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6章 铁窗内外

作者:静流水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牢甲字号房,虽说是关押特殊犯人之所,比寻常牢房干净宽敞些许,但终究是牢狱。


    四壁是冰冷的巨石,仅有一扇高高在上的小窗透进些许天光,空气里弥漫着挥之不去的潮湿与陈旧气味。


    凌无双独自坐在铺着干草的石板床上,官服已换下,穿着一身素净的灰色囚衣,却依旧掩不住那份与生俱来的飒爽与沉静。


    她神色平静,并无寻常囚徒的惶恐不安,只是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腕间那枚司徒岸七夕所赠的、嵌着朱砂宝石的匕首鞘。


    这里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也隔绝了他的消息,不知他的伤势如何了……


    就在她思绪飘远之际,牢房外厚重的铁链锁传来“哗啦”的开启声。


    凌无双抬眼望去,只见牢门被狱卒打开一道缝隙,一道她熟悉到骨子里的身影,映着走廊昏暗的灯火,缓缓走了进来。


    是司徒岸!


    他显然还未痊愈,脸色依旧苍白得吓人,行走间步履缓慢而略显虚浮,需要倚靠着随身携带的一根紫檀木手杖借力。


    他穿着一身月白色的常服,更衬得人清减了几分,唯有那双看向她的眼睛,依旧深邃明亮,盛满了不容错辨的担忧与思念。


    “你怎么来了?”


    凌无双立刻起身,快步走到牢门边,隔着粗壮的铁栏,眉头紧蹙,“太医不是让你静养吗?这地方阴寒,你……”


    “无妨。”


    司徒岸打断她的话,目光在她身上细细扫过,确认她除了清减些,并无其他不妥,才稍稍松了口气。


    他想靠近些,却被冰冷的铁栏阻隔。


    他伸出手,穿过栏杆的间隙,轻轻握住了她搭在栏杆上的手。


    他的指尖带着一丝凉意,掌心却依旧温暖。


    凌无双下意识地想抽回,却被他更紧地握住。


    “别动。”


    他低声道,声音因伤病而比平日沙哑,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让我看看你。”


    凌无双便不再动了,任由他握着。


    他的手因为用力而微微颤抖,不知是因为虚弱,还是因为心绪激动。


    两人隔着冰冷的铁栏静静相望,千言万语似乎都凝结在这无声的凝视与交握的指尖。


    “疼吗?”


    他忽然问,目光落在她手腕上一道不甚明显的擦伤上,那是爆炸时被飞溅碎木划伤的。


    凌无双摇了摇头,心头微软:“小伤,早不疼了。你的伤……”


    “我好多了。”


    司徒岸不欲多谈自己的伤势,只是深深地看着她,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外面的事,你不必担心。有我在。”


    凌无双鼻尖一酸,垂下眼帘:“何必为我做到如此地步……你的前程,你的名声……”


    “那些都不及你重要。”


    司徒岸的声音低沉而郑重,“无双,你记住,无论发生什么,你都不是一个人。”


    他顿了顿,握着她手的力道又收紧了几分,仿佛要通过这接触传递给她全部的力量和信念:“我会解决这一切。


    你只需在这里,好好的,等我接你出去。”


    “我等你。”


    凌无双抬起眼,迎上他坚定的目光,这三个字说得清晰而肯定。


    她相信他,如同相信她自己。


    司徒岸苍白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真切的笑意,那笑意驱散了他眉宇间的病气与疲惫,变得温暖而动人。


    他抬起另一只手,也穿过栏杆,极其轻柔地替她理了理额前有些散乱的碎发,动作小心翼翼,充满了珍视。


    “嗯。”他低低应了一声,万千情愫尽在不言中。


    两人又静静待了一会儿,直到狱卒在外小心地提醒时辰已到。


    司徒岸不得不松开手,那温暖的触感离去,让凌无双指尖微微一凉。


    “照顾好自己。”他深深看了她最后一眼,仿佛要将她的模样刻入心底,这才缓缓转身,倚着手杖,一步步离去。


    那背影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孤峭,却又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心。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关于如何处置凌无双的争论,并未因她的自行入狱而平息,反而愈演愈烈。


    御史大夫周谨等人咬定“血脉论”不放,言辞激烈:“陛下!前朝遗孤,此乃原则问题!


    岂可因一时之功而罔顾潜在风险?


    若此例一开,将来如何震慑其他心怀异志之人?


    臣坚持应依法严惩,以儆效尤!”


    而以老太师和部分与凌无双共事过、了解其为人的官员则据理力争:“凌大人之功,有目共睹!


    祭天大典若非她与谢相力挽狂澜,后果不堪设想!


    岂能因其无法选择的出身而抹杀一切?


    况且,其父凌啸天将军满门忠烈,为国捐躯,如此对待忠良之后,岂不令天下将士寒心?”


    双方引经据典,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皇帝高坐龙椅,依旧沉默,仿佛在权衡,在等待。


    而就在这僵持不下之际,一股来自民间的力量,开始悄然涌动。


    先是京城几家曾受凌无双恩惠、被她侦破冤案沉雪的苦主,联名写了陈情书,递往京兆尹衙门,细数凌大人如何明察秋毫,还他们公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紧接着,更多受过六扇门庇护、或是感念凌无双屡破奇案使得京城治安好转的普通百姓、商户,也开始自发地聚集。


    他们或许不懂朝堂上那些复杂的血脉之争,他们只知道,凌无双凌大人,是个为民做主的好官!


    茶楼酒肆里,说书人不再讲才子佳人,而是拍案说起凌首席智破鬼官案、勇擒水匪、江南肃贪的段子,引得满堂喝彩,听者无不唏嘘感慨。


    “凌大人这样的好官,怎么能是坏人?”


    “就是!她抓了那么多坏蛋,救了那么多人!”


    “什么前朝不前朝的,俺们老百姓只知道,谁对俺们好,俺们就认谁!”


    民声鼎沸,最终汇聚成一道道万民书、请愿表。


    由几位德高望重的里长、商户代表捧着,浩浩荡荡地前往皇宫外的登闻鼓院,恳请朝廷明察,宽恕凌无双,陈述其破案安民之功。


    “求青天大老爷明鉴!凌大人是清官!是好官啊!”白发苍苍的老叟跪地高呼。


    “凌姐姐帮我们找到了被拐的孩子,她是好人!”稚嫩的童声带着哭腔。


    百姓的呼声质朴而真挚,如同涓涓细流,最终汇成了无法忽视的浪潮,冲击着巍峨的宫墙,也传入了深宫内苑,传到了那位最终决策者的耳中。


    铁窗之内,凌无双尚不知晓外界因她而起的波澜。


    她只是摩挲着腕间的匕首,回忆着那人掌心残留的温度,心中一片宁静。


    她在等。


    等他,也等一个最终的答案。


    (第186章已完)


    喜欢月光鉴请大家收藏:()月光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