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4章 第144章

作者:是木头不呆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老子早有布置,这三妖正是他用来对付觊觎人族气运者的后手。如今时机已至,老子令玄机子下界,命九尾狐狸精等三妖潜入大周,迷惑正值壮年的周幽王,诱其荒废朝政,成为昏君,从而推动大周更迭,为势衰的道教争取喘息之机。


    九尾狐狸精等三妖不愿卷入这般大因果,但玄机子法力高强,以灭族相胁,三妖只得应允。


    为完成任务,她们游走人间,寻找可夺舍的绝色女子。九尾狐狸精率先在褒国找到一名官宦千金——褒姒,强行夺其身躯。


    九尾狐虽知使命,却心存抵触,平日深居简出,避免引人注目。年方十八时,她已出落得明媚动人,狐媚气质尽显,成为褒国公认的第一 ** ,却因深居闺中,见过她容颜者寥寥无几。


    玄机子不时前来查探,见褒姒似有意回避这场因果,心生不满,于是略施手段,让远在周朝国都的周幽王窥见了褒姒的绝世姿容。


    一日,周幽王心血来潮,离宫出游,行至山川之间,忽见前方河面映出一幅奇景:水光如镜,倒映出栩栩如生的亭台楼阁。更令周幽王心驰神往的,是庭院中漫步的一名绝色女子,明眸流转,宛若月宫仙子临凡。


    周幽王在目睹海市蜃楼的奇景后,为寻得其中绝色而日夜思念,以致身体日渐消瘦。宫中太医诊治后,称其病根在心,需心药来医。


    于是朝廷在都城内外张贴皇榜,欲探寻海市蜃楼所现之景究竟位于何处。三日后,有人揭榜禀报,称那是大周附庸国褒国都城的景象,其中女子正是褒国绝世佳人褒姒。


    得知褒姒的下落,周幽王病情顿时好转大半。


    为得到褒姒,周幽王不惜发兵讨伐褒国。褒国无力抵抗,只得将褒姒献出。周幽王对她极为宠爱,随即废黜原王后,改立褒姒所生之子姬伯服为太子。


    褒姒曾有过迷惑商纣王的经历,因而轻易就让周幽王为之倾倒。周幽王沉迷于她,日渐不理朝政。


    见周幽王逐渐昏聩,褒姒知自己使命将成,内心却毫无喜悦。虽然完成道教玄机子所托便可入人教,但她必须承担祸乱大周与生灵涂炭的因果业力。想到自己未来结局恐怕凄惨,她终日忧心忡忡,脸上不见一丝笑容。


    周幽王见 ** 始终不展欢颜,便采纳某位大臣的建议,点燃城头烽火,假传敌军来犯。四方诸侯见烽火纷纷率兵赶来救援,抵达后却发现并无敌踪,只能在都城周围慌乱搜寻。


    褒姒目睹此景,终于露出笑容。周幽王深感欣慰,心中发誓绝不负她。


    然而这番“烽火戏诸侯”的举动,使周幽王在诸侯间威望大损,人族面临分崩离析的危机。


    此时,金灵圣母已完成九九八十一日之期返回天庭。某日,执掌星象的星官前来禀报,称群星汇聚之处,一颗人皇星即将陨落,人族将生巨变。


    金灵圣母闻讯惊讶,经过推演方知,她的 ** 周幽王阳寿将尽,大势已不可逆转。


    也知道这个不争气的周幽王,为了一个妖妃竟做出如此儿戏的举动,置国家社稷于不顾,犯下弥天大错。金灵圣母心中愤恨,决意要重重惩罚这个祸国殃民的褒姒,以泄心头之恨。


    尽管金灵圣母怒火难平,人族大势却已不可挽回,周幽王的败亡已成定局。所幸这些年来,人教与儒教在人族掌控之地势力大增,道教再想兴风作浪已非易事。这总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西周王朝勉强支撑了几年,最终在周边游牧民族的侵袭下陷入 ** 危机。周幽王再次于城头点燃狼烟,向四方诸侯求救。可有了前车之鉴,诸侯无一发兵救援。最终,周幽王被乱军踩踏而死,宠妃褒姒不知所踪。


