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4章 十五年的默契

作者:谢栖宁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时间,是世界上最狡猾的魔术师。它能将惊涛骇浪抚平成细微波纹,也能将刻意维持的距离,淬炼成一种无言的默契。


    苏晚与顾言深的婚姻,走到了第十五个年头。


    这晚,苏氏集团顶楼办公室的灯光依旧亮至深夜。苏晚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审阅着一份关于开拓北欧市场的最终方案。指尖划过平板电脑光滑的屏幕,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顾言深坐在她对面的沙发上,手边放着一杯早已凉透的红茶,膝盖上摊开着一本厚重的德文原版金融理论典籍。他看得专注,偶尔会用指尖推一下鼻梁上的金丝眼镜。


    室内一片寂静,只有彼此清浅的呼吸,和书页翻动的微响。


    这种寂静,并非空洞,而是一种被知识和共同目标填满的、令人安心的饱满。他们早已习惯了彼此的存在,像两颗运行在稳定轨道上的星辰,互不干扰,却又彼此映照。


    苏晚放下平板,揉了揉有些发涩的眉心,目光无意间落在顾言深身上。灯光勾勒出他温润的侧脸轮廓,岁月待他宽厚,只在他眼角添了几道极浅的纹路,反而更添沉稳。十五年了,他始终如此,像一座沉默而可靠的山,在她每一次商海搏杀后,提供最安稳的港湾。


    似乎感受到她的目光,顾言深从书页中抬起头,迎上她的视线,唇角自然勾起一抹温和的弧度:“累了?”他的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格外低沉悦耳。


    “还好。”苏晚微微摇头,将平板电脑转向他,“北欧这份方案,有几个细节还需要推敲一下。安德森家族的态度,比我们预想中要强硬。”


    顾言深放下书,起身走到她身边,俯身看向屏幕。他靠得不近,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却能清晰地看到上面的内容。他身上淡淡的雪松香气,混合着书墨的气息,沉稳地萦绕过来。


    他目光快速扫过,沉吟片刻,指尖在屏幕上某个条款处轻轻一点:“这里。他们要求的分成比例,看似让步,但在附加的供应链条款里埋了钉子。如果我们答应,未来三年在物流成本上会多支出至少十五个百分点。”


    苏晚顺着他指的地方看去,瞳孔微缩。她刚才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分成比例和核心技术授权上,确实忽略了这条看似不起眼的附加条款。


    “还有这里,”顾言深的指尖移到另一处,“他们要求的数据共享范围,超出了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的红线。一旦签署,后续会非常麻烦。”


    他语调平稳,分析一针见血,每一个点都精准地切中了方案中最隐蔽的风险。这不是第一次了。十五年的并肩,让他们对彼此的商业思维和风险偏好熟悉到骨子里。往往她一个眼神,他就知道她在顾虑哪个环节;他一句提点,就能让她豁然开朗。


    “是我疏忽了。”苏晚轻轻吸了口气,再次看向顾言深时,眼中带着毫不掩饰的认可,“看来,明天谈判的重点要调整了。”


    “谈判桌上,你来主导。”顾言深直起身,语气自然,“我在旁边查漏补缺。安德森家的那位老爷子,最喜欢在细节上做文章,我陪他周旋。”


    分工明确,默契十足。他们是商界最令人畏惧的组合——苏晚的锋芒与顾言深的圆融,苏晚的战略魄力与顾言深的缜密心思,完美互补。


    处理完公事,气氛再次安静下来。窗外,城市的灯火已稀疏了许多。


    苏晚靠在椅背上,目光掠过书房一角那座古典的黄铜座钟。时针,正缓缓指向十一点。一个她几乎快要遗忘的数字,悄然浮上心头。


    十五年。


    竟然,已经这么久了。


    这十五年间,顾家长辈从最初的隐晦暗示,到后来的无奈接受,关于“继承人”的话题,早已被时间尘封。顾言深为她挡下了所有的压力,从未让她因此有过一丝为难。他们心照不宣地维持着这种平衡,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集团的扩张和对“暗夜”无处不在的防御与反击中。


    她偶尔会想起那夜,祖父躺在病床上老泪纵横的托付;想起自己当年点头同意联姻时,内心那片冰冷的荒芜。如今,这片荒芜之上,虽未开出爱情的花朵,却建立起了一座坚固的、名为“盟友”与“伙伴”的堡垒。


    这时,顾言深像是忽然想起什么,走回沙发边,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扁平的、用深蓝色丝绒包裹的方形物件,看起来不像文件。


    他拿着它,走到苏晚面前,却没有立刻递过去,眼神里带着一种罕见的、混合着郑重与一丝难以察觉的忐忑。


    “晚晚,”他的声音比平时更柔和了几分,“明天是你生日。我想了很久,不知道送你什么才好。”他微微一顿,将丝绒包裹轻轻放在她面前的桌上,“这份礼物,或许……你会感兴趣。”


