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章 他乡的日子

作者:夕阳晚照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逐梦夕阳


    第二天倩儿就到雇主家上班。她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不用吩咐,总是早早起来,把院子内外清扫一遍。其实这不是她分内的活,她的任务就是照顾老军人的饮食起居。


    她主动做完这一切,主人老两口也已起床,她就立即开炉烧水,然后把热水端到老两口面前让其洗漱。毕竟老两口年龄都大,特别是老太太梳得发髻,有时候因胳膊麻木疼痛抬举困难,难以将头发盘在脑后。倩儿就主动上前邦忙,站在老人身后,将她的长发盘入脑后,然后套上发网。事毕老太太照镜子很是喜欢,说倩儿盘得比她盘得好。


    做饭当地人以大米为主食,而很少蒸馍。倩儿是山西人,以面食为主。用大米做饭,在山西她只擅长蒸,不会再有其他做法和花样。为了让老两口吃得舒心,有时倩儿便到邻居家,观看人家用大米如何做出其他花样,以适应老两口的饮食习惯。有时实在操作不了,便让老太太坐在一旁当面指教。她要努力让自己做岀的饭菜,使老两口吃起来感到可口。


    吃毕午饭老两口要午休。倩儿仗着自己年轻力壮,用不着中午休息,便把的老两口换下的衣服,打上井水洗干净。


    下午她将老军人扶上轮椅,便推上老军人在村子的大街小巷,田野小路转悠,一边转悠一边讲。有时会触景生情讲起家乡的自然风光。她说自己的家乡有绵延起伏的巍巍中条山和终年流淌不息的凁水河。她的村子离关公故里只有百里之遥。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关帝庙有庙会,那一天四面八方的人蜂拥而至,庙会场面浩大人山人人海。并说将来如有可能,带他俩前去。


    她又讲在这个季节,自己的家乡正在种什么,或什么庄稼己到收割期,用什么工具。农人们是如何抓紧时间,龙口夺食抢种抢收。


    老军人长时间坐在轮椅上,她怕老人腿一直下垂着,引起血液循环不畅脚水肿,她给老军人脚下放一小凳子,让其脚踩在上面以抬高其腿避免下肢水肿。


    在日复一日的耐心照顾下,老两口看在眼里暖在心里感受颇深。直夸倩儿心细,点点滴滴想的很周到。每日间干起活不是敷衍塞责,而是很尽心尽力几乎无可挑剔。老太太说倩儿比她女儿对他们还好。


    其实说一句实在话,倩儿平日间干的活有一半超过了她的服务范围,她从不计较干多干少,也不计较报酬的高与低。她用农村人朴素的思维想,人家雇下咱,咱就要脚踏实地,一刻不停地干。


    倩儿不仅勤快,加上说话又和气,很讨两位老人喜欢。彼此间唯一的障碍就是说话彼此都是用方言,让对方听起来有点儿费劲听不懂。


    倩儿对老人说,不怕,我跟着你们学说当地话。由于女友不时地点拨,入乡随俗,倩儿很快适应了当地的风俗习惯。并会用当地话和两位老人交流。。


    时间长了倩儿和老两口相处十分融洽,不明底细的人还以为倩儿是老两口的女儿。


    白天忙这忙那,一到晚上躺下,倩儿想干脆不回去了。虽然白天里比较辛苦,但心情舒畅,不生气。就在这儿待下去,把老两口好好地照硕到老。


    有时不由地又想起了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心中的酸楚一阵阵袭上来。有人说过,人生最大的不幸是在婚姻中没有遇到对的人。最最大的不幸是人至中年方觉醒,若要离,却有诸多的牵挂……


    她有时又不断地问自己,谁把我逼得丢下老人与儿女只身走他乡?同时她又想,如果不是当年爷爷把他俩硬性拆散,现在他俩一定是彼此相爱琴瑟和鸣的一对。很可惜自已当年没坚持,违心地听从了爷爷!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