    西周的覆灭,导致截教、人教、儒教的气运大幅衰减,元始天尊与太上老子却暗自欣喜,认为这是两教再度崛起的良机。


    老子再入人族地界,四处传播道教思想与术法。他教书育人,编纂了道家经典,包括诗、书、礼、易、春秋等典籍。短短数年间,无数人族大儒都拜入老子门下。


    随着老子的声名日益显赫,地方官员将他举荐至藏书阁任职。老子将阁中典籍整理得井井有条,借此平台,他的名声传遍人族内外。


    正因为老子声望卓著,吸引了众多博学之士前来求学,其中有一位特别的学生——孔丘。


    孔丘是老子在人间最得意的 ** 。自收他为徒后,老子便将人间传道之事大多交由孔丘处理。


    孔丘果然不负所望,门下 ** 多达三千,其中贤者更有七十二人。有些 ** 甚至能与各路诸侯平起平坐。


    在大周期间,老子著成道家经典《道德经》,传授于孔丘。之后,他便带着牧童多宝离开,继续东行。


    老子寻了一处偏僻之地,作为多宝道人最后一次历劫之所。他施展手段,助多宝道人再次轮回转世。


    这一次,多宝道人降生于一个小国,名为迦吡罗卫国,化身为该国太子,名叫乔达摩·悉达多。


    该国境内的人族,多为普通人族与阿修罗族的后裔,不被正统人族所接纳。老子之所以让他降生于此,正是为了丑化西方佛教。


    多宝道人此生注定成为西方教的一员,却因其特殊的出身……


    命运早已注定西方教将受人族排斥,逐渐引来世人的厌弃。莫说东进,就连西行也将变得艰难重重。人族的信徒纷纷背弃西方佛教,连带西方教的气运也渐渐消散——此乃圣人的谋算,一招釜底抽薪。


    老子的举动引起多方关注。截教通天教主终于明白老师李鹏所布的后手:原来自己的**多宝**果然有天大机缘,注定成为西方佛门中的一尊大佛,前途不可限量。幸好自己听从了老师的安排,若强行干预,只怕会毁了多宝的道果,那时便追悔莫及。


    一直闭关的元始天尊心有所感,也窥见了师兄老子的布局,对其手段深感叹服。


    而西方二圣接引与准提得知此事后,脸色极为难看。


    “好你个**老子,竟使出如此卑劣手段,简直岂有此理!”


    准提道人怒火冲天。


    接引在旁劝慰道:


    “师弟切莫动怒。我西方教正值蒸蒸日上,岂是圣人一点手段就能撼动的?眼下我们的目标并非老子。”


    “可一旦老子的阴谋得逞,我西方教气运必将大损!”


    准提道人仍心有不甘。


    “师弟莫忘,还有来自截教的三千红尘客,还有观音大士、普贤菩萨、文殊菩萨等人,更有那随时可能归来、对西方教不利的罗睺!”


    接引道人神情凝重。


    西方二圣已推算出,西方教将承受一段不大不小的因果,影响未来发展,甚至导致气运流失。


    如今接引与准提最大的心腹大患,便是魔祖罗睺。因为他们发现,紧那罗与金蝉子的命数竟无法测算。


    初见紧那罗时,他浑身缠绕魔气,无疑是一大隐患。加之预感西方极乐世界将遭邪魔入侵,恐怕动摇西方教气运。


    这一切让西方二圣越发认定,紧那罗就是魔祖罗睺的化身。


    于是准提道人瞒着接引,将紧那罗带到身边,只传西方佛法,不授教中法术。


    接引也预感到紧那罗对西方教是极大变数,因此并未明显反对准提的做法。


    紧那罗被西方二圣处处防备,而金蝉子却受西方……


    方二圣接引与准提对金蝉子愈发看重,他在短短数年间修为已至大罗金仙境界,地位直追观音、普贤、文殊等菩萨,成为西方佛门年轻一代中最杰出的人物。


    金蝉子对自身所受待遇颇为满意,表面恭敬对待老师准提道人,心中却另有图谋。在修行西方佛法之余,他暗中修习其他法门。因有紧那罗被指为魔祖罗喉化身在前,金蝉子得以低调行事,为避嫌从不与紧那罗单独会面,并主动替白莲童子看护准提道人的九品道德金莲。


