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7章 第一次三方隔空联手

作者:谢栖宁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暗夜”在东南亚的布局,代号“海妖”,如同一张精心编织的巨网,悄然撒向这片充满活力的市场。他们意图通过控股当地几家关键的基础设施和科技公司,构建一个不受监管的灰色资金和数据通道,进而渗透并影响区域经济命脉。消息被严格封锁,动作隐秘而迅速。


    然而,风声还是漏了出来。最先捕捉到异常信号的是陆霆骁。


    “星火资本”的指挥中心内,数据如同瀑布般在几块主屏幕上流淌。陆霆骁站在屏幕前,眼神锐利如鹰。他指着一组异常复杂的跨境股权交易链条,对身边的李明和赵磊说道:“看这里,还有这里。这几家看似毫无关联的离岸公司,最终的受益所有权都指向同一个模糊的架构——‘潘多拉基金’,这是‘暗夜’常用的白手套之一。”


    “他们正在悄悄吸纳‘东南亚电信’和‘马六甲数据港’的散股,动作很轻,但总量不容小觑。”李明补充道,脸色凝重,“一旦让他们掌控了这两家公司的董事会,就等于扼住了区域性数据和信息流的咽喉。”


    “不止如此,”赵磊调出另一组数据,“他们在期货市场也有异动,大量做多与这些公司业务相关的原材料。这是在为后续拉高股价、制造泡沫做准备。”


    陆霆骁沉默地盯着屏幕,大脑飞速运转。“暗夜”此举,野心勃勃,且时机抓得极准,正值该地区几个传统势力更迭、监管空窗的微妙时期。一旦让其得逞,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的资金量,不足以正面抗衡。”李明说出了最现实的问题。


    “而且,我们缺乏在当地正面抗衡的合法身份和影响力。”赵磊补充。


    陆霆骁踱步到窗前,看着窗外阴沉的天空。他知道,单凭“星火”,无法阻止“海妖”的浮出水面。他需要外力,需要能在明处吸引火力、正面对抗的力量。


    他的脑海中,瞬间闪过苏晚那冰冷而决绝的脸庞,以及顾言深温润却不容小觑的身影。顾言深提出的“有限度合作”言犹在耳。这,或许就是那个“限度”。


    他转身,眼神已然恢复了冷静和决断。


    “李明,把我们分析出的‘海妖’计划核心目标、资金流向和他们的时间节点,做成一份精简报告,匿名发送到苏氏集团首席风控官的加密邮箱。记住,只给骨架,不给血肉,指向要明确,但来源要绝对模糊。”


    “赵磊,你负责在二级市场,利用我们现有的资金和杠杆,对他们收购链条上最薄弱的几个环节,进行精准的、小规模的试探性狙击,制造混乱,拖延他们的节奏,但不要硬拼。”


    他的指令清晰而冷静。他不能直接联系苏晚或顾言深,那违背了苏晚划下的界限,也会暴露“星火”与陆霆骁的关联。他只能通过这种匿名的方式,递出情报,并用自己的方式在暗处配合。


    几乎在同一时间,苏氏集团总部,一份来自“神秘来源”的报告被呈送到了苏晚的案头。


    金丝眼镜助理站在一旁,语气带着谨慎:“小姐,风控部刚收到的匿名邮件,内容……指向性非常明确,直指‘暗夜’在东南亚的‘海妖’计划。技术部门追踪不到来源,但发送方式……与之前几次‘星火’的手法有相似之处。”


    苏晚快速浏览着报告上的内容,眼神越来越冷。报告里的信息,与她安插在东南亚的商业情报员传回的零碎信息相互印证,并且更加系统、更具威胁性。


    “顾总那边知道了吗?”她头也不抬地问。


    “已经同步抄送顾总办公室。”


    片刻后,顾言深的电话直接打了过来。


    “晚晚,报告看过了?”他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一丝凝重。


    “嗯。”苏晚应道,“‘星火’送来的。”


    “看来,我们的‘隐形盟友’已经开始履行他的‘合作’义务了。”顾言深的语气听不出喜怒,只有纯粹的商业判断,“情报可信度很高,与我们掌握的部分信息吻合,而且补充了关键细节。”


    “你怎么看?”苏晚问。


    “不能让他们得手。”顾言深的回答斩钉截铁,“‘海妖’一旦成型,不仅对我们在东南亚的布局是重大打击,对区域经济稳定也是巨大威胁。必须阻止。”


