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08章 砺剑淬火时

作者:喜欢千瓣莲的龙君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1921年的秋风吹过紫禁城的金色琉璃瓦,带来远方战场的硝烟与近处工厂的煤烟混合的气息。帝国的心脏在沉稳而有力地搏动,将力量输送到每一寸需要新生与强健的肌体。


    武英殿内,巨大的北疆沙盘旁,更多代表工业与建设的标识被添加上去。总参谋长蒋百里手持数份报告,声音沉稳地向御座上的皇帝溥仪汇报着帝国肌体在新政下的蜕变。


    “陛下,鞍山钢铁基地三期工程投产后,钢产量已较战前翻了一番。格物院冶金所依据缴获资料改进的西门子-马丁炼钢法已彻底掌握,优质钢良品率大幅提升。大连船厂‘龙王’工程舰体裂缝问题根除后,建造进度已追回,预计明年夏季可下水舾装。”蒋百里的汇报从工业根基开始,这是帝国力量的源泉。


    溥仪微微颔首,目光扫过工部尚书:“铁路网建设如何?”


    “回陛下,连贯南北之平汉、粤汉线已全线贯通,陇海线向西已延伸至西安。至关重要的是,连接鞍山、本溪、沈阳、长春、哈尔滨直至黑河的东三省铁路干线改造与复线工程已完工八成,北疆兵力与物资投送能力将倍增。”工部尚书的回答带着自豪。钢铁铺就的动脉,正将帝国紧密连接。


    “大庆油田呢?”皇帝看向新成立的能源总署官员。


    “陛下,大庆油田已钻探出油井十五口,日产量稳步提升。永定河上游水电站一期机组已并网发电,有效缓解了京畿及部分东北工业区电力紧张。松花江丰满水电站也已正式动工。”能源,如同血液,开始源源不断。


    工业与基础的夯实,为军事革新提供了坚实平台。陆军部长蔡锷上前一步:“陛下,陆军整编初步完成。各集团军直属炮兵旅、工兵团已形成战斗力,步、炮、工协同训练卓有成效。沈阳兵工厂利用新钢材,已成功试制‘启明三式’半自动步枪样品,射速与可靠性显着提升。下一代‘猛虎’式中型坦克的设计也已进入最后评审阶段。”陆军正在脱胎换骨。


    海军部长萨镇冰的汇报则聚焦于未来:“陛下,六艘新‘扬威级’护卫舰已全部下水,正在进行海试。‘蛟龙-II’型首艇已在葫芦岛开工。更重要的是,基于对日德潜艇技术的研判,我们已启动‘长鲸’级远洋潜艇和专用反潜驱逐舰的初步设计。旅顺海军学院首批毕业生已补充至各舰。”海军的重建,步伐稳健。


    空军副部长李振声难掩兴奋:“陛下,‘烈风改’战斗机已开始批量换装,其高空性能与火力均有增强。‘啸天’项目原型机已完成风洞试验,设计指标全面超越现有‘烈风’。”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些许,“格物院物理所那边,在奥托·哈恩博士主持下,‘盘古计划’对原子核分裂现象的研究已取得关键数据,证实了链式反应的巨大潜能。不过,哈恩博士表示,距离实用化,仍有漫长道路,尤其是高纯度核燃料的获取,是目前最大瓶颈。”


    原子能的大门已被叩响,尽管前路漫漫。


    内政总理孙文则从更宏观的层面补充:“陛下,依照《义务教育法》,各省新式学堂建设已铺开,虽师资、教材仍有短缺,然开局良好。本年亦已选派三百名优秀学子,分赴美、德、英等国公费留学,主修机械、化工、物理、造船等实学。”


    听着这一项项扎实的进展,溥仪皇帝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帝国的躯体正在科技的淬炼下变得更强韧,但他深知,国际环境的险恶从未改变。


    “诸卿辛苦。”皇帝的声音在殿内回荡,“帝国之复兴,在于根基之牢固,在于科技之进步,在于人才之辈出。然,虎狼环伺,不可一日懈怠。”


    他的目光再次落向北疆地图:“日本虽在北疆受挫,然其亡我之心不死,德日勾结,如芒在背。苏俄于远东势大,其对我故土之态度,仍需谨慎试探。”


    “传朕旨意,”皇帝下令,“命格物院、各军工单位,再接再厉,既定项目,只可提前,不可延后。命总参二部,加强对日、对德、对苏情报搜集,尤关注其新技术、新装备动向。命张自忠,北疆‘剥笋’行动可适度加强,以勘探资源、绘制地图为主,军事行动为辅,避免与苏俄红军发生直接冲突。”


    帝国的策略清晰而坚定:苦练内功,巩固根基,警惕外患,等待时机。


    殿内重臣领命,帝国的车轮在夯实的基础上继续隆隆向前。然而,技术的突破能否持续?国际局势会否出现意想不到的变数?那个隐藏在暗处的石原莞尔,是否真的甘心沉寂?帝国这柄正在淬火重铸的利剑,何时才能迎来真正试锋的时刻?


    喜欢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请大家收藏:()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