    准提对金蝉子的表现十分满意,又因其修为高深,便将关系西方教气运的九品道德金莲交由其守护。此后,金蝉子受封为西方二圣座前第一佛陀,地位远超观音、普贤、文殊等人。这些原属阐教、又与截教门徒往来密切的菩萨,因受二圣猜忌而难以晋升,却也无法再度叛教,以免被三界众生所鄙弃。


    随着地位提升,金蝉子权力日增,西方教众对他愈加恭敬,其威望不断高涨。然而他早已厌倦终日吃斋诵经、面对青灯古佛的枯燥生活,内心渴望脱离极乐净土,前往外界游历。


    不久后,机缘降临。接引与准提在须弥山召开佛会,全体门徒齐聚。接引道人当众言道:“近日东方人族内乱频仍,生灵涂炭。可有谁愿往东方传扬我西方佛法,光大教门?”


    众菩萨、佛陀、比丘闻言面面相觑,一时无人应答。


    在人族地域,存在着人教、道教、截教、儒教等大教。西方教的**前往东方弘扬佛法,势必会遭遇诸多大教的排斥,稍有不慎就可能狼狈不堪,甚至丧命于东方,沦为西方极乐世界的笑柄。


    “启禀老师,**愿前往东方传播佛法,普度众生,恳请老师应允!”


    就在这时,一道木讷中略带怯懦的声音轻轻响起。众菩萨与比丘循声望去,发现说话的竟是西方极乐世界中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沙弥——紧那罗。


    在普通西方教众眼中,紧那罗并不起眼。他相貌 ** ,身形瘦弱,神情呆滞,且毫无修为。这样一位看似寻常的小僧,不知为何竟能受到西方二圣的另眼相看,实在令人费解。


    一些僧侣见率先 ** 的竟是紧那罗,不禁暗自失笑。在多数普通佛子看来,这无异于不自量力。


    西方二圣接引与准提也未料到,关键时刻竟是紧那罗这个小沙弥为他们解围。然而,紧那罗对西方教而言关系重大,若让他离开极乐世界,恐有魔体复苏之虞,届时无人能制,必将给西方带来无法挽回的灾祸。因此,接引与准提对视一眼,皆暗自摇头,不愿应允。


    “紧那罗,你身份低微,佛法尚浅,此次任务不宜交由你。待你修为精进,足以自保之时,再往东方传扬佛法岂不更为妥当?”


    听闻此言,紧那罗心中满是失落。这已不知是他第几次被老师拒绝离开灵山的请求了。


    他隐约感到,老师似乎有意将他禁锢在西方极乐世界。尽管身为老师的得意**,却始终不受重视。老师与师叔只传授他深奥的佛法,对腾云驾雾之术绝口不提,并严令禁止他私下修习法术,否则将面临被逐出净土的惩罚。


    紧那罗心中委屈,不知自己究竟何处惹得老师与师伯不悦。这份苦楚只能深埋心底,缓缓沉淀。他终究没有勇气向老师与师叔问个明白。


    此时,紧那罗体内那一缕魔祖罗喉的残魂,早已被准提道人的六根清净竹强行 ** 。


    紧那罗的元神便是其本体。


    然而西方二圣接引与准提对此仍存顾虑,宁愿将其永久禁锢于灵山,也不愿放归洪荒天地。


    金蝉子见紧那罗自荐被拒,心念一转,顿生一计。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