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7章 黎明前的暗流

作者:梦中故事是未来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黎明纪元”计划的公布,如同一块投入星环平静水面的巨石,激起了远比议会中更为汹涌的波澜。希望、疑虑、野心、恐惧……各种情绪在亿万民众中发酵。联盟这台庞大的机器,在茉莉的强力推动下,开始朝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方向缓慢而坚定地转向,但内部的齿轮摩擦与暗流涌动,也愈发明显。


    林夏博士牺牲自我换取“观察期”的真相,以及“根源律令”、“宇宙免疫系统”这些超越常人理解的概念,在经过适当简化后,通过官方渠道和艾莉西亚领导的概念感知团队制作的沉浸式信息包,向全体民众公开。


    震撼是空前的。


    无数人为林夏的牺牲落泪,在虚拟广场上自发形成悼念的光流。但随之而来的,是更深层次的迷茫与争论。


    在开放的公民论坛上,观点激烈碰撞:


    · “奋进派” 深受茉莉演讲的鼓舞,认为这是联盟浴火重生的契机,呼吁全力支持“黎明纪元”,甚至有人提出应该更激进地展示力量,主动向“观察者”乃至“根源律令” “秀肌肉”。


    · “隐匿派” 则持悲观态度,认为高调发展只会死得更快,主张联盟应进入“技术静默”状态,尽可能降低存在感,像宇宙中的潜行者一样默默积累力量。


    · “享乐派” 开始蔓延一种虚无主义情绪,认为在宇宙级的审判面前,一切努力都是徒劳,不如在“观察期”内尽情享受生命,直至终结。


    · 更有一些原本就存在的、对联盟集权式领导不满的边缘团体,开始借机宣扬 “各自飞” 理论,认为应该解散联盟,让各个文明自行寻找生路,避免被“误差率”这个标签一锅端。


    “黎明纪元”计划的核心——“技术黎明”,首先面临的就是残酷的资源争夺。沈昭的递归回廊需要海量算力模拟规则编辑器;巴顿的工坊需要稀有材料建造新一代的科研和殖民舰;柯澜的“规则生态学”项目需要建立多个大型现实实验场;莉娜的防御舰队也需要升级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来自“观察者”或其他未知势力的“测试性”挑衅。


    会议上,以往尚能维持表面和谐的各部门负责人,此刻争得面红耳赤。


    “没有足够的多维晶矿,我的团队无法完成‘稳态共鸣器’的实体化,这是理解棱镜碎片的基础!”沈昭的电子音少见了带上了情绪。


    “老子的殖民船队等着超密度合金开工!没有新的生存空间,人口压力就会引爆内部矛盾,还谈什么狗屁黎明!”巴顿的咆哮通过通讯传来。


    “规则生态研究是长期投资!它关乎我们未来能否真正理解并利用宇宙规则!不能被短期项目挤占资源!”柯澜据理力争,语气急切。


    茉莉坐在主位,冷静地听着各方诉求。她深知,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如何分配,不仅关乎计划成败,更是在平衡联盟内部日益尖锐的矛盾。她必须做出艰难的选择,而这些选择,必将触动某些集团的利益。


    就在联盟内部为资源和发展方向争论不休时,第一个来自外部的、冰冷的提醒,悄然而至。


    在联盟疆域边缘,一个刚刚开始进行“疆域黎明”前期勘探的无人星系。一艘隶属于柯澜团队的科研船,正在扫描一颗气态巨行星的卫星群。突然,所有传感器瞬间失灵,飞船被一股无形的力场禁锢,动弹不得。


    舷窗外,空间如同水波般荡漾,一个完全由幽蓝色几何光流构成的、形态不断细微调整的“观察之眼” ,无声无息地浮现。它没有任何通讯,只是用一道冰冷的光束扫描着科研船,从其结构到内部系统,再到乘员的生理数据和思维波动(在非侵入性前提下所能捕捉的层面),巨细无遗。


    整个过程持续了约三分钟。随后,“观察之眼”如同出现时一样,悄无声息地消失,仿佛只是一个幻觉。科研船的系统恢复正常,但所有关于那三分钟的记录,都被一种更高层级的技术抹除,只在船员的脑海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被冰冷审视的恐惧感。


    消息传回,联盟高层震动。


    “它们来了……”莉娜脸色阴沉,“这就是‘观察者模式’?比直接的攻击更让人不寒而栗。”


    “它们在收集数据,”沈昭分析道,“建立关于我们的行为模型。这次是科研船,下次可能是殖民船,甚至是军事舰队。”


    这次事件,像一盆冷水,浇熄了部分“奋进派”的盲目乐观,也给了“隐匿派”更多的理由。


    茉莉在紧急会议上,做出了明确的指示:


    1. 不挑衅: 所有联盟单位,遭遇“观察之眼”时,保持静默,不进行任何形式的攻击或主动接触。


    2. 不隐瞒: 此次事件及“观察之眼”的存在,向民众如实通报,避免恐慌因未知而发酵。


    3. 展示价值: 命令该星系的后续勘探计划,增加一项 “规范性科研展示” 内容。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一些能体现联盟科技水平、组织能力和对规则理解深度的“表演性”实验或建设,仿佛在向无形的考官提交一份“作业”。


    “我们要让它们看到,”茉莉对核心团队说,“我们看到它们了,我们理解规则,我们不会退缩,但我们选择……合作性展示,而非对抗。这是我们在‘观察期’内必须学会的生存智慧。”


    同时,她顶住压力,签属了第一批资源调配令。她大幅度倾斜资源支持沈昭的规则研究和巴顿的殖民船建设,而对一些短期内难以见效的纯理论项目和部分军事升级项目进行了削减。


    这必然引来不满和暗中非议。但茉莉知道,联盟必须在“观察者”的注视下,尽快拿出实实在在的、能证明“误差率”价值的成果。时间,是比任何资源都更宝贵的东西。


    “黎明纪元”在希望与压力、团结与分歧、注视与探索中,艰难地迈出了它的第一步。前方的曙光依稀可见,但黎明到来前的寒意,也愈发刺骨。


    喜欢误差率请大家收藏:()误差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