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章 迟到的解码

作者:梧桐的星星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光彻底大亮,城市的喧嚣透过玻璃窗隐隐传来,新的一天不容抗拒地开始了。但林知夏的世界,还停留在那片由代码和记忆构筑的星辰宇宙里,停留在那个名叫陈序的男人,沉默如海的十年深情中。


    她没有请假。高度的职业素养让她习惯性地收拾好自己,甚至化了个淡妆遮掩哭过的痕迹,准时出现在了公司。但一整个上午,她都像灵魂出窍,坐在工位上,对着电脑屏幕上的项目计划书,眼前浮现的却总是那片旋转的星云和陈序留下的那几行字。


    “我学会的唯一大事,就是如何安静地爱你。”


    “你不必有任何负担。”


    怎么可能没有负担?那是一个男人整整十年的光阴和心意!它不是一件可以随手收起、道声谢就过去的礼物,它是一座山,沉甸甸地压在她的心口,让她每一次呼吸都带着酸涩的震撼和无所适从的愧疚。


    理性告诉她,陈序或许真的不期望回应,他的爱是完成时,他只是在第十年给了自己一个仪式性的交代。但感性上,作为一个被如此厚重情感对待的人,她无法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份“圆满”,然后继续自己按部就班的生活。那对她自己,对陈序,都是一种亵渎。


    她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陈序,关于这十年里,她所不知道的那些部分。


    午休时间,她没有去食堂,而是找了个安静的会议室,关上门,开始了一场迟到了十年的“解码”工作。这一次,她要解码的不是网站,而是陈序这个人,以及他们之间那些被忽略的交集。


    她首先点开了那个几乎从不使用的□□,找到了沉寂多年的大学班级群。她开始疯狂地翻看历史聊天记录,尤其是早期的。那些泛着时代气息的、插科打诨的对话里,陈序的名字偶尔会出现,通常是被人@出来问技术问题,他的回答总是言简意赅,得到答案后便立刻潜水中。


    她尝试在群的共享文件或相册里寻找线索。在某个标注为“大一下学期春游”的相册里,她找到了几十张合影。她一张张仔细看去,终于在几张集体照的边缘,角落里,一次又一次地发现了陈序的身影。他总是不看镜头,目光似乎……总是落在人群中的某个方向。林知夏放大照片,顺着那目光的延长线看去,心脏猛地一跳——那个方向的中心,往往是正在和同学说笑、或者低头整理东西的自己。


    原来,他一直在。不是她的错觉,也不是巧合。他一直就在那里,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安静地注视着她。而她,却从未真正地将目光投向过他。


    她又点开微信,找到几个大学时期关系还不错的同学,开始旁敲侧击。


    “哎,突然想起我们班那个陈序,就那个很厉害的学霸,现在在干嘛呢?好像在一家很好的公司?”她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像是偶然想起的寒暄。


    得到的回复大同小异:“陈序啊,是挺厉害的,在X科技呢,混得不错。不过他一直都挺低调的,同学聚会也很少来,不太清楚近况。”


    “他呀,好像还是老样子,闷闷的,不过人挺好的,以前我电脑坏了还找他帮过忙呢。”


    “你怎么突然问他?你们有联系?”


    林知夏含糊地应付过去,心里却更加确定。在所有人的印象里,陈序都是一个“好人”,但也是一个存在感不强的“背景板”。他的好,他的付出,都像他表达爱的方式一样,悄无声息,不为人知。


    她想起了企业微信里他那串奇怪的签名:“ZX-20130901-LZX-20240901”。20240901,这个日期像一根刺,扎在她的脑海里。她尝试了各种解读。是明年的今天?一个他设定的、关于她的未来的什么日期?还是说,这代表别的什么?


    她打开浏览器,开始搜索这个日期。2024年9月1日,是星期日,看起来平平无奇。不是任何重大节日,也不是她已知的任何纪念日。


    一个大胆的念头冒了出来:会不会……这个日期,对陈序自己有特殊意义?比如,一个他为自己设定的、关于“结束”或“开始”的时限?


