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章 星火的成长

作者:谢栖宁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三年时光如水般流逝,将“星火资本”从当初那个蜗居在破旧写字楼一角的小公司,打磨成了如今在特定圈层内声名鹊起的存在。虽然规模仍远不能与那些金融巨鳄相比,但在量化交易模型开发和某些“特殊技术服务”领域,“星火”已是一块不容小觑的招牌。


    "陆总!''探针''项目第三阶段的数据出来了!"李明兴奋地冲进办公室,手里挥舞着刚打印出来的报告,"超额收益率比预期高出整整两个百分点!"


    陆霆骁从三台并排的显示器前抬起头,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具体数据?华尔街那边有什么反应?"


    "年化收益率38.7%,最大回撤控制在4.8%。"李明凑近指着屏幕上的标红数据,"高盛和摩根大通都发来邮件,询问下一期基金的认购额度。不过这里有个异常波动需要关注..."


    "把数据给风控组,明早例会前我要看到完整的分析报告。"陆霆骁说着看了眼时间,"新加坡的客户到了?"


    张姐快步走进来:"已经到了,在一号会议室。他们提前到了十五分钟,看起来对我们的系统很感兴趣。"


    会议室里,三位新加坡客户正襟危坐。为首的陈总开门见山:"陆总,我们研究了''探针''系统的表现数据,但对它在东南亚市场的适应性存有疑虑。"


    陆霆骁示意李明开始演示:"我们为不同市场特性开发了独立的算法模块。李明,给陈总展示东南亚专用模块的运行原理。"


    李明打开投影仪:"我们特别设计了三级缓冲机制,专门应对东南亚市场的高波动性特点..."


    "具体参数是多少?"陈总打断道,"我们需要看到实际数据支撑。"


    "最大回撤5%,单日止损2%。"陆霆骁接过话头,"虽然核心算法涉及商业机密,但可以提供过去六个月在模拟东南亚市场环境下的完整测试数据。"


    "收益率如何保证?"陈总追问。


    "年化35%是我们的底线。"陆霆骁推过一份文件,"这是详细的收益曲线分析。值得一提的是,在上次东南亚市场剧烈震荡期间,我们的系统不仅没有亏损,反而实现了3.2%的正收益。"


    陈总仔细翻阅文件,与同伴交换了一个眼神,突然问道:"如果我们要定制一个专门针对新加坡市场的版本,需要多长时间?"


    "三个月。"陆霆骁毫不犹豫地回答,"但需要贵公司提供近五年的完整市场数据作为训练样本。"


    陈总面露难色:"五年的完整数据可能有些困难..."


    "这是必要条件。"陆霆骁语气坚定,"没有足够的数据训练,系统无法准确学习和适应本地市场的独特性。"


    "我理解。"陈总点头,"那么价格方面..."


    张姐适时递上一份详细的报价单。陆霆骁解释道:"考虑到长期合作的诚意,我们可以给予15%的折扣,但需要预付50%的款项。"


    这场谈判持续了近两个小时。送走客户后,李明长舒一口气:"总算谈成了!"


    陆霆骁却皱起眉头:"通知技术部今晚加班。陈总提到的跨境结算系统的兼容性问题,我们需要在明天中午前给出解决方案。"


    "这已经是技术部本周第三次加班了..."张姐提醒道。


    "双倍加班费,明天中午我请他们去最喜欢的那家日料店。"陆霆骁边说边快步走向技术部,"李明,把刚才客户提到的所有需求点都整理出来,半小时后技术部开会。"


    会议刚开始不久,前台的电话就又响了。张姐接完电话,面色凝重地走进来:"陆总,日本大和财团的代表突然到访,说是想讨论收购事宜。"


    二号会议室内,大和财团的代表态度强硬:"陆总,我们开门见山。大和愿意以五亿美元收购''星火资本''60%的股权,这是我们的诚意。"


    "''星火''不出售。"陆霆骁平静回应。


    代表微微前倾身子:"据我们了解,''星火''成立仅三年。如果没有大和的资源支持,恐怕很难在国际市场继续扩张,特别是在应对某些''特殊状况''时。"


    陆霆骁站起身:"感谢大和的厚爱,但''星火''会靠自己的实力开拓市场。张姐,送客。"


    代表离开后,李明忍不住问道:"陆总,五亿美元可不是小数目,为什么拒绝?"


    "你看过他们提供的合同细则吗?"陆霆骁反问,"要求核心团队必须迁往东京,所有技术专利归大和所有,而且..."他顿了顿,"明确要求我们停止所有与''暗夜''相关的调查。"


    众人面面相觑。赵磊惊讶道:"他们怎么知道..."


    陆霆骁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现在,继续我们刚才的会议。"


    待会议室只剩下他一人时,陆霆骁打开一个需要三重验证的加密交易系统。屏幕上显示出几十家看似毫无关联的小公司名单,业务范围从废旧金属回收、小型跨境物流到区域性农产品贸易。


    "又完成一笔。"他低声自语,看着最新一笔交易确认信息。这是他今天通过分布在多个离岸账户进行的第十一笔交易,每一笔都控制在不会引起注意的范围内,目标都是那些与"暗夜"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外围企业。


    完成所有操作后,他仔细清理掉操作记录。这时,张姐拿着一份刚送来的财经报纸走进来:"陆总,这是今天的财经报纸。"


    陆霆骁接过报纸,目光在头版的大幅照片上停留片刻。照片上,苏晚与顾言深在某个慈善晚宴上相视而笑,举止亲密。他面无表情地将报纸对折,再对折,直到照片完全被掩盖,然后锁进办公桌最底层的抽屉。


    李明探头进来:"陆总,技术部已经准备好了新加坡项目的初步方案。另外,大家想问今晚还能去那家法餐吗?"


    "当然。"陆霆骁难得地露出一丝微笑,"告诉大家,这段时间辛苦了。"


    深夜十一点,公司里只剩下陆霆骁一人。他接通了一个加密视频电话,屏幕上出现一个模糊的人影。


    "''渡鸦''汇报:暗夜在东南亚的活动频率增加了三成,可能与新加坡项目有关。"


    "继续监视。"陆霆骁简短回应,"特别注意他们与当地灰色产业的联系。"


    挂断电话后,他继续研究着下一阶段的计划。在这个看似平常的夜晚,"星火"的影响力又悄然扩大了一步。


    与此同时,在城市另一端的一间豪华办公室里,也有人未眠。一个低沉的声音对着电话说:"继续关注''星火''的动向,特别是他们在灰色地带的业务拓展情况。"


    "需要采取什么行动吗?"


    "暂时不用。"对方望向窗外,"但要确保他们不会成为麻烦。"


    在这场无声的博弈中,每一个决策都在悄然改变着力量的平衡。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