    “正面阻击,我们需要联合当地几家有实力的财团,需要官方层面的沟通,还需要庞大的资金。”苏晚冷静地分析着难点。


    “正面战场交给我。”顾言深毫不犹豫地接下了最艰难的任务,“我来联系当地的合作方和官方机构,资金方面,顾氏可以牵头组建银团。你需要做的,是在商业条款和技术层面,找到他们的致命弱点,发起正面攻击。”


    分工在几句话之间已然明确。没有多余的客套,只有基于绝对信任和专业判断的高效协同。


    接下来的几天,一场没有硝烟,却关乎数百亿资金流向和未来市场格局的战争,在东南亚上空激烈上演。


    顾言深亲自飞赴当地,以其顾氏继承人的身份和多年来积累的信誉与人脉,穿梭于各大财阀家族和政要府邸之间。他温润如玉的风度下,是寸土不让的犀利和精准的利益交换。他成功说服了当地最大的两家本土财团,临时组建了“反收购联盟”,并争取到了监管机构的密切关注,为苏晚的正面进攻创造了有利的舆论和政策环境。


    苏晚则坐镇苏氏总部,调动了集团最精锐的商业分析团队和法律团队。她根据“星火”提供的情报框架和顾言深传回的最新动态,精准地找到了“暗夜”收购协议中的几个致命法律漏洞和估值陷阱。她指挥团队,针对“东南亚电信”和“马六甲数据港”发起了凶猛的舆论战和法律诉讼,指控“暗夜”的收购行为存在信息披露不实、操纵市场嫌疑,并提出了更具竞争力的替代性报价,瞬间打乱了“暗夜”的部署。


    而在金融市场最隐秘的层面,陆霆骁指挥着“星火资本”,如同幽灵般穿梭。他们利用远高于市场的反应速度和精准的数据分析,在“暗夜”的资金调度路径上,设置了无数个微小的障碍和陷阱。他们时而佯装大举做空,吸引“暗夜”的防御火力;时而在关键时刻,精准狙击“暗夜”用于拉升股价的关键资金节点;时而又释放出真假难辨的利空消息,加剧市场恐慌。


    苏晚的正面强攻,顾言深的侧翼合围,陆霆骁的敌后骚扰。三方没有任何直接沟通,却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在幕后协调,每一次进攻和防守都衔接得天衣无缝,将“暗夜”精心策划的“海妖”计划,撕扯得七零八落。


    “暗夜”负责“海妖”计划的核心成员,在一次次视频会议中气急败坏。


    “见鬼!苏氏怎么会反应这么快?他们怎么可能找到那个合同漏洞?”


    “顾言深是怎么在这么短时间内说服那两家老狐狸的?”


    “还有那股神秘的游资!到底是谁?每次都卡在我们的关键节点上!查!给我查出来!”


    他们就像陷入了一张无形的巨网,明处的攻击凶猛凌厉,暗处的冷箭防不胜防。原本势在必得的收购计划,在三方默契到极致的联手打击下,进度严重滞后,成本急剧攀升,最终,在一声无声的叹息中,被迫宣告流产。


    战役结束后的夜晚,顾言深从东南亚返回。他没有回庄园,而是直接来到了苏晚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只开了一盏台灯,苏晚还在审阅着后续的收尾报告。顾言深推门进来,带着一身风尘仆仆,但眼神明亮。


    “辛苦你了。”苏晚放下文件,看向他。


    “彼此彼此。”顾言深笑了笑,走到她对面坐下,自己倒了杯水,一饮而尽。“这次,我们配合得不错。”


    他放下水杯,目光落在苏晚脸上,语气带着一种复杂的、不加掩饰的赞叹,缓缓说道:


    “说真的,晚晚,”


    “那个隐藏在幕后的‘星火’,这次展现出的时机把握、风险控制和精准打击能力……”


    “如果他不是陆霆骁,”顾言深微微停顿,声音里听不出任何私人情绪,只有纯粹的、对对手能力的认可,“我会很欣赏这个对手。”


    苏晚握着笔的手,几不可察地紧了一下。


    她没有回应,也没有去看顾言深。只是缓缓地将目光转向窗外。


    窗外,城市的霓虹依旧闪烁,勾勒出冰冷而繁华的轮廓。


    她望着那片无边无际的夜色,仿佛要穿透这厚重的黑暗,看到那个隐藏在阴影深处,一次次递出刀刃,却又让她心情复杂到无以复加的男人。


    办公室里,只剩下沉默在无声蔓延。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