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在凌霄宝殿上,西方教二圣接引、准提曾助戴教渡过危难,这份因果尚未偿还。若将慈航道人等三人击杀,必使双方关系更加恶劣,对阐教大局极为不利。
权衡利弊之后,原始天尊决定暂时留下慈航道人等人的性命。
原始天尊不再理会慈航道人等三人,转而望向广成子、赤精子、太乙真人等让他较为放心的 ** ,心中却略感失望。
这些 ** 虽对阐教忠心耿耿,但修为天赋有限。以大师兄广成子为例,封神量劫中虽获大量功德,修为却毫无寸进,距离准圣境界依然遥远,令人失望。
其余嫡传 ** 更不必说,资质尚在广成子之下。
巡视一周,原始天尊心情复杂地发现,偌大的昆仑玉虚境中,能在短时间内有望成就准圣的,竟是离心离德的慈航道人等三人。
原始天尊对座前十二金仙的现状极为不满。
若堂堂阐教竟需依靠修行西方佛法的三名叛逆 ** 来发扬光大,岂非笑话。略作思量,原始天尊有了主意。
既然 ** 天赋不高,便以法宝之力弥补。
这也是无奈之举!
想到这里,原始天尊脸上浮现一抹笑意,自怀中取出两件灵宝托在手中。
“广成子,上前来!”
广成子闻言急忙上前几步,恭敬听候元始天尊训示。
“广成子,封神一战中,你率阐教 ** 与裁教作战,虽损失惨重,却也尽心竭力,为师皆看在眼里。今日便封你为阐教大 ** !”
“谢老师!”广成子恭敬回应。
经此册封,广成子威信更上一层楼。更关键的是,原始天尊并未收回三宝玉如意,显然此宝已赐予广成子使用。
一时间,其余 ** 皆以炽热目光望向原始天尊。
接着,元始天尊向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太乙真人等阐教 ** 分发了法宝。
连在教中默默无闻的黄龙真人也得了丰厚赏赐,唯独慈航道人、普贤真人及文殊广法天尊未被赐予任何宝物。
此举令三人极为不满,对元始天尊的偏心与打压愤恨难平。
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太乙真人等同门受赏也就罢了,毕竟多少有些苦劳,可那广成子又有何德何能,竟坐稳阐教大 ** 之位?
若非这迂腐无能之辈,阐教在封神大战中也不至于败得如此惨烈。不追究其过已属蹊跷,竟还大加封赏,实在令人费解。
要赏,也该先赏他们三人。他们在封神榜中受苦最深,至今仍落得道佛双修、不伦不类的境地,难道不该以灵宝赏赐,稍作抚慰吗?
慈航、普贤、文殊伸长脖子等候赏赐,却始终不见动静,气得浑身发抖。
元始天尊余光扫过心怀怨怼的三人,暗骂其贪婪 ** 。
私下修行西方佛法,还敢面露不满?若非阐教正值凋零,气运衰微、人手稀少,早将这三人斩首示众,岂容他们如此放肆!
一旁的广成子对师尊的做法也略有微词。表面看来,他的地位似有提升,实则明升暗降,权柄已被诸位师兄弟分去不少。
但他丝毫不敢表露不满。因他在封神大劫中犯下大错,昆仑玉虚境中那条细如指腹的气运小龙与他脱不了干系。能保住阐教大 ** 的身份已属万幸,
哪还敢有半句怨言!
最终,元始天尊也稍作安抚,赐予慈航、普贤、文殊几个无关痛痒的虚衔,表面看来未显偏私,
也算给三人留有余地,望他们迷途知返。
只不知这三位仙人,能否体会元始天尊的一片苦心。
夹龙山飞云洞,乃阐教上仙惧留孙的道场。
“惧留孙师弟,今日师兄前来,话已说得很清楚。如今阐教……”
如今的阐教早已不复从前,老师也不再是往日的老师。继续留在这里,只会受到广成子等人的欺辱,不如随我们一同改换门庭,前往西方极乐净土,皈依佛门,岂不更好!
眼下西方佛门人才稀缺,气运未显,没有勾心斗角之事,正适合我等修行。而且截教的三千红尘客已在净土之中,我们一到西方,必受重用,成就大佛之位,统摄那三千红尘客。这难道不比在阐教受气强上百倍?
惧留孙师弟,我们也不必瞒你,如今我们皆是道佛双修之体,甚至隐隐触及准圣瓶颈。西方佛法确实与我们有缘,不如就随我们一同离开阐教,投奔西方吧!
慈航道人和普贤真人为了壮大声势,想拉拢同样在玉虚宫郁郁不得志的惧留孙, ** 叛教之事。虽然叛徒之名不好听,但为了前途,为了不再憋屈,只能走上这条路。
惧留孙听着两位师兄侃侃而谈,心中不断权衡利弊。眼下阐教乌烟瘴气,投靠西方教确实是个选择,但他顾忌元始天尊的圣威,一旦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两位师兄,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叛教之名一旦落下,就永世无法洗清。若被老师知晓,我们又该如何自处?”
惧留孙思量再三,还是道出了顾虑。
慈航道人闻言,神情轻松:“师弟不必担心。封神之时,元始欠下西方二圣天大因果,此时不还更待何时?只要我们诚心投靠,相信二圣绝不会坐视不理!”
为了表示决心,慈航道人连“老师”都不称,直呼元始之名。
“哦?师兄如此有信心,看来大事可成!好,我们就约定日期,一同离开阐教,投入西方门下!”
