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1章 甄嬛传之夏冬春41

作者:福安坤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就在后宫风波渐息,朝局趋于平稳之际,宫外,夏家历时数年的精心准备与谨慎推行,终于结出了最为丰硕的果实。


    这一日,夏威奉旨觐见。他并非空手而来,而是带来了经过反复验证、记录详实的牛痘接种法在京城及周边州县试点推行的完整奏报。


    奏报中以确凿的数据表明,接种牛痘者,抵御天花之效近乎十成,即便偶有感染,症状亦极其轻微,无性命之忧。


    养心殿内,夏威沉稳叩首,将厚厚的奏章与几名已接种牛痘、自愿面圣的百姓(及其医案记录)呈上。将发现、验证、试行的过程一一道来。


    雍正帝仔细翻阅着奏章,听着夏威的陈述,脸上的神色从最初的平静,逐渐转为震惊,继而化为难以抑制的激动与狂喜!


    天花! 这两个字如同梦魇,缠绕爱新觉罗家族多年。世祖章皇帝(顺治帝)福临便是染天花而崩!他自己幼年也曾历经险境,深知此疫之酷烈,每每爆发,便是尸横遍野,十室九空,乃江山社稷之心腹大患!


    如今,竟有法可防?!且效果如此确凿!


    皇帝猛地从龙椅上站起,来回踱步,胸膛因激动而微微起伏。他仿佛已经看到,此法推行天下,万千黎民得以保全,皇嗣子息再无此忧,这是何等巨大的功德!是足以彪炳史册、泽被万代的千秋伟业!


    “好!好!好一个牛痘接种法!夏爱卿,你……你为大清立下了不世之功啊!”皇帝声音带着罕见的激动,他看向夏威的目光充满了激赏与感激。


    如此巨大的功勋,自然需有相应的荣宠来匹配。毫无意外地,也惠及了宫中那位出身夏氏、已位至淑妃的女子。


    翌日,皇帝的旨意便晓谕六宫:


    “……夏威,忠君体国,心系黎庶,献牛痘接种之法……活人无数,功在千秋,利在万代。朕心甚慰,特加封为一等振兴侯,世袭罔替!赏金万两,庄田千顷,以彰其功!”


    “淑妃夏氏,温婉淑德,克娴内则,抚育皇嗣有功,更兼母族为国立此殊勋,着晋封为贵妃,赐居永寿宫主位,以示嘉奖!”


    贵妃! 仅次于皇后的后宫极致尊荣!夏冬春以包衣出身,凭借皇子与母族这双重、且是极其硬核的功勋,一举登上了后宫女子所能企及的、几乎最高的位置(除后位外)!振兴侯,更是意义非凡的爵位,寓意着家族因振兴社稷之功而封侯,荣耀无比!


    旨意一下,六宫皆惊,随即便是潮水般的恭贺与难以言表的复杂情绪。


    夏冬春


    ,如今的夏贵妃,接旨时脸上依旧是那副带着点娇憨的“纯”真笑容,只是那笑容底下,多了几分沉甸甸的踏实与感慨。


    这一刻起,她和她儿子弘曜的地位,已稳如泰山。她扶着许嬷嬷的手,看着装饰一新的永寿宫,心中默念:爹,哥哥,我们夏家,总算真正立住了!


    碎玉轩里,甄嬛听闻,只是微微一怔,随即淡然。她与夏氏并无深交,亦无仇怨,夏家有此际遇,是他们的福报。她如今更关心的,是如何巩固自身,与眉庄相互扶持。


    沈眉庄真心感到高兴,天花啊,以后她有了皇子也不怕了。


    景仁宫里被禁足的皇后听闻此讯,捻着佛珠的手微微一紧,随即又松开,眼中无波无澜。对她而言,外面的一切荣辱,似乎都已与她无关。


    其他妃嫔更是纷纷前往永寿宫道贺,不敢有丝毫怠慢。这位夏贵妃,圣眷、子嗣、母族功勋三者俱全,已是后宫无人能及的巅峰存在。


    华妃已倒,皇后被囚,端妃病弱,沈眉庄恩宠平平,如今有一位家世显赫(新晋侯爵)、育有皇子、且“性子纯直”的贵妃坐镇,足以稳定后宫,让他省心。


    夏家,凭借这“牛痘”之功,一举从新晋勋贵跃升为朝廷炙手可热、功勋卓着的顶级门第。而夏冬春,也踏着家族的荣光与自身的运道,登上了她宫途的顶峰,成为了这紫禁城中,最尊贵的女人之一。


    轰轰烈烈的清算与封赏之后,紫禁城终于迎来了一段相对长久的平静。夏贵妃夏冬春成了后宫实际上的第一人。


    自晋位贵妃,迁居永寿宫,夏冬春的生活重心愈发明确——那便是她的命根子,皇子弘曜。


    在这风波诡谲的后宫,儿子才是她最坚实的倚仗。而她的教养方式,也带着鲜明的“夏氏”风格,与她“纯”贵妃的人设一脉相承。


    皇帝重视皇子教育,弘曜到了年纪,自然也配备了博学的师傅开蒙,学习经史子集,骑射功夫。


    夏贵妃对此从不干涉,只在弘曜下学回来,兴致勃勃地跟她讲今日学了什么“之乎者也”,或者抱怨哪个弓马动作太难时,她才会放下手中的花绷子或点心,眨着眼,带着点“天真”的疑惑问:


    “曜儿,那‘子曰’什么的,能让你骑马跑得更快吗?还是能让你一眼就看出哪个奴才在偷奸耍滑?”


    “拉弓那么累,咱们曜儿健健康康、开开心心最重要!不过嘛,你皇阿玛喜欢,咱们就稍微学学,别累着就行!”


    她从不要求弘曜必须学成什么样,更


    不会像其他妃嫔那样,逼着孩子在皇帝面前背诵诗文、展示才艺以博取欢心。


    这种“不争强”的态度,让弘曜对学习少了许多逆反心理,能在一种相对轻松的氛围里汲取知识,同时也隐隐明白了,有些东西比死读书更重要——比如健康的体魄,比如洞察人心的能力,比如……让皇阿玛觉得自己是个“纯孝”、“快乐”的孩子。


    夏贵妃自己出身将门,性子里有几分豪爽。她对弘曜的日常起居,也带着点“粗放”。弘曜摔了跤,只要不是大伤,她多半是笑着让小太监扶起来,说一句:“男子汉大丈夫,摔摔打打才结实!”不像有些娘娘,孩子磕碰一下就如临大敌。


    喜欢今天也在影视剧里打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