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他的亲传 ** 并不多。
仓颉听后沉默了下来。他没想到,李鹏未将鸿蒙紫气交给其他师兄弟,竟是因为他们资质不足。
即便如此,李鹏愿意将如此珍贵的鸿蒙紫气交给自己,也足以看出师父对他的看重。
“多谢师父!”仓颉恭敬地向李鹏行了一礼。
李鹏含笑点头,随即将鸿蒙紫气与乾坤尺一并抛向仓颉。
鸿蒙紫气触到仓颉的瞬间,便融入了他的元神之中。
而乾坤尺则静静落在他手中,等待炼化。
李鹏指着尺子介绍道:“这把尺名为乾坤尺,原是一件极品先天灵宝,后来我加入了一成开天功德,使它成为极品先天功德灵宝。
此宝无论是作为武器,还是用来 ** 儒教气运,都极为合适。”
仓颉听闻这竟是极品先天功德灵宝,心中震撼不已。他没想到这把尺子竟如此不凡。
要知道在洪荒之中,先天灵宝本就稀少,只有少数大能者才拥有。
更何况如今已是三皇五帝时期,天地间的先天灵宝早被各方大能瓜分殆尽。
如今在洪荒,哪怕只是一件下品先天灵宝现世,也足以引发万族争夺,掀起一场大战。
若是有一件极品先天灵宝现世,莫说洪荒中的大能,即便是圣人也难免亲自出手争夺。
而如今,师父竟将极品先天功德灵宝赐予自己,仓颉如何能不震惊!
先是鸿蒙紫气,再是这乾坤尺——一件极品先天功德灵宝。
如此厚重的恩情,仓颉实不知如何回报。
唯有待成圣之后,尽心孝敬师父,以报此恩。
仓颉正心绪纷乱时,李鹏开口道:“你先去将这乾坤尺炼化吧。”
“是。”仓颉恭敬应声,随即退出木屋,回到往日修炼之处,开始炼化乾坤尺。
另一头,玄龟参悟八卦两千年后,终于窥见门径,陷入顿悟。
“洪荒万物,皆分阴阳五行。阴阳生五行,五行有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玄妙无穷。修仙炼道,亦依此理。”
“盘古开混沌,清者为天,属阳;浊者为地,属阴。盘古身化万物,皆入阴阳五行之中。”玄龟口中不断低语。
随着他的喃喃,虚空中浮现出一幅八卦图。
八卦分为: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方, ** 则是一幅太极图。
太极图缓缓旋转,带动八方卦象流转,人族未来的种种可能在其中不断显现,散发出玄奥气息。
玄龟一边运转法力,转动八卦图,一边以龟壳推演理念是否合理,更借助河图、洛书之力,迅速演算诸般可能。
时光流转,玄龟对八卦之道的领悟日益深刻,为凡人推演的后天八卦也愈发完善。
九九八十一年后,玄龟顿悟圆满,后天八卦终于推演完成。
“哈哈哈!吾道已成!人族当兴矣!”玄龟放声大笑。
笑罢,他仰天高喝:“人道在上!今日我玄龟为人族创后天八卦之术,使人族能趋吉避凶,日益强盛!”
玄龟一声大喝,天空中浮现出一幅巨大的八卦图,散发出无穷威势。
紧接着,人族的气运金龙再次出现在祖地上空,身躯迅速膨胀,转眼间便壮大了一成之多。人族气运顿时大涨。这还只是后天八卦初立之时的景象,若日后此术传遍人族,为人族带来巨大贡献,气运又将增长到何等地步?
