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帝昊天饮尽杯中仙酿,苦笑道:
“王母有所不知,三教签押封神榜之争持续已久,至今未息。如今全凭道祖威严,众仙才勉强同意终结封神量劫。要让诸位圣人遣入门下任职天庭,恐怕难以令他们真心顺从。”
王母却不以为意:
“陛下多虑了,有道祖坐镇天庭,即便圣人心有不甘,也绝不敢违逆道祖意志!”
此言让玉帝稍感宽慰。确实,不论通天、元始、老子还是西方二圣,再如何强势也不敢触碰道祖底线,最终必会如实填满封神榜。
翌日,南天门洞开,迎接四方仙真,共庆封神盛典。
元始天尊、太上老子、通天教主、西方二圣、三仙岛李鹏以及女娲后土等众圣齐聚一堂。
凌霄宝殿上,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皆已就座。案几上摆满蟠桃园新摘的鲜桃,殿中有身姿曼妙的仙女翩然起舞,四周仙乐缭绕。
玉帝昊天手持酒樽,与往来的圣人、大能及散仙敬酒,暗地里却在察言观色。他越看越觉得奇怪,却不知究竟何处不对。
封神量劫中获利最多的元始、老子与通天,竟彼此言笑晏晏,面上全无得意门人被划入天庭的凄凉之感。
西方二圣接引与准提更是如老僧入定,微闭双目,视起舞仙女如红粉骷髅,视琼浆玉液如糟糠之物。
玉帝昊天心中暗哼:“不愧是圣人,若非财大气粗,便是故作镇定。且看封神之时,你们是笑是哭!”
酒过数巡,玉帝挥袖命天官撤下宴席,开始封神大典。
他抬手穿越前方云层,越过洪荒名山大川,直抵人族西岐封神台,握住半空中盘旋的封神榜,将其带回凌霄宝殿。
玉帝昊天手持封神榜,强抑激动,以三界主宰之姿朗声道:“诸位大仙、三界众生,今日乃洪荒盛世,再定天道规则之基。现由元始天尊所定封神之人——姜子牙,主持封神!”
声音回荡天庭,余音不绝。
然而那封神之人姜子牙并未现身,玉帝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封神之人姜子牙何在?”玉帝昊天面色渐沉,几乎黑如锅底。他首次在众仙面前展现三界主宰威仪,竟如此不堪,实是颜面尽失。区区金仙未稳的姜子牙,竟在此时不见踪影。将封神大事托付此人,真是 ** 。
“待朕彻底执掌天庭,第一个便将他送上斩仙台!”玉帝表面镇定,心中却恨不得将姜子牙揪出,大卸八块、挫骨扬灰。
偌大凌霄宝殿,一时鸦雀无声。众仙目光皆聚于玉帝昊天一身。
老子、元始、通天乃至西方二圣接引与准提,都清楚封神之人姜子牙不会这么快现身。
他们皆知晓姜子牙真身此刻的下落,却无人愿意在此时多言,
只将玉帝吴天晾在一旁,静观这位名义上的三界主宰当众出丑。
位列仙班的众神不明所以,纷纷伸颈张望,只道元始天尊是否一时糊涂,竟与玉帝吴天公然对立。
玉帝吴天自然也如此作想——姜子牙本是阐教教主元始天尊推举主持封神之人,迟迟不至,是何缘故?
“元始天尊,那执掌封神的姜子牙,如今身在何处?”
玉帝吴天强压心绪,沉声问道。
元始天尊自座中起身,向玉帝吴天略一拱手,
“启禀陛下,负责封神的姜尚姜子牙,正在陛下手中。”
玉帝闻言一怔,低头看向掌中封神榜,嘴角微颤:
“姜子牙乃天命封神之人,怎会反先一步入了封神榜?”
