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那短暂的安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赵劲松第一个爽朗地接过话头,大手一挥:“我没问题!在哪儿都是干革命工作,组织需要就是我的第一志愿!” 这话说得掷地有声,充满了豪情。
刘美玲轻轻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语气平和而务实:“我服从组织安排。” 言简意赅,却透着一股可靠的沉稳。
路茜一听,眼睛都亮了,笑容更加明媚:“琴岛好啊!那可是着名的海滨城市,我早就想去看看了!听说你们那儿的崂山是‘海上第一名山’,灵气十足,等下了班,我非得去逛逛不可!”
周亦儒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样子,扶了扶自己的窄边眼镜,吐出三个字:“服从安排。”
王复生听着路茜兴致勃勃的计划,不由得投去同情的一瞥。他心里暗想:这姑娘怕不是以为崂山就在工厂门口吧?等她知道未来的工厂在董家口,离她心心念念的崂山足有一百三十多公里,不知道她还有没有这份下班爬山逛景区的闲情逸致了。
见核心班底无人反对,王复生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脸上也露出了由衷的笑容:“哈!太好了!大家都能来琴岛,我是举双手欢迎!到了那儿,可就是我的主场了,保证让大家工作生活都顺心!”
其实,这四位得力干将如此痛快地答应远赴琴岛,背后自然有一套现实而清晰的逻辑,绝不仅仅是出于对工作的热爱或是对他王复生个人的欣赏。
首先,也是最基本的驱动力——利益。
他们的人事关系、编制都还稳稳地留在京城的各部委,这次外派属于典型的“镀金”历练或者说“支援重点项目建设”。来之前,各自的领导都跟他们透过底:在精炼集团干满三年,原单位待遇不变,三年期满后,想回来的,组织上肯定会“酌情提拔任用”。更重要的是,他们能拿两份工资:原单位的薪水一分不少,精炼集团这边作为重点央企,还会再发一份颇具竞争力的薪酬。这实实在在的收入增长,谁能不动心?
其次,是职业发展的考量。
京城各部委衙门,那是真正的人精聚集地,卧虎藏龙,竞争激烈到近乎惨烈。他们留在原单位,想往上走一步都千难万难。但来到精炼集团这个新平台则不然,职位级别或许暂时不高,但手握的实权和对重大项目的影响力,却比在部委里当个处长、科长要大多了。这三年,既是积累重磅政绩的宝贵经历,也是拓展人脉、提升综合能力的绝佳机会。等于说是跳出了一个激烈但狭窄的内卷赛道,来到了一片更广阔、更容易出成绩的蓝海。镀上这层金,再杀回部委,身份和分量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最后,才是地点的可接受性。
领导在征求他们意见时,也明确说了工作地点在琴岛。琴岛是什么地方?计划单列市,风景宜人的沿海发达城市,可不是什么“老少边穷”地区。在这里工作生活三年,对于家在京城或者本身就是外地人的他们来说,非但不是苦差,反而有点像带薪度假(至少初期印象如此)。如果真被派去条件艰苦的偏远地区,那他们恐怕就得好好掂量掂量,绝不可能答应得如此爽快了。
事情说白了,就是这么简单直接。理想与情怀固然重要,但清晰可见的利益和前途,才是驱动这些人中龙凤做出选择的根本力量。王复生也正是因为看透了这一点,他才对这支团队的稳定性和执行力,充满了信心。
正当会议室里气氛轻松活跃时,门口传来一个带着笑意的声音:“什么事这么热闹啊?我在走廊就听见了。”
众人闻声回头,刚才还说说笑笑的四人瞬间收敛了神色,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来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们真正的大领导,王正主任。他如约前来,为这个新成立的团队做最后的动员。
王复生连忙迎上前一步,笑着解释道:“主任,大家刚做完自我介绍,正互相熟悉情况呢。” 他边说边自然地侧身,将自己刚才坐的主位让了出来。
王正微笑着点点头,神态自若地在主位坐下,目光温和地扫过面前几张尚带些紧张的面孔。他双手向下虚按了按,语气轻松地说:“都坐,都坐,别这么拘谨。我就是过来看看大家,随便聊几句。”
待众人重新落座,他才用他那特有的、沉稳而清晰的语调说道:“我知道,在座的各位,马上就要离开自己熟悉的工作环境,离开生活惯了的京城,奔赴一个相对陌生的地方去开展工作。心里有期待,可能也有些许的不安,这都是人之常情。我今天来,就是特地来给你们这支‘先锋队’鼓鼓劲,加加油的!”
