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96章 大乾“擎天”计划

作者:黄婷婕的五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户部衙门,尚书值房。


    属官们为筹措款项而焦头烂额的低声争吵交织在一起。


    宰相李景隆坐在硬木椅子上,面前的茶水早已凉透,他却无心啜饮。


    他的对面,是新上任的户部尚书尚城,一个精瘦干练、眉头却常年紧锁的中年官员,正将一本摊开的、墨迹新旧不一的账册推到他面前,脸上写满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无奈与苦涩。


    “李老,”尚城的声音带着沙哑,手指重重地点在账册上几个触目惊心的赤字上,“不是下官推诿,您看看,看看这账目!去年南北水患,赈灾钱粮就去了一半库存;今年开春,为了防备北疆,又拨付了巨额军饷和器械采购款。如今……国库里能跑老鼠,那都是肥老鼠,早饿瘦了!”


    他叹了口气,身子前倾,压低了声音:“不瞒您说,京官们,已经两个月没领到足额的俸禄了,地方上更是拖欠严重。下官这户部门口,每日里堵着要钱的各部同僚,都快成菜市口了!工部要钱修葺城墙兵械,兵部要钱募集新兵、犒赏三军,吏部还在催问官员的养廉银……哪一处不是火烧眉毛?哪一处又能省?”


    李景隆听着,花白的眉毛越皱越紧,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冷的茶杯。


    他何尝不知国库空虚?皇帝在朝堂上金口一开,“擎天”计划听起来气势磅礴,可这“天”要靠什么来“擎”?靠嘴皮子吗?


    “尚尚书,你的难处,老夫知晓。”李景隆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保持着宰相的威仪,“但‘擎天’计划,关乎国本,关乎存亡!北疆萧无病虎视眈眈,吞周灭夏,其势滔天!若北境防线有失,届时就不是俸禄发不发的问题,而是你我,乃至这满城百姓,还有没有命在的问题!”


    他目光锐利地看向尚城:“钱粮,必须想办法!陛下旨意已下,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尚城脸上苦涩更浓,他双手一摊:“李老,道理下官都懂。可钱从何来?加征赋税?去岁刚加过,民间已是怨声载道,再强行加征,恐生民变!发行宝钞?前朝旧事历历在目,宝钞滥发,与废纸何异?向江南豪商借贷?他们精得跟鬼一样,如今这局势,谁敢把银子借给一个可能明日就亡国的朝廷?那利息,怕是能把户部衙门都抵押出去!”


    他顿了顿,凑近了些,声音更低,几乎如同耳语:“李老,说句大不敬的话,‘擎天’计划好是好,可……可它现在就是画在纸上的饼啊!没有真金白银,如何征发民夫?如何采购木石铁料?如何支付工匠酬劳?难道要靠我等官员,空着手去跟百姓说‘为了国家,你们自带干粮来修城墙’吗?”


    李景隆沉默了片刻,值房里只剩下两人沉重的呼吸声。


    他知道尚城说的是血淋淋的现实。他沉吟良久,终于再次开口,语气带着一种近乎破釜沉舟的决绝: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尚城,你听着——”


    “第一,所有官员俸禄,自老夫以下,再减三成!挤出一点是一点!”


    “第二,清查各地皇庄、官田,能变卖的,立刻寻可靠商人秘密变卖,价格……可以压低一些,但要现银!”


    “第三,”他眼中闪过一丝厉色,“给朕……不,是通知刑部和大理寺,加紧清查近年来有贪腐嫌疑的官员,尤其是那些家资丰厚的!一旦查实,从严从速处置,其家产……充公!非常时期,也顾不得许多颜面了!”


    尚城听得眼皮直跳。削减俸禄已是得罪满朝文武,变卖皇庄官田是动皇家的奶酪,而抄家充公更是饮鸩止渴,会引得官场人人自危……但这似乎是目前唯一能快速见到钱的办法了。


    “李老……这……”尚城嘴唇哆嗦着,想说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就按我说的去办!”李景隆猛地站起身,苍老的身躯此刻却挺得笔直,带着一股悲壮,“天塌下来,有老夫顶着!尚城,户部是国家的钱袋子,如今袋子空了,你我便是砸锅卖铁,甚至……把这身官袍当了,也得把这‘擎天’的基石,给陛下垫起来!”


    他最后看了一眼那本令人绝望的账册,转身向外走去,背影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异常沉重而孤独。


    尚城望着他离去的方向,良久,才颓然坐回椅子上,看着账册上那一个个刺目的赤字,喃喃自语:“擎天……擎天……但愿这摇摇欲坠的国库,真能撑起这片将倾的天吧……”


    他知道,一场比应对北方威胁更加艰难、更加残酷的内部挣扎,才刚刚开始。


    ……


    午后慵懒的阳光透过破旧的窗棂,洒在弥漫着劣质茶沫和汗味儿的空气里。


    茶肆内,三教九流汇聚,谈论的不是北方那场决定国运的战争,而是柴米油盐,是越来越难捱的日子。


    “听说了吗?北边那个……叫什么萧无病的,把大夏也给灭了!”一个穿着短褂的脚夫灌了口粗茶,用袖子抹了把嘴,语气里带着点事不关己的唏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旁边一个老账房模样的男人推了推眼镜,嗤笑一声:“灭就灭呗,皇帝轮流做,明年到谁家?关咱们小老百姓屁事!大乾皇帝坐龙庭,咱们是纳粮交税;换了个姓萧的坐,难道就能免了咱的赋役不成?”


    “嘿,张老哥这话在理!”一个卖炊饼的小贩凑过来,压低声音抱怨,“这年头,税是一年比一年重,官府的胥吏比土匪还狠!去年一场大水,我家那几亩薄田颗粒无收,官府非但不减免,还催缴更凶!这国啊,谁爱灭谁灭去,只要能让老子喘口气,吃上顿饱饭,老子就认他是皇帝!”


    角落里,一个看起来读过几天书的落魄书生,却微微摇头,低声道:“话也不能这么说……《左传》有云,‘国之将亡,必有妖孽’。这萧无病起势如此之快,行事又如此诡谲,恐非善类。若真让他入主中原,未必是福啊……”


    他这话立刻引来一片反驳。


    “得了吧,柳书生!什么妖孽不妖孽的?再坏,还能比现在更坏?”


    “就是!听说那萧无病在北方搞什么‘新政’,废了奴籍,还给穷人分田呢!说不定真是位明主!”


    “对啊对啊,我还听说他手下的兵,纪律严明,从不骚扰百姓,比咱们这边动不动就抢鸡摸狗的官军强多了!”


    那书生张了张嘴,看着群情汹汹,终究还是把话咽了回去,化作一声无奈的叹息。


    在这座巨大的古城,绝望早已磨平了大多数人对“国”的认同,生存的本能让他们对任何可能的“改变”都抱着一丝扭曲的期待,哪怕这期待来自于一个“入侵者”。


    喜欢菜人请大家收藏:()菜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