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5章 第85章

作者:是木头不呆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话音落下,他顿感肩头一轻。


    取名实在不是易事。


    他终究放弃了独创姓名,沿用了洪荒历史中仓颉这个名字。


    “多谢圣父赐名!”中年男子欣喜致谢。


    若他知晓这本就是孩子命中注定的名字,不知是否还会如此感激。


    这时,一位妇人虚弱地走出房间,向李鹏恳求:“恳请圣父待孩子断奶后再带他去修行。”


    李鹏闻言不禁哑然。


    他本无意带走仓颉,原计划留在人族中教导。


    妇人的举动让他感受到母爱的深沉。


    明知圣父尊贵身份,这个普通妇人仍鼓起勇气请求延迟分离,可见爱子之切。


    一旁的中年男子见状大惊,急忙跪地请罪:“圣父恕罪!内人无意冒犯,若要责罚就罚我吧。”


    李鹏欣赏着男子勇于担当的态度,正要开口,院中老幼纷纷跪地,争相承担罪责。


    眼前景象让李鹏恍若自己成了反派角色。


    他无奈地轻拂衣袖,将众人尽数扶起。


    李鹏面带笑意说道:“我并无责备之意,打算在此地定居教导小仓颉,不会将他带走,你们不必担心。”


    众人闻言纷纷松了口气,再次跪拜道:“谢圣父仁慈!”


    时光流转,转眼十数年过去,仓颉已从襁褓婴儿成长为俊朗少年。


    这些年间,李鹏始终留在人族之中,向仓颉传授为人处世的道理,并指导他创造文字。


    仓颉不愧是天资卓越之人,短短十八年便已初步构建出人族新文字的框架。


    想来也是,仓颉原本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仅用不足百年便为人族领悟出一套文字体系。如今得李鹏悉心教导,若仍无建树,反倒显得教导无方了。


    李鹏本可直接将现成文字体系授予仓颉,助其成就文祖之位。但若如此行事,恐将毁掉仓颉的潜能。习惯不劳而获之人,终将沉溺于索取之中,其未来成就也将受制于他人馈赠,而非自身天赋。


    因此李鹏始终坚持以引导为主,从不直接传授文字。在此期间,他潜心推演,创出一部儒道修行法门。此道与武道相似,皆 ** 于仙道体系,修行方式迥然不同。


    儒道注重温养文气,借文气沟通天地灵气以施展威能。可惜如今儒道未立,正气长河未现,否则便可借文气沟通正气长河发挥更大效用。


    这日,仓颉如常来到李鹏住处, ** 待教。然而此次李鹏并未讲解人生哲理,也未询问造字进展,而是郑重说道:“近日我创出一道名为儒的修行法门,今日便传授于你,望你潜心修习。”


    “何为儒道?此道有何功用?”仓颉好奇询问。


    “儒道可使人明事理,向善行,治国家……”李鹏开始为仓颉详细阐述儒道的奥妙。


    仓颉听着李鹏的叙述,目光愈发明亮,如同寻获稀世珍宝。


    待李鹏将儒道的概况说明完毕,仓颉立即恭敬跪地,恳求道:“请师父传授我儒道!”


    李鹏见他这般态度,满意地点了点头。


    其实,李鹏之所以提前传授仓颉儒道,实属无奈。


    若仓颉在造字完成时仍毫无修为,待功德降临,他非但无法收取功德,反而会被其强行提升境界,导致根基尽毁,修为再难寸进。


    因此李鹏必须让仓颉先修儒道,使他具备一定修为,至少能承受造字功德的冲击。


    “儒道不仅教人明理,更能令人强大。


    儒道境界分为:儒童(地仙)、儒生(天仙)、大儒生(玄仙)、学士(金仙)、大学士(太乙金仙)、大儒(大罗金仙)、亚圣(准圣)、儒圣(圣人)。


    人族通过读书明理,蕴养文气,文气壮大到一定程度,即可成为儒童(地仙)。


    文气继续增长,可外放沟通天地灵气,施展攻击,便是儒生(天仙)。”


    李鹏开始为仓颉讲解儒道的修行层次与方法。


    岁月流转,转眼已过百年。


    不得不说,仓颉在文道方面天赋卓绝,仅百年时间,他已从凡人蜕变为学士(金仙)。


    这一切皆是仓颉自身努力所得,李鹏并未以任何手段助他提升,唯一所做的便是为他讲道。


    仓颉之所以进境如此迅速,是因他在百年间连续顿悟三次,每一次都使他的修为飞跃。


    更难得的是,儒道仿佛专为仓颉所设,再艰深的问题在他面前皆迎刃而解。


    若非文气与浩然正气需时间积累,李鹏相信仓颉早已突破至大儒(大罗金仙)。


    如此惊人的修炼速度,若被洪荒大能知晓,必会引来无尽嫉妒。


    这日,李鹏正在茅屋中静修。


    仓颉忽然满面喜色地奔入,说道:“师父!我终于将人族的三千文字造出来了!”


    仓颉脑中刚形成三千人族文字,便立刻来找李鹏报喜。


    李鹏微笑着说:“那你就在人道面前,将你创造的三千文字写出来吧。”


    仓颉点头应道:“好!”


    说完,他走到茅屋外,对着天空高声宣告:“人道在上,今日我仓颉为人族创立三千文字,愿人族文道繁荣昌盛!”