会议室里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里,赵劲松拍得最为沉着,他毕竟是副处级干部,见过一些世面;周亦儒因为工作关系与王正有过接触,尚能保持镇定;而刘美玲和路茜这两位女组员,心情就激动多了——她们一个科级,一个科员,在平日的工作中,哪里有机会如此近距离地与一位副部级领导、而且是如此关键的领导接触?看到这位大领导不仅亲自前来,还这般平易近人、温文尔雅,两人都抑制不住地有些兴奋,脸上泛起了红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王正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微微一笑,开始了他的讲话。他讲话的内容,既有高层领导惯有的格局和高度,又带着针对性的务实鼓励:
“同志们,‘盘古计划’的重要性,我相信已经不需要我再多强调了。它不仅仅是一个投资项目,更是关乎国家未来战略安全、产业升级命脉的‘国之重器’。首辅亲自关注,各部委通力协作,其分量之重,诸位身处其中,应该已有体会。”
他的目光缓缓从每个人脸上掠过,带着期许,也带着嘱托:“把你们几位从各个关键部门抽调出来,组成这个特别小组,是组织上经过深思熟虑的。你们年轻,有专业能力,有冲劲,是这个项目最合适的‘开路先锋’。到了琴岛,你们将直接面对最前线的挑战,任务会非常艰巨。”
“在这里,我对你们提几点希望:”王正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敲在每个人心上,“第一,要深刻认识到肩负使命的光荣与艰巨,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昂扬的斗志。第二,要精诚团结,互相支持。复生同志经验可能不如你们在某个具体领域深入,但他掌握着项目的核心命脉,你们要全力辅助他,做好参谋、当好助手,形成一个有力的战斗集体。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坚决服从指挥。项目的顶层设计已经明确,你们的任务就是坚定不移地执行,确保各项决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我希望你们能珍惜这次难得的机遇,在全新的舞台上施展才华,为确保‘盘古计划’的顺利推进,贡献出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
他的话音落下,会议室里再次爆发出由衷而热烈的掌声。这番讲话,既阐明了项目的极端重要性,赋予了团队成员强烈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又明确指出了工作方向和要求,尤其是强调了要辅助、服从王复生的领导,可谓用心良苦。
王正看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已经达到——既鼓舞了士气,更为王复生在这个新团队中树立了不容置疑的权威,稳稳地为他站了台。他便不再多留,含笑起身,在众人崇敬的目光注视下,与王复生又低声交代了一句“后面就交给你了”,便施施然离去。
会议室的门轻轻关上,屋内安静了一瞬,随即,一种混合着压力、兴奋与使命感的凝重氛围弥漫开来。大家都知道,领导的鼓劲结束了,真正的战斗,即将开始。
在随后的几天里,小组其他成员开始为整体转移到琴岛做前期准备,而赵劲松则按照计划,陪着王复生开始了密集的“拜码头”行程。
正如赵劲松所说,主要目的就是混个脸熟,把工作联系的通道先建立起来。然而,让这位经验丰富的“老协调”没想到的是,这一系列的拜会顺利得超乎想象,甚至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
他们的行程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精心安排过:电话预约时,对方办公厅的回应异常迅速,几乎像专门在等这个电话一样;车辆驶入各部委大门,门口的武警战士只看一眼那醒目的“京甲G6008”车牌,便立即挥手放行,无需多余盘问;更不可思议的是,他们想见的、那些平日里行程排满、难以约见的各部委分管领导乃至主要负责同志,仿佛恰巧都在单位,并且总能第一时间安排会见。
会谈气氛更是出奇地一致。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国资委……几位领导不仅亲自出面,还都带着直接对口的相关司局负责人一同参加,表态高度统一:只要是“前期规划与资源协调特别小组”的工作需要,无论是人员调配、手续办理还是物资协调,一律开启绿色通道,全力保障,第一时间协助解决。
尤其MSS的严部首,态度最为明确直接。他握着王复生的手,语气沉稳有力:“复生同志,请转告王正主任,我们这边与项目相对应的安保力量和相关专业人员已经全部调配集结完毕,制定了多套预案。只等筹备组一声令下,随时可以进驻开展工作,确保项目核心区域与技术的绝对安全。”
一天跑下来,回到临时办公室,赵劲松忍不住摸着下巴,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王组,这事……办得是不是太顺利了?顺利得我都觉得有点不真实了。”他回想着这一天的经历,电话一打就通,进门一路绿灯,见领导易如反掌,沟通顺畅无阻,仿佛整个京城部委都在为他们这支新成立的小组高效运转。“难道……是咱们那辆红旗车的威力这么大?”
