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章 笨拙的守候

作者:椿曦洛纤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深秋的风带着凉意,卷着枯黄的落叶掠过明德中学的操场。夏知予捏着那张皱巴巴的征文比赛落选通知,指尖泛白,眼眶里的泪水在打转,却倔强地不肯落下。


    这是她准备了一个月的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从构思立意到反复修改,每一个字都凝聚着心血。她原本满怀期待,甚至还和林溪分享过作文里的片段,说想拿个奖项回来给她看,可最终却只收到了一张薄薄的落选通知,理由是“立意不够深刻,情感表达略显单薄”。


    文学社的指导老师拍了拍她的肩:“知予,没关系,这次比赛高手云集,能进入复赛已经很厉害了。下次继续努力就好。”


    夏知予点点头,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可心里的失落却像潮水一样涌来。她回到教室,趴在桌子上,把脸埋进臂弯里,肩膀微微颤抖。平日里明媚的“小太阳”,此刻像被乌云遮住了光芒,蔫蔫的提不起精神。


    同桌察觉到她的不对劲,想安慰几句,却被她轻轻摇头拒绝了。她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脆弱的样子,尤其是在满怀期待之后的落空,那种失落感,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


    放学铃声响起,同学们陆续离开教室,夏知予却依旧趴在桌子上。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教室里只剩下她一个人,寂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


    不知过了多久,教室门被轻轻推开。夏知予以为是值日的同学,没抬头,直到一道熟悉的清冷声音在耳边响起:“怎么还没走?”


    是林溪。


    夏知予的身体顿了顿,连忙擦干眼角的泪水,抬起头,努力挤出一个笑容:“林溪?你怎么来了?”


    林溪站在她的课桌前,目光落在她泛红的眼眶和桌上那张皱巴巴的落选通知上,瞬间明白了什么。她没有追问,只是从书包里拿出一瓶温热的牛奶,放在她面前:“刚买的,温的,喝一点。”


    夏知予看着那瓶牛奶,心里一暖,眼眶又开始发热。她接过牛奶,小口小口地喝着,温热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温暖了冰凉的胸腔,却没能止住心底的失落。


    “是不是很难过?”林溪坐在她旁边的椅子上,声音比平时更柔和了一些。


    夏知予点点头,声音带着一丝哽咽:“我准备了好久,可还是落选了。老师说我的立意不够深刻,情感表达也不好……”


    她说着,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砸在桌面上,晕开一小片水渍。


    林溪看着她掉眼泪的样子,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闷闷的疼。她不擅长安慰人,从小到大,遇到问题都是用逻辑和理性去解决,可现在,面对夏知予的难过,她的逻辑思维好像完全失灵了,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她想了半天,才笨拙地开口:“其实,作文比赛就像物理实验。有时候,你明明按照步骤操作,数据也没问题,可结果还是会和预期不一样。”


    夏知予愣了一下,抬起泪眼朦胧的眼睛看着她。


    林溪看着她湿漉漉的眼神,心跳漏了一拍,继续说道:“就像……就像势能转化为动能。你现在的失落,就像物体处于低谷,势能最小,但这并不代表失败,而是为了接下来的反弹积蓄能量。”


    她一边说,一边从书包里拿出草稿本,飞快地画了一个简单的物理模型:一个小球从高处落下,再弹起。“你看,小球落得越低,反弹得就越高。这次的落选,只是暂时的低谷,不是对你的否定。”


    她的安慰方式依旧带着理科生的严谨,甚至有点生硬,可夏知予却听进去了。她看着草稿本上那个歪歪扭扭的小球,看着林溪认真解释的样子,忽然觉得有点好笑,又有点感动。


    “林溪,”夏知予吸了吸鼻子,破涕为笑,“你安慰人的方式,还真是与众不同。”


    林溪看着她终于笑了,心里的那块石头也落了下来。她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不太会安慰人。但我觉得,你的作文写得很好,很有温度,比我见过的很多作文都好。”


    “真的吗?”夏知予看着她,眼底带着一丝期待。


    “真的。”林溪认真地点头,“上次你帮我修改演讲稿,还有你写的那些文学素材,都很有感染力。这次落选,可能只是评委的审美和你不一样,不代表你的作文不好。”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就像物理竞赛,有时候评委的评分标准也会不一样,但这并不影响实验本身的价值。你的作文,有你自己的风格和温度,这就是最珍贵的。”