    苏晚有些意外。她的生日,顾言深从未忘记,每年的礼物都价值不菲且极尽用心,或是顶级的珠宝,或是某位大师的画作,或是她偶尔提及的、某个度假胜地的别墅。但用这种神态和语气送礼,还是第一次。


    她看了顾言深一眼,伸手解开丝绒系带。


    里面不是什么奢华之物,而是一个保存得极其完好的、样式古朴的深棕色皮革活页夹。皮面上没有任何标识,只有岁月摩挲留下的痕迹。


    她带着一丝疑惑,打开活页夹。


    里面是一叠略显泛黄的文件、剪报和照片的复印件,所有纸张都被仔细地分类、标注,甚至用不同颜色的标签做了索引。而当苏晚看清最上面一页文件的内容时,她的呼吸猛地一滞!


    那赫然是一份关于“暗夜”资本早期,大概四十多年前,在东南亚地区进行灰色资产转移和原始积累的路线分析与部分资金往来记录的推测报告!虽然很多信息模糊不清,证据链也不完整,但其中提及的几个关键人物代号和操作模式,与她这些年耗费无数心力才查到的一些碎片信息,严丝合缝地对上了!


    她快速向后翻去。


    后面是几张老旧的黑白照片复印件,上面是几个模糊的人影在某个码头仓库前交谈,照片背面用钢笔标注了时间地点,以及推测的人物关系图。


    再往后,是几份从故纸堆里翻找出来的、早已停刊的当地小报的新闻报道复印件,上面用红圈标出了几则关于“离奇商业纠纷”或“不明势力火并”的短讯,时间点恰好与“暗夜”早期的几次关键扩张节点吻合!


    这不仅仅是一份礼物。


    这是一把钥匙!一把可能打开“暗夜”那厚重历史迷雾的、珍贵无比的钥匙!其中一些资料,甚至可能早已被“暗夜”自己刻意销毁,湮没在时光里。她不知道顾言深是动用了怎样的人脉和资源,耗费了多少时间和心血,才将这些零散的、几乎被遗忘的碎片,一点点挖掘、拼凑起来。


    这份礼物的重量,远超她过去十五年收到的任何一件珠宝、房产或艺术品。


    苏晚的手指微微颤抖着,抚过那些泛黄的纸页,仿佛能感受到背后所倾注的心力与时间。她抬起头,望向静静站在一旁的顾言深。


    他依旧温和地笑着,眼神清澈,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一股强烈而复杂的酸涩感,毫无预兆地冲上苏晚的鼻尖,瞬间模糊了她的视线。她何德何能,值得一个人,用十五年的时光,如此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她,连她最深沉的执念与仇恨,都被他如此郑重地放在心上,并默默为之付出。


    “言深……”她的声音带上了一丝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哽咽,几乎说不出完整的句子,“我……何德何能……”


    顾言深走上前一步,没有试图拥抱她,只是伸出手,轻轻覆在她拿着活页夹、微微颤抖的手背上。他的掌心温暖而干燥,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力量。


    他的笑容温柔得令人心碎,声音低沉而坚定:


    “你值得,晚晚。”


    “你值得这世上,最好的一切。”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深情的告白,只有这短短一句话,却像一道暖流,猛地撞开了苏晚心房深处某一块冰封的角落。泪水,终于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顺着她白皙的脸颊滑落,滴在古老的皮革封面上,洇开深色的痕迹。


    十五年的相敬如宾,十五年的默默守护,十五年的理解与支持……所有复杂的情绪,在这一刻,似乎都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


    顾言深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任由她落泪,他的手依旧轻轻覆在她的手背上,像一个最可靠的锚点,在她情绪失控的波涛中,提供着唯一的稳定。


    窗外,午夜的钟声,仿佛在遥远的地方,被轻轻敲响。


    新的一天,也是新的十五年,开始了。


    而在城市另一端的“星火资本”,陆霆骁的办公室灯光,也同样亮着。他面前的数据屏幕上,关于“暗夜”最新动向的分析图复杂地交织着。


    他揉了揉疲惫的眉心,目光扫过桌角日历上那个被红圈标记的日期。


    明天,是她的生日。


    他沉默地拿起手机,点开一个加密的备忘录,里面只有简短的几个字:「她喜欢蓝色,欣赏坚韧不拔的品质,讨厌虚伪的承诺。」


    这是他用了十五年时间,像做科研一样,从各种公开报道、财经访谈、甚至是对苏氏前员工的侧面打听中,一点点拼凑出来的,关于她的喜好。


    他看了许久,最终,只是关掉了屏幕。


    窗玻璃上,映出他孤独而疲惫的身影,与远处那座庄园里,刚刚经历过情感涟漪的书房,隔着遥远的夜色,沉默地对望着。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