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13章 龙腾蓄势时

作者:喜欢千瓣莲的龙君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乌尔莫夫卡的冻土在工程兵的炸药下翻涌,构筑起一道道钢铁防线。而在帝国腹地,一场更加深刻的变革正在各个领域同步推进。帝国的强大,不仅仅体现在边境的钢铁壁垒,更源于其内部日新月异的革新与积累。


    紫禁城文渊阁内,农工商部尚书唐绍仪正指着墙上巨大的东北地图,向溥仪皇帝汇报着“帝国粮仓”计划的丰硕成果。


    “陛下,去岁辽东、吉林、黑龙江三省粮粟总产再创新高,较之计划实施前,已增长近三倍。新建之官仓群储粮充足,足以应对任何变故。”他的手指划过松花江流域,“依陛下前旨,松花江内河航运疏浚工程已近尾声,今春化冻后,黑、吉两省之粮便可直抵哈尔滨,转运南下,成本将大减。”


    这不仅仅是粮食的丰收,更是一条条经济动脉的打通。


    “移民实边方面,”唐绍仪继续道,“新迁农户已逾五十万口,新建村屯遍布三省。农工商部已选派精干农师百余人,分赴各屯,推广新式农具与轮作之法,并指导试种来自北美之抗旱高产玉米。边民得温饱,边境自安。”


    溥仪微微颔首,目光中流露出赞许。民以食为天,充足的粮食和稳固的边疆,是帝国一切宏图伟业的基石。“善。然开拓之余,需兼顾当地部族生计,导其渐习耕稼,化解纷争,使其亦能享帝国发展之利。”皇帝再次强调了他的怀柔与同化之策。


    几乎在唐绍仪汇报的同时,位于沈阳的帝国兵工厂总办胡光墉,正陪同陆军部长蔡锷,视察一座刚刚落成的庞大车间。


    车间内,机器轰鸣,崭新的流水线上,工人们正在熟练地组装着帝国新一代的制式步枪——“启明三式”。


    “部长请看,”胡光墉拿起一支成品,拉动枪机,发出清脆的金属撞击声,“此枪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射速远超‘二式’,可靠性经严寒、风沙考验,俱为上佳。月产已稳定在三千支,优先装备北疆轮战部队及京畿卫戍部队。”


    蔡锷接过步枪,仔细端详,又掂了掂分量,满意道:“好!有此利器,我陆军儿郎如虎添翼。”他转向车间另一端,那里正进行着更重要的项目,“‘猛虎’坦克原型车测试如何?”


    “回部长,”一位工程师上前汇报,“原型车已完成寒区越野、爬坡、涉水及火力测试,主要性能指标均达设计要求。目前正针对传动系统进行最后优化,预计下月可完成最终评审,报请陛下御览,即可投入小批量试产。”


    陆军的牙齿和爪子,正在变得更加锋利。


    旅顺军港,冬日的海风格外凛冽,却吹不散船台上的热火朝天。海军部长萨镇冰站在干船坞旁的高架上,望着下方那已初具规模的庞然大物——帝国“龙王计划”的核心,首艘航空母舰的舰体已基本合拢,工人们正在紧张地进行上层建筑的吊装作业。


    “萨部长,”大连造船厂总工程师激动地介绍,“舰体主结构采用新型镍铬合金钢,强度与韧性远超旧料。按此进度,明年夏末下水,绝无问题!”


    萨镇冰凝重地点点头:“工期要紧,质量更重!此舰关乎帝国未来海权,不容半分差池。”他的目光越过船坞,望向远方海面上正在进行海试的新“扬威级”护卫舰,以及更远处葫芦岛方向正在建造的“蛟龙-II”型潜艇。海军的骨骼与血脉,正在一点点重新塑造,并且比以往更加坚韧。


    而在帝都西郊的皇家格物院,气氛则更加专注与前沿。物理所内,奥托·哈恩博士正与一群中国研究员围聚在复杂的实验设备前,记录着数据。


    “陛下,”哈恩用带着口音的中文,对前来视察的溥仪和李振声说道,“我们对原子核分裂释放中子的现象,已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理论计算表明,链式反应是可行的,其能量释放将远超任何化学炸药。”他顿了顿,语气转为严肃,“但最大的瓶颈,依然是核燃料的提纯。无论是铀-235的分离,还是钚的生成与提取,都需要全新的、极其复杂的工业体系支持,这非一朝一夕之功。”


    溥仪凝视着那些闪烁着幽光的实验装置,深知这条路漫长而艰难,但其终点,将是可以决定国运的终极力量。“哈恩博士,朕明白。帝国会持续投入,所需资源、人才,尽可开口。此乃百年大计,不急一时,但求步步踏实。”


    旁边,航空动力实验室里,新型“啸天”战斗机的发动机正在台架上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预示着帝国即将拥有更快的翅膀;而在隔壁的电子实验室,研究人员正在调试着基于缴获德制设备改进而来的、功率更大的无线电干扰机……


    帝国的国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工业、农业、军事、科技等各个层面扎实地提升。每一个领域都在突破,每一项成就都在为未来的雷霆一击积蓄着能量。


    武英殿内,溥仪皇帝听取着各方面的进展汇报,眼神愈发明亮。他体内来自未来的灵魂,比任何人都渴望看到这条东方巨龙早日腾飞,翱翔于世界之巅。


    “诸卿所做,皆是帝国崛起之阶石。”皇帝的声音充满力量,“然吾等目标,绝非偏安一隅。北疆故土,必当收复;东瀛跳梁,终须慑服;寰宇列强,亦要竞逐!”


    他走到那幅巨大的世界地图前,手指坚定地点在北方那片广袤的阴影区域,以及更广阔的太平洋。


    “继续加速!朕要看到,帝国的铁犁翻开更多的沃土,帝国的机床产出更利的刀锋,帝国的舰船驰骋更远的海洋,帝国的智慧点亮更明的未来!”


    帝国的战车,正在全面加速。乌尔莫夫卡的防线是盾,而帝国腹地蓬勃发展的力量,才是未来无坚不摧的矛。当这面盾足够坚固,这支矛足够锋利之时,便是龙腾九天,光复旧物之日。


    喜欢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请大家收藏:()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