    话音刚落,天空中响起一声惊雷,人道气运金龙随之显现。


    霎时间,一条长达亿万丈的九爪气运金龙出现在人族上空。


    这异象惊动了无数大能者,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此处,想知道究竟是谁竟能召唤出人族气运金龙。


    连三清、西方二圣等圣人也投来目光。


    当发现李鹏也在场时,大家便不觉得奇怪了——毕竟李鹏曾创下诸多壮举,召唤气运金龙对他来说实在不算什么。


    但仔细一看,大能们惊讶地发现召唤出气运金龙的并非李鹏,而是他身旁的年轻男子。


    一时间,众多大能者纷纷推算起这年轻人的来历。


    片刻之间,仓颉的来历便被大能们推算清楚,包括他刚被李鹏收为 ** 一事。


    他们能如此轻易推算出结果,是因为李鹏并未遮掩天机。


    若他有意隐瞒,这些大能将一无所获。


    李鹏之所以公开仓颉与自己的关系,正是为了让各方大能对仓颉心存忌惮。


    否则,将来仓颉传道人族时,若三清门下 ** 前来捣乱,将会十分麻烦。


    仓颉修为尚浅,总不能事事都让李鹏亲自出手相助。


    那样既有 ** 份,更会让人怀疑儒道的威信——若传播者常被欺辱,还有谁愿修习儒道?


    因此,李鹏要借此让众人知晓他与仓颉的师徒关系,为仓颉传道铺平道路。


    就在此时,仓颉已开始向天空写出他所创的文字。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不知过了多久,三千文字终于全部写完。


    当这三千文字完成之际,气运金龙眼中射出两道金光,照在那些文字之上。


    顷刻间,在无尽人道气运的加持下,三千文字化作了一本气运之书,其中竟承载了人族半成的气运。


    下一刻,这本气运之书光芒大放,无数光线洒向整个人族大地,将每一个人族与书相连。


    霎时,所有人族的脑海中都浮现了这三千文字的写法与含义。


    李鹏见此情景,开口说道:“你为人族创出新文字,使人族文化得以传承,今日我封你为人族文祖!”


    声音传遍整个人族领地。


    话音刚落,李武的声音随即响起:


    “我以人族武祖之名,同意仓颉为人族文祖!”


    声音同样响彻整个人族。


    紧接着,又有一道女声传来:


    “我以人族圣母之名,同意仓颉为人族文祖!”


    此时,所有人族方才反应过来,纷纷齐声高呼:


    “仓颉!文祖!”


    “仓颉!文祖!”


    “仓颉!文祖!”


    呼声震天,仿佛要冲破苍穹。


    随着人族的共同认可,人族气运金龙分化出一条小型五爪气运金龙,迅速没入仓颉体内。


    瞬间,仓颉得到人道气运认可,获得半成人道气运加持。


    随后,天空中的人道气运金龙消失不见。


    而三清与西方二圣此时面色极为难看,因为他们各自所持的人族气运都被抽走了一部分。


    人族气运有限,仓颉与气运之书共占一成,这一成大多原属李鹏、女娲、李武、伏羲等拥有较多气运者,但三清与西方二圣本就在人族气运根基薄弱,此次流失虽不多,却也令他们心痛不已。


    就在此时,天空中汇聚起浩瀚的功德金云。


    片刻后,功德一分为三,自天而降。


    最大一份约五成,落在仓颉身上;次者约三成,落向初成的气运之书;最后两成,则归于李鹏。


    但李鹏并未收下功德,反手将其打入仓颉体内。


    仓颉依李鹏先前所嘱,将功德置于脑后,凝成一 ** 德金轮。


    那气运之书受得三成功德,再度蜕变,化作下等气运功德灵宝。


    此书虽仅为下等,却能承载气运,并享人族半成气运。


    如此灵宝,纵使三清与西方二圣见了,也不免心生觊觎。


    然而他们亦不敢妄动,因仓颉乃是李鹏门下。


    即便再多几分胆量,也无人敢打仓颉的主意。


    岁月流转,转眼千年。


    仓颉在这千年间,将儒道传遍所属部落。


    如今部落中人皆习儒道,每日书声琅琅,回荡不绝。


    仓颉自身修为,也在功德加持下,晋至大儒之境,堪比大罗金仙。


    一日,李鹏来到学堂,见仓颉正教授 ** 。


    仓颉见师父到来,恭敬行礼:“拜见师父!”


    李鹏微微颔首:“随我来。”


    言罢转身走向后堂,仓颉紧随其后。


    入后堂,李鹏对仓颉道:“你已至大儒境界,该外出游历,传播儒道了。”


    仓颉应声道:“是,师父。”


    “去吧,先与父母兄弟辞行。”李鹏淡然嘱咐。


    一人得道,鸡犬 ** 。李鹏既收仓颉为徒,自不愿见他亲人凡寿终尽。


    因而赐下数枚仙丹,令仓颉家人服之成仙,长生不死。


    这些丹药对李鹏而言不过随手所炼,却足以使凡人蜕凡登仙。


    “遵命。”仓颉恭声应下。


    第二天,仓颉辞别家人,离开部落,踏上了传播儒道文化的旅程。


    李鹏站在山坡上,目送仓颉远去,低语道:“愿你莫负我望,早日将儒道传遍人族。”


    话音落下,李鹏不再言语,只是静静望着仓颉的背影渐行渐远。


    待到仓颉的身影彻底消失在视野尽头,李鹏身形一晃,原地消失。


    下一刻,他已出现在玄龟面前。


    玄龟见李鹏到来,连忙躬身行礼:“拜见师父!”


    李鹏摆了摆手:“不必多礼。”


    玄龟这才直起身来。


    李鹏问道:“河图洛书参悟得如何了?”


    “略有所得,但要参透师父所说那能让凡人占卜吉凶的八卦,尚需时日。”玄龟惭愧道。


    毕竟他手握河图洛书,又有本命功德至宝龟壳相助。


    如此多的资源堆砌,却仍未悟出八卦,实在令人失望。


    但李鹏并未多言。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