元始天尊面色一沉,目光扫过身旁端坐的通天教主,
其中意味不言自明——皆因这位法力高强的师弟所为。
他不只令姜子牙肉身尽毁、元神入榜,更重创西岐数万大军,
几乎使阐教上仙、西方佛陀尽数折损,连一向超然的道教也难逃波及,
折去半数 ** 玄明子,并一道恶尸。
西方二圣接引、准提与太上老子,皆心有所感,默然认同。
通天教主对元始的目光视若无睹,嘴角一撇,不发一语,
不愿在凌霄殿上多作口舌之争。
此番封神大战,截教门徒锋芒毕露,大败阐教、道教与西方教三方联盟,
可谓占尽上风。通天教主对此结果极为满意,
自不会在得利之后多言招摇,以免引火烧身,成为众矢之的。
这也正是李鹏事先对他的告诫:在凌霄殿中当少言慎行,
关键时刻,老子与元始自会为自身利益出言。
玉帝吴天当众受窘,只得轻咳几声,掩去尴尬,
随即展开封神榜,寻至姜子牙名讳,御笔一挥,将其点出。
从封神榜上被除名。
姜子牙的魂魄自封神榜中升起,最终在凌霄宝殿下方凝聚成一个虚幻的元神影像。
此时的他,记忆仍停留在西岐诛仙大阵中被诛仙剑阵彻底湮灭的瞬间,尚未苏醒。
他如枯木般呆立原地,面容空洞,毫无神采。
“姜子牙,还不速速醒来!”
元始天尊见状,朝着他的灵台一声大喝,唤醒他的灵智。
姜子牙全身一震,眉目渐渐平静,缓缓睁开了双眼。
“姜子牙拜见老师!”
他第一眼便看到师尊元始天尊,立即起身行礼。
却将站在最前方、正欲开口的玉帝昊天晾在一旁,令玉帝再度尴尬地立在原地。
待这对师徒寒暄半晌,玉帝昊天才得以插话:
“原始道友,姜子牙师徒重逢确是人生快事,但此间乃凌霄宝殿,当以大事为重,还请姜子牙先行主持封神之事!”
“如此甚好。”
元始天尊向玉帝作揖回应。
毕竟对方名义上是三界主宰,这份薄面还是要给的。
随后,玉帝昊天将象征封神权威的卷轴——封神榜赐予姜子牙,命他全权负责封神事宜,包括各职司分配与各教具体人数。
姜子牙手握沉甸甸的封神榜,再度陷入茫然。
自他从江边郁郁不得志的老翁,摇身变为西岐军师、元始天尊门下 ** ……
李鹏早已与通天教主私下商定一切,也知晓准提道人乾坤袋中仅有三千草头神仙与一名截教嫡传 ** 多宝道人。
若西方二圣接引、准提拒不妥协,最终只能守着这三千草头神与多宝道人度日。
西方极乐净土大兴的美梦,也将如泡影破灭。
靠这批金仙境界都未达到的草头神复兴西方教,无异于痴人说梦。
通天教主一面饮着美酒,一面仍维持严肃慑人的神情,仿佛在表示:此次封神大劫,我截教损失不逊于其他大教,并未占得什么便宜,诸位莫将矛头尽指向我。
若按常理,西方教此番暗亏是吃定了,然而事与愿违,通天教主几乎要拍案而起,心中郁闷至极。
西方二圣接引与准提争执不下,便从九品功德金莲中放出长耳定光仙——这位曾在万仙阵倒戈的截教叛徒,如今已成他们座前宠信之定光欢喜佛。
定光欢喜佛善于察言观色,加之西方极乐世界人才凋零,无出众人物,恰似山中无虎,猴称大王。二圣不倚重他又能倚重谁?他平素机变多谋,此时正好派上用场。
定光欢喜佛方出金莲,便现出一副得道高僧的模样:头顶剃度,脑现佛光,合掌恭敬礼拜接引与准提,言辞恳切,自称拜见两位老师,颇具西方大佛风范,似有几分慧根。
通天教主见状冷哼,对此叛徒深恶痛绝,却也不屑与蝼蚁计较。
定光欢喜佛定神观察,方知身处金碧辉煌的凌霄宝殿,周围皆是身份崇高的大能。这一切不过发生在几年前。