    这个想法让她感到一阵莫名的心慌。


    她需要更直接的线索。她再次点开“记忆星系”网站,这一次,她不再沉浸于情感冲击,而是像一个调查员,仔细审视着网站的每一个细节。界面设计、交互逻辑、代码注释(虽然她看不懂,但能看出极其规范)、甚至星辰的运动轨迹……一切都体现出创造者严谨、克制、却又在细节处充满巧思的特质。


    这完全符合她对陈序残存的印象,以及他作为顶尖工程师的身份。这份礼物,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隐喻:他用他最擅长的方式(代码),为她构建了一个世界(星系),而进入这个世界的钥匙,是他们共同的起点(20130901,她的入学日,也是他“观测”的开始)。这份浪漫,硬核而独特,需要被“解密”才能体会,就像他这个人一样。


    她回想起更多细节。有一次,她在一个技术论坛上看到一个ID发布的、关于“基于用户行为数据的情感映射可视化”的开源项目思路,当时觉得很有意思,还点了个赞。现在回想起来,那个ID的风格,和陈序构建这个网站的思路,何其相似!难道那个ID就是他?他一直在用他的方式,隐晦地分享着他的世界,只是她从未对号入座?


    还有一次,公司一个项目遇到技术瓶颈,她在朋友圈转发求助。后来,一个不常用的邮箱收到一封匿名邮件,里面详细阐述了解题思路,逻辑清晰,一针见血,帮了她大忙。她当时还以为是哪个匿名的业界大神。现在想来,那冷静犀利的文风,像极了陈序。


    点点滴滴的线索,像拼图一样,在她脑海中逐渐拼凑出一个更清晰的陈序的形象:他从未远离,他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他的爱,不是占有,不是宣示,而是融入她生活的毛细血管,成为她幸运的一部分,在她需要时悄然出现,解决问题后便默默退场。


    这种认知,让林知夏的愧疚感更深了。她享受了他带来的诸多便利和温暖,却一直不知道施予者是谁,甚至从未想过要去探寻。


    她点开手机相册,下意识地翻看以前的照片。在那些记录着她高光时刻或日常琐碎的照片背景里,她开始刻意寻找。果然,在一些校园活动的角落,在一些朋友聚会的边缘,偶尔能捕捉到那个模糊的、安静的、戴着黑框眼镜的身影。他就像一个尽职的场记,默默记录着她的悲喜,却从未试图闯入镜头中央。


    十年。


    她的人生一路向前,有晴有雨,有高山有低谷。而陈序,仿佛一直走在一条与她平行的轨道上,不远不近,默不作声地为她点亮一盏灯,拂去一些尘埃。他见证了她的成长,她的辉煌,她的失落,却始终恪守着“轨道外”的距离。


    眼泪又一次不争气地涌了上来。但这一次,除了感动和愧疚,还有一种更强烈的情绪在滋生——她想认识他。不是记忆里那个模糊的学弟影子,而是真正的、完整的陈序。她想了解,是怎样一个人,能够拥有如此强大而温柔的内心,能够将一份情感守护得如此纯粹和长久。


    她再次点开通讯录,找到陈序的名字。那个拨号键,依然像是有千斤重。


    但她知道,她不能再逃避了。这片宇宙已经为她点亮,她无法再假装黑暗。无论结果如何,无论陈序是否真的希望就此别过,她都必须给出一个回应。不是为了报答,也不是出于怜悯,而是源于内心最真实的驱动——她想要看见他,想要为这迟到了十年的“看见”,画上一个至少对自己而言,无愧于心的句点。


    她深吸一口气,没有按下拨号键,而是打开短信界面,在收件人一栏,郑重地输入了那个熟记于心的手机号码。


    她需要先组织好语言。她需要让他知道,她收到了这份礼物,并且,她看到了那份沉重而珍贵的心意。


    指尖在冰冷的屏幕上悬停良久,她才缓缓敲下了第一行字:


    “陈序,我是林知夏。我看到了……你的‘记忆星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