的揭幕:第一滴血与潘多拉魔盒


    公元291年,也就是晋惠帝即位后的第二年,积蓄已久的矛盾终于爆发。皇后贾南风率先发难,她利用杨骏的孤立和宗室王爷们的不满,精心策划了一场宫廷政变。


    她首先让皇帝司马衷(实则是她操纵)写下密诏,诬陷杨骏谋反。然后,她派人将密诏送给当时在京城担任卫将军的楚王司马玮(司马炎第五子)和东安公司马繇,命他们带兵讨伐杨骏。


    与此同时,贾南风又怂恿皇帝下诏,命令驻守在外地的汝南王司马亮(司马懿第四子)等宗室王入朝“靖难”。她试图借助多方力量,确保一举成功。


    三月八日夜,政变发动。司马玮率军包围了杨骏的府邸,司马繇则率禁军守卫皇宫。杨骏措手不及,被困府中。他性格懦弱,在关键时刻犹豫不决,未能组织有效抵抗,最终被乱军所杀。其党羽和族人也被大量株连,太后杨芷的父亲杨珧、弟弟杨济等皆未能幸免,杨氏集团被连根拔起。太后杨芷本人也被贾南风废黜,最终饿死在冷宫。


    这场政变,史称“杨骏之乱”(或视为八王之乱的序幕)。它标志着西晋和平局面的彻底终结,也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首先,它开创了宗室亲王带兵入京干预朝政的恶劣先例。 司马玮、司马亮等王爷凭借兵权,堂而皇之地进入了帝国的权力中枢。


    其次,它确立了通过阴谋和武力解决政治斗争的规则。 从此,忠诚、道义让位于赤裸裸的利益和实力。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它让所有人看到了皇权的脆弱和可操纵性。 一个傻皇帝,加上一个野心勃勃的皇后,足以搅动整个天下。


    杨骏死后,权力并未回归平静。以汝南王司马亮和太保卫瓘为首的元老,与凭借政变功劳更加骄横的楚王司马玮之间,又产生了新的矛盾。而幕后操纵者贾南风,则利用并激化这些矛盾,开始了她新一轮的权谋游戏。


    傻皇帝司马衷,依然坐在他的龙椅上,或许他根本不明白,围绕着他,已经流了第一滴血,而更多的鲜血,即将染红整个中原大地。西晋的崩溃,由此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快车道。


    【跨时空吐槽】


    赵匡胤(总结乱象根源):“看看,这就是分封实权宗室的报应!这就是继承人选择失误的苦果!司马炎种下的所有恶因,此刻都开始结果了。杨骏是第一个祭品,但绝不会是最后一个。这‘八王之乱’的连台好戏,这才刚刚敲响开场锣鼓!”


    喜欢帝王串串烧请大家收藏:()帝王串串烧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