姜子牙平日除处理西岐军政,便与姬昌商议征讨殷商。封神榜上他只认得哪吒、木吒、土行孙等几位修为较低的仙人,至于阐教十二金仙、西方教药师佛、弥勒佛、道教玄机子等大罗金仙,他或不知,或未谋面,封神之事无从下手。
但玉帝旨意不可违,他一介凡俗岂敢推辞。面对榜上密麻名讳,姜子牙头疼不已,最终心一横,先安排自己熟识的阐教门人担任高位,填满要职后,再将剩余神位随意指派给不相熟的三教仙人。
于是,三山五岳正神、雷部二十四位天君、火部正神、瘟部正神、二十八星宿、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等神职,多由随他征战的人族将士担任;而阐教上榜的十大罗金仙,则被封为四大天王与四御等高位。
对于阐教门人来说还算说得过去,虽然职位分配有所偏颇,但终究是阐教占据了高位与要职。
而那些不幸卷入封神量劫的西方教 ** ,处境可就大为不妙了。堂堂西方教高人弥勒佛与药师佛,竟被姜子牙封为哼哈二将,数千西方佛子佛陀更沦为看守天门的天兵天将。
这般安排着实令人难以接受。
西方二圣接引与准提目睹封神结局,面色顿时铁青。西方教大贤竟沦为守门之卒,教派颜面何存?
"启禀陛下,我西方教众早已脱离玄门,按理不应卷入封神量劫。恳请准许我带领教众退出封神榜,不再参与玄门封神事宜。"
接引道人直截了当,既封神之事由阐教独断,西方教自愿退出,不与玄门周旋。
玉帝昊天闻言顿感为难,不知如何决断。既想应允西方教所求,归还其门下 ** ,又恐西方教蛊惑之术在天庭蔓延;更担心封神之位空缺,招致三界耻笑。
"接引道人倒是好谋算。口称不涉玄门之事,然万仙阵破时,你以乾坤袋掳走我教众多精英,这番因果又当如何清算?"
通天教主旧事重提,语带锋芒。
玉帝神色稍霁,顺势言道:"若西方二位圣人愿归还所擒截教精英,令其入封神榜了结此因果,通天道友看在朕的颜面上便不再追究。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昊天玉帝意欲调和,同时亦可壮大天庭势力,可谓两全之策。
西方二圣接引准提陷入两难。这些截教精英皆是千辛万苦所得,数量不下十万,而封神榜上的西方教众仅数千人。唯可惜了药师佛与弥勒佛。不过他们手中尚握有截教嫡传 ** 多宝道人、无当圣母与金灵圣母等。
精英**。若能精心栽培,前途不可估量,甚至可能超越药师佛与弥勒佛。
因此,接引道人倾向于维持现状,不愿交换。
但准提道人却不这么想,他认为这样做会让西方教**寒心,觉得被教派抛弃,不利于西方教未来的发展,甚至可能动摇其根基。
最终,西方二圣接引与准提争执不下,竟在凌霄宝殿上当众激烈争吵,令在场众仙大为震惊。
这是众人首次见到一向宝相庄严的西方二圣如此失态。
李鹏把玩着手中的酒樽,一副看戏的姿态。
李鹏早已与通天教主私下商定一切,也清楚准提道人的乾坤袋中仅有三千草头神仙和一名截教嫡传 ** 多宝道人。
若西方二圣接引与准提毫不妥协,最终只能依靠这三千草头神和多宝道人。
西方极乐净土的大兴美梦,便将化为泡影。
靠这些连金仙境界都未达到的草头神复兴西方教,无异于痴人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