平稳下来的气运金龙投桃报李,眼中射出一股气运,融入空中那虚幻的八卦图中。玄龟见状,伸手一招,将八卦图融入后天功德至宝龟壳之中。霎时间,龟壳表面浮现出一幅纹路极为复杂的八卦图,与原有纹路交融,显得神秘而玄奥。
随着这股人族气运的注入,龟壳由后天功德至宝蜕变为后天功德气运至宝。龟壳蜕变完成的刹那,气运金龙也随之消失,重新融入人族气运长河。
就在此时,天空中涌现出无边功德金云,笼罩整个人族祖地上空。功德分为四份,最大一份约七成落在玄龟身上,其余三份各一成,分别落入河图、洛书与龟壳之中。
气运加身后,玄龟修为迅速攀升,转眼突破准圣中期巅峰,直达准圣后期,进而冲至准圣巅峰。然而达到巅峰后,虽气势仍在增长,却远不足以突破混元境界。毕竟,证道混元所需积累,远比从无到有修至准圣巅峰更为艰难。
玄龟不由自语:“看来证道混元并非易事,唯有依师父所言,待功德圆满之时,借撑天功德与**功德内外相合,方有望突破。”若洪荒其他大能得知玄龟转世人族未久,便已寻得证道之途,恐怕皆要心生嫉妒。
毕竟如镇元子、红云、西王母等老一辈强者,至今仍未寻得证道之法。
一番感慨之后,玄龟继续处理人族事务。
时光飞逝,转眼千年已过。
仓颉终于将乾坤尺炼化到了他目前所能达到的极限。
乾坤尺乃是极品先天功德灵宝,若要完全炼化,恐怕需要数万年之久。
但仓颉并无那么多时间在此耗费,他迫切希望证道成圣。
一旦成圣,再炼化乾坤尺,必将容易得多。
尽管未能彻底炼化,但仓颉已能自如使用乾坤尺。
他睁开双眼,走出房间,来到李鹏屋外。
正要敲门,李鹏却已推门而出。
“拜见师父!”仓颉连忙行礼。
李鹏摆手道:“既然你已准备妥当,那便开始吧。”
仓颉应声道:“是,师父!”
说完,他走至院中,仰天高喝:“人道在上,今我仓颉立下一教,名曰儒。儒者,顺天应人,教导人族仁、义、礼、智、信。从此人族文武并举,以极品先天功德灵宝乾坤尺 ** 气运。”
“儒教,立!”
声音如雷,传遍人族领地,所有修习儒道之人无不欣喜若狂。
儒道终于立教,他们这些修行之人终得归宿。
霎时间,众人纷纷释放自身文气,人族上空文气冲天,汇聚成一条浩瀚的文气长河。
仓颉引发的动静,惊动了洪荒诸多大能。
一座无名小山上,老子抬眼望向仓颉所在的山坡,不屑一笑:“修为不过准圣初期,更无鸿蒙紫气,竟也效仿我等立教?岂不可笑?难道你仓颉还想立教成圣不成?”
言罢,老子眼中轻蔑更甚。然而,当他目光扫过不远处的李鹏时,却骤然瞳孔一缩,脸上不屑尽褪,转为凝重之色。
老子喃喃低语:“此事莫非是李鹏在背后推动?若真如此,情况就复杂了。他究竟意欲何为?莫非找到了助仓颉成圣的法门?还是单纯想借仓颉分走人族气运?抑或是要助仓颉提升修为?”万千念头如潮水般涌来,将他素来清静无为的心境搅得波澜起伏。
昆仑山巅,元始天尊遥望仓颉方向,盯着天穹中盘旋的气运金龙,面色铁青。“这仓颉竟要再夺人族气运?上次尚未夺够么?”他暗自思忖。至于仓颉成圣之可能,元始天尊全然未作设想——洪荒天地间的鸿蒙紫气早有定数,现世之数皆已名花有主。他却不知,李鹏当年成圣之时,根本未曾借助鸿蒙紫气。
金鳌岛上,通天教主凝视仓颉与李鹏所在方位,神色肃穆:“金鹏圣人此番又要掀起何等 ** ?不知此次动静将有多大?”
