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章 邻里烟火

作者:代木易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清晨六点半,周明郎推开"八戒之家"的玻璃门,初春的晨光斜斜地照进店内。


    他先检查了冷藏柜的温度计:2.3℃,完美。


    接着取出消毒过的抹布,开始擦拭货架——这是他在互联网公司养成的习惯,总要把工作环境整理得一丝不苟才安心。


    "小周,今天有新到的肋排吗?"满头银发的陈教授推门而入,手里还拿着晨练的太极剑,"孙子周末要回来,想给他做你上次教的茶香排骨。"


    "给您留着呢!"周明郎从冷藏柜取出预包装好的肋排,包装上的二维码在灯光下泛着微光,"这是昨天刚从云南基地发来的茶香猪,扫描这里能看到它在茶山散步的视频。"


    陈教授扶了扶老花镜,饶有兴致地扫描二维码,手机屏幕上立即跳出猪只在云雾缭绕的茶山间觅食的画面。


    "有意思!这才是真正的溯源。"他满意地点头,"再要份苦菜,晚上炖汤。"


    这是"八戒之家"在幸福里小区开业的第三个月。


    六十平的空间被周明郎规划得井井有条:左侧冷鲜区陈列着"八戒"系列肉品,每个包装都配有溯源芯片;中间货架摆放着联盟企业的特色产品——西北的沙地蜜薯、东北的木耳、江南的笋干;右侧则设了个开放式厨房,每到傍晚这里就会飘出诱人的香气。


    上午九点,宝妈李女士牵着三岁的女儿走进来。"周叔叔!"小姑娘熟门熟路地跑向儿童区,那里有周明郎特意准备的积木和绘本。


    "妞妞的专属套餐准备好了。"周明郎从冷藏柜取出分装好的食材包,"这是学龄前儿童营养套餐A款,包含猪肝泥、蔬菜高汤和鸡肉松。记得高汤要冷冻保存,吃前隔水加热。"


    李女士感激地说:"多亏你这些定制套餐,妞妞挑食的毛病好多了。今天还能预约辅食教学吗?"


    "下午三点可以吗?我新研究了南瓜猪肉米糊的做法。"周明郎在平板电脑上确认预约。


    这个辅食教学服务是他自发开展的,不收费,却让很多年轻妈妈成了忠实顾客。


    十点钟,店里迎来小高峰。周明郎不慌不忙地接待着顾客,同时还要处理线上订单。


    他的"邻里味蕾"小程序已经覆盖了整个小区,特别受上班族欢迎。


    "张先生您的健身套餐。"他把分装好的餐盒递给一位健身教练,"鸡胸肉用秘制调料腌制过了,直接蒸煮就行。蛋白粉是新到的口味,试试看。"


    "刘阿姨,这是您要的糖尿病专用食谱食材。"他又转向一位老顾客,"苦菜和山药都是降糖的,新到的魔芋米可以替代主食。"


    午间稍事休息时,周明郎开始准备晚上的"邻里厨房"。


    今天要教的是紫苏焖鸭,他仔细检查着每样配料:来自青峰镇的紫苏叶、木兰溪的生态鸭、联盟企业特酿的料酒。


    "明郎哥!"快递员小赵满头大汗地跑进来,"我妈说想再订那个月子汤套餐,我姐二胎预产期快到了。"


    "我记下了。"周明郎在系统里做好备注,"这次可以试试新开发的木瓜鱼汤,下奶效果更好。"


    下午的辅食教学课来了五位妈妈。周明郎系上围裙,一边演示南瓜猪肉米糊的做法,一边讲解:"一定要先把南瓜蒸熟打泥,猪肉选择里脊部位,焯水后......"


    小朋友们坐在儿童区,由兼职的大学生志愿者照看。这个贴心的安排让妈妈们可以专心学习。


    傍晚时分,店里飘出紫苏的香气。


    十几位预约的居民陆续到来,每人手里拿着自带的碗筷——这是周明郎立下的规矩,既环保又能让居民尝到家常的味道。


    "大家尝尝,这就是用''八戒''紫苏和生态鸭做的。"周明郎给每人盛了一小碗,"紫苏能解表散寒,春天吃正合适。"


    居民们围站在厨房前,像老朋友一样闲聊。


    陈教授说起孙子对茶香排骨的喜爱,李女士分享女儿吃饭的视频,就连平时独居的王奶奶都话多了起来。


    "小周啊,"王奶奶抹抹嘴角,"我儿子在国外,好久没吃到这么有人情味的饭菜了。"


    周明郎笑着又给她添了半碗:"您喜欢就常来,明天我做苦菜豆腐羹。"


    送走最后一位顾客已是晚上八点。


    周明郎开始整理当天的销售数据:婴幼儿辅食套餐售出23份,特殊人群定制餐15份,健身套餐31份......最受欢迎的还是现场烹饪教学。


    手机响起,是林守毅发来的视频通话。


    "明郎,听说你今天又开发了新菜式?"视频那头的林守毅正在猪舍巡检。


    "尝试了紫苏焖鸭,居民反响不错。我觉得可以纳入标准菜谱。"


    "很好。"林守毅点头,"记住,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卖货,而是打造有温度的生活服务。你那里的经验很宝贵。"


    挂断电话,周明郎继续整理货架。


    窗外,幸福里小区的灯火次第亮起,每一盏灯下都有一个被他服务过的家庭。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商业奇迹,只有日复一日的用心经营。但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服务,让"八戒"两个字在居民心中扎下了根。


    明天,他准备推出针对高考学生的营养套餐。这个灵感来自小区里一位焦虑的母亲——她的儿子即将高考,总说食堂饭菜不合胃口。


    周明郎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着:要联系"八戒"营养师定制食谱,要准备缓解压力的食材,还要......


    窗外月色正好,照在"八戒之家"的招牌上。这块小小的招牌,正悄然改变着一个社区的饮食生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