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43章 立体渗透

作者:倒流时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夜色如墨,万籁俱寂。黑山咀巨大的黑影横亘在天地之间,仿佛一头沉睡的远古巨兽。然而,在这极致的寂静之下,一场无声的立体渗透,正如同暗流般悄然展开。


    第一维度:鹰眼俯瞰


    在距离黑山咀主峰直线距离约八百米的“望夫崖”顶端,水生和他的观察手如同两块与岩石融为一体的苔石,已经在此纹丝不动地潜伏了超过六个小时。


    水生紧贴着冰冷的莫辛-纳甘步枪托腮板,右眼透过经过精心伪装的瞄准镜,缓缓扫过黑山咀北坡——“鹰愁涧”的每一寸区域。他的世界,此刻只剩下视野里那个被放大了四倍的、倒置的狭窄天地。风声、虫鸣,都被他过滤在外,全部的精力都凝聚在镜中那片陡峭的崖壁。


    “A区,无异常。”


    “B区,哨兵换岗,间隔四分十二秒,轨迹固定。”


    “C区,断崖中段,有微弱反光,疑似废弃罐头壳,无危胁。”


    他低沉、清晰的声音,通过连接着耳麦的细细导线,传达到下方正在生死边缘攀爬的战友耳中。他的观察手则拿着高倍望远镜,负责更广域的监视,警惕着任何可能出现的敌方巡逻队或异常动静。他们是“夜莺”小组在黑暗中的眼睛,是悬在头顶的守护神。


    第二维度:绝壁潜行


    与此同时,在“鹰愁涧”近乎垂直的冰冷岩壁上,“夜莺”带领的渗透小组正在与地心引力和体能极限进行着殊死搏斗。


    没有灯光,只有微弱的星光勾勒出岩壁狰狞的轮廓。队员们依靠着经过严格训练形成的肌肉记忆和指尖的触感,在黑暗中寻找着岩缝和可供借力的凸起。带有防滑涂层的特制手套紧紧扣住岩石,脚下蹬着千层底布鞋(比军靴更轻、更紧,抓地力经过测试不逊于某些粗糙岩面),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力求不发出一丝声响。


    绳索在需要时被无声地抛出,岩钉被用布包裹的锤子轻轻敲入坚固的岩缝。队员们如同壁虎,又如同幽灵,沿着水生小组指引的安全路线,一点点向上蠕动。冰冷的岩石摩擦着身体,汗水浸湿了内里的军装,又在夜风中变得冰凉。没有人说话,只有压抑到极致的呼吸声,以及间或传来的、碎石被碰落后坠入深渊的微弱回响,每一次都让人的心脏为之一紧。


    “夜莺”处在队伍的中段,既要指挥,也要攀爬。她的动作轻盈而稳健,如同她的代号。她不时停下来,借助岩壁的阴影隐蔽,用望远镜向上观察,同时侧耳倾听耳机里水声传来的实时信息。她的冷静感染着整个小组,即便是在最危险的断崖区域进行绳索垂降时,队伍也保持着惊人的秩序和沉默。


    第三维度:林间躁动


    而在黑山咀的东西两翼,周大海指挥的佯攻部队,也已经如同两道蓄势待发的铁流,悄无声息地运动到了预定攻击发起位置。


    战士们隐藏在茂密的落叶松林和灌木丛中,检查着手中的武器,将手榴弹的盖子拧松,迫击炮的底座板稳稳地嵌入泥土。周大海像一头焦躁的困兽,在临时掩体后来回踱着步,不时抬起手腕,借着树叶缝隙透下的微光看着那块缴获的日军夜光表。时间,此刻显得如此漫长。


    他们的任务不是隐蔽,而是在关键时刻制造最大的动静。但此刻,他们必须像捕食前的猎豹一样,将所有的杀气收敛在爪牙之内,等待着北坡那决定性的信号。


    无形的维度:电波织网


    更远的后方,“雪狼”团前指,林锋站在通讯车旁,目光似乎穿透了层层山峦,落在了那片正在上演生死攀爬的绝壁之上。小陈戴着耳机,面前摊开着密码本和信号记录表。几台无线电设备同时工作,一台保持着与水生小组的单向监听(水生只接收,不发送),一台与周大海部保持着静默待机状态,还有一台则处于全频段扫描状态,捕捉着空气中任何一丝不寻常的电波。


    整个渗透行动,如同一场精密的多维交响。鹰眼的冷静注视,绝壁上的无声攀登,林间的引而不发,以及无形电波的严密监控,共同构成了一张立体而致命的渗透之网,正缓缓罩向那座看似固若金汤的敌军指挥中枢。


    时间,在寂静与紧张的极致矛盾中,一分一秒地流逝。所有人的心都悬着,等待着那最终时刻的来临。


    喜欢穿越1945:从狼牙到黎明请大家收藏:()穿越1945:从狼牙到黎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