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朝阳小区的"八戒之家"在杨雪的精心打理下,已然成为社区的新地标。开业第二周,杨雪别出心裁地在店内开辟了"明星私房菜"专区,每周亲自教授一道养生菜肴。
"这道百合炒鸡丁,是我在拍《家的味道》时跟老师傅学的。"系着素雅围裙的杨雪在开放式厨房里边操作边讲解,"选用''八戒''的鸡胸肉,切丁后用蛋清上浆,配上兰州鲜百合..."
台下坐着十几位小区居民,其中不乏杨雪的影迷。六十多岁的王阿姨举着手机录制,小声对身旁的女儿说:"没想到这么大明星,教做菜这么细致。"
更让人惊喜的是,杨雪邀请了她的演员好友刘峰前来助阵。刘峰带着六岁的女儿妞妞一起制作儿童餐,父女俩的互动温馨有趣,直播观看人数创下新高。
"孩子们抗拒的往往不是食材,而是烹饪方式。"刘峰耐心地将胡萝卜切成小星星,"我们要把健康食物做得有趣。"
与此同时,在天魔寨的"八戒学院"培训基地,周明郎正在给第二批加盟商授课。来自全国二十多个城市的学员中,有一对特别引人注目的夫妻——来自成都的退休教师陈明华和他的妻子。
"我们女儿在国外,退休后总觉得空落落的。"陈老师认真记着笔记,"想开一家''八戒之家'',既服务社区,也充实生活。"
周明郎特意在课后留下他们,单独指导:"针对老年顾客,可以增加代炖服务。很多独居老人牙口不好,又懒得自己炖汤。"
培训课程格外注重实操。学员们不仅要学习食材知识、营养搭配,还要在模拟店面实习。来自杭州的前护士小张在儿童照护区表现突出,她创新的"喂食小游戏"被纳入标准课程。
八月,首个"八戒之家交流月"启动。周明郎组织幸福里小区的老顾客组成"顾问团",到新加盟店指导。
李阿姨带着她的拿手点心来到朝阳小区店:"这个山药糕,我家小孙子最爱吃。要趁热脱模,凉了就不好看了。"
彤彤妈妈则在儿童区指导新店员:"跟孩子说话要蹲下来,平视他们的眼睛。推荐食物时要用他们能理解的语言。"
最受欢迎的是幸福里小区的"金牌配送员"小刘。他分享的"配送秘籍"让新店员受益匪浅:"记住每位顾客的特殊要求。3号楼的王奶奶耳朵不好,要按门铃三短一长;5号楼的张先生养狗,敲门要轻..."
在南京的加盟店,店主赵医生发挥专业特长,开设了"食疗咨询"服务。每周三下午,他免费为居民提供饮食健康指导。
"您的体检报告显示骨密度偏低,建议多吃含钙食物。"赵医生耐心地为一位老人讲解,"''八戒''的骨头汤可以搭配海带,补钙效果更好。"
在成都,陈老师夫妇的店则成了"银发俱乐部"。他们组织老年人一起包饺子、做青团,让传统的味道在手中延续。
"我女儿在美国,每次视频都说想念我做的钟水饺。"七十多岁的林奶奶眼眶湿润,"在这里,我又找回了给家人做饭的快乐。"
林守毅带领技术团队开发了"八戒之家"APP,实现全国门店互联互通。顾客在任何一家店的消费记录、健康档案都能实时同步。
"这个系统太方便了!"经常出差的刘先生说,"我在北京出差时订的糖尿病餐,回到上海还能延续同样的食谱。"
APP还设有"美食圈"功能,各家门店可以分享特色菜谱和服务创新。杨雪店的"明星私房菜"、成都店的"银发课堂"、南京店的"食疗咨询"都成了热门板块。
十月的一个傍晚,周明郎接到杨雪的电话,声音带着激动:"明郎,我们店今天收到一面锦旗!"
原来,朝阳小区一位年轻妈妈产后抑郁,杨雪每天亲自为她配送月子餐,还经常开导她。如今这位妈妈康复了,特意送来锦旗:"一餐一饭暖心胃,一言一语见真情"。
与此同时,成都的陈老师也发来好消息:他们的店被当地媒体评为"最美社区店",很多年轻人带着父母前来体验。
年底,"八戒之家"全国加盟店已达百家。在林守毅的提议下,首届"全国优秀加盟店评选"启动。
令人感动的是,幸福里小区的居民自发为周明郎申报"特别贡献奖"。陈教授熬夜写推荐信,李阿姨组织居民联名,连小朋友们都画了祝福画。
颁奖典礼上,周明郎看着台下:有杨雪这样的明星店主,有陈老师这样的退休夫妇,有赵医生这样的专业人士...每个人都在用自己方式传递温暖。
"这不仅仅是个奖项,"周明郎捧着奖杯,声音哽咽,"这是对''用美食温暖社区''这个理念的肯定。"
典礼结束后,林守毅宣布启动"千店计划":明年要在全国开设一千家"八戒之家",让更多社区感受到这份温暖。
夜深了,周明郎回到幸福里小区。店里还亮着灯,推门进去,熟悉的邻居们都在等他。
"就知道你还没吃饭。"李阿姨端出热着的苦菜猪脚汤,"快尝尝,按你教的新方法炖的。"
望着这一张张亲切的面孔,周明郎心里暖暖的。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个店到千百个店,改变的是规模,不变的是初心。
他知道,明天还有新的加盟店要指导,新的服务要开发,新的温暖要传递。这条路还很长,但只要心中有爱,就能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