    林溪的话,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像一股暖流,悄悄淌进夏知予的心底。她知道林溪不擅长表达情感,能说出这些话,已经很不容易了。


    “谢谢你,林溪。”夏知予擦干眼泪,露出了一个真正的笑容,“听你这么一说,我好像没那么难过了。”


    “不用谢。”林溪看着她的笑容,眼底也泛起一丝柔和,“如果你还想修改作文,我可以陪你一起。虽然我不懂文学,但我可以帮你看看逻辑有没有问题。”


    “好呀!”夏知予立刻点头,“那我们明天还去图书馆?”


    “嗯。”林溪点点头,“我帮你整理一些物理中的‘坚持与反弹’的案例,或许能给你新的灵感。”


    夏知予看着她,心里甜丝丝的。她忽然觉得,有林溪在身边,好像再大的挫折都变得不可怕了。这位理科大神的守护,虽然笨拙,却格外真诚,像冬日里的暖阳,悄悄融化了她心底的寒冰。


    那天晚上,林溪回到家,翻遍了物理竞赛的资料,整理了十几个关于“低谷与反弹”的案例:从弹簧的弹性形变,到光的折射与反射,再到天体运行的轨道……每一个案例都用简洁的语言解释,还配上了简单的示意图。


    她甚至还特意查了一些文学作品中类似的主题,虽然看得一知半解,却还是认真地记了下来,想第二天讲给夏知予听。


    而夏知予回到家,把那张落选通知抚平,夹在作文本里。她想起林溪笨拙的安慰,想起她草稿本上的小球,心里的失落渐渐被温暖取代。她打开电脑,重新审视自己的作文,这一次,她没有再纠结于落选的结果,而是开始认真思考评委的建议,想着如何让自己的作文变得更好。


    第二天一早,夏知予在图书馆门口等到了林溪。林溪递给她一叠厚厚的资料,上面全是她整理的案例。


    “这些案例,或许能给你新的思路。”林溪说,“比如弹簧,你越是压缩它,它反弹的力量就越大。人生也是一样,遇到挫折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有反弹的勇气和力量。”


    夏知予接过资料,看着上面工整的字迹和清晰的示意图,心里满是感动。她抬头看向林溪,笑着说:“林溪,你真是我的宝藏搭档!”


    林溪的耳尖微微泛红,低下头:“我们开始吧。”


    那天的图书馆,依旧安静而温暖。夏知予一边看林溪整理的案例,一边修改作文;林溪则坐在她身边,刷题的间隙,会偶尔抬头看看她,眼神里满是鼓励。


    夏知予修改作文时,会时不时和林溪讨论:“林溪,你觉得这里用‘弹簧的反弹’做比喻怎么样?”


    林溪会认真思考后回答:“可以。但要注意比喻的准确性,弹簧的反弹是因为弹性形变,你可以把挫折比作对弹簧的压缩,把成长比作反弹的力量。”


    在林溪的陪伴和鼓励下,夏知予的作文渐渐有了新的思路。她把物理中的“势能转化”“弹性反弹”等原理,与文学中的“挫折与成长”主题结合起来,写出了一篇全新的作文——《低谷处的力量》。


    当她把修改好的作文读给林溪听时,林溪的眼底满是赞许:“写得很好,比之前的更有深度了。”


    夏知予笑得眉眼弯弯:“这都要谢谢你!如果不是你,我可能还在难过呢。”


    林溪看着她明媚的笑容,心里甜甜的。她忽然觉得,能为夏知予做些什么,能看到她重新开心起来,比自己解出一道难题还要有成就感。


    夕阳西下,两人一起走出图书馆。夏知予拿着修改好的作文,心里充满了信心。她知道,这次的落选只是一个小意外,而林溪的笨拙守护,却给了她无穷的力量,让她有勇气面对未来的挑战。


    而林溪,看着身边蹦蹦跳跳、重新恢复活力的夏知予,心里也渐渐明白,对夏知予的在意,早已超出了普通朋友的界限。她愿意为她整理资料,愿意听她倾诉烦恼,愿意用自己的方式守护她的笑容。


    这份笨拙的守护,像一颗种子,在两人的心底生根发芽,让那份悄然萌发的情愫,变得更加深厚而坚定!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