西方灵山圣境,准提忿然作色:“仓颉何德何能,竟敢在人族立教?”接引轻叹道:“就凭他是李鹏亲传 ** 这个身份,便已足够。莫要忘了李鹏乃与道祖比肩的存在,连我等不受重视的记名 ** 尚可立教,仓颉为何不可?”准提闻言默然,良久方道:“你以为仓颉此次可能成圣?”接引陷入沉默,他深知李鹏行事向来谋定而后动,此次必有所图。然而其中关窍却难以参透,最终只得摇头苦笑:“贫道亦不知晓。”
李鹏草庐之外,新生的文气长河忽然翻涌流动,如银龙般扑向人族气运金龙。转瞬之间,两道气运洪流已水 ** 融,合而为一。
刹那间,天穹之上的气运金龙猛然暴涨。
短短数息之间,那气运金龙的身形便壮大了两成有余。
紧接着,气运金龙分出无数道金光,向着下方的人族飞落。
其中最为庞大的一道,足有数千万丈,径直没入仓颉身躯;其余万千道万丈金龙则散向四方,融入各地儒道修行者体内。
得了这道气运,仓颉周身的人族气运愈发磅礴。
气运金龙完成赐福,便重新隐没于人族气运长河之中,不见踪影。
仓颉把握时机,再次朗声喝道:“天地有正气,正气长河,现!”
话音方落,一股浩瀚的浩然正气自他体内冲天而起,直贯云霄。
霎时,一条长达千万里的正气长河横空出现。
这长河如同磁石,引动洪荒众生心中的善念与正气。
一时间,洪荒之内,凡有善念、未达准圣之境者,皆不由自主地散发出一缕缕浩然正气。
这些正气或强或弱,如点点繁星,跨越时空,汇入那条正气长河。
长河随之扩张——
一千一百万里、一千二百万里、一千三百万里……
它不断蔓延,仿佛没有尽头。
不知过了多久,天穹中的正气长河已延伸至八千四百万里。
到了此时,增长之势渐渐缓慢。
李鹏见状,微微蹙眉,轻叹道:“在这弱肉强食的洪荒,欲成就横贯天地之正气长河,果然不易。”
“既然如此,便让我再助你一臂之力吧!”
言毕,一股浩瀚无边的浩然正气自李鹏体内涌出。
转眼之间,一条长达亿万里的正气长河浮现于天幕之上。
这正气,乃是李鹏将儒道参悟至混元境界所孕育。
如今终于派上用场。
毕竟,李鹏的修为已至混元无极大罗金仙初期(天道初期),这般境界所凝聚的混元级正气……
混元大罗金仙初期的儒道境界对李鹏的实力提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此时正好能派上用场,用来帮助仓颉再合适不过。
何况这浩然正气还会逐渐恢复,对李鹏自身的儒道修为没有任何影响。
至于李鹏为何能将儒道领悟至混元级别?
那是因为儒道本就是他一手开创,自然对其中奥义理解极深。
再加上近几千年来,李鹏始终在潜心钻研儒道。
千年前他终于将儒道参悟圆满,证得混元道果。
只是这混元级的儒道修为对李鹏并无实际用处,加之也无人与他交手,
所以一直未曾显露。
此刻,这些浩然正气径直汇入仓颉的浩然正气长河之中。
霎时间,仓颉的那条浩然正气长河开始急剧扩张。
八千五百万里,八千六百万里,八千七百万里……
随着长河不断壮大,对天地间浩然正气的牵引力也越来越强。
转眼间,无数大小不一的浩然正气如繁星般向长河汇聚而来。
片刻之间,仓颉的浩然正气长河已突破亿万丈,仍在持续增长。
一亿一千万丈,一亿两千万丈,一亿三千万丈……
最终这条浩然正气长河竟突破两亿万丈,才逐渐平稳下来。
当这条长达两亿多万丈的浩然正气长河成型的瞬间,便倒灌回仓颉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