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2章 医道传承,新秀涌现

作者:万年山的永田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晨光刚爬上窗棂,药罐口那根银针还插着,针尾微微颤了一下。叶清欢的手从罐身上移开,站起身,把椅子往后推了半寸。


    她走出诊堂,穿过回廊,推开后院的门。


    外面已经站了几十个人,有男有女,穿着粗布衣裳,手里攥着纸笔。看见她出来,全都安静下来。


    “今天开始,学堂正式开课。”她说,“第一堂,不讲穴位,不讲方子,讲两个字——为什么。”


    没人说话,只有风吹动檐下的铜铃。


    “想学医的,先闭眼,听自己心跳。然后写下你为什么要来这儿。写完交上来。”


    有人皱眉,有人低头,也有人立刻掏出纸笔。半炷香后,一叠纸条堆在桌上。她一张张看过去,大部分写着“求财”“出名”“治病救人”,字迹工整,话也漂亮。


    最后三张纸,墨迹淡,字歪,像是赶时间写的。


    第一张:娘死的时候我没钱请大夫,我想让别人别再这样。


    第二张:村子里五个人因为吃错草药烂了肠子,我背他们走十里地,没一个活下来。


    第三张:我不想再看着人在我面前断气,却什么都不会。


    她抬头,看见三个年轻人站在人群最前头。一个瘦得肩膀突出,一个袖口磨破了边,还有一个指甲缝里还沾着泥。


    “你们三个,跟我进内堂。”


    其他人面面相觑,没人敢问。


    内堂比外头小,只摆了一张木桌,两排长凳。墙上挂着一幅人体经络图,是她亲手画的,线条简单,标注清晰。


    “坐。”她说。


    三人坐下,手放在膝盖上,绷得笔直。


    “你们知道外头那些人为什么没进来?”她问。


    三人摇头。


    “因为他们想学的是‘神技’,不是医术。”她站起来,走到柜子前,拿出三根银针,“有人说我有灵针渡魂,能一眼看出病根。其实没有。我只是看得多,记得多,试得多。”


    她把针分给他们每人一根。


    “明天开始,你们轮流给病人施针。我在旁边看着。不准用重手,不准逞强。谁要是为了显本事乱扎一通,立刻退出。”


    三人齐声应“是”。


    第二天清晨,一群孩子已经在院子里排好队。最小的那个才五六岁,踮着脚背:“凡为医者,必先正心,次修术,再济世。”


    声音清亮,一句接一句。


    叶清欢站在窗后听着,没出声。


    那三个新来的学徒已经开始跟着老弟子抄方子。瘦的那个字写得慢,但一笔一划很认真。破袖口的那个总在翻一本旧书,页角卷了,边看边记。指甲带泥的那个蹲在药柜前,挨个闻药材的味道。


    中午时分,太子来了。


    他没穿朝服,也没带随从,手里拎了个食盒。


    “北疆的寒疫压住了。”他打开盒盖,里面是碗温着的药汤,“那边的新医馆用了你留的方子,加减得不错。有个二十出头的女大夫,治肺闭不开的老人,直接刺喉放血,救回来了。”


    叶清欢点头:“她敢下狠手?”


    “据说血沫放出来两碗多,围观的人都吓住了。但她没停。”


    “活了就好。”她说。


    太子看着她在药罐上轻轻敲了两下,罐身微暖。


    “你不觉得,这比你自己去治更有意义?”


    她没回答,只是把那三张纸条收进抽屉,锁上了。


    接下来几天,三个学徒开始上手实操。第一个病人是个老农,腿痹多年,走路一瘸一拐。瘦学徒先上,扎了足三里和阳陵泉,手法稳,但力道不够,老人说“有点麻,但没感觉”。


    第二个破袖口的换了深针,配合呼吸导引,老人腿下一热,差点跳起来。


    第三个指甲带泥的等他们做完,忽然说:“我能试试环跳吗?”


    叶清欢点头。


    他下手快,落针准,老人当场“哎哟”一声,腿猛地一弹,竟站直了。


    “你小子……”老人摸着腿,“十年没这么松快过!”


    叶清欢看了他一眼:“记住,针是工具,不是表演。病人舒服了,才是对的。”


    那人低头:“知道了。”


    晚上收工,太子又来。


    “外头有人说你藏私,不肯把真本事教出去。”他靠在门框上,“还有人说,你徒弟都不够格提你的药罐。”


    她冷笑:“让他们说。真本事不在嘴上,在手上。”


    “可舆论动摇了些人。”


    她转身走进书架,抽出《济世医典》,翻开一页,递给太子。


    “你看这一条,‘风寒束表,当以辛温解之’。十年前我写的时候,没人信。现在乡下郎中都知道煮姜葱水发汗。道理一样,医术不是一个人的事。”


    太子合上书:“你教的不是技术,是脑子。”


    “是心。”她说,“心正了,手才稳。”


    第二天早上,孩子们照常背书。


    那个指甲带泥的学徒站在门口听了一会儿,忽然问:“师父,我能也背这个吗?”


    “你想背就背。”


    他清清嗓子,跟着念:“凡为医者,必先正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声音磕巴,但一字不落。


    叶清欢在屋里听见,嘴角动了动。


    中午,七八岁的小女孩又跑过院子,手里举着一根磨亮的缝衣针,冲同伴喊:“你说我能不能当叶奶奶的徒弟?”


    对方笑:“你得先背完三百味药。”


    “我已经会一百多了!”


    笑声传进来,她没抬头,继续改一份脉案。


    傍晚,她把三个学徒叫到跟前。


    桌上摊着三本《济世医典》,每本都标了重点,页边写满批注。


    “你们看笔记的时候,有没有哪句话,觉得非做不可?”她问。


    瘦的那个说:“有一句,‘宁可无功,不可伤人’。我每天抄一遍。”


    破袖口的那个说:“你说过,‘病在表,别往里捅’。我记住了。”


    指甲带泥的那个低头:“我想替你去南边看看。那儿去年死了不少人,没人管。”


    叶清欢看着他:“你知道南城分馆在哪?”


    “知道。翻两座山,走五天。”


    “明天出发。”她说,“每人带五根针,一罐药,一本《医典》。到了那里,自己开方,自己施针。我不在,你们就是大夫。”


    三人愣住,随即齐齐跪下:“是!”


    她没让他们多留,挥挥手:“回去准备。天亮就走。”


    他们退下后,她走到书架前,把手中的《济世医典》放回中间。左右两侧,已经摆满了不同颜色的抄本,有的纸张发黄,有的装订粗糙,甚至有一本封皮上画着歪扭的太阳,像是西域文字。


    她伸手摸了摸那本最旧的,指尖划过书脊。


    窗外,孩子们还在背书。


    屋内,药罐静静立在案头,罐口那根银针不知何时被取了下来,平放在旁边的小盘里。


    她拿起针,对着光看了看,重新插进罐口。


    针尖一闪。


    喜欢穿越后我成为医道至尊请大家收藏:()穿越后我成为医道至尊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