不久后,慈航道人、普贤真人、文殊广法天尊,以及被说动的惧留孙,纷纷下了昆仑山,直奔西方极乐净土而去。
西方二圣接引和准提得知喜讯,大为欣喜,命刚入佛门的三千红尘客亲自出门相迎。
西方须弥山大殿中,三千红尘客座无虚席,每一位佛子的修为皆达太乙金仙之上。
西方二圣接引与准提为顾全颜面,对外称他们为三千红尘客,实则心知肚明:这不过是三千形同乞丐的草头神罢了。
既已入西方极乐世界,亦不便拒之门外,于是悉数引入净土,受佛门香火熏陶。
未料这些草头神竟颇为争气,多数人头顶绽出佛光,于西方佛法颇具慧根,修为亦随之大增。
接引与准提见状颇为意外,遂对他们多加照料,西方气运也因此有所好转。
今日更是喜讯频传,原属阐教的普贤真人、慈航道人、文殊广法天尊及惧留孙,竟一同来投。
其中慈航道人、文殊广法天尊修行西方佛法已有一定造诣,假以时日,必成一方大佛。
西方极乐世界再添中流砥柱。
为表重视,西方二圣接引与准提当即下旨,册封文殊广法天尊为文殊菩萨,
慈航道人为南海观音大士,
普贤真人为普贤菩萨。
唯惧留孙因未修西方佛法,且对阐教尚存一念之想,暂未授予菩萨果位。
不仅如此,接引与准提更将原属截教的三千红尘客尽数划归这三位仙人座下,供其差遣。
慈航、普贤、文殊感念厚待,回想昔日阐教遭遇,更对西方教死心塌地。
西方极乐世界大举封授菩萨果位,自然引起洪荒诸方势力瞩目。
元始天尊在这四人踏出昆仑山时,便预感不妙,却无法公然阻拦。
身为圣人,总不能不顾尊严,亲自出手处置叛教之徒。
他亦未将此事告知广成子、赤精子等嫡传 ** 。如今慈航、普贤、文殊已气候大成,道佛双修,修为更胜广成子等人。若清理门户不成反遭其辱,岂不令阐教颜面尽失,何以立足于洪荒?
然而这段因果,元始天尊并不愿就此作罢,终须与西方教做个了断。
接引与准提正在清算事务。
想到这里,原始天尊怒火攻心,身形一闪便从昆仑玉虚境消失。
下一刻,他已出现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上空。
就在原始天尊刚抵达西方极乐净土时,准提道人立刻有所感应。万丈金光遍照世间,靡靡佛音在极乐世界各处不断吟唱。
“原始道友驾临西方极乐世界,真是有失远迎!”
话音刚落,准提道人已来到原始身边。
“准提,不必多说,今日贫道前来,正是为了清理门户!”
原始天尊怒不可遏,直接道明来意。
准提道人面色平静,决意全力护住慈航道人等三位**。这三人初入西方极乐世界,便显出深厚佛缘慧根,刚受封大佛之位,顶上三光便凝结出佛骨舍利,天赋可谓逆天。如此**若被随意斩杀,接引与准提二圣必将震怒。
但面对盛怒的原始天尊,想让他退去也并非易事。
“道友请息怒,如今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已在西方极乐世界成就大佛之位,恐怕不能让道友清理门户。”
准提道人语带锋芒,毫无退让之意。
“呵呵,道友真是好算计。这几位本是贫道座下大罗金仙**,随我修行无尽岁月,如今受西方佛法蛊惑,一时误入歧途。贫道欲引其迷途知返,有何不可?”
“原始道友此言差矣,此乃天道所趋,非圣人之力所能扭转。观音菩萨三人佛缘已深,昔日修为也已转化,即便重归旧门,失去的修为也无法复还。”
原始天尊越听心中越不是滋味,对慈航道人、普贤真人等**的绝情之举深感愤慨。
他们才入西方教,就迫不及待地化去往日阐教修为,分明是要与旧教彻底决裂,不留一丝余地。
难道我阐教就如此不堪,竟让你们一刻也不愿多留?
“哈哈哈,好啊,好啊,真是西方教的好**!今日无论如何,贫道都要清理门户,纵使道祖亲临,也休想让我退去!”
原始天尊心中杀意已决。
见原始天尊如此固执,准提道人也心头火起。
他脸色一沉,冷冷说道。
“道友,昔日凌霄宝殿之上的因果,可否于今日了结?”
此言意在迫使原始天尊表态,偿还往昔的因果功德。
原始天尊闻言,眸光微动,冷冷回道:
“哼,道友好算计!这番因果,早在慈航道人、普贤真人、文殊广法天尊叛教之时便已了结,贫道有何理由再次偿还?”
准提道人面色不变,似胸有成竹,随即大手一挥,原始身旁顿时多了一个破旧的布袋,袋上一处窟窿尤为显眼。
原始天尊见状,眉头不由一皱,心觉不妙。
果然,准提道人开口道:
“想必原始道友对此宝并不陌生。此乃贫道的乾坤袋,无物不收,曾擒获西方教大害蚊道人。却不知那蚊道人何来通天本领,竟能破袋而出,更将我西方教气运至宝十二品道德金莲啃去三品。道友可否告知,此是何故?”
元始天尊万万没料到,准提竟会重提此事。
蚊道人前往西方极乐世界,确实受元始天尊暗中挑拨,但他亦未因此得利,三教联盟大败,阐教与西方教皆损失惨重。
原始天尊脸色忽青忽白,若双方当真撕破脸,此战必起,甚至将演变为不死不休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