他哪里知道,各部委的领导们或许不认识他赵劲松,或许不熟悉王复生,但到了他们那个层级,怎么可能不知道首辅在琴岛调研时特意带着王复生、征询其意见的细节?又怎么会不清楚“盘古计划”得以成立,其最根本的基石正是王复生手中那不可替代的核心资源?
那辆红旗车和车牌,只是一个看得见的信号。真正让这些部委大员们如此重视、如此配合的,是信号背后所代表的、来自最高层的认可与期待,是王复生本人在这个国家级战略项目中无法撼动的核心作用。他赵劲松的担心,确实是多余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又紧锣密鼓地忙了一个星期后,终于迎来了大搬家的时刻。琴岛开发区管委会那边沟通得非常顺利,对方出人意料地直接拨给了他们一整层办公楼,而非最初设想的几间屋子。毕竟管委会大楼体量庞大,但实际入驻的部门却不多,多他们这一层不多,少他们这一层也不少,权当是临时过渡,待工厂崭新的办公楼落成,他们终究是要搬过去的。
王复生小组的四位核心组员,带着精简过的随身行李,跟着他们的组长,一同登上了飞往琴岛的航班。至于其它的行李,自会跟随王复生的防弹红旗一起,走货运发往琴岛。
头等舱。
没错,就是头等舱。若按照他们的出差级别标准,他们只够资格乘坐经济舱。但王复生这个人,骨子里就带着点“得瑟”的劲儿,他大手一挥,给全体组员升了舱。
当空乘人员引导他们走向宽敞舒适的等舱座位,负责财务的刘美玲习惯性地推了推眼镜,委婉地提醒道:“王组,这个……头等舱的票款,按照财务规定,恐怕不太好报销。”
王复生闻言满不在乎地摆摆手:“嗐,报什么销!这点小钱,我私人请客,不走公账,大家放心坐!”
此言一出,赵劲松、周亦儒、路茜几人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心里同时闪过一个念头:以前风闻这位王组长是个不差钱的“小财主”,看来此话不假!这种不按常理出牌、对下属大方慷慨的做派,瞬间让几位初来乍到的组员心中暖流涌动,团队的凝聚力与忠诚度+10
就在王复生带领他的核心小组飞向琴岛,准备大展拳脚的同时,留在京城的王正主任,则在更宏观的层面上,为整个“盘古计划”注入了第一波强劲的、实质性的动能。
他沉稳地签发了筹备组的【一号资金调拨单】。首期20亿项目资金中的5个亿,作为至关重要的“启动燃料”,以极高的效率被划拨至项目专用账户。
这笔巨款甫一到位,立刻被赋予了清晰而迫的使命:
立即启动精炼工厂的详细可行性研究招标工作。
同步进行项目核心区域的精准土地勘测与初步平整工作。
这一举动,如同在看似平静无波的国内顶尖工程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开,几乎是在同一天,国内实力最雄厚、名头最响亮的三家国字号工程设计院的院长,不约而同地带领着各自院里最精锐的技术团队,火速飞抵京城。他们通过各种或直接或迂回的渠道,向筹备组,特别是向手握关键话语权的王正、王复生乃至赵劲松,表达了极其强烈、志在必得的参与意愿。
一时间,王复生和赵劲松的手机,甚至在飞机起飞前就开始变得烫手,预示着项目前期争夺战的序幕,已然拉开。
喜欢杀死这个走阴人请大家收藏:()杀死这个走阴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